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網,為何人人都不用了?

2020-12-18 正和島

「它記錄了我的青春,記錄了我的大學時光,但是,它真的回不來了。」

今天的95後們,或許從來沒有註冊過它,但多多少少也都聽說過它的名字,而對於85後95前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它承載的則是數不清的大學記憶和那些極具年代感的青春照片,沒錯,它就是那個近乎被遺忘的人人網。

遙想當年,人人網可謂是風光無限,不僅有著高達94億美金的估值,更是佔據著社交市場的半壁江山(另一半屬於QQ),被外界稱為「中國版Facebook」。

可就是這樣一個當年市值僅次於騰訊和百度的第一梯隊網際網路公司,在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卻幾乎找不到出路了。

網站首頁變成了垃圾頁遊與機器人自嗨的場所;在直播風口下,嘗試投資做直播,也沒有脫穎而出;後來又轉做網際網路金融,依然沒帶來多大收益。

從當初的風光無限,到今天的日漸式微,人人網為何就這樣衰落了?

編 輯:正風

來 源:正和島商業洞察

01.

人人往事

王興的創業夢和紅極一時校內網

2003年冬天,正在美國讀博士的王興嚮導師請了一個回國的長假,他準備帶著學來的六度空間理論,開啟中國的SNS社交網站時代。

回國後,他拉上了自己的大學室友王慧文,高中同學賴斌強等人在海豐園租了一套房子,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王興想要做的是一個社交網站,它能夠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鏈通過網際網路反應出來,參照美國的Facebook,他把目標用戶放在了大學生群體上。

2005年2月,校內網正式上線,主打大學生實名制交友,申請需要實名+學校認證。上線僅三個月就獲得3萬用戶,一時間,「上校內找老同學」也成為當時年輕人的流行語,而這個校內網就是人人網的前身。

但今天來看,校內網紅極一時的背後,其實存在著太多的偶然因素,像當時的社會環境與校園氛圍,它的發展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土壤。

在校內網出現之前,儘管那時候Google還有中國大陸業務,但人們「開眼看世界」的渠道是欠缺的,海外的消息與思想,也沒有一個傳播的主陣地。即便是大學生,也只能通過書籍、部分博客、甚至口口相傳方式獲取信息。

校內網的出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為這些信息和思想的傳播提供了一個場域。

例如,2009年前後,校內網上的內容開始呈現出井噴之勢,從2008年的南方雪災、512汶川地震、奧運火炬傳播到2009年的「四萬億」、三聚氰胺、房價泡沫等等,層出不窮的社會熱點,不僅激起了千千萬萬年輕人討論、思考、發表觀點的熱情,形成不同的圈子和陣營,也誕生了諸多意見領袖,從而帶來了思想和見解的迸發,產生了大量優質的內容。

事實上,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校內網作為在校大學生使用最多的一個平臺,憑藉著強大的傳播力,引領著大學生反思社會熱點問題,並形成自己的三觀。

而校內網的「日誌」功能,也是後來微博長博文以及微信公眾號文章等傳播形式的雛形。當年在校內網上形成的傳播效應以及在大學生群體中引發的集體思考,後來都通過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傳播功能,在更為廣泛的人群中出現了。

今天,許多「85後」之所以會懷念人人網(校內)原因,其實也是出於對那個時期人們獲取信息、交流思想、表達觀點的方式的追憶。那時獲取信息遠不如現在方便,但是校內網恰恰給了當時的大學生這樣一個信息的窗口。

所以,校內網能夠紅極一時,與當時特定的社會環境背景是緊密相關的

02.

許朝軍和人人網最好的時代

2006年,隨著用戶量的激增,還未從校內網上找到商業模式的王興,開始在資金上捉襟見肘。

這個時候,曾經創立ChinaRen的投資人也是其競爭對手的陳一舟已經數次開出了收購的條件,而且價格一次比一次高,最終在2006年10月,校內網以2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陳一舟的千橡集團,次年的10月,王興從校內網辦理了自己的離職手續。

校內網雖然成功收購了,但陳一舟顯然不滿足其僅限於校園社交的用戶定位,他認為這一領域太過於垂直細分,想像空間有限,在其看來,校內網應該衝破校園籬笆,抓住社會群體,隨後,他派遣得力幹將許朝軍全權負責人人網的日常業務。

這裡,我們不妨介紹下許朝軍其人。

許朝軍堪稱網際網路界的奇才,16歲考入清華大學,大二時就已經在中關村幫別人寫程序了,1999年,正在讀大三的許朝軍遇到了陳一舟,後者看中了他在網際網路上的天賦,請他為公司編程,並許諾每個月發他15000元的工資。就這樣,許朝軍跟陳一舟成了一同創業的夥伴。

但好景不長,2000年,隨著網際網路泡沫的破裂,陳一舟的企業遲遲得不到融資,最終作價3000萬美金賣給了搜狐,而當時年僅20歲的許朝軍也順理成章的進入了搜狐。

2005年,剛剛晉升為搜狐技術總監的許朝軍聽到了web2.0的概念,隨即他將這一概念與自己早年做社區的經驗相結合,興衝衝的跑去給張朝陽講述自己對於六度空間理論的理解,慫恿張朝陽開始做web2.0的產品。

然而已經在門戶上賺到錢的張朝陽對於這樣一款沒有成熟盈利的產品基本無感,被潑了一頭冷水的許朝軍又去找自己的老領導陳一舟,兩個人一拍即合,許朝軍迅速轉頭到老領導陳一舟的千橡集團,開始肩負起校內網的發展大旗。

此後,在許朝軍的帶領下,校內網的流量變現途徑逐漸清晰起來,即通過遊戲和廣告來盈利,並獲得了資本的認可。不久後,陳一舟宣布千橡集團收到來自軟銀等公司的融資4.3億美元。這個數字現在看上去並不大,卻是當時中國網際網路有史以來最大一筆私募融資。

到了2007年,校內網在許朝軍的帶領下交出了一份相當漂亮的成績單:覆蓋2200所大學,擁有超過1800萬的在校大學生用戶以及980萬活躍用戶,並逐漸取消了IP限制,準備進軍白領市場

彼時在大洋彼岸的Facebook,也不過是擁有4500萬註冊用戶,但當時微軟給Facebook的估值就已經達到了150億美元,無論是誰都沒有辦法輕視校內網的存在,心急火燎的騰訊還專門上線了朋友網,作為一款防守型的產品來應對校內網的衝擊。

2009年8月4日,「校內網」正式更名「人人網」,這意味著當時國內最大校友類網站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成為面向所有網民的平臺。

但就像很多老用戶回憶時所說的一樣,許朝軍的時代是人人網最好的時代。

03.

百億估值到2000萬「賤賣」

人人網錯在了哪裡

2010年1月,上海盛大在線的辦公室裡迎來了一位新同事,半年前還在北京為校內改名為人人而站臺的許朝軍加入了盛大網絡。

而這一次,陳一舟親自接替了許朝軍的位置來作為人人網的主要負責人,憑藉著許朝軍時期打下的堅實基礎,再加上對SNS產品的普遍看好,人人網在2011年5月於紐交所成功上。

上市當天,人人網的市值就直衝70億美元,最高時達到94億美元,成為當時在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中排名僅次於騰訊和百度的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可謂風光無限。

有數據顯示,2011年人人網最輝煌的一年註冊用戶數,超過了1.7億,活躍用戶數超過了1億。但也是在那一年,盛極一時的人人網迎來了它的轉折期。

在此之後,人人網逐步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走上了下坡路,最近一次登上熱搜還是在2018年,但那次受到關注的原因是,人人網以2000萬美元的現金對價賣給了北京多牛互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說,曾經估值94億美元的「社交網絡鼻祖」人人網最終僅僅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被賣掉了

而關於人人網為何沒落的問題,人們也從來沒有停止過追問,甚至在2015年的DCM CEO峰會上,時任DCM董事合伙人的盧蓉一上來就直接問陳一舟:「我們投資人人的時候,都覺得它能做成中國的Facebook,為啥最後沒做成呢?」

陳一舟只回應了一句話,「因為中國已經有中國版的Facebook了,騰訊才是中國的Facebook。」

這當然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

曾有人把人人網的沒落歸因於內部管理混亂。2010年,主管市場推廣的楊慕涵與陳一舟產生分歧,後來選擇離開人人網;副總裁杜悅也與陳一舟不和已久,他更是在離職時寫了一封言辭激烈的郵件,直指陳一舟「非常負面」(Very negative)。

但如果把人人網沒落原因完全歸結到管理層內亂上,恐怕也不能服眾,畢竟一家市值近百億美元的企業,最初也不是靠幾個管理者就能做起來的,更深層次原因其實還是人人網這一產品本身出現了問題。

1.社交平臺氛圍被徹底破壞

人人網前身是校內網,但隨著人人網向「全民社交」轉型後,平臺開始被大量新聞和段子充斥,使得原本的社交氛圍被徹底破壞,變了味的人人網開始「逼」著用戶離開。

例如,2011年之前,人人網上廣為分享的內容主要包括考試、感情、星座、遊玩,校內通知等,都是和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也很契合其最初的用戶定位。

但2011年開始,人人網開放了公眾平臺,所有人都可以去申請公眾號,不巧的是那一年新浪微博也已成一定氣候了,以冷笑話精選為代表的草根大號開始出現,人人網的公眾號紛紛成了微博段子的搬運工。

這個問題直接影響到人人網後面幾年的衰落,很多用戶都有這樣兩個感覺:一是時間軸被一群公眾號刷屏了,而且全是微博上看過的段子,直到現在都是這樣;二是很多朋友都不發原創內容了,大家也都在轉段子,因為轉發比原發更簡單啊,人人網的社區氛圍就這樣被破壞了。

2.偏重短線投資導致核心腹地失守

人人網上市後急於尋找變現模式,負責人曾經把人人網的定位歸於「Facebook+Groupon+Zynga+LinkedIn」。然而,過於急於求成的心態,使人人網不僅沒有守住自己的社交營地,甚至在面對自身的人群與屬性定位上都顯得混亂,也可以說,陳一舟自身強悍的生意人與投資人思維導致了人人網核心陣地失守進而戰略走偏。

比如我們看到,人人網其實並沒有錯失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任何一個熱點:

當社交遊戲火時,它就開發了偷菜、搶車位等遊戲;

當團購興盛時,它也開發了團購業務,但沒做好只得關閉;

當直播業務火熱時,它也做直播業務;

當二手車市場被炒得熱鬧時,人人網還涉足其中;

因著陳一舟對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興趣,人人網參與了多起投資……

但即使人人網涉足的都是熱門產業,也沒有給人人公司帶來可觀收益。在一次次轉型中,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人人網把最初且自身最具優勢的「校內社交」拋之腦後,從此一蹶不振。

這些散亂產品布局最終也導致了自身社交平臺定位混亂,用戶從人人網身上也找不到一個清晰的定位,離開便成為必然。

3.產品缺乏延伸可能,模式本身具有局限性

人人網雖脫胎於校內網,但最初所針對的細分市場並未發生大的改變,依然還是大學生群體和校園生活,從營銷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產品其實是沒有延伸的可能的,因為學生會畢業、會走向社會、工作後會需要新的平臺,而他們加入了新的平臺就意味著會離開人人網。

此外,從私密社交向泛社交的擴散過程,是社交產品發展的自身規律作為過渡產品的人人網,基於校園場景的半熟人社交,不具備護城河,從邏輯上來看也是一定會被取代的。

但不管怎麼說,那些年的天時地利人和,終究是造就了人人,在許多意義上,人人網是當今微博微信並立的社交產品形態的雛形與先驅。

04.

結語

2018年8月,陳一舟在一篇長文中感嘆道:「我已經不懂社交了。」

也許是真的不懂社交,也許是最後的倔強,陳一舟終究不肯把人人網從「校園社交」的窄場景擴散出去,朝著泛社交去做全面嘗試。

對此,他曾經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不能接受「人人網最後的剩餘價值利用完,把它關閉」。在陳一舟看來,校園這個場景,以及人人網上面積累下來的這份厚重的生態,才是最珍貴的。

但是,時代在變,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循著它自身的邏輯在運行。你不變,就會被時代拋棄。終於,人人網的發展也陷入了自身的悖論之中:

如果不肯從校園社交的窄場景走出去,人人網的用戶基礎難以擴大,只能停留在85後到95前這撥特定人群;

然而一旦走出了校園社交這個獨特的應用場景,人人網會變得泯然眾人,特色盡失,更無法與微信和微博競爭。這是人人網面臨的終極尷尬。

想來,這也正應了多牛傳媒創始人姜楠先生說的那句話:「人人網最大的競爭對手,正是2011年的自己。」

當年的那場盛宴,人人網真的再難複製了。

參考資料:

《我為什麼懷念2008年的人人網?》 新潮沉思錄

《迷失8年,人人網歸來》 新芽NewSeed

《人人網強勢回歸,找不回85後的集體記憶》 格隆

相關焦點

  • 人人網復活了,起死回生的人人除了情懷還能剩下點什麼?
    一、人人重新回歸社交2019 年 12 月 30 日,被譽為"中國 Facebook"的人人網上線"人人 App" 1.1.0 公開測試版,對所有用戶開放測試。從基本界面來看,人人 App 採用了人人網經典的藍白配色,功能設計延續了用戶熟悉的簡潔設計風格。
  • 曾經人人都上的人人網到底去哪了
    這兩天,有這麼一個不大不小的消息——「人人App遭全網下架」。經查詢,當前在蘋果App Store已無法搜索到該應用。人人APP的前身系國內實名制社交網絡平臺「人人網」。而距離人人APP登錄各大應用市場,正式回歸社交市場的2019年12月30日,僅僅過去不到半年。
  • 人人網六千萬美元賣身北京多牛互動 人人網的十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 人人網六千萬美元賣身11月14日,人人公司宣布出售人人社交網絡全部資產。公告稱,其子公司北京千橡網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已同意將其所從事業務中的人人網社交平臺業務相關資產以2000萬美元的現金對價出售予北京多牛互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人人網」回歸!網友:上人人網找前任?
    人人網於2018年被北京多牛互動傳媒以6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這條收購消息當時在網絡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人的忠實用戶擔心人人不復存在。而且多牛互動當時的收購目的也不為人所知,被收購後人人網的未來會怎樣,當時外界沒有人能說清。而現在,一切柳暗花明。
  • 「觀察」是什麼讓人人網日漸式微?
    和陳一舟同時代的人,比他大五歲的馬雲,大一歲的李彥宏和周鴻禕,小兩歲的馬化騰,還有同歲的雷軍,如今都已打造出能左右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格局的公司。而在過去的幾年中,頭頂「中國的Facebook」光環上市的人人,市值卻已從最高時的70億美金跌到10億。現在的人人網,能否說是在做垂死掙扎?是什麼讓人人網不但沒成為中國的 Facebook 反而日漸式微?
  • 曾經很火的人人網被賣掉了
    人人網曾是一個有著眾多用戶,非常受歡迎的網站,它的前身是校內網,校內網成立於2005年,2009年,校內網被收購,由校內網更名為人人網,人人網是一個實名制的社交網絡平臺,用戶可以在這一平臺上體驗的內容包括:線上交流、在線玩遊戲、聽音樂、參與團購等等。
  • 人人網今天被賤賣了!重新登錄看了看,百感交集……
    再見,人人。「翻了幾頁動態和留言板,太傻了。」時隔多年,鄭點(化名)在11月14日再次登錄自己的人人網帳號,去看看曾經的自己,他感慨,「真是不敢看啊,大學時無數個睡不著的夜晚,都在刷人人網,14年就突然不用了」。
  • 人人網被賣出網絡上很平靜 還有多少人去「找同學」
    19日,人人網宣布賣出的第5天,網絡很平靜……  12年前 她為一隻雞腿註冊校內網  為何曾經轟動一時的人人網如今被出售也未掀起那麼大的波瀾?或許,曾經的用戶能給出一些值得探討的答案。成立於2005年的人人網,迄今已有13年的歷史。校內網,是人人網的前身。
  • 那個人人網的陳一舟回來了
    那會兒陳在業內的聲望已與馬化騰等比肩,曾做過他幾個月Boss的張朝陽給他潑冷水:「人人公司只是概念上像Facebook,其中國公司的管理團隊、資本結構等各方面都不是最優秀的,長期下來會有很多問題。」從人人上市到黯然離場,其基本沒能盈利,罕見一次還是靠出售藝龍股份。營收壓力加上微信、微博等競爭加劇,人人開始有些慌不擇路。
  • 人人網事|北鬥|文章_網易財經
    因此對那些打著最大化「社會利潤」(最小化「社會成本」)、減少「交易成本」等名號的政府行為,不論是計劃生育、戶籍管制、強制拆遷還是亂搞大投資、大基建、大項目,我們都要時刻警惕」。這語氣與他四年前在人人網上的代表作神似,那時的題目是《大學生,莫做社會變革的犧牲品》。
  • 人人網回歸上「熱搜」 能否實現二次復興?
    我們看到很多人都在轉發到朋友圈。」「現在大部分上網的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瀏覽渠道了,還炒作同學這個事有點怪。」一名80後用戶告訴記者,現在80後已經工作很久了,同學已經不是很重要的關係了,更多的是同事,還有工作多年產生的朋友,很少再上人人網了。
  • 人人網竟然還活著?!上去一看,我哭了
    那個時候,各種學生組織還用飛信群發信息,誰的QQ籤名變動了還有不少人關注得到,每天下課飛回宿舍,第一件事就是刷一下人人。至於微信和朋友圈,都是後來才出現的事物。 每一次登陸人人,我都想「就地告別青春」 畢竟,相比已經大範圍屏蔽朋友的朋友圈,或是每天只用來點讚刷熱搜的微博,這些年來少人問津的人人網,反而保留了我們更多的非主流time。
  • 移動時代掉隊 人人網重返校園
    「高管炮轟陳一舟憤而離職」、「陳一舟炮轟元老謀私」,接連發生的人事震蕩使得人人網成為輿論焦點。「連員工爸媽都打電話問他們,你們公司咋回事兒啊?」7月3日,人人網市場副總裁胡琛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內亂」的傳聞中有多處細節失真。  在真假莫辨的傳聞背後,人人網「光輝時代」的結束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家曾經風光入駐資本市場的中國社交巨頭,掉隊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
  • 人人網歸來 你找回舊密碼沒?
    舊帳號登錄進去   滿眼熟悉的陌生人   多數人對於「人人網」的記憶還停留在電腦頁面上,全新App的界面讓人感覺親切又陌生。無論是風格還是實用功能的設計,似乎都想告訴用戶:那個人人網回來了。   也有網友評價,和曾經網頁版的界面相比,如今這個人人App顯然把圖片社交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圖片下面的轉評贊按鈕,以及底部的五個極簡風格按鍵,都能看到不少其他同類App的影子。   查詢顯示,新App的開發者為北京鬥牛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即去年10月份出價6000萬美元收購人人網社交及直播等業務全部的多牛傳媒。
  • 人人網往事:一款明星產品的輝煌、沒落與消失
    人人網崛起的背景是,當時主流的即時通信軟體是QQ,內容應用是博客,但都是相對封閉式的設計,要相互加好友或關注才能看到對方的內容。大學的BBS是以大學為單位進行內容分割,且用戶只是一個冷冰冰的ID,不具備人格化特徵。相比之下,人人網是開放式的形態,用戶上去找同學、曬照片、發日誌,非常適時地滿足了當時大學生的社交需求。
  • 曾市值僅次於騰訊、百度,現在1億人的「人人網」消失了?
    人人網的社交業務去哪了呢?其實已經不屬於人人公司旗下資產,它在2018年被出售給一家叫作多牛傳媒的公司,作價6000萬美元。2019年底,人人網帶著全新的App回歸,但並未引起多大波瀾。除此之外,人人網只針對線上的社交轉型後,各種各樣的人都開始充斥其中,魚龍混雜,平臺開始被大量新聞和段子充斥,有的甚至是原封不動照搬別人的成果,人人網原本的社交氛圍逐漸被破壞。之後,人人公司又進軍二手車、區塊鏈、投資等業務。
  • 人人網13年:從輝煌到覆亡 好似一場青春的大夢
    此時已沒多少人還會去主動提及他曾經「校內網」創始人的身份,畢竟也都是13年前的舊事了,同時也畢竟……改名為人人網的校內網,如今可以說混得極差了。讓人人網「混到極差」的那個人叫陳一舟,大王興10歲,2006年他從王興手中買下校內網,背靠千橡集團,還帶著之前做ChinaRen校友錄時的熱烈,大有要氣吞國內社交山河之勢。
  • 如何登錄人人網首頁-太平洋IT百科手機版
    如何登錄人人網首頁  登錄人人網首頁分網頁以及人人桌面兩種方式。網頁的只要搜人人網登錄即可,人人桌面需要下載後使用。如果是手機可下載手機人人客戶端。 人人網簡介  人人網是由千橡集團將旗下著名的校內網更名而來。2009年8月4日,將旗下著名的校內網更名為人人網,社會上所有人都可以來到這裡,從而跨出了校園內部這個範圍。
  • 人人網回歸!歷史記錄全保留,網友坐不住了
    不過在面向移動端轉型時,人人網沒能跟上微信、QQ 的步伐,用戶量急劇下降。2018 年 11 月,人人網以 2000 萬美金出售給多牛傳媒。時隔一年之後,人人網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回來了。最近 App Store 出現了一款新的人人App,登錄人人帳號之後,所有的好友和動態都悉數保留,當然也包括你學生時代的「黑歷史」。
  • 曾市值僅次於騰訊、百度,現在賣起了二手車,1億人的「人人網」消失...
    可問題是,這個故事是不是有點太複雜了,人人網真有成為四合一超級物種的能力嗎? 在喧囂和歡騰聲中,張朝陽給人人網潑了一盆冷水:「人人公司只是概念上像Facebook,其中國公司的管理團隊、資本結構等各方面都不是最優秀的,長期下來會有很多問題。」 當時並沒有人太在意這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