且喜樓區飛曲韻;
欣看北港綻詩花。
通訊報導
2020年11月6日,應廣大曲友的要求,嶽陽樓區散曲協會經過兩個多月的籌備工作迎來了散曲創作第三期、第四期培訓班在北港中學電教室的隆重開班。
第三期、第四期培訓班是嶽陽樓區散曲協會的高度重視積極響應嶽陽市散曲協會為了推廣和普及散曲,針對目前散曲剛剛起步、曲友創作積極性和創作水平不高的薄弱環節,應廣大曲友們的殷切期盼而開班。此次開班培訓得到了北港中學大力支持,提供電教室為學員上課。
第三期、第四期培訓活動由樓區詩聯散曲協會許風生會長主持, 特邀嶽陽市散曲研究會副會長、《嶽陽散曲》主編、嶽陽縣曲賦協會會長周麥秋先生。樓區詩聯散曲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俊霖先主講。此次活動由樓區散曲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俊霖先生全程策劃。
第三期、第四期培訓班人數達到70餘人,最大年齡八十多歲、最遠有懷化,嶽陽縣,臨湘,雲溪等學員,他們凌晨五點趕車而來。懷化的胡戰桃老師特意提前一天坐火車趕來聽課。學員學習激情高漲,認真聽講,做筆記。並主動要求加入樓區散曲協會會員。購買由嶽陽樓區散曲協會彙編出版的《散曲基礎知識寫作入門》一書。此工具書是國內目前散曲知識最全面最廣泛最實用的一本書、滿足了廣大曲友們的需求。
(通訊報導:李紅梅)
嶽陽市嶽陽樓區詩聯散曲協會文件
嶽樓詩聯散曲〔2020〕08號
2020年嶽陽樓區詩聯散曲協會第三期培訓班
通 知
為了更好地弘揚中華散曲傳統文化、針對散曲起步晚、曲友寫作水平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樓區詩聯散曲協會分別於2018年和2019年舉辦了第一二期散曲培訓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應廣大曲友的強烈要求、嶽陽樓區詩聯散曲協會決定舉辦2020年第三期散曲培訓班、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2020年11月6日(本周星期五)
花板橋北港中學一樓電教室
中午就餐地點:北港中學
但需要提前報餐、由各分會負責報高國華主任。
1、開班儀式(9:00-9:20)
嶽陽樓區詩聯散曲協會許風生會長致辭
與會學員和領導及嘉賓合影
2、上午第一節課:9:20-10:30
3、中休:10分鐘
4、上午第二節課:10:40-12:00
5、中餐:12:00-13:00
6、下下午第一節課:13:00-14:20
7、中休:10分鐘
8、講課內容測試題及講解標準答案:14:30-15:30
上午主講老師:
周麥秋:嶽陽市散曲研究會副會長、《嶽陽散曲》主編、嶽陽縣曲賦協會會長。
下午主講老師:陳俊霖
嶽陽樓區詩聯散曲協會
1、上午課程內容:
實例講解如何提高散曲寫作技巧、切實把握好應用的調與韻、切實把握好作品的質和量、切實把握好切入點的新與準、以及立意謀篇。
2、下午課程內容:
散曲投稿和參賽的格式與要求、散曲的宮調和曲牌、實例講解10個常用曲牌的格律、用歆、對仗要求和注意事項。
3、完成講課內容測試題及講解標準答案、通過本次培訓、使學員能真正掌握常用曲牌的寫作規律以及輕鬆創作散曲作品。
1、 樓區詩聯散曲協會下屬各分會由會長負責統一報名高國華主任處。
2、 同時歡迎社會各界散曲愛好者參加此次培訓活動、市散曲研究會下屬各分會由各分會負責任統一報名至周文淵會長處。
3、 此次培訓活動報名總人數不超過100人、報滿為止。
4、 報名截止時間:本周星期四(11月34日18時)
1、培訓資料一本、測試試卷、所在報名註冊學員免費發放。
2、所有報名註冊學員當天購買《散曲寫作入門工具書》只收取印刷成本費:20元/本。
十、工作人員安排:
主持:許風生
辦公室:高國華
攝影攝像:李紅梅
作品收集:楊伯先
通訊報導和公眾號發布:李紅梅
接待籤到:謝萍、姜春香、李金桃、鄧幫貴
茶水:李鎖鈺、譚資芙、柳杏仕
電教室多媒體:陳俊霖
機動人員:潘一軍、李五星
嶽陽樓區詩聯散曲協會
2020.11.01
[中呂·上小樓]曲詠
曲/周麥秋(湖南)
樵哥唱火,檀郎尋樂。山孕神胎,河植靈根,人育馨荷。魄變珂,魂拓窩。詩詞攜躍,玉生春海天衡嶽。
【中呂•普天樂】嶽陽樓區第四期散曲培訓開班走筆
文/李五星
菊花香,金風爽。詩花綻放,曲律飛揚。墨客歡,歌聲亮。國粹傳承同臺唱,秉初心,使命擔當。精選細雕,深研共享,譜詠華章。
[仙呂.後庭花] 樓區散曲第四期培訓隨筆
作者 李雄輝
樓區散曲興,春風北港橫。老樹生新葉,嫩苗競落英。教材精,學員有幸,
弘揚國粹榮。
聽散曲課後隨筆
文 / 李雄輝
斑斑鏽跡掩其身,抹去洉汙才覺新。
霧散雲開紅日現,奇葩嫩葉已逢春。
【越調•天淨沙】贊樓區散曲培訓
曲/胡戰桃
樓區散曲開班,吟朋奮勇攻關,周老精言就簡。霧開雲散,一朝上岸登山。
【仙呂 • 一半兒】聽課
曲/陳森林
黌門北港雀銜書,白首童心學識譜,凝聽麥爹講套曲。愣乎乎,一半兒知之,一半兒愚。
【正宮·白鶴子】 翰墨寫春秋
曲/劉必達
文壇揮翰墨,散曲譜春秋。浩月水山明,大地風光秀。
[越調·天靜沙]贊嶽陽樓區散曲
文/ 陳琪峰
樓區散曲連心,騷人臥虎藏金,今有專家會審。共奔同沁,高歌祖國強音。
[仙呂·後庭花]贊樓區第四期散曲培訓有感
文/龔全華
洞庭碧水重,樓區散曲通,會長傾心血,學員受益中,課程豐,難題頻問,
迎來幸福風。
【仙呂·一半兒】
文/李再洪
今天又做小學生,不敢尊前表貴庚,曲海藝壇難縱橫。欲速成,一半兒糊凃,一半兒省。
[仙呂·後庭花]君島吟
文/彭澤美
洞庭山水長,橫橋車馬揚。島伴青螺醉,岸留綠竹香。韻風藏,欣觀景色,遊人奔走忙。
嶽陽樓區詩聯散曲協會
2020第四期散曲培訓班
散
曲
培
訓
教
材
主講人:陳俊霖
嶽陽樓區詩聯散曲協會
二O二O年十一月
散曲名家範例(六)
主講人:周麥秋
[大石調·青杏子]詠雪
【青杏子】空外六花番,被大風灑落千山。
窮冬節物偏宜晚,凍凝沼沚,寒侵帳幕,冷溼闌幹。
【歸塞北】貂裘客,嘉慶捲簾看。
好景畫圖收不盡,好題詩句詠尤難,疑在玉壺間。
【好觀音】富貴人家應須慣,紅爐暖不畏嚴寒。
開宴邀賓列翠鬟,拚酡顏,暢飲休辭憚。
【么篇】勸酒佳人擎金盞,當歌者款撒香檀。
歌罷喧喧笑語繁,夜將闌,畫燭銀光燦。
【結音】似覺筵間香風散,香風散非麝非蘭。
醉眼朦騰問小蠻,多管是南軒蠟梅綻。
曲譜:
[青杏子]平仄去平平(韻)仄×平×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歸塞北]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韻)
[好觀音]×仄平平×平仄(韻)×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韻),×仄平平去(韻)。
[么篇]平仄同本曲。
[隨然](首格)×仄平平平平去(韻)×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去(韻)。
一、作者:白樸
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牆記》等。
二、曲文導讀:
A、首曲寫雪:實寫:六花:雪花飛六出,先兆豐年。
唐詩同,詠雪甚多: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宋代:盧梅坡(雪梅)。「梅雪爭春未肯降,詩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白樸[越調,天淨沙]「門前六出花飛,尊前萬事休提,為問東君消息,急教人探,小梅江上先知」。凍、寒、冷寫出冬天大雪紛飛的氛圍,用詞精準。
B、[歸塞北]從雪景轉寫人的活動,主客賞雪。玉壺:王昌齡:《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以玉壺讚美雪天的澄淨無瑕,冰清玉潔的形象,人在玉壺中暗喻自身清白磊落的情操。
[好觀音]寫門外飛雪,房中主客尋歡作樂,及時尋樂場面。這一段在詠雪中寫得極有動感,爐中炭火通紅,桌上綠酒熱氣騰騰,堂上歌女放嗓有繞梁之聲,主客推杯換盞,熱鬧歡欣,是一幅好的富貴人家雪中樂趣畫圖,是現代電影蒙太奇的手法。(剪接)
[隨煞]移步換形,從房內到房外,由梅花的幽香引出,轉向踏雪尋梅,餘韻無窮。戶外→室內→戶外,鏡頭轉換。
C、曲文分析:
①用韻:寒山韻部:(第八韻部)
山,晚(上),幹 ;看、難、問;慣(去)寒,、顏、悼(去)
藍(上)、檀、繁、闌、燦(去)、散(上)、蘭、蠻、綻(去),20個韻字。
②襯字:(多)
③四聲運用:交錯使用,極具音樂感。
④寫作特點:
A、主題:詠雪→帶出主客。活動→回歸於雪梅相映(內心嚮往)。
B、巧用對仗:首曲尾三句:凍凝沼沚→寒侵帳幕,冷溼闌幹「為鼎足對,對仗是散曲中經常使用的手法:周德清《中原音韻》「逢雙必對,自然之理,人皆知之。」還有合壁對(兩句),連壁對(四句),重疊對,扇面對(1-3,2-4)也稱隔句對。救尾對(4、5、6、三句)(紅繡鞋)、鸞鳳和鳴對(首尾句對),燕逐飛花對(一句中含一個鼎足對。)聯珠對(多句相對)。
C、對比:冷暖、動靜、純白與多彩,雅俗對比,曲家似在講故事、講過程、講心理感受,把曲家在雪夜中飲酒、烤火、彈琴、歌舞、思梅寫得活龍活現。
此曲深喑作曲要求:鳳頭,豬肚,豹尾的寫作技巧值得學習。
C、一氣呵成,行文不另生枝節,純粹者為上品。
F、格式嚴謹,四聲運用自如。
2020年11月6日
散曲常用曲牌培訓資料
編寫:陳俊霖
第一部分、散曲基礎知識
曲有南曲和北曲之分,北曲與詞的差別大,南曲和詞的差別小,這裡所說的主要指北曲。
曲有雜劇和散曲之分。雜劇就是一種帶著科白的歌劇(南曲裡稱為傳奇),其中的曲調是中人唱的(主角唱,而且通常全劇只有一個人唱),散曲不是戲劇,沒有科白,只是一種吟詠,較近於詞曲。與詞的區別在於:①詞的字數有一定,曲的字數沒有一定,甚至在有些曲調裡,增句也是可以的。②詞用詞林正韻、曲用中原音韻。③詞有平上去入四聲,北曲則入聲被取消了,歸入平上去三聲即「入派三聲」。
北曲共分為十二個調(即十二類的調子)。原則上,同套者必須同一宮調。十二宮調的名稱如下:
1.黃鐘2.正宮3.大石調4小石調5仙呂6.中呂7.南呂8.雙調9越調10商調11.商角調12般涉調。這十二宮調當中,最常用的是正宮、仙呂、中呂、南呂和雙調,其次是越調和商調(第一折往往用仙呂。其他三折隨便),又其次是大石調和黃鐘,最罕見的是小石調、商角調和般涉調。
每一調下,有各自常用的曲牌。如正宮有端正好、滾繡球等,仙呂有點絳唇、混江龍等。中呂有粉蝶兒、醉春風等,南呂有一枝花、梁州第七等。雙調有夜行船、沉醉東風等。同一套內的曲,必須同一宮調,但有時也可以「借宮」。借宮是有限制的。須宮調相近,然後可借。如正宮與中呂、仙呂相近,中呂與正宮、般涉,雙調與南呂相近,商調與中呂、雙調相近,等等,方可借。借宮多見於劇曲套數中,散曲的套數則不借宮。
曲有小令和套數之分。小令等於一首單調的詞,套數則是幾個或多個曲調的組合。雜劇裡只有套數,沒有小令。曲一套,稱為一折。元代雜劇多為四折,或再加一個楔子。楔子可在全劇之前,也可在劇中之前。其曲牌往往是(仙呂・賞花時》,或(仙呂·端正好》。楔子完了,如果意有未盡,有的還有么篇。散曲裡有小令,也有套數。
套數中,有些曲子是有連帶關係的,往往是兩三個曲子共成一組,不可分開。每套的開始第一組大致如下:
正宮:端正好、滾繡球、倘秀才
仙呂:點絳唇、混江龍、油葫蘆、天下樂
中呂:粉蝶兒、醉春風
南呂:一枝花、梁州第七
雙調:新水令、駐馬聽(或步步嬌)
越調:鬥鶴鶉、紫花兒序
商調:集賢賓、逍遙樂
小令中,並非每一個曲牌都可以用為小令。滾繡球、倘秀才之類曲牌是限用於雜劇和套數的。常見的元人小令多用以下這些曲子。
正宮:塞鴻秋、醉太平、小梁州、六么遍、叨叨令、鸚鵡曲。
仙呂:寄生草、醉中天、一半兒、遊四門、後庭花、青哥兒、四季花、錦橙梅、三番玉樓人、太常引。
中宮:朝天子(謁金門)、紅繡鞋、山坡羊、迎仙客、喜春來(陽春曲)、上小樓、滿庭芳、喬捉蛇、鶻打兔、醉春風、快活三、堯民歌、破喜春來、賣花聲。
南呂:四塊玉、閱金經、幹荷葉、玉嬌枝、罵玉郎帶過感皇恩、採茶歌。
雙調:大德歌、大德樂、沉醉東風、碧玉簫、慶東原、駐馬聽、壽陽曲(落梅風)、折桂令、百字折桂令、清江引、殿前歡、水仙子、雁兒落、得勝令、新時令、秋江送、十棒鼓、妖神急、楚天遙、播海令、青玉案、殿前喜、華嚴贊、山丹花、魚遊春水、驟雨打新荷、步步嬌、太平令、梅花酒、小將軍、阿納忽、搗練子、春閨怨、快活年、皂旗兒、枳郎兒、慶宣和、風入松。
越調:天淨沙、小桃紅、憑闌人、賽兒令(柳營曲)、黃高薇帶慶元貞、糖多令、小絡絲娘。
商調:梧葉兒(知秋令)、百字知秋令、望遠行、玉抱肚、秦樓月(憶秦娥)、滿堂紅。
商調:水仙子、芭蕉延壽、蝶戀花。
黃鐘:人月圓、刮地風、晝夜樂。
襯字與增損
襯字,就是在曲律規定必需的字之外增加的字。就普通說,這種襯字在歌唱時,應該輕輕地帶過去,不佔重要的拍子。這是曲與詞最大的不同之處。試比較下面的一首詞的《念奴嬌》和一首曲的《念奴嬌》。繞籬尋菊,菊猶遲、舍北芙蓉渾未。卻是小山叢桂裡,一夜天香飄墜。約束奴兵,丁寧稚子,莫掃青苔砌。風高露冷。倚欄疑匪人世。(劉克莊《念奴嬌・本犀》)
驚飛宿鳥,蕩殘紅,撲簌簌胭脂零落。(雲)可早來到書房門首了也。(唱)門掩蒼苔書院悄。(雲)我且著這唾津兒,潤破紙窗,我試看咱。(唱)潤破紙窗偷瞧。(望白科。雲)兩日不見便病的這般瘦了,好可憐人也!(唱)這生則為那一操瑤琴,一番相見,又不曾言期約。似這般多情多緒,等閒間早害得來肌膚如削。(鄭光祖《梅香·騙翰林風月)《梅香》曲中。「撲、則為那、又不、似這般、間早害得來」等均為襯字。襯字一般在句首和句中,不能在句尾,(作語法功能上的表語氣的襯字,如「也麼哥」「也麼天」「也摩挲」等。可以用在句尾)。也不能做韻腳。句首的襯字虛實不拘,至於句中。原則上只能用虛字。這裡所謂虛字,包括情貌詞「了」和「著」。助動詞「將」和「把」。副詞「也」和「又」,後附號「的」「行」,以及「裡」「般」「來」「這」「那」「他」「我」等字。每句可襯多少字。並沒有一定的規律。由襯一字的到十餘字的都有。大致說來,小令襯字少,套數襯字多,雜劇襯字更多,與詞名實都相同的曲子,襯字也往往較少,甚至不襯字。(如《鷓鴣天》(秦樓月》《粉蝶兒》《太常引》。有些專為小令的曲子,如(幹荷葉》《金字經)之類,也不襯字。如
襯一字者:早是俺多病多愁。(關漢卿套數(鮑老三臺滾)
襯二字者:正是暮春時節。(商叔政套數《玉抱肚》)
襯三字者:只恐怕嫦娥心動,因此上圍住廣寒宮。(王實南《西廂記·小桃紅》)
襯四字者:到閃得我三梢末尾。(鄭德輝《月夜聞笛》)
襯五字者:俺這一對兒美愛夫妻宿緣招。(明賈仲明《金童玉女·四塊玉)
襯六字者:兀的不送了恤三百僧人。(王實甫《西廂記・六么序》么篇)
襯七字者:我怎肯跟將那販茶的馮魁去?《關漢卿《金線池》:仙呂《端正好》么篇)
襯八字者:我道來勝似你心腸兒的軟到處裡有。(庾吉甫《迤邐秋來到》套數:商詞《尾聲》)
襯九字者:這的是愛小婦體前妻到頭下梢。(無名氏《紙扇記·鵪鶉》
襯十字者:險些兒不憂的咱優的咱意攘心間。(無名氏《連環記·草池春》)
有多至十九和二十字者
襯十九字者:你是個不折拽不斷推不轉揉不碎扯不開慢騰騰千層錦套頭關漢卿(出牆花榮朵) ):南目《物尾》
襯二十字者:我行一(同上)
大約襯字多,音節越急促
周德清(中原音韻) 所載曲譜千首當中,有原形句字不拘,可以增損的,即
正宮:端正好、貨郎兒、煞尾
仙呂:混江龍、後庭花、青得兒
南呂:草池春、鵪鶉兒、黃鐘尾
中呂:道和
雙調:新水令、折桂令、梅花酒尾聲
這裡所說的增損和襯字不同。襯字是指增加字的子,指的是曲字本身的增加或減少。如王實前《西廂記》中的《後庭花》(襯字用小一號字體,增損之處則加著重號)我則道拂花箋打稿兒,元來他染霜毫不勻思。先寫下幾句寒溫序,五言八句詩。不移時,把花箋錦字、做個同心方勝兒,風流思忒聰明忒浪子。原然是假意兒,小可的準到此四曲。
曲韻的標準韻書,是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和卓從之的《中州音韻》。它們代表的是元代北方語音的真實狀況,北曲以此為標準。它與詞韻最大的不同。在於取消了入聲字,入聲字平上去三聲,且平上去三聲通押。
其十九個韻部如下(括弧內為同一系統的《詞林正韻》的韻)東鍾(東紅)。相當於《廣韻》》東冬鍾(包括平上去聲,下同)又庚耕登的一小部分字。
十、先天(先元)。相當於《廣韻》的先仙,又元韻的喉牙音字。
十ー、蕭豪(簫韶)。《廣韻》蕭宵餚豪。又入聲覺藥鐸。
十ニ、歌戈(和何)。相當於《廣韻》歌戈。又入聲末,及曷合盍覺藥鐸一部分字。
十三、家麻(嘉華)。《廣韻》麻韻中的二等字,及佳韻合口字。又入聲黠治狎,又月乏韻的輕唇字,合盍曷的舌齒音字。
十四、年遮(車邪)。《廣韻》麻韻中的三四等字。入聲屑酵帖業,又月韻的喉牙音字。
十五、庚青(清明)。《廣韻》庚(「兄」等例外)耕(「轟」等例外),清青蒸登(「弘」等例外)。
十六、尤候(幽遊)。《廣韻》尤侯幽。又入聲屋燭一小部分字。
十七、侵尋(金音)。相當於《廣韻》的侵。
十八、監鹹(南三)。相當於《廣韻》的覃談威銜
十九、廉纖(佔炎)。《廣韻》鹽添嚴。又凡韻牙音字(據王力《漢語詩律學》改寫)
馬致遠(1250年-1324年),字千裡,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有異議)人。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元至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散曲作品
馬致遠同時是撰寫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狀元」之稱。今存散曲約130多首,他的寫景作如《秋思》,如詩如畫,餘韻無窮。他的嘆世之作也能揮灑淋漓地表達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將。
作品風格
他的作品具有豪放中顯其飄逸、沉鬱中見通脫之風格。馬致遠雜劇的語言清麗,善於把比較樸實自然的語句錘鍊得精緻而富有表現力。曲文充滿強烈的抒情性和主觀性。馬致遠的散曲。擴大題材領域,提高藝術意境。聲調和諧優美,語言疏宕豪爽,雅俗兼。
詞採清朗俊雅,而不濃豔,《太和正音譜》評為「馬東籬之詞,如朝陽鳴鳳。其詞典雅清麗,可與靈光景福兩相頡頏,有振鬣長鳴萬馬皆瘖之意。又若神鳳飛於九霄,豈可與凡鳥共語哉!宜列群英之上。
馬致遠的散曲大致可分為4大類:寫景、嘆世、閨情、世象,作者善於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人物形象鮮明等藝術特點。有「曲狀元」之稱。今存散曲約130多首,他的嘆世之作也能揮灑淋漓地表達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將,他雖也有清婉的作品,但以疏宕宏放為主,他的語言熔詩詞與口語為一爐,創造了曲的獨特意境。
範例:
【越調·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韻)
×平×仄平平
小橋流水人家(韻)
×平×仄平平
古道西風瘦馬(韻)
×仄平平去上
夕陽西下(韻)
×平平去
斷腸人在天涯(韻)
×平×仄平平
1、押韻:家麻韻部(13部)。
鴉(平)家(平)瘦(去聲)馬(上聲)下(去聲)涯(平)
2、主題:悲秋、鄉愁——傷別·斷腸人在天涯
中國古代文學最常見的兩大主題:傷別和悲秋
與馬致遠【雙調·夜行船】秋思(套曲)同。
如屈原「悲莫悲兮生別離」;江淹《別賦》「黯然而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宋柳永《雨霖鈴》「多情自由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崔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寫作手法:
①句句押韻,平上去皆有韻,一韻到底。平、上、去、通、押。
②鼎足對:本曲格式要求:前三句:三句對:「三槍」。秋思套數【拔不斷】「紅塵不向門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牆頭缺」。馬曲【雙調·夜行船】——【離亭燕煞】:「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對聯中又稱伴駕聯。
③正襯、反襯:景與情、實與虛:正襯——悲景襯悲情,冷色調。反襯:小橋流水人家——樂景襯悲情——暖色調反襯冷色調,王夫之「以樂景襯哀,以哀景襯樂,益倍增其哀樂。」
④列錦格法:列錦是指幾個名詞組合的句子:「杏花春雨江南」,本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三句九個名詞組,構成一幅天然錦畫。故名列錦(林岫)。
張可久【正宮·塞鴻秋】—→「斷橋、流水、西林渡,暗香、疏影、梅花路」白樸【雙調·沉醉東風】漁夫:「黃蘆岸、白頻、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越調·天淨沙】春:「春山、暖月、和風,闌幹·樓閣,簾櫳」。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張弘範【趙調·天淨沙】「西風、落葉、長安,夕陽、老雁、關山。」
⑤虛實相生:情景交融→基本要求→虛實相生→最高標準。
實境→天涯黃昏遊子秋思圖
虛境→元朝科舉中斷78年,儒生為謀生面浪跡天涯的悲慘命運→儒人顛倒不如人。
一、每一曲牌,只列正格或常用體式;只標字聲和韻葉。
二、北曲入派三聲,故只標平、上、去。可上、可去時標 「仄」。字聲通用標「×」。
三、北曲平上可互用,句末叶韻字聲上,可用平者標:「上(可平)」;平可用上者標:「平(可上)」。
四、北曲去、上聲特別重要,必用去聲標「去」,必用上聲標「上」,宜用去聲標「厶」。
五、原譜中連標三個「×××」處,創作時不宜三平、三仄,應根據全句平仄調製。兩仄處,亦須調配得當,不宜連用「上上」、「去去」。
六、韻位標(韻),可葉可不葉標(可韻),句中暗韻標(暗韻)。
七、標點符號分頓號「、」、逗號「,」、分號「;」、句號「。」四種。特別提示:頓號表明句式(三四結構是元曲的又一特點,創作時應重視),在創作中不須標出。
八、特別提示:此譜中有些小令是不可單獨使用,必須與他譜帶過。請務必在選譜前看清譜前說明。
九、因我們是當代人創作散曲,須用現代語言、今韻較好,體現當代作品的特色。
十、對仗是元曲一大特色,在創作中,凡能對處應對;但有時形式必服從內容時,也可不對。
六、正確的投稿格式
1、散曲由標題、作者、正文、注釋四部分組成、但一般作品沒有注釋、大多數只有標題、作者、正文三部分。
2、標題由[宮.調]+題目
例如:越調-宮;天靜沙—調;秋思—題目
[越調•天淨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七、散曲常用符號的認識
常用符號(一)
常用符號(二)
1
○
為平
平
平聲
2
●
為仄
仄
仄聲
3
⊙
可平可仄
X
可平可仄
4
△
為平聲韻
上
上聲
5
▲
為仄聲韻
去
上聲
6
上
上聲韻
厶
宜用去聲
7
去
去聲韻
韻
表示必須用韻
8
上(可平)
上聲韻(也可用平聲)
上(可平)
上聲韻(也可用平聲)
9
()
襯字
()
襯字
第二部分、散曲常用曲牌格律講座
(1)·[越調·天淨沙]曲牌格律
1. 宮調、曲牌
宮調;越調
曲牌名;天淨沙、又名「塞上秋」。
屬北曲越調、用於劇曲、套數或小令。
2.[越調•天淨沙]曲牌格律
A;正格格律
X平x仄平平(韻),
x平x仄平平(韻)、
x仄平平仄平(韻)。
x平平仄(韻),
x平x仄平平(韻)。
五句四平韻一叶韻,第一、二、三、五句為平韻,第四句葉仄韻;格律對照例曲:
[越調•天淨沙]從鞍馬西東
作者:喬吉
一從鞍馬西東、
幾番衾枕朦朧、
薄倖雖來夢中。
爭如無夢、
那時真箇相逢。
[越調•天靜沙](正格)
曲譜
喬吉:從鞍馬西東
1
X平x仄平平(韻),
一從鞍馬西東,
6
(對仗)
又名:鼎足、君臣、三槍
2
x平x仄平平(韻),
幾番衾枕朦朧,
6
3
x仄平平仄平(韻)。
薄倖雖來夢中。
6
4
x平平仄(韻),
爭如無夢,
4
5
x平x仄平平(韻)。
那時真箇相逢。
6
222或33結構
說明:
此調要求句句押韻,一、二、五三句平仄完全相同。
但在第三句末尾兩字,聲調規定放寬了,前一字只要是仄聲字、
後一字是平聲字。
如喬吉的[越調.天淨沙]從鞍馬西東第三句「薄倖雖來夢中」,
「 夢」為仄聲字,「中」為平聲字。另外,第四句尾一字,只
能用仄聲字。
[越調•天靜沙] (偏格)
曲譜
馬致遠:秋思
1
x平x仄平平(韻),
枯藤老樹昏鴉,
6
(對仗)
又名:鼎足、君臣、三襠
2
x平x仄平平(韻),
小橋流水人家,
6
3
x仄平平去上(韻)。
古道西風瘦馬。
6
4
x平平去(韻),
夕陽西下,
4
5
x平x仄平平(韻)。
斷腸人在天涯。
6
222或33結構
B;偏格格律
x平x仄平平(韻)
x平x仄平平(韻)
x仄平平去上(韻)
x平平去(韻)
x平x仄平平(韻)
為五句三平韻兩叶韻,第一、二、五句為平韻,第三、四句葉仄韻。格律對照例曲:
[越調•天淨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說明:
此調要求句句押韻,一、二、五三句平仄完全相同。
難點在第三句末尾兩字,聲調規定極嚴,前一字只能用去聲
後一字只能用上聲。
如馬致遠《天淨沙·秋思》第三句「古道西風瘦馬」,「瘦」為
去聲字,「馬」為上聲字。另外,第四句尾一字,只能用去聲
或上聲字。
3.正格和偏格的共同要點
A;全曲共五句二十八字(襯字除外)、第一、二、三、五句每句六字,第四句為四字句、其中第一、二、五句平仄完全相同。
B;此調主要有兩種格式,均要求句句押韻。
C;第一、 二句對仗,也可以第二、三句仗、這叫做鼎句對、但習慣寫法還要三句都對仗。
D;正格要求在第三句末尾兩字,聲調規定放寬了,前一字只要是仄聲字、後一字是平聲字、第四句最後一字只須是仄聲字。
偏格要求第三句倒數第二字必須去聲字,倒數第一個字必須是上聲字、第四句最後一字必是去聲字。
F;最後一句、第五句可以是222結構、例如:「那時真箇相逢」、那時/真箇/相逢;也可以是33結構、例如; 「斷腸人在天涯」、斷腸人/在天涯。
2[越調·憑闌人]金陵道中
單調二十四字,四句四平韻,句式為七、七、五、五。共24字、句句押韻、一二句、三四句分別為對仗句。
(另有單調二十五字,五句三平韻、一叶韻的變體。)
喬吉:金陵道中
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
[越調•憑闌人]
曲譜
喬吉:金陵道中
1
x仄平平平仄平(韻),
瘦馬馱詩天一涯,
7
(對仗)
2
x仄平平平仄平(韻)。
倦鳥呼愁村數家。
7
3
×平平仄平(韻),
撲頭飛柳花,
5
(對仗)
4
仄平平去平(韻)。
與人添鬢華。
5
x仄平平平仄平(韻),
x仄平平平仄平(韻)。
×平平仄平(韻),
仄平平去平(韻)。
例曲:喬吉
[越調·憑闌人]金陵道中
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
《金陵道中》是元代曲作家喬吉所作的一首散曲。曲中前兩句作者用李賀自況並用倦鳥典言自己在外心酸和對家鄉的思念,後兩句寫作者為何漂泊異地,飛鳥累了尚且可以回家,而自己歸鄉之日遙遙無期。全曲構思新巧,情調孤苦。這首曲子表現出作者漂泊無依的生活狀態和長期羈旅所帶來的內心的憂傷。
(3).[正宮•叨叨令]
小令兼用。前四句多作對句。五、六兩句疊,「也麼哥」是定格。通體都葉去聲,易作獨木橋體。
句式:七句,七、七、七、七、六、六、七。前四句多作對句,五、六兩句疊,「也麼哥」是定格,亦作「也末哥」或「也波哥」。通體都葉去聲。有疊字體,疊字須用平聲。
例曲:無名氏
黃塵萬古長安路,
折碑三尺邙山墓,
西風一葉烏江渡,
夕陽十裡邯鄲樹。
老了人也麼哥,
老了人也麼哥,
英雄儘是傷心處。
×平×仄平平去(韻),
×平×仄平平去(韻)。
×平×仄平平去(韻),
×平×仄平平去(韻)。
仄仄×也麼哥,
仄仄×也麼哥,
×平×仄平平去(韻)。
[正宮•叨叨令]
曲譜
例曲:無名氏
1
×平×仄平平去(韻),
黃塵萬古長安路,
7
(對仗)
四連對
2
×平×仄平平去(韻)。
折碑三尺邙山墓,
7
3
×平×仄平平去(韻),
西風一葉烏江渡,
7
4
×平×仄平平去(韻)。
夕陽十裡邯鄲樹。
7
5
仄仄×也麼哥,
老了人也麼哥,
6
定格
疊句
6
仄仄×也麼哥,
老了人也麼哥,
6
7
×平×仄平平去(韻)。
英雄儘是傷心處。
7
(4).[仙呂•後庭花]
小令兼用。亦入【商調】。
句式:七句,五、五、五、五、三、四、五。前四句為對仗句、小令套數作法不同,其別有三:一、小令第一句必協韻,套數可不協;第六句反是。二、凡平上通用處,小令均用平聲,套數可通用。三、小令不能增句,套數可增句。
例曲:
呂止庵
湖山曲水重,
樓臺煙樹中。
人醉蘇堤月,
風傳賈寺鐘。
冷泉東,
行人頻問,
飛來何處峰?
這首小令可稱作寫景佳構。它描繪西湖冷泉亭一帶優美綺麗的風光。先寫四周景致,畫面一個一個地展現就像鏡頭掃描一樣。最後三句寫冷泉亭坐落所在飛來峰,用遊人紛紛詢問表達的神妙和對人的吸引力,極有興味。
[仙呂•後庭花]
曲譜
呂止庵
1
X平X仄平(可韻,可上),
湖山曲水重,
5
(對仗)
2
X平X厶平(韻,可上)。
樓臺煙樹中。
5
3
X仄平平厶,
人醉蘇堤月,
5
(對仗)
4
X平X厶平(韻,可上)。
風傳賈寺鐘。
5
5
仄平平(韻),
冷泉東,
3
6
X平X厶(韻),
行人頻問,
4
7
X平X厶平(韻,可上)。
飛來何處峰?
5
格律:
X平X仄平(可韻,可上),
X平X厶平(韻,可上)。
X仄平平厶,
X平X厶平(韻,可上)。
仄平平(韻),
X平X厶(韻),
X平X厶平(韻,可上)。
(5).[中呂•迎仙客]
小令兼用。亦入【正宮】。南曲略同。
句式:七句,三、三、七、三、三、四、五。
例曲:
馬致遠
吹落紅,
楝花風,
深院垂楊輕霧中。
小窗閒,
停繡工。
簾幕重重,
不鎖相思夢。
[中呂•迎仙客]
曲譜
馬致遠
1
X仄平,
吹落紅,
3
(對仗)
2
仄平平(韻),
楝花風,
3
3
X平仄平平仄平(韻,可上)。
深院垂楊輕霧中。
7
4
仄平平,
小窗閒,
3
(對仗)
5
X去平(韻,可上)。
停繡工。
3
6
X仄平平(韻),
簾幕重重,
4
7
X仄平平去(韻)。
不鎖相思夢。
5
格律:
X仄平,
仄平平(韻),
X平仄平平仄平(韻,可上)。
仄平平,
X去平(韻,可上)。
X仄平平(韻),
X仄平平去(韻)。
(6).[中呂•上小樓]
小令兼用。亦入【正宮】。有【么篇】換頭,小令不用,套數宜用。
句式:
張可久
寒潭玉龍,
仙山么鳳,
春斷南枝,
人在西樓,
笛怨東風。
曲未終,
酒不空,
羅浮仙夢,
月黃昏暗香浮動。
[中呂•上小樓]
曲譜
1
×平厶平(韻,可上),
寒潭玉龍,
4
(對仗)
2
×平平去(韻)。
仙山么鳳,
4
3
×仄平平,
春斷南枝,
4
(對仗)
4
×仄平平(可韻),
人在西樓,
4
5
×仄平平(韻)。
笛怨東風。
4
6
仄×平(可韻),
曲未終,
3
7
×仄平(可韻,可上),
酒不空,
3
8
×平平去(韻),
羅浮仙夢,
4
9
仄平×、
月黃昏
3
10
仄平平去(韻)。
暗香浮動。
4
格律:
×平厶平(韻,可上),
×平平去(韻)。
×仄平平,
×仄平平(可韻),
×仄平平(韻)。
仄×平(可韻),
×仄平(可韻,可上),
×平平去(韻),
仄平×、
仄平平去(韻)。
7.[中呂•滿庭芳]
又名【滿庭霜】。小令兼用。亦入【正宮】、【仙呂】。與詞牌不同。
句式:十句,四、四、四、七、四、七、七、三、四、五。第六、七句可作六字句。
例曲:
喬吉
秋煙暮景,
胭脂林障,
翡翠山屏。
幾年罷卻青雲興,
直泛滄溟。
臥御榻彎的腿疼,
坐羊皮慣得身輕。
風初定,
絲綸慢整,
牽動一潭星。
[中呂•滿庭芳]
曲譜
喬吉
1
平平仄平(韻,可上),
秋煙暮景,
4
(對仗)
2
X平X仄,
胭脂林障,
4
3
X仄平平(韻)。
翡翠山屏。
4
4
X平X仄平平去(韻),
幾年罷卻青雲興,
7
5
X仄平平(韻)。
直泛滄溟。
4
6
XX仄、
臥御榻彎的腿疼,
7
(對仗)
7
平平仄X(韻),
坐羊皮慣得身輕。
7
8
平平去(韻),
風初定,
3
9
平平去平(韻,可上),
絲綸慢整,
4
10
X仄仄平平(韻)。
牽動一潭星。
5
格律:
平平仄平(韻,可上),
X平X仄,
X仄平平(韻)。
X平X仄平平去(韻),
X仄平平(韻)。
XX仄、
平平仄X(韻),
XX平、
X仄平平(韻)。
平平去(韻),
平平去平(韻,可上),
X仄仄平平(韻)。
8.[中呂•紅繡鞋]
又名【朱履曲】。小令兼用。亦入【正宮】。與南曲異。
句式:六句,六、六、七、三、三、五。首二句對,第四、五句多作五字對句。
例曲:
周德清
雪意商量酒價,
風光投奔詩家。
準備騎驢訪梅花。
幾聲沙嘴雁,
數點樹頭鴉,
(說)江山憔悴煞。
[中呂•紅繡鞋]
曲譜
周德清:
1
X仄平平平去(韻),
雪意商量酒價,
6
(對仗)
2
X平X仄平平(韻,可上),
風光投奔詩家。
6
3
X平平仄仄平平(韻)。
準備騎驢訪梅花。
7
4
平X仄,
幾聲沙嘴雁,
4
(對仗)
5
仄平平(韻),
數點樹頭鴉,
4
6
X平平去上(韻,可平)。
(說)江山憔悴煞。
5
格律:
X仄平平平去(韻),
X平X仄平平(韻,可上),
X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X仄,
仄平平(韻),
X平平去上(韻,可平)。
9.[中呂•普天樂]
又名【黃梅雨】。小令兼用。亦入【正宮】。與南曲異。
句式:十一句,三、三、四、四、三、三、七、七、四、四、四、。五、六兩句可為兩個五字句,宜對。
例曲:
滕斌
晚天涼,
薰風細,
浮雲黯淡,
遠水茫微。
江水清,
遙山碧,
喜駕孤舟瀟湘內,
伴綸竿、
箬笠蓑衣。
垂楊樹底,
蘆花影裡,
歸去來兮。
[中呂•普天樂]
曲譜
滕斌
1
仄平平,
晚天涼,
3
(對仗)
2
平平仄(韻)。
薰風細,
3
3
X平X仄,
浮雲黯淡,
4
(對仗)
4
X仄平平(韻)。
遠水茫微。
4
5
X仄平,
江水清,
3
(對仗)
6
平平仄(韻)。
遙山碧,
3
7
X仄平平平平去(韻),
喜駕孤舟瀟湘內,
7
8
仄平平、
伴綸竿、
3
9
X仄平平。
箬笠蓑衣。
4
10
XX仄平,
垂楊樹底,
4
(對仗)
11
平平X仄,
蘆花影裡,
4
12
X仄平平(韻)。
歸去來兮。
4
格律:
仄平平,
平平仄(韻)。
X平X仄,
X仄平平(韻)。
X仄平,
平平仄(韻)。
X仄平平平平去(韻),
仄平平、
X仄平平。
XX仄平,
平平X仄,
X仄平平(韻)。
10.[中呂•喜春來]
又名【喜春風】、【陽春曲】、【喜春兒】、【惜芳春】。小令兼用。亦入【正宮】。
句式:五句,七、七、七、三、五。字句與【憶王孫】、【一半兒】諸調相似,唯末句作五字有異。
例曲:
白樸
知榮知辱牢緘口,
誰是誰非暗點頭,
詩書叢裡且淹留。
閒袖手,
貧煞也風流。
[中呂•喜春來]
曲譜
白樸:
1
X平X仄平平厶(韻),
知榮知辱牢緘口,
7
(對仗)
2
X仄平平X仄平(韻),
誰是誰非暗點頭,
7
3
X平X仄仄平平(韻)。
詩書叢裡且淹留。
7
4
平去上(韻,可平),
閒袖手,
3
5
X仄仄平平(韻)。
貧煞也風流。
5
格律:X平X仄平平厶(韻),
X仄平平X仄平(韻),
X平X仄仄平平(韻)。
平去上(韻,可平),
X仄仄平平(韻)。
11.[中呂•山坡羊]
又名【蘇武持節】、【山坡裡羊】。小令兼用。亦入【黃鐘】、【商調】。與南曲小異。
句式:十一句,四、四、七、三、三、七、七、一、三、一、三。
例曲:
張養浩
峰巒如聚,
波濤如怒,
山河表裡潼關路。
望西都,
意躑躅,
傷心秦漢經行處,
宮闕萬間都作(了)土。
興,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中呂•山坡羊]
曲譜
張養浩:
1
平平平去(韻),
峰巒如聚,
4
(對仗)
2
平平平去(韻),
波濤如怒,
4
3
X平X仄平平去(韻)。
山河表裡潼關路。
7
4
仄平平(韻),
望西都,
3
(對仗)
5
仄平平(韻),
意躑躅,
3
6
X平X仄平平去(韻),
傷心秦漢經行處,
7
7
X仄X平平厶上(韻,可平)。
宮闕萬間都作(了)土。
7
8
平(可韻),
興,
1
9
X去平(韻,可上);
百姓苦;
3
10
平(可韻),
亡,
1
11
X去平(韻,可上)。
百姓苦。
3
格律:平平平去(韻),
平平平去(韻),
X平X仄平平去(韻)。
仄平平(韻),
仄平平(韻),
X平X仄平平去(韻),
X仄X平平厶上(韻,可平)。
平(可韻),
X去平(韻,可上);
平(可韻),
X去平(韻,可上)。
12.[越調•唐多令]
小令。與詞同,但無【么篇】。
句式:七句,五、五、三、四、七、三、三。
例曲:
中和樂章
躍馬定神京,
王師取太平。
發神機,
雨雹風霆。
十萬鐵衣同效力,
開水寨,
下江城。
[越調•唐多令]
曲譜
中和樂章
1
X仄仄平平(韻),
躍馬定神京,
5
(對仗)
2
X平X仄平(韻)。
王師取太平。
5
3
厶平平,
發神機,
3
4
X仄平平(韻)。
雨雹風霆。
4
5
X仄X平平仄仄,
十萬鐵衣同效力,
7
6
XX厶,
開水寨,
3
(對仗)
7
厶平平(韻)。
下江城。
3
格律:
X仄仄平平(韻),
X平X仄平(韻)。
厶平平,
X仄平平(韻)。
X仄X平平仄仄,
XX厶,
厶平平(韻)。
13.[沉醉東風]
小令兼用。與南曲異。
句式:七句,七、七、三、三、七、七、七。首二句對。三、四句可作五字句,亦須對。五句可葉去聲韻。末句偶有葉平韻者。
例曲:
盧摯掛絕壁枯松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雲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裡。
格律:
XX仄、
平平厶上(韻,可平),
XX平、
X仄平平(韻)。
X仄平,
平平仄(韻)。
仄平X、
X仄平平(可韻,去)。
X仄平平仄仄平(韻),
XX仄、平平去上(韻,可平)。
仄仄平平厶上(韻,可平),
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
平平仄(韻)。
仄平×、
×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
平平去上(韻)。
[中呂•沉醉東風]
曲譜
盧摯
1
XX仄、平平厶上(韻,可平),
掛絕壁枯松倒倚,
(對仗)
2
XX平、X仄平平(韻)。
落殘霞孤鶩齊飛。
3
X仄平,平平仄(韻)。
四圍不盡山
(對仗)
4
×仄平,平平仄(韻)。
一望無窮水。
5
仄平×、×仄平平(韻),
散西風滿天秋意。
(對仗)
6
×仄平平仄仄平(韻),
夜靜雲帆月影低,
7
××仄、平平去上(韻)。
載我在瀟湘畫裡。
14.[中呂•得勝令]
又名【陣陣贏】、【凱旋迴】。既可獨用,又可與【雁兒落】合為帶過曲。亦入【商調】。
句式:八句,五、五、五、五、二、五、二、五。首四句作兩聯最好,後四句最好隔句相對
例曲:
鄧玉賓
萬裡玉門關,
七裡釣魚灘;
曉日長安近,
秋風蜀道難。
休幹,
誤殺英雄漢;
看看,
星星兩鬢斑。
[中呂•得勝令]
曲譜
鄧玉賓:
1
X仄仄平平(韻),
萬裡玉門關,
5
(對仗)
2
X仄仄平平(韻)。
七裡釣魚灘;
5
3
X仄平平去,
曉日長安近,
5
(對仗)
4
X平X仄平(韻,可上)。
秋風蜀道難。
5
5
平平(韻),
休幹,
2
6
X仄平平去(韻);
誤殺英雄漢;
5
7
平平(韻),
看看,
2
8
X平X厶平(韻,可上)。
星星兩鬢斑。
5
格律:
X仄仄平平(韻),
X仄仄平平(韻)。
X仄平平去,
X平X仄平(韻,可上)。
平平(韻),
X仄平平去(韻);
平平(韻),
X平X厶平(韻,可上)。
15.[雙調•清江引]
又名【江兒水】。小令兼用。
句式:五句,七、五、五、五、七。
例曲:
貫雲石
湘雲楚雨歸路杳,
總是傷懷抱。
江聲攪暮濤,
樹影留殘照,
蘭舟把愁都載了。
[雙調•清江引]
曲譜
貫雲石
1
XX仄平平去上(韻,可平),
湘雲楚雨歸路杳,
7
2
X仄平平去(韻)。
總是傷懷抱。
5
3
X平平厶平,
江聲攪暮濤,
5
(對仗)
4
X仄平平去(韻),
樹影留殘照,
5
5
XX仄平平去上(韻,可平)。
蘭舟把愁都載了。
7
格律:
XX仄平平去上(韻,可平),
X仄平平去(韻)。
X平平厶平,
X仄平平去(韻),
XX仄平平去上(韻,可平)。
16.[對玉環]
本曲可帶[清江引]合為帶過曲。
平仄平平(可韻),
平平仄厶平(韻)。
×仄平平(韻),
×平×去平(韻,可上)。
×平仄仄平(韻),
×平平厶上(韻)。
×仄平平,
平平仄厶平(韻)。
仄仄平平,
×平平去平(韻,可上)。
17.[雙調•步步嬌]
又名【潘妃曲】。小令兼用。
句式:六句,七、五、三、七、三、五。
例曲:
商挺
綠柳青青和風蕩,
桃李爭先放。
紫燕忙,
隊隊銜泥戲雕梁。
柳絲黃,
堪畫在幃屏上。
[雙調•步步嬌]
曲譜
商挺:
1
X仄平平平平去(韻),
綠柳青青和風蕩,
7
2
X仄平平去(韻)。
桃李爭先放。
5
3
平去上(韻,可平),
紫燕忙,
3
4
X仄平平仄平平(韻)。
隊隊銜泥戲雕梁。
7
5
仄平平(韻),
柳絲黃,
3
6
X仄平平去(韻)。
堪畫在幃屏上。
5
格律:
X仄平平平平去(韻),
X仄平平去(韻)。
平去上(韻,可平),
X仄平平仄平平(韻)。
仄平平(韻),
X仄平平去(韻)。
18.[雙調•落梅風]
又名【壽陽曲】。小令兼用。
句式:五句,三、三、七、七、七。
例曲:
馬致遠
漁燈暗,
客夢回,
一聲聲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萬裡,
是離人幾行情淚。
[雙調•落梅風]
曲譜
喬吉
1
平平厶,
漁燈暗,
3
2
X仄平(韻,可上),
客夢回,
3
3
仄XX仄平平去(韻)。
一聲聲滴人心碎。
7
4
X平仄平平去上(韻,可平),
孤舟五更家萬裡,
7
5
仄XX仄平平去(韻)。
是離人幾行情淚。
7
格律:
平平厶,
X仄平(韻,可上),
仄XX、仄平平去(韻)。
X平仄平平去上(韻,可平),
仄XX、仄平平去(韻)。
19.[小石調•青杏兒]
又名【青杏子】。小令用。亦入【大石】、【仙呂】。有【么篇】,同始調,須連用。
句式:六句,五、七、七、四、四、四。
例曲:無名氏:風雨替花愁,風雨過、花也應休。勸君莫惜花前醉,今朝花謝,明朝花謝,白了人頭。【么篇】乘興兩三甌,揀山溪、好處追遊。但教有酒身無事,有花也好,無花也好,選甚春秋。
格律:平仄仄平平,仄平平、X仄平平(韻)。X平仄仄平平厶,X平X仄,平平X仄,X仄平平(韻)。【么篇】同始調,略。
[小石調•青杏兒]
曲譜
無名氏:
1
平仄仄平平
風雨替花愁,
5
2
仄平平X仄平平(韻)。
風雨過花也應休。
7
3
X平仄仄平平厶
勸君莫惜花前醉,
7
4
X平X仄,
今朝花謝,
4
5
平平X仄,
明朝花謝,
4
6
X仄平平(韻)。
白了人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