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人機大戰」背後的冷思考

2021-01-19 中國科學院

  近日,美國谷歌公司人工智慧「阿爾法圍棋(AlphaGo)」五局四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人機大戰」引全社會熱烈關注,科技又一次展示了爆炸性的發展速度和力量,對此有人驚奇,有人恐慌,更有人忿忿不平。「人機大戰」到底說明了什麼?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3月14日,中科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徐宗本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為我們「冷靜」揭秘「人機大戰」的神秘面紗。

  「大數據」的勝利

  「人機對決實際上是一個人與歷史的對決,也是一個人與群體的對決,一個生物人與『人與機器混合生物』之間的對決。所以我認為AlphaGo的勝利本質上是信息技術綜合運用的勝利,是大數據的勝利,也是機器學習的勝利。」徐宗本一語道破AlphaGo勝利的「秘訣」。

  他將人機對弈從策略上進行了分析。

  「人下棋是從當前的局部出發,通過思考此後少數幾步的可能性,並憑直覺判斷對全局的影響來行棋,而AlphaGo與人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兩種策略解決問題。」徐宗本說,「AlphaGo是從整體出發,棋法是整體性的步驟,它追求全局而不是局部,所以容忍局部走法上似乎『幼稚』的舉棋,因此人機大戰的任何一方都有贏的可能性。」在他看來,機器的輸贏決定於程序設計的缺陷程度以及所使用算法中隨機性的作用,人則取決於臨場發揮水平及心理因素等。

  由此可見,AlphaGo程序設計的精密度和使用算法先進性是其制勝關鍵。從其工作原理可見「大數據」的關鍵作用。與此同時,AlphaGo也自行研究新戰略,在它的神經網絡之間運行了數千局對局,生成新的經驗數據以對所訓練的神經網絡進行強化學習。由於它可以利用Google雲平臺不停地練習、練習、再練習,每一秒都在進步,永不停歇,由此所生成的訓練數據無窮無盡,一個典型呈現「流」特徵的大數據。所有算法訓練通過Google雲平臺完成。

  因此,AlphaGo的算法與架構的創新並不最突出,至於它為什麼還會贏,徐宗本說:「AlphaGo的勝利,一靠強大的計算機,尤其雲平臺與超算的結合支持大數據的學習;二靠大數據,有收集到的和不間斷自對局產生的用於訓練機器性能的數據;三靠能夠指導機器學懂大數據的機器學習算法。」

  不能證明機器智能超越人類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人機大戰」更多關注的是輸贏,徐宗本認為應該透過輸贏的表象,理性認識AlphaGo的勝利說明了什麼和沒有說明什麼,不必過於興奮或恐懼。

  AlphaGo的勝利並不能說明人工智慧就比人更聰明,更不能說明機器智能已超越或能超越人類,AlphaGo程序並不能直接用於解決其他搜索問題,但有很強的可借鑑性。

  徐宗本說:「人的智能與人工智慧是整體呈現與單項突出的關係。人的智能承載感知、想像、分析、學習、記憶、推理、直覺、幻覺、靈感、頓悟、情感等多種多樣的特質,這其中可被模擬的難易程度、廣度和深度都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的智能是受意識支配的整體功能相互配合的整體呈現。而機器通常只能模擬人智能的某一二個方面,只能實現人智能的一部分。」

  在他看來,人的一些智能難以被模擬,人工智慧在可預期的時間內不可能全方位超越人的智能。即使AlphaGo的學習能力在特定場景下超過了人,也不說明其學習能力超過了人。

  「下圍棋任務是可建模、結構化的信息處理問題,這只是一個困難的數學問題,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人工智慧問題。所以AlphaGo的勝利不能成為機器智能超越人類的例證。」徐宗本說。

  正視人類智慧壁壘

  「AlphaGo的勝利首先說明人工智慧中的機器學習取得了重大進展,展示了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的價值與力量,再次展示了學習是可模擬的,而且可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由此人們可期望一個陪護機器人會在人的培養下,可以變得『越來越像人樣』;其次,說明人工智慧技術的核心是算法,更加凸現算法的核心作用和理論的巨大價值,展現了人工智慧技術的形態特徵;最後由於圍棋一直被認為是人工智慧領域一個非常具有標誌性的大挑戰,AlphaGo的勝利點燃和將推動人工智慧領域實現人類級別能力任務的希望和進步。」徐宗本說。

  在他看來,AlphaGo勝利背後的最大價值在於,它激勵人們持續不斷地探索過去人工智慧領域一直看似難以實現的人類智能級別的任務,特別對於像優化布局、合成設計、管理決策等能夠被抽象為「圍繞一個整體目標,須從當前很多的可能中作出選擇來實施決策」這類組合選擇問題。

  徐宗本認為,人工智慧研究只有結合問題才能取得突破。類腦技術是實現人工智慧的重要途徑,「我們應該清晰地認識到人工智慧的發展應是堅持應用驅動的導向,類腦應更加強調腦啟發技術, 而不應為『類』而『類』。」而且,腦科學與認知科學是人工智慧發展的源動力,應從戰略高度認識,人工智慧應朝著「擴充和延伸人的功能來完成人很難完成的任務」的方向發展。

  「任何人工智慧技術的成功一定是當代最新技術綜合運用的成功,片面說成誰戰勝誰是不公平的,也是無意義的,說人類智慧的最後壁壘被攻破,這都是無稽之談。」徐宗本說。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6-03-17 第3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徐宗本:「人機大戰」背後的冷思考
    「人機大戰」到底說明了什麼?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剛剛在天府腦科學論壇——腦信息科學發展研討會上做了「基於視覺認知模擬的數據建模」報告的西安交通大學徐宗本院士,3月14日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為我們「冷靜」揭秘「人機大戰」的神秘面紗。
  • 人機大戰勝負手 黑白乾坤看柯潔
    近期傳聞不斷的人機大戰有了最終版本。谷歌公司昨天拍出巨額獎金,邀請柯潔等中國頂尖職業棋手在5月的「中國烏鎮·圍棋峰會」上對戰人工智慧圍棋程序AlphaGo。和一年前韓國名將李世石參與的人機大戰不同,本次對戰賽前輿論已倒向AlphaGo全勝。創新工場CEO李開複評價,此次對決人類勝率幾乎為零。對此柯潔表示,他會抱著必勝的信念全力爭勝。
  • 天台人陳御天,人機大戰背後的天才!
    如果你喜歡圍棋,最近肯定被「人機大戰」吸引;即使你是圍棋的門外漢,最近也肯定聽說過人機大戰。
  • 德撲人機大戰首日:冷撲大師果然冷酷無情,擊敗AI也許只有拔線
    這肯定是人類選手發出的,德州撲克AI冷撲大師還說不出這句。這一句語氣表達,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昨日德撲人機大戰首日的縮影。德撲人機大戰第一場的解說嘉賓、2015年亞洲撲克錦標賽主賽冠軍、有著超過10年牌齡的臺灣職業牌手許立達,看到昨天上午的局面還樂觀估計人類牌手贏面有20%。
  • 德撲「人機大戰」始末:一場人類與 AI 的共謀
    不同於圍棋「人機大戰」,人類與人工智慧的戰爭帶著捍衛種族尊嚴的英雄主義色彩,剛剛發生在中國的德撲「人機大戰」,更像是資本驅動下,人類與AI的一次共謀。AI有絕對的信心獲勝,而人類也在大賽中各取所需。主辦方創新工場同時做大AI與德撲兩個市場,有明確的商業指向,有變現的前景。
  • 圍棋人機大戰 中國第一人柯潔應戰阿爾法狗
    圍棋人機大戰 中國第一人柯潔應戰阿爾法狗 來源:www.18183.com作者:皮卡時間:2016-03-17 備受關注的人機圍棋大戰最終以李世石1:4比分不敵谷歌阿爾法狗落幕。此前,曾多次高調發言的中國圍棋第一人柯潔,會不會跟阿爾法狗再來一局世紀大戰呢?
  • 李世石「人機大戰」首盤落敗!附「人機大戰」觀棋指南
    在一場關乎競技、算法、AI發展乃至哲學的圍棋「人機大戰」中,代表人類出戰的韓國著名九段棋手李世石首戰不敵AlphaGo,人類智慧先丟一陣。對弈現場。這場圍棋人機大戰的熱度甚至早已超越了昔日IBM電腦「深藍」與卡斯帕羅夫1997年的那場對決。賽前,大多數圍棋界人士都看好李世石能夠拿下比賽,他們的擔心只是在於在短短數月中,AlphaGo的自我學習能力可以達到多麼恐怖的層次。
  • 人機對戰簡史:從西洋棋到德州撲克
    2017年4月6日到10日,由卡內基梅隆大學開發的人工智慧Libratus(「冷撲大師」)將在海南與六位中國的德州撲克選手進行為期五天,累計長達45個小時的德州撲克人機對戰。這是繼AlphaGo在圍棋領域大殺四方之後,AI對人類新的挑戰。本文將為您梳理,在過去二十年的歷史中,人機對戰經歷了哪些關鍵節點,AI又發生了怎樣的進化?
  • 《最強大腦》第四季來襲,這是你圍觀人機大戰前必須腦補的知識
    沒想到這麼快,《最強大腦》第四季即將於今晚9:10江蘇衛視隆重開啟,這一季的最大亮點就是人機大戰,由代表中國人工智慧最高水平的「百度大腦」與前三季的「最強大腦」名人堂選手現場PK,將在圖像識別和語音視頻領域一較高下
  • 林建超:人機大戰有四特點性質 三啟示令人警醒
    學會小編特地為粉絲們整理了本次研討會林建超將軍報告內容「從AlphaGo圍棋人機大戰看決策思維智能化面臨的挑戰與決策」。  林建超將軍報告的題目是「從AlphaGo圍棋人機大戰看決策思維智能化面臨的挑戰與決策」,認為本次研討會研究AlphaGo圍棋人機大戰對人工智慧發展的影響,是一次深度思考和對策研究的學術活動,不是一般的情況問答和滿足一般好奇心的科普活動,因此具有重要意義。
  • 人機大戰戳到了我們哪些「痛點」
    原標題:人機大戰戳到了我們哪些「痛點」   「阿爾法圍棋」完勝世界冠軍李世石的對弈,成了近日人們關注的焦點。據悉,第一盤棋就有超過一億人觀看了直播。而有關這場人機大戰的話題,一時間更是充斥著網上論壇和街頭巷尾。
  • 人機大戰給軍隊改革帶來什麼啟示?
    ★南政兩會評論團人機大戰給軍隊改革帶來什麼啟示
  • 柯潔三次喊話人機大戰背後,人工智慧正飛速進步
    2016年6月,正值AIphaGo與人類棋手的第一次人機大戰,對手是韓國棋手、也曾拿過世界冠軍的李世石。那時候,李世石在人機大戰中慘敗。柯潔說,AIphaGo是贏不了自己的。當時,很多人包括專業棋手,都懷疑李世石跟對方有保密協議,所以柯潔又說,對李世石消極抵抗感到失望。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大機器人可佳首秀家政服務
    11月15日,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多智能體系統實驗室內,機器人可佳展示了她的新技藝——家政服務。 記者見到,實驗室被布置成一個常見的家庭環境,十幾個「客人」或站或坐。一名客人向機器人可佳揮手,可佳很快向他走過來,識別和記憶他的外表特徵,並詢問有什麼需要。 「我要一杯阿薩姆奶茶。」客人用漢語向可佳提出服務請求。
  • 人機融合智能的思考
    從長遠看,人工智慧們應該學會如何合作輔助人類,形成人機融合的新智能體。有人認為:「目前人和機器之間的信息傳遞效率仍然非常低,遠未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機協同、互相促進。要實現人機協同的混合智能,需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題就是人和機器之間的交互問題。」仔細想來,這並不能算是人機融合的主要矛盾和核心問題。
  • 人機大戰比賽規則+交手記錄資料
    人機大戰比賽規則+交手記錄資料。人腦VS電腦,大戰在即,作為人類的你,必須知道以下幾件事。  曾經,「深藍」與卡斯帕羅夫的西洋棋人機大戰令全球關注,人類在西洋棋領域被AI擊敗。在東方,圍棋這個古老的智力遊戲始終沒有被AI攻破,直到谷歌研發的新計算機圍棋軟體「阿爾法圍棋(AlphaGo)」在去年擊敗歐洲冠軍樊麾。
  • 【獨家】人機圍棋大戰,李世石還會再輸嗎?
    人機圍棋大賽首局李世石敗北,他還會再輸嗎?文_翟文婷  張弘一一場人機圍棋大戰數小時前首局落定!李世石輸了。驚嘆的背後是覺得不可思議,善於延伸思維的人馬上拋出悲觀論調,認為機器太可怕了。但人類和機器的賽事遠未真正結束,這是一場持久戰。今日比賽結束後,雙方還將分別在3月10日、12日、13日、15日的北京時間中午12點進行剩餘4場比賽。老實說,如果不是看得懂其中的玄妙,這場比賽註定是無味的。
  • 李世石VS谷歌阿爾法圍棋人機大戰第五場完整棋譜步驟分析(圖)
    首戰結果出乎意料  人機世紀大戰第一場結果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AlphaGo竟然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挑戰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成功,李世石則投子認輸,用時三個半小時。  第一局棋是最大的懸念,誰都不知道AlphaGo的棋力有多少進展。然而AlphaGo的表現令很多職業棋手都表示震驚。中國圍棋冠軍古力表示,李世石有些輕敵。
  • 職業棋士王煜輝解讀人機大戰!
    那麼問題來了,那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圍‍‍棋的‍‍魅力‍‍會不會有所降低,還會有更多的家長願意讓孩子學習圍棋嗎?我想,對於以上問題的答案,我是有一點發言權的。我的看法是,這一次的人機大戰,無論結果如何,圍棋的教育產業,都會是最大的贏家之一。
  • 人機大戰第三局柯潔再負AlphaGo 淚灑現場
    人機大戰第三局柯潔再負AlphaGo 淚灑現場 (4/5)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