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8億人中招,一人得病,全家感染:這個細菌,養娃的家庭千萬要注意

2020-12-18 騰訊網

#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幽門螺桿菌又衝上了熱搜。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最可怕的是,這樣的感染並不是個例,根據世界胃腸組織(WGO)保守估計,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門螺桿菌。

而中國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人數最多的國家,超半數人口都感染了病菌,感染率高達60%。

也就是說:每兩個人之中,就可能有一個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其中可能有我,也可能有你。身為父母,我們最擔心的肯定是孩子的安危。數據同樣驚人——兒童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為10%~80%,10歲前超過50%的兒童被感染。比起年輕人,孩子和老人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而且,研究表明,大多數Hp的感染者是兒童時期感染的。

即成年人發現自己感染了Hp,也很可能是在其小時候就已經感染了。

一、感染率如此驚人,幽門螺桿菌究竟是什麼來頭呢?

幽門螺旋桿菌(簡稱Hp)是唯一能夠在胃酸條件下生存的細菌,生存力非常強大,是一種定植於胃黏膜上皮細胞表面的微需氧的螺旋桿菌。

說白了,它就是眾君皆死唯我獨活......

而且它是導致人類慢性感染最常見的細菌,感染後會導致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欠佳,從而生長發育落後。甚至會患上引起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胃癌、胃淋巴瘤、不明原因血小板減少、冠心病等疾病。

前段時間就有媒體報導,寧波6歲女孩常常肚痛,竟查出嚴重胃潰瘍,再一查全家幽門螺桿菌陽性!

二、幽門螺桿菌傳染性真的這麼強嗎?

答案是肯定的,強到啥地步呢?

可以說是別沾上,沾上準中!

兒童因為免疫功能比較弱,所以小孩子的感染機率很大。目前已知幽門螺旋桿菌最可能的傳播途徑是:口口傳播(如共用餐具、咀嚼餵食、親吻等)和糞口傳播(如上廁所後未洗手等)。

打個比方吧:爸爸外出應酬,去了趟廁所沒有洗手,手上沾上了幽門螺桿菌,在吃飯的時候細菌進入了胃裡長存。

回到家,爸爸親吻了媽媽,又通過唾液找上了媽媽。正好,媽媽要陪孩子睡覺,哄睡後,親吻了下孩子,說晚安;或者媽媽咬了兩嘴的獼猴桃,孩子也要纏著吃,吃完了獼猴桃。

這個時候孩子也可能被感染了。一人得病,全家感染,這句話並不是說說而已的。

三、機率這麼高,現在我的娃可能也已經感染上了,用檢測嗎?

一句話來解答:沒有明顯症狀的話,一般不需要做!

雖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較高,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感染Hp後都不會產生什麼特別的症狀。據統計,感染者中有15%-20%會發生消化道潰瘍,其中5%-10%會產生營養不良,而只有1%會發生胃惡性腫瘤。

大部分人感染了Hp 都是沒啥特殊症狀的,有些很可能一輩子都和幽門螺旋桿菌和平共處。

所以,原則上,對於14周歲以下的兒童,不建議把幽門螺桿菌作為常規檢查項目來做。如果孩子沒有存在任何不適症狀,不必專門跑醫院去做Hp檢測。

就算孩子已經檢測出來感染了Hp,只要孩子沒有明顯症狀,也是不需要專門治療的。因為,考慮到兒童肝腎功能發育不全,為避免藥物對兒童肝腎損傷,對於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但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兒童,目前臨床上並不主張為了預防成人期幽門螺桿菌相關併發症而進行根除治療。

只要定時檢測就好(一年一次就行),可以在成年後,根據成年人的標準判斷再決定是否進行治療。但如果寶寶出現了以下症狀:

腹脹、腹痛、反酸、胃部灼燒感;

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狀;

消化道潰瘍出現嘔血、黑便;

營養不良和貧血。

爸爸媽媽就需要引起重視,並及時到醫院排查、治療。

四、雖然幽門螺桿菌發病率低,但總歸也是一個隱患。

成人感染者在清除幽門螺旋桿菌之後,再次感染率很低。但是對於孩子,即使治好了,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所以,幽門螺旋桿菌最重要的就是預防。感染幽門螺桿菌,主要還是一些不良的進餐習慣和生活習慣導致的。

所以,想要幽門螺桿菌不招惹娃,咱就躲得它遠遠的。

01

餐具分開,專人專用

對於分餐制,很早就有專家提到過。

張文宏醫生也對此進行過強烈倡議:「分餐制不是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就是要做。」「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不做就要承擔後果。」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大家圍在一起吃,還特別喜歡互相夾菜,看起來熱熱鬧鬧。但這熱鬧場景下,你看不見的是:多少口水在互相交換啊!

這些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都在無形中加大了感染交叉的風險。所以,儘量做到餐具、水杯專人專用(可以選擇不同顏色、花色的,以便很好的區分),尤其是要給寶寶準備專門的餐具。同時,儘量不要使用大人用過的筷子餵寶寶。

如果全家都配合,吃飯時使用公勺公筷就更好了,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感染的問題。有媽媽可能要問了:「我自己可以改變,在全家實行上,可能略有難度。」

還記得疫情初期有些人不肯戴口罩的情形嗎?當時的宣傳過程多艱難,現在出門戴口罩不也已經成為常態了嗎。

相信只要知識普及到位,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定會發生改變。另外,為了避免家人無論如何都說不聽,餐具難以區分等問題,還可以定期給餐具消消毒。

幽門螺桿菌不耐高溫,用開水煮沸、洗碗機高溫烘乾、餐具消毒櫃都可以處理掉它。

02

不要嚼碎食物餵寶寶

幽門螺桿菌能夠藏在牙斑中,會通過唾液等途徑進行傳播。

如果大人感染後口對口餵食、和孩子公用餐具、混用碗筷、嘴對嘴親吻,就很容易把細菌帶給寶寶。

大人口腔中的細菌非常多,孩子抵抗系統發育不完善,很多對大人沒啥影響的細菌,卻會對寶寶構成很大的危險。所以千萬不要嚼碎了餵寶寶,避免通過唾液傳播病菌。

同樣,總是用嘴近距離吹涼食物再餵給孩子,也會有一定的傳染風險。不論你多麼小心,嘴巴吹吹的時候,也會帶著唾液,也是有一定風險的。

建議還是自然放涼再拿給孩子食用比較靠譜。

03

食物一定要洗得倍兒乾淨!

對於生食的蔬菜水果,一定要用流動的水洗乾淨再吃;

對於一些肉蛋類、魚、蝦、貝類的食物,一定要確定煮熟後再食用。

這一點疫情以來我也給大家「洗腦」很多次了。

04

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洗手是能夠有效阻隔各種病原微生物傳播的方式,因為每人手接觸的東西太多了,極易攜帶病菌,家長也別偷懶哈。

總之不管幹啥前或幹啥後,記住勤洗手就對了。

C爸說:

幽門螺旋桿菌,咱們真的提過很多次了。很多人可能會說,這樣很矯情,老一輩養孩子都是這麼過來的,也沒見誰出過事。(不明顯的生病不代表沒事好嗎?)我們這一代開始改變生活習慣和方式,下一代就能順利的傳承不受其害。

改變雖遲但一定要到,一切為了健康,一切為了孩子。照顧孩子本來就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別把辛苦的培育賭輸在小事上。

相關焦點

  • 一人中招,感染全家?我國超一半人感染這種細菌!這樣預防→
    這封邀請函,點擊查收近日,江蘇南京一名男子因胃痛不舒服就醫檢查沒想到院方讓男子的家人也進行檢查竟檢出全家人都感染了一種細菌↓▲視頻:一人感染全家得病!小心幽門螺旋桿菌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主要為「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
  • 注意|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
    注意 |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主要為「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細菌,它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0%。在我國各個地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概率有明顯差異,平均感染率為59%,其中兒童的感染率平均為40%。
  • 超一半人感染,一人感染全家中招,這種病菌接吻也能傳染
    醫生叫他家裡人一起來檢查,結果全家都感染上這種病菌,一人感染全家同時治療。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寄生在胃裡的細菌,它是唯一能在胃強酸環境下生存的微生物。 在腸胃興風作浪,是眾多疾病的始作俑者,我們熟悉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就是幽門螺旋桿菌。
  •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禍首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禍首 2020-12-21 1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人感染全家治療!這種細菌到底要怎麼應對?
    摘要:在我國已經有超一半人感染。最近,一條熱搜引起醫療圈關注:在我國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關於「幽門螺桿菌」引起全國人民關注。主要在於,近日,南京一30多歲的男子胃痛不舒服,最後導致全家人都檢測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 近8億中國人感染:餵飯、親吻最容易傳給孩子,如何預防?
    原創 丁香媽媽 丁香媽媽昨天被一條微博熱搜刷屏了:我國超一半人,也就是近 8 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人民日報微博的報導中提到:「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隨後檢測發現,全家人都是幽門螺桿菌陽性。」
  • 全國一半人中招!速改!
    有這麼一種殺熟的「傳染病」,沒有什麼明顯症狀,但是,一人得病往往能感染一家,而且,越親近的人越容易「中招」。造成這種病的罪魁禍首就是——幽門螺桿菌。半個國家都中招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細菌,它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0%。我國人群中感染率甚高,可高達58~64%,即有近8億人感染!目前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是人類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的主要的致病因素。
  • 近8 億中國人感染:餵飯、親吻最容易傳給孩子,家長如何預防?
    昨天被一條微博熱搜刷屏了:我國超一半人,也就是近 8 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詳細說一說,幽門螺桿菌到底是什麼,它如何傳播,有孩子的家庭要如何做好防治。 近 8 億中國人感染的幽門螺桿菌
  • 50歲女子感染幽門螺桿菌,致全家傳染,我國近7億人感染這種細菌
    日前,有研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約50%,約7億人感染這種細菌。幽門螺桿菌是唯一一種能在胃內生存的細菌,並且它很會隱藏自己,沒有任何症狀,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人感染幽門菌卻不自知。對於感染此類細菌的人來說,如果不儘快清除,會誘發慢性萎縮性胃炎,甚至胃癌。
  •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
    近日,江蘇南京一名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主要為 「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 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細菌,它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0%。在我國各個地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概率有明顯差異,平均感染率為59%,其中兒童的感染率平均為40%。
  • 男子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河北一收費站正式拆除 | 老醫生立...
    今年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共破獲侵權假冒犯罪案件1596起,打掉犯罪團夥148個,涉案金額16億餘元。(燕都融媒體記者呼延世聰)公示!河北要新增一國家5A級景區啦男子一人得病全家感染!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這種病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專家建議家庭成員也要分碗、分筷、分毛巾。(荔枝新聞)水電工用瓶子裝沙土寫字行雲流水:練字堅持30年12月15日,安徽宿州。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一人致全家感染,專家建議這樣做
    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這種病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專家建議家庭成員也要分碗、分筷、分毛巾。
  • 注意!感染TA會致全家被傳染,還有人感染後自行買藥服用,結果中毒了
    共餐易致全家感染 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 那麼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怎麼辦? 醫生提醒: 大家在藥店購買藥品的時候,除了要注意藥品名稱外,還要注意藥品的劑量,自購藥物的時候要學會閱讀藥品說明書等。
  • 胃癌頭號致癌因素,1人感染全家治療,我國超半數人群感染!你還不...
    數據顯示,中國人感染率高達55%以上,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國。到底怎樣治療、如何預防這一胃病的「罪魁禍首」?12月11日至13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辦的第五屆中大論壇消化分論壇上,來自國內知名的消化學科專家圍繞幽門螺桿菌防治的最新進展廣泛討論。會上,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施瑞華指出: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患者需要及時做根除治療,專科醫生也要關注耐藥問題,精準打擊這一「狡猾」的細菌。
  • 中國7億人「中招」這個病,它為何如此「豪橫」?
    「聽說xx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你可要少跟她吃飯,據說這東西傳染,還會導致胃潰瘍、胃癌!」 「別瞎扯,感染的人多了去了,也沒見個個都胃癌!」
  • 約8億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你該如何自保?
    這樣一來,就給了這種生命力和傳播力都很強的細菌一個很好的傳播空間,極易導致一人生病,全家感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中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約60%,那麼,按照現在全國13.75億人來計算的話,就是約8億人已經中招!而這個菌也很狡猾,喜歡藏在已攜帶者的胃液、唾液和便便裡面,時刻在尋找機會感染下一個人。
  • 一人感染,全家都被傳染?幽門螺桿菌的4個跡象,為何當初沒重視
    但又有人卻對這種細菌而重視呢?男子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全家都被汙染近日,據媒體報導:南京一男子出現胃痛,通過檢測才發現自己家全家人都感染幽門螺桿菌。而據數據顯示,我國超過一半人都感染幽門螺桿菌,平均感染率可達到59%,其中兒童感染率平均為40%。這種細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通過共餐制從而引發全家感染。幽門螺桿菌,卻是胃癌的元兇早在1983年前,澳大利亞學者 J.
  • 曝巴黎1.8億巨星感染新冠:法甲霸主慘遭重創 已有7人中招
    北京時間9月8日,法國權威雜誌《隊報》爆出猛料,巴黎巨星姆巴佩感染新冠,這是巴黎隊內第7位感染的球員,此前6位分別是內馬爾、迪馬利亞、帕雷德斯、納瓦斯、伊卡爾迪和馬爾基尼奧斯。而且,姆巴佩是巴黎聖日耳曼隊內第7位感染新冠的球員!
  • 巴黎1.8億巨星不幸中招 法甲霸主已有7人感染
    北京時間9月8日,法國權威雜誌《法國足球》爆出猛料,巴黎巨星姆巴佩感染新冠,這是巴黎隊內第7位感染的球員,此前6位分別是內馬爾、迪馬利亞、帕雷德斯、納瓦斯、伊卡爾迪和馬爾基尼奧斯。而且,姆巴佩是巴黎聖日耳曼隊內第7位感染新冠的球員!上賽季,巴黎聖日耳曼如願取得法甲三連冠,同時拿到了法國杯和法國聯賽杯冠軍,加冕國內賽事三冠王。而且,巴黎聖日耳曼還歷史性闖入歐冠決賽,創造隊史近50年來的最佳戰績。儘管,巴黎聖日耳曼最終無緣歐冠冠軍,他們在決賽0-1不敵拜仁飲恨收場,但沒有人能否認巴黎聖日耳曼的成功。
  • 小兒肺炎連續5年致死率第一 警惕抗藥性的"超級細菌"
    陳志敏指出,感冒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當小孩子出現症狀時,千萬不能濫用抗生素。但也不能拖延不醫,引發肺炎等其他毛病。特別強調的是,小兒肺炎連續多年位列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因的第1位,孩子高燒不退、頻繁咳嗽時,家長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