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閉氣超過3分鐘?

2021-01-22 後海潛水俱樂部

說起自由潛水,很多人就想到了「憋氣」二字。
當知道我是一名自由潛水教練之後,經常有人會說,你憋氣一定很厲害吧?!你經常練習憋氣吧?你能憋十幾分鐘吧?!
 

摔!
我從不練習憋氣。
我練習呼吸方法。
我練習放鬆。 
雖然我的最佳閉氣成績是上次在海澱的訓練池有一點感覺,然後達到了5分鐘,和「中華憋心」們還有很大的差距啊。
今晚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通過練習掌握一種新的呼吸方法,讓自己的靜態閉氣突破可憐的一分鐘,達到兩分鐘,三分鐘,四分鐘,甚至更久! 
第一步,知道閉氣的原理。
 
大學上生理心理學課程的時候,知道了一個悲傷的故事,劇情如下:一個萬惡的生理心理學家,為了弄明白小白鼠的進食習慣,於是把一根小的軟塑料管導入一隻可憐的小白鼠的胃部!然後把空氣充進去!
正常進食的小白鼠,因為胃部充了過多的空氣,開始有了飽脹感,於是,不想吃東西啦!
小白鼠香噴噴的鼠糧都不吃了,並且日漸消瘦。而且,更有趣的是,日漸消瘦的小白鼠依然沒有進食的欲望。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一個人(或者動物)並不是因為飢餓而去進食,而是因為胃部癟了,大腦把這種感覺解讀為「飢餓」,於是人開始進食;而當這個人的胃部飽脹,大腦把這個解讀為「飽了」,然後停止進食。



同理:人體的二氧化碳含量調節著人的呼吸頻率。

當大腦檢測到體內有較高的二氧化碳含量,於是加快呼吸頻率(快速呼吸,喘氣),努力排出過多的二氧化碳,這個時候,很可能人體內依然有足夠的支撐身體正常運轉的氧氣,但是大腦解讀人體的快速呼吸為「我缺氧了,需要大口呼吸」;
當大腦檢測到體內有較低的二氧化碳,於是降低呼吸頻率。出現這個情況基本是在睡覺的時候,人體運動量降低,體內二氧化碳產生的較少,於是呼吸減緩,有些人甚至開始打起深沉而綿長,香甜卻不失音律的呼嚕聲。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人跑步的時候,會大口呼吸喘氣。因為運動時,體內的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於是人體的植物神經系統開始加快呼吸頻率,而大腦解讀為「因為我快缺氧了,所以我要快速呼吸」。

因此,吸入足夠的氧氣,降低體內的二氧化碳,增加人體對高二氧化碳的耐受,就可以無限延長自己的閉氣時間啦!

第二:閉氣的方法論
 
閉氣的練習,首先是放鬆的練習。身就是心,心就是身,身心放鬆了,人體的新陳代謝就會減緩,產生二氧化碳的速度也會減緩。

第一步,要吸入足夠的新鮮的空氣。有人宣傳推崇吐完身體的空氣下潛,說這樣反而能閉氣時間更久。這個和「帶隱形眼鏡潛水容易阻礙眼部排放氮氣,容易得減壓病」一樣,是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的謬論。
 



        第二步,運用三角式呼吸法。所謂三角式呼吸法,即「深吸氣,吐氣的時間比吸氣的時間長」 。深吸一口新鮮的空氣,讓身體充滿氧氣,然後緩緩地吐氣,排出身體的二氧化碳。記住,吐氣的時間比吸氣的時間要長一些。最好可以吐氣時間是吸氣時間的兩倍,但隨意就好,不必強求。 

 

 

       第三步,最後三口呼吸。經過多次三角式呼吸,你體內的二氧化碳已經降得很低了。人體吸氣的時候,身心是緊張的,而吐氣的時候卻很放鬆,多次漫長的吐氣讓你你非常的放鬆。你甚至開始打哈欠,感覺快要睡著了。
      這個時候,開始自己的第一口深深的吸氣,吸到肺部再也吸不進空氣,然後緩緩吐出來,記得吐氣的時間比吸氣的時間要長一些;
      然後開始自己的第二口深深的吸氣,吸到肺部再也吸不進空氣,然後緩緩吐出來; 
      開始自己的第三口吸氣,也是最後一口吸氣,深深地吸氣,緩緩地吸氣,吸到自己再也吸不進去空氣,然後屏住呼吸,開始自己的靜態閉氣心靈之旅。(一些人會使用packing這個技巧,也就是再額外吞咽一部分空氣,不建議深度還不到40米的初學者使用。) 

     第四步,如何應對閉氣時的膜肌抽搐?人體靜態閉氣的時候,一會兒就會不舒服。這個不舒服就是隨著身體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高,人體呼吸的欲望不斷強烈,支撐肺部呼吸的橫膈膜(醫學上叫「膜肌」)開始抽搐,想把肺部的氣體頂出去,讓身體恢復正常呼吸。如果身體能夠足夠放鬆,並喜歡膜肌抽搐的感覺,就可以堅持更長的時間。
      一般而言,人體開始靜態閉氣到不舒服——膜肌開始抽搐——的時間,乘以二,就是靜態閉氣的極限時間。


 
第三,自由潛水靜態閉氣的心理學
 
       自由潛水的靜態閉氣是一個完全的心智遊戲,參與者在「我能」與「我不能」之間做出選擇。
       不要讓你的身體欺騙了你的心,也不要讓你的心愚弄了你的身體。
       優秀的自由潛水員靜態閉氣的時候會徹底放鬆,進入一種恍惚夢境的意識改變狀態。

 

        人體真的很奇妙,有著無限的潛能。
        如果你也喜歡大海,夢想憑藉一口呼吸潛入無線深藍,邂逅另一個熟悉而陌生的自我,那麼,歡迎來北京後海潛水俱樂部,參加我們的專業SSI自由潛水課程哦!


本文作者:Amo教練

PADI名仕自由潛水員訓練官

AIDA自由潛水教官

EFR教練訓練官


聯繫微信:marcojingyou 

 


相關焦點

  • 前世界冠軍的靜態閉氣訓練方法
    今年年初,Vincent來到Freedive HQ進行長期訓練,大家都對這個閉氣時間接近9分鐘的法國小哥充滿好奇。終於在昨天,Freedive HQ的日常研討會邀請了Vincent來給店內的所有成員分享自己的訓練思路和訓練方法。本文由駐店中文教練周小恆(Joe)進行整理,希望能對各位自由潛愛好者同學有所幫助。
  • 閉氣潛水比賽或訓練為什麼會淹死人?
    新聞背景:為逞能,朋友間進行的閉氣潛水比賽淹死人成都商報2016年5月26日報導,四川省射洪縣黃某和錢某是好朋友,當他們一名共同的朋友溺水身亡後,錢某表示,自己當時若在場,定能挽救朋友的生命。對於錢某的說法,黃某表示不服,提出要和錢某在水中比賽潛水閉氣。雙方用手臂相靠並用手掌抱住對方頸部同時潛水進行比賽,結果,比賽中黃某不幸溺亡。
  • 任何運動員的必備課題: 呼吸與閉氣訓練的好處
    》一書中,揭示了呼吸如何影響身心,進一步教導訓練呼吸的方法;在訓練之前,我們先了解呼吸對身心帶來的實質好處,且無論任何項目的運動選手或一般人,都能達到同樣效果。,就能夠:提升放鬆狀態減緩心跳頻率減少氧氣消耗讓呼吸節奏更規律提升訓練效果控制賽前緊張避免焦慮和恐慌利於乳酸和二氧化碳的排除 當然,即使是個普通人,只要懂得如何正確呼吸,就能吸收氧氣的能力,產生和運動員同樣的效果。
  • 做好任何運動的必修課——呼吸與閉氣訓練
    2004年自由潛水世界錦標賽冠軍,擁有「海豚人」稱號的閉氣訓練教練邁克·馬裡奇(Mike Maric)在《神奇的慢呼吸》一書中,揭示了呼吸如何影響身心,進一步教導訓練呼吸的方法。最近還有人主張,訓練吸氣肌肉可以減少其運作時的能量支出,包括呼吸所需的熱量,因為從溫和的運動進入到激烈的運動,氧氣的消耗量會從3%變成15%。
  • 任何運動員的必備課題:呼吸與閉氣訓練的好處
    身而為人,呼吸是件最自然且下意識就能進行的事,但人為什麼要接受呼吸訓練﹖擁有「海豚人」稱號,2004年自由潛水世界錦標賽冠軍、閉氣訓練教練邁克.馬裡奇(Mike Maric)在《神奇的慢呼吸》一書中,揭示了呼吸如何影響身心,進一步教導訓練呼吸的方法
  • 兩種較高層次的呼吸調理術:閉氣與胎息,目的都是讓人健康長壽
    閉氣,按《攝生要義》講,是「以鼻吸入,漸漸腹滿,乃閉之。久不可忍,乃以口細細吐出,不可一呼即盡。氣定,復如前閉之……」這裡說得很明白,就是練功吸滿氣後不要急於一氣吐完,要忍到不能再忍時方徐徐吐出。「閉氣」的修煉自有它的一番奧密,據說久練此功,所忍之氣在體內會有一種火熱的感覺,可以蒸潤肺腑,強健內臟;最後使人耳目聰明,精神完固,百病盡消。當一次閉氣完成後,人會有一種大解脫感,其暢快美妙之狀是不可言說的。閉氣作為一種較高級的調息術,歷來被養生家們所重視。
  • 如何學習自由潛水?
    其中,Amo教練作為華北唯一一位SSI自由潛總監,2011年從業至今,籤發了超過1000位學員,其中很多人已經成長為水肺潛水教練和自由潛水教練,在全國各地和東南亞推廣潛水運動。1,什麼是自由潛水?自由潛水學會了法蘭佐,也要學習呼吸方法,才可以舒服而安全地延長自己的閉氣時間;要學習鴨式入水,才可以從水面下到水底;要學習如何踢腿,才能有效率地在水裡移動;要學習正確的身體姿態,才可以呈流線型。。。
  • 真正的功法什麼樣,練功打拳閉氣對嗎,朱承香老師幫你講解
    練功打拳到底要不要閉氣,閉氣會不會傷身。怎樣才是合理的,那麼今天我講給大家分析講解明白。不閉氣的說法來源對於練功打拳不閉氣的說法和言論,來自於哪裡,這個說法是根據什麼原因來的。這個問題我相信明白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功夫,如果沒有閉氣這一階段,這絕對是只能養生鍛鍊身體,是沒有任何對抗和格鬥能力的。
  • 自由潛水,是閉氣潛水的另外一種說法,也被稱為傳統潛水
    文/夜月星明人盡望【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自由潛水,是閉氣潛水的另外一種說法,也被稱為傳統潛水小編是個喜歡體育的人,平時沒事也喜歡運動,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潛水方面的知識吧!潛水的種類因使用的潛水器的不同可將潛水分為:硬式潛水、軟式潛水、半閉鎖迴路送氣式、應需送氣式、自給氣式。工因潛水方式的不同可將潛水分為:非飽和潛水、飽和潛水。
  • 在家健身抗擊疫情 水下曲棍球教練支招在家如何「練肺」
    如何在家自行運動,尤其是提高心肺功能的訓練呢?今日本報記者請北京水曲女隊和北京京城八號水曲俱樂部教練員朱雀涵來和大家分享她們的強化心肺功能的拉伸動作。水下曲棍球,英文名Underwater Hockey,是在水下進行的球類運動。1954年,一群英國潛水愛好者,深感在水中「獨孤求敗」的枯燥,於是腦洞大開,自製工具開始在水下打起球來。
  • 為了3分鐘的水下戲,練習了192小時的潛水,電影殺青後直接可教學
    他主演的電影《碟中諜》系列在全球累計票房超過27億,是全球排名第12的賣座電影系列,而作為製片人+主演的湯姆克魯斯一直堅持親自完成眾多專業特技演員都不敢嘗試的高難度動作,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在2015年上映的《碟中諜5》中徒手扒飛機,他親自在1500米的高空在飛機外殼懸掛了20多分鐘實拍完成,他和飛機僅僅通過一條特別細的繩索相連,那一年他已經53歲「高齡」真正算的搏命出演了
  • 最具危險性的教學:閉氣練習
    遊泳時如果想閉氣時間更長,只能在泳池勤加練習。開始本期教程之前,警告:此課程非常危險(一定要有人陪同的情況下練習)。3.不要一個人遊泳。4.不要玩憋氣遊戲。就我而言,長期的遊泳訓練迫使身體適應了長時間憋氣。從而能在身體開始失去控制的那個極點時,有目的地忽略呼吸的衝動。當然本次教學不鼓勵這樣做。嘗試以下練習,不要忽視渴望呼吸的感覺,並且一定要在持證救生員在場的情況下練習。這是一個有趣的練習。
  • 自由式如何才能吸到更多的空氣?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這篇文章介紹的是如何在遊泳過程中改變換氣節奏如果是騎自行車或跑步,在最費力的情況下每分鐘需呼吸50至60次。如果遊泳700至3,500米,則大約以每分鐘50到60下的頻率划水。
  • 憋氣,十秒鐘練習超過兩分鐘改進版
    怎麼練習?當我們能夠做到十秒後,就可以開始慢慢的加,五秒加一次,最後變成30秒吸氣,30秒吐氣,基本上就能夠達到兩分鐘左右了。進階方式有沒有必要閉氣那麼久?在這裡教練只想告訴大家:去想憋氣的練習方式的初衷並不是為了憋氣多久,而是為了增加我們在遇到突發緊急情況時有更多的生理,心理上的準備來應對;比如說突然掉到水裡,或者看到有人落水。那麼我們能憋氣夠久,就可以一次性決絕這個危險,因為很多事情,只有一次機會。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朋友知道!
  • 丹田硬氣功速成法: 1-2天得氣、3-10天練出丹田氣、一月可單掌斷磚!
    雙腳分開與肩等寬站定,舌抵上顎,雙目自然微眯,雙手左上右下(女為右上左下)捧於丹田(擠下二指處),靜立1~2分鐘。要求:摒除切雜念,自 然調整意念於丹田。意念氣納入丹時再自丹田提上運行經羶中向上,沿手臂內側運於雙手勞宮穴,同時緊握拳,閉氣3~5秒,然後輕輕吐氣,雙拳隨之恢復半握拳狀。共做49次。第二式 雙拳扣耳式承上式,屈臂向上,雙拳環扣雙耳,拳心向下。意念氣納入丹田,再自丹田提行,經羶中到達百會穴(頭頂正中),閉氣3~5秒,然後輕輕吐氣,做49次。
  • 小童不報親子遊泳班, 如何學遊泳?(一)
    一開始完全沒有水性的小朋友,臂圈和背漂可以都用,因為背漂可以幫助他腰腹部浮起來(對於不會遊泳的成年人來說,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不知道如何用力使腰腹部浮起來,所以在水裡會感覺是一直往下沉);等到小朋友熟悉腰腹部浮起來的感覺並且知道如何借力之後
  • 大重量訓練時該如何呼吸?呼吸用的好,效果翻一倍!
    重量訓練時的三種呼吸法 人體在安靜狀態之下 每分鐘需要 另一個,是接近超負荷重量時候使用的呼吸法,就是一次動作幾次呼吸,在動作開始前,先進行2~3次的深呼吸,並於運動開始時吸氣到動作到位或頂峰收縮時,如槓鈴深蹲、腿推等大負荷大重量運動時採用。
  • 《法證先鋒4》真空袋中的「浮屍」上線 TVB小花真閉氣出演
    在未開拍之前我有開會預先彩排同練習應該如何躺在這個膠袋裡面,之後同事再協調如何抽空這個膠袋。」即使有彩排,但是真正開拍時,謝芷倫也坦言感到害怕,她回想:「其實第一次進入膠袋後封了口,我已經有點驚,抽裡面的空氣時,我就控制住呼吸,最後就要閉氣幾秒,其實抽真空只是停留幾秒,所以是安全的,不過觀眾千萬不可以亂學啊!
  • 體能如何?本輪系列賽默裡場均出場超過40分鐘,領跑全隊
    虎撲9月27日訊 北京時間今天上午九點,掘金將迎戰湖人,迎來季後賽西部決賽生死戰,此前掘金大比分以1-3落後。賽前,美媒曬出了本輪系列賽中掘金球員的場均出場時間。後衛賈馬爾-默裡場均出場超過40分鐘,領跑全隊。內線尼古拉-約基奇場均出場34.3分鐘,位列第三。
  • 3種方法教你在運動健身中如何正確調整呼吸
    首先我們來講一下健身的三種呼吸方式,那麼這些呼吸方式對發力有什麼輔助作用?又是什麼原理?腿舉 A.肌肉收縮時瞬間閉氣並快呼氣,肌肉伸展時慢吸氣。一般在負荷較重、仰臥位做動作或必須固定肩帶和胸腹部時採用這種呼吸方式。比如,做「頸後寬推」、「仰臥推舉」、「腿舉」等動作時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