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歐美兩大體育媒體《馬卡報》與ESPN分別發起21世紀100位最偉大男運動員與21世紀最具統治力運動員的評選活動,獲得最終排名第二的均是牙買加田徑傳奇博爾特(分別輸給菲爾普斯與納達爾),可見博爾特綜合影響力已遠遠超越長跑名將貝克勒,穩穩坐在21世紀目前世界田徑首席代表的位置。
我們再將討論面擴大,自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在雅典舉行,現代世界田徑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湧現出無數挑戰人類運動極限的超級天才巨星,誰才是世界田徑真正的第一人,這在許多體育迷(更多是田徑迷)之間引起廣泛激烈卻沒有最終共識的議論。
長跑的影響力是無法跟短跑媲美的,上段提到的貝克勒無法替代博爾特參與評選是最好的證明,成為世錦賽、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田徑項目達到二十多種,百米是田徑皇冠明珠,關注度是田徑所有項目中最高的,說明短跑是最有資格代表田徑的項目,因而小編認為,世界田徑第一人應該從短跑領域評選,縱觀整體田徑史,只有博爾特與美國傳奇劉易斯最有實力參選誰是世界田徑第一人。
平心而論,在博爾特橫空出世之前,人類歷史世界田徑第一人非劉易斯莫屬,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縱橫男子100米、200米、4×100米、跳遠四大項目,一共斬獲奧運會9金1銀、世錦賽8金1銀1銅,被評為20世紀田徑第一人,田徑運動是向前發展的,所有的評選結果都具有時效性,是那個時代的印記產物,新人勝舊人,小編認為超越劉易斯的人已經出現了,這個人就是博爾特。
所有評選都需要有一套完備且能讓人信服的評選標準,所有體育職業運動員莫不是以追求世界大賽冠軍和世界紀錄為首要目標,殘酷和現實的成績決定著運動員們歷史成就排名的高低,小編便採用「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世界紀錄保持者」大滿貫的基本標準,輔以是否服用興奮劑(體育要求純潔乾淨)、項目影響力程度。
博爾特職業生涯共斬獲奧運會8金、世錦賽11金2銀1銅,世界大賽冠軍數量比劉易斯多出2金,在個人項目打破世界紀錄方面,劉易斯只在100米兩破一平世界紀錄,200米雖然跑出接近當時世界紀錄19秒72的第二成績19秒75,不管什麼客觀因素,沒有打破世界紀錄就是沒有打破,不能持以不是冠軍勝似冠軍的心態,運動員就是以現實成績定輸贏,否則放到當今,布雷克的19秒26(反應時0.269秒)在部分人心中已是快過博爾特19秒19的世界紀錄。
劉易斯在跳遠創下連續十年不敗的成就,創造了偉大的奧運會四連冠,他的個人最好成績為排在歷史前列的8米87,但還是沒能打破鮑勃·比蒙當時保持的8米90世界紀錄,沒有打破就是沒有打破。博爾特在100米三次打破世界紀錄、200米兩次打破世界紀錄,且都保持至今超過10年,刷新世界紀錄的項目數、次數、持久度均比劉易斯多。
在維持純潔運動、拒絕興奮劑方面,劉易斯在1988年漢城奧運年興奮劑檢測呈陽性(自己承認),博爾特經受得起考驗職業生涯清清白白,在抵制禁藥維持純淨,劉易斯遠遠敗給博爾特,以致在許多人印象中,劉易斯與藥粘連在一塊,形象大跌。綜合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世界紀錄保持者+興奮劑服用四大數據,博爾特已經超越劉易斯,成為世界田徑新的第一人。
一些人認為博爾特沒有超越劉易斯,劉易斯仍然是世界田徑第一人,首先搬出美國著名田徑媒體《田徑新聞》的數據,在年度積分以及歷史積分的統計,劉易斯完勝博爾特排在首位,小編認為,以積分製作為評選標準,這無可厚非也是可行的,但這套標準在全世界範圍,在運動員心中有多大說服力和重要性?小編認為有較大的漏洞。
比如年度積分排名,此前已經強調,運動員以世界大賽為重要導向,而世界大賽並不是每年都有,大家都知道博爾特在沒有大賽的年份,比如2010年和2014年,恣意放鬆自己,跑幾場比賽熱身即可,成績高低並不重要,因為這兩年沒有世錦賽和奧運會,如果單單統計這兩年的成績積分,博爾特的積分排名遠不及美國蓋伊與加特林,難道這就說明博爾特在歷史的排名不如這兩人?
地球人都知道,同為黑人的博爾特擁有超強天賦,2017年博爾特31歲,還有強大實力繼續奮戰至東京奧運會,畢竟劉易斯在亞特蘭大奧運會時已有35歲,加特林如今38歲還沒退役,但已成神的博爾特沒有選擇繼續再戰,功成身退,博爾特或許認為沒有必要弄得油盡燈枯繼續爭奪奧運會、世錦賽金牌,如果博爾特像劉易斯那般戰鬥至35歲,劉易斯的成就還能比得上博爾特嗎?
因此,《田徑新聞》的成績積分排名,小編認為應該以世界大賽的成績及名次為重要統計指標,而不是以每年的比賽結果,否則不能讓大部分人信服,畢竟到了世界大賽的年份,同時代的高手才會拿出真實力進行比拼,該年度的成績積分才最有含金量。沒有大賽的年份,並不是每位選手都會瘋狂刷成績,會明智留存實力到重要大賽的年份,難道年度/歷史成績積分排名,會比奧運會/世錦賽冠軍、世界紀錄會更香嗎?
認為劉易斯仍是世界田徑第一人,第二依據是劉易斯在那個年代統治著短跑和跳遠,相當於同吃田賽和徑賽,的確劉易斯在80、90年代統治力驚人,常年不敗戰績輝煌,如果把評選世界田徑第一人當成高考排名,奧運會冠軍數量+世錦賽冠軍數量+世界紀錄創造次數+興奮劑是否服用+項目影響力程度,好比語、數、英、文綜/理綜成績。
誰是狀元和榜眼,是以高考那兩天的的一錘定音綜合分數為區分標準,一名選手在高中三年無論平時在年級、區考、省級聯考有多厲害,到了高考發揮不及另外一名選手完美出色,最終分數排在第二,這名選手則不可能是狀元。小編認為,田徑第一人評選也是如此,不論每個年度成績如何,最終要看有說服力的硬核標準,奧運會冠軍數量+世錦賽冠軍數量+世界紀錄創造次數+興奮劑是否服用+項目影響力程度,是小編心中較為全面的評比標準。
田徑顧名思義是田賽和徑賽的結合,具體分為短、跨、跳、投和全能領域,通吃田賽和徑賽?為何不選擇全能選手呢?法國名將梅耶爾以9126分打破十項全能世界紀錄,涵蓋了田徑基礎的短、跨、跳、投領域,為什麼很少有人將他視為世界田徑的代表?其中道理大家不言而喻。劉易斯沒有打破跳遠世界紀錄,在刷新世界紀錄這塊,劉易斯沒有達標,小編不認為他通吃田賽和徑賽。
跑,是田徑絕大多數項目最基本的運動方式,除了徑賽跑步所有項目,田賽中跳遠、跳高、撐竿跳、標槍等都需要提前助跑才能發力創造成績,而跑又分為短跑、中跑、長跑,短跑則是跑步乃至田徑當中最精華的部分,項目影響力遠超中跑和長跑,可謂是最有資格評選代表田徑的項目,這也是第一段提到的,歐美媒體的評選體育偉大人物,博爾特為什麼能夠代表田逕入選的緣由,而不是中跑的奎羅伊、長跑的貝克勒、格布雷西拉西耶、基普喬格。
再舉一個例子,劉翔在110米欄的成就為奧運會1金、世錦賽1金2銀1銅,曾打破世界紀錄,女將劉虹雙雙打破20公裡、50公裡女子競走世界紀錄,斬獲奧運會1金1銅、世錦賽3金2銀,從獎牌榮譽方面來看超遠了劉翔排在中國田徑第一,但劉翔在中國乃至世界的綜合影響力,遠超過劉虹,被認為是中國田徑第一人,這是由項目影響力高低決定的,競走低於110米跨欄,正如中跑長跑弱於短跑。
綜上所述,小編持以奧運會冠軍數量+世錦賽冠軍數量+世界紀錄創造次數+興奮劑是否服用+項目影響力程度的綜合標準,認為博爾特超越了劉易斯成為世界田徑第一人,以上僅是一家之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知大家心中的評比標準是如何的,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