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人的生活,可以過得有多極簡?
清清和丈夫,住70多平的兩室一廳。丈夫工資近萬,清清做自媒體,多時過萬,少時幾千。
他們每周去兩次健身中心,清清在樓上做瑜伽,丈夫在樓下健身房。
他們除了工作,很少出門,丈夫下班後,清清做飯。
吃完飯,清清看書,丈夫看球、學習。
清清和丈夫過著極簡的生活,家裡的東西很少,少到面積不大的家裡顯得有些空蕩蕩。
但是,家裡的每一樣物品,都是夫婦倆精心挑選後,實用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物件。
清清說,家裡的每處角落,每樣東西,是做什麼用的,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沒有多餘的物件,也沒有無用的東西堆積。
除了食物和生活消耗品,如果要添置別的物品,小兩口都會商量好,想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這件物品的使用頻率和實用性
二、家裡現有的物品有沒有代替它的可能
三、它是否真的非買不可
四、它是否具有長效性,而不是更新迅速的產品
五、如果不買它,是否會對生活造成不便
想好這幾點之後,清清和丈夫才會真正的買下它。
02
極簡生活,不是單純的斷舍離
清清說,剛開始極簡生活時,自己發現家裡什麼都缺,什麼都想買。
可是現在,雖然空蕩蕩的屋子僅有幾件物品,但她覺得家裡什麼都有。
除了生活必需品,她已經將近兩年沒有亂買什麼東西了。
清清和丈夫的工資,還房貸、一輛上下班的代步車、給雙方老人的錢,基本上就沒有別的大花銷了。
極簡的生活,是攢錢的妙招,不知不覺中,清清的存款漸漸多起來,自己的安全感,也足夠了。
清清說,極簡的生活不是單純的斷舍離,買一堆無用的東西,然後扔扔扔,扔完再買,當物品漸漸豐盈起來後,又開始扔扔扔,如此循環。
雖然斷舍離是短時間內讓生活達到一個極簡的狀態。但是,如果你不認真對待每件物品,讓它們發揮出最大的用處來,你仍然不能算是擁有了對物品的主動權。
03
真正的極簡生活,是物盡其用。
買了一件物品,就用盡其所用,而不是買來當擺設,買來喜新厭舊,買來滿足自己的購買慾的。
我問她:「如果買回來的物品,確實是自己不喜歡,用著也不順手,怎麼辦呢?還不能斷舍離把它拋棄掉嗎?」
清清大笑,說,自己一般會硬著頭皮用下去,作為衝動購物的一個小懲罰吧。
清清說,如果你深思熟慮買來的物品,立刻就要棄之若履,只能說明你的深思熟慮還不夠周到。
物盡其用,一定要分清必要和不必要。
必要的才買,買就買好的,買回來了,就好好用。
不必要的一定不買,否則,買回來你要煩惱擺放在哪兒,糾結要怎麼處理,後悔曾經買回來的決定等等,這一系列的麻煩事,其實本就可以避免的。
當然,有人說:我有錢,憑什麼限制我買買買?
沒有人限制,你可以奢侈,但請不要浪費,因為資源是大家的。
你擁有了物品,就請物盡其用。
04
生活簡單了,心就簡單了
清清就是那種把物品用到極致的人。只要物品還能用,都沒關係,修修補補、再次利用都是日常操作。
用久了的舊床單,一個雨後的下午,清清就裁裁剪剪成了一個新圍裙。
穿舊了的棉T恤,剪成抹布,又乾淨又實用。
淘汰下來的瓷盤子,稍加裝飾,就成了漂亮的插花器。
清清說,極簡生活以後,才發現,一個人少欲少求,生活簡單了,心就簡單了。
我們可以熱愛鮮衣怒馬,玉饌錦裘,也可以喜歡清粥小菜,恬淡悠閒。
生活中,對物品的態度,也反映了一個人精神層面的美好追求。
端得正,拎得清,擺得直,看得透,物盡其用,拒絕浪費,極簡生活,你值得擁有!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