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越南經濟在東南亞國家中呈現出「一枝獨秀」的局面。越南2020年三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繼續保持正增長,這與其它東南亞國家因為疫情蔓延而帶來的經濟蕭條形成了鮮明對比,預計2020年越南GDP將超過新加坡等國。
當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下,越南在今年三季度卻實現了同比2.62%的增長。這是越南經濟繼二季度以後,第二個季度保持正增長。而與此同時,由於疫情的蔓延,東南亞其它國家的經濟都陷入了衰退。
作為以出口為主要增長動力的新興經濟體,越南10月份的出口高達267億美元,這個數字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10%。越南能取得這樣出色的成績,首先得益於對疫情的成功遏制。
不過,從根本原因上來說,越南經濟近年來的加速騰飛得益於跨國企業生產基地從中國向越南的轉移,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以來,這種轉移速度的加快。為了規避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很多跨國企業和中國企業都紛紛把生產廠搬遷到越南,這種轉移過程在中美貿易摩擦開始前就已經啟動了,當時的主要動力是越南極低的勞動力價格、土地價格和稅收優惠。
現在這種產業的轉移已經不僅僅局限於低端製造業,目前很多高端製造業也出現了從中國向越南轉移的現象,比如咱們在節目中講過韓國三星集團就把手機和家電的生產基地從中國轉移到了越南,目前越南三星的產值已經佔到了三星集團總產值的超過三分之一。
今年疫情爆發以來,越南憑藉著自己的體制優勢和社會動員組織能力,成功控制住了國內疫情,越南的新冠感染病例累計僅有1300例,對經濟的負面影響被控制在了最小限度,越南全境僅在4月份實施了3周的外出限制令,目前越南境內的社會生產生活已經全面恢復正常。
作為世界上少有的成功控制住疫情的製造業出口大國,今年越南的出口非常活躍,10月下旬,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公司的超大型貨櫃船首次駛入了越南南部最大港口蓋梅港,之前越南的貨物都是經由新加坡等國港口出口到歐美,現在由於出口量急劇擴大,駛往歐美的超大型船隻開始直接停靠越南港口。由此可見世界對越南貨物需求的高漲。
與越南經濟的活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它東南亞國家的經濟低迷,東協內的經濟強國馬來西亞三季度GDP同比下滑2.7%,在GDP中佔比6成的服務業受疫情打擊嚴重,下降了4%,拖累了總體經濟。旅遊業大國泰國最新公布的三季度GDP也下滑了6.4%,這已經是連續3個季度負增長。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020年全年GDP的預測,越南將實現1.6%的增長,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均將下滑6%,泰國下降7.1%。這樣一來,越南GDP將超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在東協10國中的排名將上升至第四位,僅次於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菲律賓。
當然,儘管總量上成長迅速,但作為一個有著近一億人口的發展中人口大國,越南在人均GDP上仍然很低,只有大約3500美元,這個數字遠遠低於新加坡的近6萬美元,馬來西亞的1萬美元。
同時,越南經濟還存在一個潛在隱患,就是隨著拜登的上臺,川普開徵的對華懲罰性關稅可能會出現變數,近年來支撐越南經濟高速增長的來自中國的產業轉移相應的也存在放緩的可能。
不過,無論如何,越南經濟的成長堪稱亞洲經濟的一個成功典範,越南已經擺脫了昔日飽受戰爭創傷的貧弱面貌,成為了東南亞經濟發展的一顆閃耀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