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駐村扶貧幹部楊智剛:從不適應農村生活到變成扶貧「專家」

2021-01-09 網易

2020-12-24 10:05:03 來源: 南方Plus

舉報

  從不適應農村生活到吃住在產業扶貧基地,從幾度想放棄駐村工作到對每戶貧困戶如數家珍......這是肇慶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駐廣寧縣仁尚裡村第一書記楊智剛近幾年的轉變,也是一個扶貧幹部在村裡的奮鬥歷史。

  

  2016年5月,楊智剛響應中央號召,和肇慶市1000多個駐村幹部一道,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雖然已經做了心理準備,可是真正住到村裡後也還是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村中道路狹窄,村民柴火雜物亂堆亂放,村莊周圍環境髒亂,村民留守老人小孩居多……」不僅是擺在眼前的困難,時不時還有意料之外的難題。從未在農村生活過的楊智剛,對村裡的生活很不適應,甚至幾度想放棄駐村工作,但想到村民殷切的期望,看到孩子們充滿稚氣的臉龐,還有一個個熟悉笑臉,他戰勝了自己,堅持了下來。

  

  由於經常進村入戶,如今的楊智剛對古水鎮太和村5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了如指掌,可以如數家珍地把各戶情況說出來。針對每戶具體情況,他聯合鎮村幹部制定切實有效的幫扶措施。如結合貧困戶沒有首期資金,創新性地提出由第三方工程隊墊資幫助貧困戶進行危房改造,為太和村共44戶解決了安全住房問題。此外,為了發展村集體產業,提高村民收入,他四處奔波,甚至在產業基地吃住,終於讓禮和百香果基地建成投產,如今基地加上投入小水電、工業工房等項目,每年可為有勞動力貧困戶增加1000元多元的收入,一個5口之家一年可增收6000元。

  付出汗水,收穫榮譽。扶貧路上,楊智剛獲得了2017年市優秀駐村幹部、2016-2018年廣東省脫貧攻堅工作突出貢獻個人等榮譽。

  2019年5月份,楊智剛被組織任命為仁尚裡村駐村第一書記,既是新隊員,也是老扶友,他迅速轉變角色,熟悉情況,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走遍仁尚裡村7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認真細緻制定每一戶的幫扶措施。

  仁尚裡下新屋自然村五保戶王鑽清,因其兒子(二級精神殘疾)出走未歸,對周圍人心存不滿,不配合工作,還不願意進行危房改造。楊智剛到任後,多次到該戶走訪,與戶主談心,還向縣住建部門申請到一個危改指標。通過交心談心,戶主王鑽清慢慢改變了,他不但主動和鄰居打招呼,還積極配合住建部門危改工作。楊智剛說:「後來,王家房子建好了,兒子也回來了,他臉上天天掛著笑容,對生活充滿了希望,也懂得了感謝黨恩。」

  2019年11月,仁尚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了100%脫貧退出,貧困村也完成了退出工作,並通過了檢查驗收。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000多元,看到村民擺脫貧困的笑容,楊智剛同志心滿意足。

  脫貧不脫責任,疫情期間,楊智剛年初八趕回村裡,逐一聯繫32戶有勞動力貧困戶,跟蹤了解他們是否外出、就業、復工等情況,積極利用微信、電話等形式及時向他們推送疫情防控、復工、就業招聘等信息,竭盡全力減少疫情對貧困戶就業的影響。在走訪王榮灶戶時了解到該戶種植的蔬菜因疫情出現滯銷,楊智剛多次到田裡查看蔬菜種植情況,聯繫當地政府、同事親友等進行銷售,並幫忙把菜運至當地市場,切實解決了滯銷問題。

  由於在廣寧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中成績突出,楊智剛被評為2020年「廣寧縣鄉村振興工作先進個人」。

  幾年的扶貧工作,使楊智剛曬黑了皮膚,在田間地頭留下奮鬥的足跡,換來的是貧困戶脫貧的笑臉。

  【南方+記者】藍單

  【通訊員】肇慶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扶貧工作隊

  【作者】 藍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湘潭縣駐村扶貧幹部朱文禮:帶著孩子去扶貧 駐村又駐心
    紅網湘潭縣分站8月14日訊(記者 張冕 左璆)他,背上託著家庭責任,肩上扛著扶貧使命,帶著年幼的孩子紮根貧困山村;他,走村串戶深挖脫貧之道,帶領湖田村百姓走出一條脫貧致富路。他就是朱文禮,湘潭縣白石鎮湖田村的駐村扶貧幹部。
  • 中國扶貧方法論|扶貧幹部:從「雪中送炭」到「錦上添花」
    現階段及以後,扶貧幹部主要是在雪中送炭的基礎上錦上添花。扶貧幹部只有理清了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繫,才能找到自身定位,提供更加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措施。「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針把鄉村振興任務分解為產業新、農民富、農村美三個方面。經歷了脫貧攻堅,扶貧幹部是最了解農村工作的那批人,他們也將成為鄉村振興的主要力量。
  • 專家:一些駐村扶貧幹部茫然不知所措「走過場」
    ­  問:怎麼看待扶貧幹部履職不力被召回的制度?­  陸漢文:駐村幹部帶著黨和政府的承諾直接面向扶貧對象和廣大人民群眾,如果存在不用心、不得力及做樣子、走過場的情況,不僅會導致脫貧攻堅目標落空,而且會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信譽與形象。因此,落實駐村幹部扶貧責任,實行召回等嚴格的管理措施,是完善和落實幹部駐村扶貧制度的必然要求。
  • 白沙駐村扶貧幹部著力暢通村民出行路
    白沙駐村扶貧幹部著力暢通村民出行路,帶領群眾發展庭院經濟好事做好實事做實 鄉村振興步履鏗鏘「這漫水橋修好了!以後再也不擔心經過這裡時會翻車了。」為此,修建一座安全平坦的漫水橋,成為爾信村不少膠農的心願。今年以來,在高石村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卓書成等駐村扶貧幹部以及幫扶單位省住建廳的積極協調下,海南一愛心企業捐10萬元在此修建漫水橋。「漫水橋不改變水流方向,而是在橋底下架設涵管,只需就地搬運石塊墊高橋墩,進行鋪設。」修橋項目經理呂烈端介紹,經過數日施工,該漫水橋於11月底竣工投用。
  • 寧都縣駐村扶貧幹部許瑞雪的「脫貧決戰印記」
    初期許瑞雪做的最多的便是做好貧困戶精準識別動態調整、制定村級扶貧動態管理方案和問題整改措施、完善農戶信息採集表、整理村綜合檔案和「五個一批」檔案等工作,同時積極宣傳扶貧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典型事例,規範駐村財務管理,撰寫扶貧工作相關材料、扶貧項目協議及章程等。
  • 黃智勇調研中院駐村扶貧工作
    3月31日-4月1日,邵陽中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黃智勇到新邵縣三角塘村、新田鋪社區,隆回縣石門村、勤進村、花門村等地調研指導扶貧工作,看望慰問駐村扶貧工作人員。
  • 中國中鐵四局扶貧幹部的女兒:跟著爸爸去「駐村」
    導 讀近日,新華社專題報導了中國中鐵四局派駐潁上縣汪李村扶貧幹部鄭加衛帶著女兒駐村扶貧的故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學習強國、中國婦女報等各大平臺刊轉。2017年的夏天,6歲女孩楚思揚告別媽媽和熟悉的成長環境,來到距家鄉安徽省蒙城縣100多公裡的潁上縣楊湖鎮汪李村,和在該村開展扶貧工作的爸爸鄭加衛一起生活。鄭加衛是中鐵四局駐楊湖鎮汪李村扶貧工作隊隊員。2017年4月,他主動報名參加駐村扶貧,和同事來到汪李村,與村幹部一起完善基礎設施,發展脫貧產業。
  • ...不獲全勝絕 不收兵——記中國人壽貴州分公司駐村扶貧幹部李暉...
    這樣的優秀成績,離不開中國人壽在貴州的扶貧幹部們,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用汗水和初心擔起扶貧使命,為脫貧攻堅的徵程寫下最溫暖的篇章。 2018、2019年,按照省委組織部要求,中國人壽先後選派李暉、周紅兩位同志輪戰駐村。
  • 扶貧新機制: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組織、運作與功能
    比如,為了保障2020年順利實現脫貧,甲縣丙鄉將所有鄉幹部都分配到駐村工作隊中,其中的三名幹部補充到只有兩名外來扶貧幹部的BL村,而一名60歲的鄉幹部則被編入人手較為充足(已有7人)的GL村。這些鄉幹部中的絕大多數人原本不屬於扶貧工作隊,而是為了充實工作隊才被臨時增補進來。事實上,他們還要繼續承擔原本的鄉政府工作,而不像真正的扶貧工作隊成員那樣與原單位暫時脫鉤。
  • 「三快」先生的扶貧成長記 記中國人壽濟南市分公司駐村扶貧幹部高...
    紅網時刻9月8日訊(通訊員 郭萍)「進入角色快、工作開展快、農村工作能力提升快」,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市分公司駐村扶貧幹部高成偉被稱為「三快」先生。2019年11月,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市分公司委派高成偉同志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來到張辛村,開始了為期兩年的脫產扶貧工作。
  • 吳永彬暗訪督查駐村扶貧工作_蚌埠市人民政府
    11月2日晚,縣委書記吳永彬深入鄉鎮村暗訪督查駐村扶貧工作。副縣長郭曹之參加督查。當天晚上,吳永彬採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定路線的方式,先後深入到城關鎮東嶺村,楊廟鄉陸郢村、安圩村、桑元村、姚王村、鄭圩村、董林村,任橋鎮溝南村等村居,暗訪督查駐村扶貧工作。每到一處,吳永彬都詳細詢問駐村扶貧工作人員工作情況:住在哪?在什麼地方吃飯?是否按要求駐村?工作作風實不實?
  • 【脫貧攻堅 扶貧人物】駐村女幹部饒青芳:
    饒青芳是江西撫州聯通臨川區分公司員工,也是一名共產黨員,2019年4月,她主動報名參加撫州聯通的扶貧工作,成為一名駐臨川區高坪鎮戴家村的扶貧女幹部。期間,因扶貧工作突出,饒青芳被高坪鎮任命為駐村「連心」工作隊第一書記兼隊長,並在2020年臨川區高坪鎮區直「連心」小分隊考核測評中被評為「優秀」。
  • 三兄弟駐村扶貧記
    三兄弟中大哥趙森是唐河縣檢察院駐上屯鎮馬屯村第一書記,二哥趙洋是唐河縣醫保局駐古城鄉溫莊村第一書記,兩個哥哥駐村扶貧深深影響、感染了老三趙崇東。2017年,趙崇東主動向組織請纓,要求到艱苦的脫貧一線淬鍊,當年12月被選派到黑龍鎮山區貧困村趙朗莊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 駐村扶貧幹部的靈魂淨化史
    《還你一個仙女湖》(花山文藝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以脫貧攻堅生動實踐為題材,描寫了李成功在駐村扶貧過程中,衝破重重阻力,讓「仙女湖」起死回生、讓南灣村脫貧致富的艱難歷程,同時展現了李成功靈魂淨化的過程。
  • 扶貧路上風雨情——記孝南區衛計綜合監督執法局駐村扶貧隊員李朝
    2019年3月,區衛計綜合監督執法局李朝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李朝一有空就往彭志雲家跑,向他積極宣傳國家的扶貧政策,時常利用晚上時間主動找他聊天談心,漸漸地,李朝和彭志雲從幫扶關係變成了朋友。彭志雲和老母親每次看到李朝帶著隊員到家裡入戶,就不停念叨著感謝的話。  解決了彭志雲一家的生活問題,如何讓這個家庭自我供血、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成了李朝急需解決的事。
  • 【我的扶貧故事】韋大永——駐村一年 收穫一生
    因此,我不顧家人的反對,不聽親朋的勸告,毅然選擇了下沉駐村開展扶貧工作,特別是在2020年6月,按照縣委組織部的安排,我從一般駐村工作隊員轉換成了第一書記,成為了群眾們的「韋書記」,身上更是多了一份責任,從此,我回家的日子更少了,村民變成了我最熟悉的人。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駐村 用情幫扶|盤州市民主鎮李子樹村駐村...
    我叫黃後銀,是六盤水市水務局工作人員,2017年4月,單位說要派駐一名駐村幹部到盤州市民主鎮李子樹村,根據局黨組織的安排,我義無反顧地投身於脫貧攻堅的戰場。出身於水城農村的我做事接地氣,了解群眾的想法,很快適應了駐村幹部的工作任務和李子樹村的工作環境,迅速進入了戰鬥狀態,深入了解各家各戶的實際情況。李子樹村人口並不多,但是群眾矛盾突出,基礎設施薄弱。我和村支兩委狠抓基礎建設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基層中的戰鬥堡壘作用,排查矛盾糾紛,完善基礎設施。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堅守駐村歲月 用情走好扶貧徵程|盤州市響水...
    和群眾拉家常、幫農村謀發展、為基層解難題……從組織安排我到楊柳樹村駐村那一刻起,我就下定決心要把自己當成「村裡人」,把當地群眾當做「家鄉人」,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奔向小康。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自2019年擔任楊柳樹村第一書記以來,始終把身子沉下去,把責任扛上肩,走近群眾、讀懂群眾、為了群眾。
  • 「我的扶貧故事」從資料員到駐村幹部丨正安縣市坪鄉粗石村駐村...
    剛到鄉政府報導,在黨委政府的安排下我到扶貧辦工作,那時的扶貧辦只有我和主任兩個人,那時的扶貧工作才開始,從上到下都還沒摸清路子,算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在村裡跟著老同志些開群眾會,走村入戶,核實信息。一段時間下來,收穫不少平時在辦公室裡見不著的東西。走訪群眾了解群眾需求2017年我被安排到粗石村駐村,作為小康駐村幹部,大部分時間是在村裡開展工作。
  • 駐村扶貧,像當兵時一樣拼 ——肇慶市封開縣大玉口鎮民強村扶貧...
    駐村扶貧,像當兵時一樣拼 ——肇慶市封開縣大玉口鎮民強村扶貧工作人員馮毅恆 2020-06-10 0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