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漢字、寓教於樂!在京都「漢字博物館」學習體驗漢字文化

2021-01-08 金時帶你看日本

位於京都祉園的「漢檢 漢字博物館圖書館(以下簡稱 漢字博物館)」,是一處藉由透過接觸影像、圖像設計及資料等各項體驗設備來從各種角度學習「漢字」的設施。由於漢字博物館廣受到大人及小朋友們的好評,所以金時這次前往了此處,體驗學習了漢字文化!就讓我趕快來介紹此設施吧!

共有5萬個字!運用感官肢體來認識體認深奧的漢字世界

距離八坂神社也很近的京都祉園,而在此區京都觀光中心地的四條通上,有著2016年開館的「漢字博物館」。

該設施建設於2011年閉校「京都市立元彌榮國中」的舊址,自開館以來,共吸引了約25萬來自日本全國中小學生為主的遊客到訪。

此漢字博物館以展示每年年末發表「代表今年的漢字」的設施而聞名。雖說採訪時(2018年12月14日)剛好是發表完2018年「代表今年的漢字」的第三天,但由於2018年的實際展覽品會在清水寺本堂展出到12月21日,所以館內的入口還是展示著代表2017年的漢字「北」。

▲入場時館內所提供的趣味遊戲體驗表與門票。每個人所拿到的體驗表上的內容都不一樣。

其實當金時聽到漢字博物館這個設施名稱時,第一個浮現腦中的印象便是「這是一處需要努力學習的學術設施?」,但事實上卻是完全相反。漢字博物館館內設計成2種不同的主題,1樓是運用「視覺聽覺觸覺」主題來學習的樓層、2樓則是「寓教於樂」相關的教育設施。這簡直就是「運用感官肢體來快樂學習」的設施內容!

所以,廢話不多說!趕快讓我們順著1樓的導覽路線參訪館內吧!漢字體驗的時間開始!

1樓 學習漢字的歷史與發展過程

首先先在入口附近的視聽室內觀看片長約8分鐘的影片。此影片除了使用了簡單易懂的方式來解說日本文字的發展過程及傳自大陸的漢字歷史外,還說明了隨著時代共同變遷的單詞及表現歷史等相關內容。

緊接著看到的是展示於館內壁面的「漢字的歷史畫卷」。全長竟然長達30m!

由於此畫卷說明了象形文字等自古以來演變至今的文字歷史,所以才這麼長啊!雖說內容很多,但因為交互使用了插圖及照片等視覺圖示來說明,所以意外的好記又易懂!

此為「甲骨文字觸覺體驗桌」。

甲骨文字是一種古代文字,經考據結果為公元前1300~1000年時期,中國使用漢字的起源。仿效龜甲及動物骨頭等甲骨所完成的體驗桌周邊,投射了各式各樣的漢字。此設置為只要用手觸碰這些漢字,光影便會移動至甲骨上,將此現代漢字轉變成原始的甲骨文字!

沒想到這些熟悉的漢字原來是這種形狀啊~金時體驗到了新的驚奇感受呢!

接下來是使用入館時所拿到的趣味遊戲體驗表來學習的區域。

首先這是「甲骨文字佔卜」。就如同上述所介紹,每個人所拿到趣味遊戲體驗表的內容都不同。只要使用金屬棒刮空格,就會顯示出表格上甲骨文字所對應的現代漢字及發展過程的說明,還有今天的佔卜結果!甲骨文字雖說是刻在龜甲或動物骨頭上的古代文字,但實際上與算命佔卜有密切的關係!

此為「金印印章」。是仿效福岡縣誌賀島所出土的金印複製品,金印上刻有漢委奴國王的文字。

所謂的「萬葉假名」是指使用漢字的音讀或訓讀來表記出日文中的假名文字。在趣味遊戲體驗表上的印章欄位上,可以使用印章印上代表自己姓名的萬葉假名!

其他還有像是片假名或平假名的「原始文字」印章及將外國的國家名稱使用漢字表記的印章等各種趣味體驗,不管是哪一種都可以印在趣味遊戲體驗表上!

除此之外,在1樓的樓層還有許多各式各樣與漢字相關的展示。接下來就來介紹幾個引起金時注意的展區吧!

首先是「大漢和辭典」展區。共15卷(其中含索引2巻)的內容包含了從各種古今的文獻與辭典等書籍中,編撰收錄進了約5萬字的漢字。合計共有1萬頁的驚人分量呢!

另外,在「書寫素材與道具演變」專區所展示的此機器是於昭和53(1978)年所製造的世界第一臺日文文字處理機「JW-10」。此文字處理機非常珍貴稀有,據說目前在日本也僅存幾臺而已!順帶一提,此處理機與金時同年紀!

由於擺設於尺寸稍大的商用桌上,所以存在感十足!與現今手掌尺寸的手機與智能型手機相比,此約40年間所進步的技術實在是非常的令人驚豔呢!

大致上參觀了1樓樓層後,當金時準備利用樓梯或電梯前往2樓時……等等!還有這區!

聳立於館內中央的大柱子,其名稱便是「5萬漢字塔」。四面的柱面上密密麻麻的記載著剛剛所介紹大漢和辭典內所收錄的五萬字漢字。

藍色的漢字是小學畢業前所學習的文字,橘色則是常用漢字…就像這般使用顏色及文字大小來標明區分用途。造訪之日,此漢字塔的周邊令金時特別留下深刻的印像是與家人一同前來的小朋友或學生們「找到我的名字的漢字了~!」、「這個漢字怎麼念?」等開心的討論對話的情景。

2樓 有許多利用遊戲來學習漢字的體驗展區!

2樓「漢字的主題樂園」是將漢字的組合方式及特徵透過遊戲的方式來呈現的樓層。由於規劃成像是遊樂中心的感覺,遊客們可以於此挑戰各式各樣有趣的漢字遊戲,所以特別受到戶外教學及社會科參訪教學學生們的歡迎。

2樓有許多體驗專區,就來介紹幾個金時覺得有趣的展區吧!

此為「擺動身體創造漢字」專區。除了可以運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出想表達漢字外,還可以拍照攝影!若是有一個人無法表達的漢字的話,可以與朋友們一起合力完成。可體驗到愉快有趣的氛圍。

順帶一提,金時想呈現的漢字是「火」。

▲只要將拍攝的照片進行登錄手續的話,照片就會顯示在熒幕上!

接下來是「漢字迴轉壽司」專區。豐富多樣的壽司種類(海鮮類)會在盤上依序迴轉,遊客選擇自己喜歡的盤子後,漢字謎題測驗就開始!

▲題目是「Masu(マス)」漢字發音、魚字部首旁的3種選項。

若是答對的話就可以得到分數。之後,出現在題目內的海鮮就會悠遊在水槽影像內。

▲浸入在寫上滿滿壽司種類漢字的巨大日式茶杯內!像這樣的攝影專區也很有趣!

最後則是「部首組合觸控熒幕紙牌遊戲」專區。此區為在出題的部首上,選擇一個文字搭配成漢字的遊戲。

照片上的題目為搭配「糸字左側部首」的漢字。與「色」組合起來的話,會搭配成「絶」這個漢字,看似很容易,但實際上若將同一個漢字拆成「漢字左側部首」與「漢字右側部首」個別的漢字後,要再組合成一個漢字時就意外的不是很簡單!金時也拼錯了好多次!

除此之外,還有利用單詞或成語來學習漢字不同的發音及從象形文字時代到現代漢字的發展歷史等各式各樣有趣的體驗專區,全部參訪的話會需要超過一小時的時間。

此漢字博物館內有許多原本以為自己理解的知識,很意外的其實卻不知道呢!

▲除了體驗專區外,也設有收藏漢字關聯書籍的圖書室。先前文章內所介紹的大漢和辭典也可於此翻閱閱讀。

體驗完漢字文化及學習設施後,可以在館內的「Café 倭樂 waraku」咖啡廳內稍作休息。

非常推薦可透過櫥窗一邊眺望交錯行走於四條通的行人,一邊品嘗抹茶(S尺寸500日元不含稅)或「煎番茶(いり番茶)」(S尺寸450日元不含稅)。

此外,只要出示漢字博物館的門票,就能享有50日元的優惠折扣!

看完此篇文章後是否想計劃造訪漢字博物館了呢?於此所度過的快樂學習時光比金時想像中的還要滿足充實。另外,在周末及連假時也會舉辦有趣的體驗型活動!可以透過視覺、觸覺感受學習的漢字世界,大家造訪京都時請務必來此朝聖一下!

好啦,以上即是本次《金時帶你看日本》的全部內容啦!如果您想要更加了解日本的風土人情,新鮮資訊以及人文歷史,歡迎您關注"金時帶你看日本"哦!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多轉發評論收藏哦~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一個漢字讓日本人淚流滿面 探京都漢字博物館
    新華社東京5月18日電(記者馬崢 王可佳)漢字迴轉壽司是什麼「味道」?用身體能否表達漢字?四字成語你能填對幾個?如今的漢字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如何書寫?在日本第一家漢字博物館內,人們可以在各種有趣乃至「神秘」的體驗中感受漢字的無窮魅力。
  • 中文漢字和日文漢字有什麼不一樣?
    早在距今1300多年前,日本人便開始以中國漢字為基礎,結合漢字造字的要素與原理,開始了國字的創造。之後,通過中日文化和貿易往來,日本國字也被傳到了中國。同中國一樣,日本也有很多自己的地區方言,專屬於方言的漢字讀音有趣,字形跳脫,卻也鮮少為人使用。
  • 中國漢字和日本漢字有什麼不一樣?
    早在距今1300多年前,日本人便開始以中國漢字為基礎,結合漢字造字的要素與原理,開始了國字的創造。之後,通過中日文化和貿易往來,日本國字也被傳到了中國。同中國一樣,日本也有很多自己的地區方言,專屬於方言的漢字讀音有趣,字形跳脫,卻也鮮少為人使用。
  • 木活字印刷、挑戰甲骨文 寓教於樂打開漢字之門
    木活字印刷、漢字大富翁遊戲、挑戰甲骨文……寓教於樂 打開漢字之門王淑晨人體拼成漢字、通過漢字猜成語……坐落在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的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常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漢字愛好者體驗漢字遊戲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項目負責人桂帆說,「2020年,項目將進行更多跨界合作,運用VR等新媒體、新科技手段設計更多符合漢字教學規律又生動有趣的漢字體驗項目,為每一名體驗者打開漢字之門。」知識點和趣味點相結合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設在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內,既接待體驗者,也承擔教學功能。
  • 2020年日本年度漢字:密!
    另外進入前十名的除了關於今年疫情的相關漢字如「禍」、「病」外,日本今年熱門動畫片「鬼滅之刃」的「鬼」與「滅」字也分別為第九名與第七名。 圖片取自:日本漢字能力検定協會而今年票選第一名的「密」實際上指的就是與防疫的相關的「三密」(3つの密),意即避免前往「密閉空間」、避免接觸「密集人群」、避免與他人近距離的「密切接觸」。
  • 【速報】就在剛才,日本「今年的漢字」新鮮發布!
    這個活動是由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於1995年開始舉辦的。創建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感受漢字的魅力和深厚的內涵。每年12月12日在京都的清水寺公布結果。選擇在12月12日,是因為這一天也被稱為「漢字の日」。
  • 漢字文化:理想形碼輸入法,漢字亮了
    2016年,沉寂多年的漢字輸入領域終於殺出了一匹黑馬,瀋陽平宇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理想形碼「坐標碼」異軍突起,續寫了漢字文化的新篇章!縱觀歷史,看漢字。中華文化悠久而燦爛,人們喜歡用「上下五千年」來驕傲地形容,但是能夠得此於「上下五千年」地傳承,非漢字功不可沒。
  • 「華文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舉行
    12月11日,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舉行「華文教育基地」授牌儀式。活動現場,為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授予「華文教育基地」稱號。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自成立以來,在推廣漢字文化藝術上開展了大量工作。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記者 胡邦建)12月11日,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舉行「華文教育基地」授牌儀式,該博物館榮獲「華文教育基地」稱號。
  • 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新民俗
    年度漢字評選可追溯到1995年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組織的「今年的漢字」評選,2020年日本選出的字是「密」,與「密閉空間、密集人群、密切接觸」相關。我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等機構於2006年起推出年度「漢語盤點」,今年入選的前五位候選字分別是「抗、民、雲、疫、安」。此外,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以及我國臺灣、香港、澳門地區也陸續開始舉辦年度漢字評選。
  • 論文節選:跨文化創造力與日文漢字
    然後,從實踐的角度來看,在和不同文化接觸的時候,需要具備溝通、交流等應對實際狀況的能力。我們把這種能力成為「跨文化能力「。有學者將這種能力定義為:具有可以相對地看待差異的世界觀,擁有創造新價值觀的能力,擁有完人的資質和與人性相關的能力。在人類文明中,便利性和有效性最為明顯的代表便是在現代社會廣為使用的各種各樣的標識符號。
  • 傳承農耕文明 弘揚漢字文化
    暨漢字在農耕文明中的演變大型科普教育展2020年9月19日鶴壁市全國科普日啟動儀式暨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鶴壁市太宗農耕文化博物館舉行。此次活動由鶴壁市委宣傳部、市科協、市關工委、市教體局、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健委、市應急管理局主辦,鶴壁市淇濱區科學技術協會、太宗農耕文化博物館、鶴壁市國學研究會漢字研究專委會聯合承辦。旨在宣傳、普及、傳承農耕文明,弘揚漢字文化。(講述漢字在農耕文化中的演變,提高農耕文明和漢字文化的認知水平,開展漢字學術交流。)
  • 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成果展在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召開
    為抓住機遇,要確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傳承」的要求,體驗園項目實施團隊在今年的項目實施工作中,力求在三個點上勇於實踐:一是落實文化強國的建設要求,走出北京,走出國門,在專業學術會議和展覽展示活動中廣泛交流,深入學習,收穫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也拓寬了研發思路。二是守正出新,立足務實,在專家引領下,第一時間研發和完善了「挑戰甲骨文」的體驗內容和呈現形式。
  • 變化莫測的2020年,哪個漢字與流行語正備受人們關注?
    2020「今年の漢字」日本年度漢字【密】「みつ」日本京都2020年12月14日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12月14日在日本京都的清水寺宣布,「密」當選日本2020年度漢字。這一漢字從全日本208025張選票中脫穎而出,以28401票當選。問「今年の漢字」是什麼?「今年の漢字」是決定並公布代表今年一整年世態的一個漢字,作為平成7年(1995年)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宣傳活動的一環而開始的。
  • 日本街頭交通廣告牌的「日文漢字」是這些意思
    金時整理了道路廣告牌上常見的漢字的意思介紹,像是常見的「通り」、「方面」等,一起來增廣見聞長知識一下吧!道路廣告牌常見日文漢字:接在路名、地名後◆通り(doori)日本廣告牌上最常見的就是「○○通り」了,一般中國人看見這個通字都會直接念中文發音,但其實這個「通り」就可以視道路的寬度來翻成對應的中文詞,像是東京的「明治通り」可以說是「明治大道」,原宿的「竹下通り」可以翻成「竹下街」,衝繩的「國際通り」也能說是「國際路」。
  • 新聞共讀35 今年の漢字「密」(今年的漢字【密】)
    今年の漢字は「密」その理由は…2020年12月14日 18時01分 ことし1年の世相せそうを漢字かんじひと文字もじで表あらわす「今年ことしの漢字かんじ」が京都きょうとの清きよ水寺みずでらで発表はっぴょうされ、「密ひそか」の文字もじが選えらばれました。
  • 漢字與中華文化
    1952年藏於上海博物館,1959年轉至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銘文書法體勢嚴謹,字形、布局都十分質樸平實,用筆方圓兼備,具有端嚴凝重的藝術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
  • 熱忱華文教育事業 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獲「華文教育基地」稱號
    均由通訊員供圖)  星辰在線12月1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通訊員 唐豔)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因,漢字教育是繼承中華文化的根本及傳播中華文化的基礎。12月11日,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舉行「華文教育基地」授牌儀式,該博物館榮獲「華文教育基地」稱號。
  • 今年日本年度漢字為「密」,漢字文化圈今年都有什麼字?
    同時,也是表示著在疫情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更深層次的接觸與家人也變更加親密在這之前也有一項「2020年度流行詞」的排行「三密」也是位居前列「三密」代表著其中九州北部大暴雨和北海道受颱風影響的農作物減產最為嚴重貫主的變化就是今年多了口罩可以看出每年的漢字都代表了當年在日本的狀況或是讓民眾激烈討論的事件「今年の漢字」是由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自1995年起創辦的活動。
  • 日語歲數的漢字是「歳」還是「才」?
    日語中關於歲數的漢字。明明應該是「歳」那麼為什麼會在產品上寫的是「才」呢?但是在寫年齡的時候,為什麼會出現「才」呢?有的人說「 才 」是「 歳 」的簡化字,其實是錯誤的,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漢字。而後來「 才 」作為了「 歳 」的代用漢字而使用。「歳」字由於筆畫繁多的原因,而寫「才」字簡單省力,方便書寫的一面就更為人們所認可。所以「 才 」用作年齡已被普遍、廣泛使用。
  • 【它們竟然是漢字?!】盤點那些被誤認為是符號的日語漢字
    切り(しめきり)」等詞語中出現的「〆」並不是特殊符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漢字,在日語中經常用作人名和地名。「〆」屬於「國字」,即日本自創的漢字,沒有音讀,只有訓讀讀作「しめ」。現在最主要的用法是在給他人寄信件時,在信封的封口處寫上「〆」,表示已經把封口處封閉好。此外,還可以用來表示「締め」、「絞め」、「佔め」(它們都讀作「しめ」),表捆、綁、扎、佔有、總計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