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自工商資料獲悉,力諾投資控股集團作為被執行人,其持有的山東力諾特種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諾特玻」)的股權被凍結,權益數額為450萬元,凍結期限至2023年10月28日。對此,力諾集團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近日回復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稱,不便回應。
此外,記者梳理相關法律文書發現,力諾名下資產過去幾個月內因法律官司有被裁定凍結的情形。
力諾集團被稱為是濟南最大民營企業之一,其集特種玻璃、塗料、中西醫藥和新能源多種業態為一身,由於力諾集團未有整體上市,其商業帝國的龐大體量一直備受外界關注,而其創始人高元坤更加傳奇的是,已過花甲之年的高元坤曾先後兩度成為濟南首富,又先後兩次因早年失聯一事導致衝擊A股市場折戟沉沙。
近年來,高元坤頻頻在公眾場合亮相,最新一次是11月14日,他出席中國成長型醫藥企業發展論壇,還參加了醫藥健康馬拉松線上賽啟動儀式等活動。
合同糾紛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濟南最大民企力諾集團過去數月身陷多起官司中。力諾集團名下銀行存款反覆被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民法院凍結。申請保全人包括津南長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啟公商貿與限公司等都有申請凍結,涉及供貨商、早年股東、施工方等。
9月10日,陽光電源(300274,股吧)申請之下,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民法院裁定凍結了力諾集團及其全資控股子公司西藏力諾太陽能(000591,股吧)電力有限公司名下的銀行存款。原因是買賣合同糾紛。與其他仍在凍結中的項目不同,這個案子在10月12日就解除了。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執行通知書顯示,歷城區人民法院做出的(2020)魯0112財保446號之一民事裁定書內容已執行完畢。
事實上,力諾集團與陽光電源兩家公司業務早有往來。陽光電源官網顯示,2017年4月,這家公司發布了多款產品,並對雲服務和運營管理平臺。力諾集團旗下的力諾電力集團與這家公司籤約採購戶用逆變器。時任力諾電力集團董事長的周廣彥表示,「陽光電源是我們的老朋友」,雙方已合作多年。
10月16日,濟南金源達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申請凍結力諾集團名下銀行存款,獲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民法院支持。2018年5月,該公司曾為力諾集團旗下力諾電力的股東,後者曾掛牌新三板。
2016年7月,青島民營企業青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建公司」)與力諾集團籤訂了太陽廣場工程施工合同,由前者總承包力諾集團的工程,青建公司多次催促,力諾公司拒不履行。於是,青建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
2020年4月,歷城區人民法院在立案後,凍結了力諾集團名下在中國建設銀行濟南高新支行的200萬元存款。7月中,歷城區人民法院發出民事判決書顯示,法院支持了青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求力諾集團支付約169.29萬元工程款的訴訟請求,並在判決前兩日解除了銀行存款凍結。
力諾集團也曾與大連派思燃氣系統股份有限公司(603318.SH,以下簡稱「派思股份(603318,股吧)」)全資孫公司山東派思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派思」)發生合同糾紛。派思股份公告披露,山東派思訴力諾集團合同糾紛一案,於2020年4月在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案號(2020)魯01民初1091號。
該公司受到的民事判決書顯示,一審判決結果包括力諾集團需要支付山東派思投資本金5912萬元及投資財務成本709.44萬元,以及支付最低負荷補償款約573.52萬元及違約金。2020年10月20日,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二審民事判決書,對一審查明事實予以確認,維持了原判。
曾為資本市場元老
力諾集團成立於1994年,前身為濟南三威有限責任公司。官網顯示,公司從濟南保溫瓶場租賃一座窯爐、兩條生產線起步,當時主要生產藥用玻管。2001年進入力諾集團時代,合資成立新能源公司開始切入太陽能品牌。隨後業務進一步擴張,公開資料顯示,力諾旗下擁有光伏、特種玻璃、醫藥等多個二級集團。
2014年起,力諾集團銷售收入突破100億,成為濟南最大民營企業。也在此時,力諾集團開始頻繁在資本市場發力:2015年,主營特種玻璃製品的力諾特玻掛牌新三板;2016年,集團旗下化學原料藥產品企業科源製藥以及2002年因戰略整合而成為集團旗下企業的宏濟堂也掛牌新三板。
不過,2017年開始,力諾集團旗下新三板掛牌公司陸續摘牌,力諾特玻和宏濟堂先後披露摘牌的理由均包括發展戰略的調整。2019年11月,宏濟堂官網披露公司召開A股IPO啟動會議,12月證監會披露力諾特玻接受上市公開輔導。2019年3月終止掛牌的力諾電力尚未傳出新的資本動作。
科源製藥的過程更為複雜。2018年12月,公司發布了上市輔導備案提示性公告;2019年3月,該公司的輔導機構由興業證券(601377,股吧)變更為申萬宏源(000166,股吧);2020年6月,因資本市場發展規劃調整,其又公布終止上市輔導;同年8月1日,再度發布上市備案提示性公告,這一次輔導機構為中信建投,並明確在創業板上市;8月22日,該公司宣布新三板摘牌。
2019年底,同為山東企業的ST亞星發布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科源製藥及宏濟堂100%股份,交易將導致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構成重組上市。不過,籌劃半年後,2020年6月,ST亞星公告賣殼方案告吹。
衝刺A股
2020年7月,力諾特玻創業板上市文件獲受理,力諾系再度衝擊資本市場,民生證券擔當保健機構。此次上市的業務板塊為特種玻璃,主要產品包括藥用包裝玻璃、耐熱玻璃和電光源玻璃等系列產品。遞交招股書顯示,該公司選擇了最近兩年淨利潤為正,且累計不低於5000萬元的標準上市,2018年和2019年淨利潤為正且累計之和約1.45億元。
不過,深交所官網顯示,因發行人及保薦人更新財務資料,主動申請中止上市審核程序。網站顯示,8月17日,該公司已經過問詢,但並未披露相關文件,同時中止時間為9月19日。但如今已經過去了兩個月,頁面一直並未更新。
值得注意的是,力諾特玻遞交的招股書顯示,發行人實際控制人高元坤、發行人控股股東力諾投資的控股股東力諾集團目前存在股權質押情況。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高元坤持有的力諾集團約3.71億股股權以及力諾集團持有的力諾投資約4.08億元股權處於質押狀態。高元坤及力諾集團正在積極籌措資金辦理質押解除事宜。
比力諾集團上市路更為傳奇的是創始人高元坤。高元坤1958年出生山東省臨沂南縣,1987年受安排負責籌建魯南醫藥玻璃總廠,建成後被委任為該廠書記和廠長,開始進入這一行業。1994年,他四處籌集了50萬元,租了上述產線開始創業。
2008年,高元坤成為胡潤百富榜濟南市首富,但隨後其在宣布力諾太陽將向力諾集團及其子公司增發股份購買資產後失聯,這也導致第一次借殼上市夢想破滅。力諾集團一度陷入低谷,直至高元坤回歸。2018年,《山東商報》發布山東創富榜上,高元坤再度問鼎。
2020年2月,上交所對ST亞星發出問詢函,要求對高元坤此前失聯做出解釋。ST亞星連續發布四次延期回復公告後,3月3日做出回應稱,失聯是因處理個人事務,不存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司法機關立案偵查、違法違規等情況。但這一借殼計劃仍然流產。
新京報貝克財經記者 梁辰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柳寶慶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