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
當第一批90後一邊脫髮一邊佛系上班的時候,
新華社發文,明確指出我國將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
以前我國的退休年齡是: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退休。而按照目前情況,男女退休年齡均要延長5年,延遲退休最快在2025年實施,最慢2035年實施。也就是說,延遲退休,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同時,各種過勞死的新聞也是一如既往的多見。無休止的加班,35歲就提前到來的中年危機,以及板上釘釘的延遲退休,多重夾擊下,我們應該何去何從?從35歲到65歲,在這漫長的30年時間裡,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養活自己熬到65歲領退休金呢?
現在的中年危機為何來臨的越來越早。中年危機這個坎其實是每個行業都要遇到,只是如今高速發展的中國更加多見,因為中國高速發展的背後,就是硬幣的另外一面:競爭殘酷。
這個時代,拋棄一個人,最後連一聲「再見」都沒有,等你發現中年危機的時候,已經來不及。
現在中國的各行各業,技術發展都空前的快。比如拿大家耳熟能詳的IT領域來舉例,1965年,英特爾的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了摩爾定律(Moore's law),預測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大約每經過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相應的,IT技術革新周期是四到六年。而現在,IT革新周期已經縮短到不到兩年。
大家現在打開朋友圈,時不時蹦出來的Python語言培訓廣告,就是明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自身不能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更新自己的學習和認知,即使坐上管理,也很容易被淘汰。因為,大把比你年輕,比你專業的人,等著你的位子。而不斷的學習專業技能,又對一個人的精力,體力,乃至家庭條件,都提出了若干的要求。
一句話,長期績效一般,工作具有完全可替代性的員工,年齡不構成任何優勢,且會成為越來越沉重的負擔。
我們可曾還記得起來鹿晗?自從2014年歸國後,到2018年為止,鹿晗在中國的電視、電影、綜藝、演唱全面霸屏。4年時間裡,他紅得太快,瞬間超過了一般藝人發展的速度。為了抓住市場,抓住商機,鹿晗沒時間停下來思考和學習。周圍的一切,都拼命推著他往前走,一個個商演,一個個通告,一場場演唱會,一部部電影……然而,在娛樂圈裡,對於年輕的粉絲們來說,偶像派明星就是速食食品,即買即用,即用即扔。
眾多新生代偶像派蜂擁而出,分散了鹿晗的流量。而鹿晗,則泯然眾人矣。市場是變化的,粉絲和流量也是會變化,所以個人的能力也必須隨著提升變化。不光娛樂行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如此。
線性成長和非線性成長
在並不遙遠的80年代,90年代,中國人普遍相信的是線性成長,也就是相信一個人,只要在單一維度下持續的努力,隨著時間推移就一定可以獲得成長,且成長速度和成長結果,均為穩定可控的。
那時候的中國人想在國企工廠穩定地做完,這輩子順順利利的拿到退休金。那麼,只需要找到安分工作這一個因素,並且不斷的在安分工作這一個因素上努力,那麼,就能達成目標——在國企工廠穩定的做完,這輩子順順利利的拿到退休金。
但進入現在這個時代,線性成長已經不再適用,非線性成長,成為社會的主流。非線性成長,可以歸納有如下三個成長曲線:
第一條成長曲線,技能曲線。哪些技能更值錢,我是否應該學習這些技能?是其核心。
第二條成長曲線,系統成長思考曲線,核心是如何提升自己的系統思考能力。
第三條成長曲線,心性成長曲線。是最核心的一條曲線,也是一條沒有上限的曲線。其實也是與我們一直強調的好心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增強心力,舉重若輕,臨危不亂;建立長期堅守的信條,自我賦能。
我們的成長曲線註定是一開始緩慢,然後才能進入飛速增長期。但這個成長曲線的衰退期卻比以往來的都要快,而如果我們的學習能力還停留在原地,不做改變的話,35歲就被迫「退休」的人會比比皆是,這也就深刻的回答了。為何現在社會的中年危機,會提前到35歲就到來。
怎麼辦?唯有學習,別無它途。歲月可以搶走你的體力,家庭已經奪走你的精力,年齡可以偷走你的腦力,相對於刷一會抖音、快手所帶來的廉價的、及時的,如同塑料般的快樂,費力不討好的學習,無疑是一個痛苦的自虐過程,但也是一個快樂的自我涅槃的過程。
因為這本身就是目前中國國內形勢下,應對中年危機和延時退休這前門狼後門虎的,目前較為正確且穩定的方法。早做打算,早做學習。
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在進行飛速的改變,大量體力工作,以及大量簡單的腦力勞動被AI輕輕鬆鬆的取代。
電影《奪冠》裡面,郎平對她的運動員說:「你不努力,你去打工,別人都嫌你高!
」這句話可以作為今天很多年輕人,對自己人生定位的警戒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