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生活,不是斷舍離,而是物盡其用

2020-12-23 優美而低回

01

一個人的生活,可以過得有多極簡?

清清和丈夫,住70多平的兩室一廳。丈夫工資近萬,清清做自媒體,多時過萬,少時幾千。

他們每周去兩次健身中心,清清在樓上做瑜伽,丈夫在樓下健身房。

他們除了工作,很少出門,丈夫下班後,清清做飯。

吃完飯,清清看書,丈夫看球、學習。

清清和丈夫過著極簡的生活,家裡的東西很少,少到面積不大的家裡顯得有些空蕩蕩。

但是,家裡的每一樣物品,都是夫婦倆精心挑選後,實用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物件。

清清說,家裡的每處角落,每樣東西,是做什麼用的,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沒有多餘的物件,也沒有無用的東西堆積。

除了食物和生活消耗品,如果要添置別的物品,小兩口都會商量好,想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這件物品的使用頻率和實用性

二、家裡現有的物品有沒有代替它的可能

三、它是否真的非買不可

四、它是否具有長效性,而不是更新迅速的產品

五、如果不買它,是否會對生活造成不便

想好這幾點之後,清清和丈夫才會真正的買下它。

02

極簡生活,不是單純的斷舍離

清清說,剛開始極簡生活時,自己發現家裡什麼都缺,什麼都想買。

可是現在,雖然空蕩蕩的屋子僅有幾件物品,但她覺得家裡什麼都有。

除了生活必需品,她已經將近兩年沒有亂買什麼東西了。

清清和丈夫的工資,還房貸、一輛上下班的代步車、給雙方老人的錢,基本上就沒有別的大花銷了。

極簡的生活,是攢錢的妙招,不知不覺中,清清的存款漸漸多起來,自己的安全感,也足夠了。

清清說,極簡的生活不是單純的斷舍離,買一堆無用的東西,然後扔扔扔,扔完再買,當物品漸漸豐盈起來後,又開始扔扔扔,如此循環。

雖然斷舍離是短時間內讓生活達到一個極簡的狀態。但是,如果你不認真對待每件物品,讓它們發揮出最大的用處來,你仍然不能算是擁有了對物品的主動權。

03

真正的極簡生活,是物盡其用。

買了一件物品,就用盡其所用,而不是買來當擺設,買來喜新厭舊,買來滿足自己的購買慾的。

我問她:「如果買回來的物品,確實是自己不喜歡,用著也不順手,怎麼辦呢?還不能斷舍離把它拋棄掉嗎?」

清清大笑,說,自己一般會硬著頭皮用下去,作為衝動購物的一個小懲罰吧。

清清說,如果你深思熟慮買來的物品,立刻就要棄之若履,只能說明你的深思熟慮還不夠周到。

物盡其用,一定要分清必要和不必要。

必要的才買,買就買好的,買回來了,就好好用。

不必要的一定不買,否則,買回來你要煩惱擺放在哪兒,糾結要怎麼處理,後悔曾經買回來的決定等等,這一系列的麻煩事,其實本就可以避免的。

當然,有人說:我有錢,憑什麼限制我買買買?

沒有人限制,你可以奢侈,但請不要浪費,因為資源是大家的。

你擁有了物品,就請物盡其用。

04

生活簡單了,心就簡單了

清清就是那種把物品用到極致的人。只要物品還能用,都沒關係,修修補補、再次利用都是日常操作。

用久了的舊床單,一個雨後的下午,清清就裁裁剪剪成了一個新圍裙。

穿舊了的棉T恤,剪成抹布,又乾淨又實用。

淘汰下來的瓷盤子,稍加裝飾,就成了漂亮的插花器。

清清說,極簡生活以後,才發現,一個人少欲少求,生活簡單了,心就簡單了。

我們可以熱愛鮮衣怒馬,玉饌錦裘,也可以喜歡清粥小菜,恬淡悠閒。

生活中,對物品的態度,也反映了一個人精神層面的美好追求。

端得正,拎得清,擺得直,看得透,物盡其用,拒絕浪費,極簡生活,你值得擁有!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日式極簡主義,小資情調,來一場「斷舍離」如何?
    引讀:日式極簡主義,極致小資情調,來一場「斷舍離」如何?一半生活,一半藝術日式極簡主義風格,並不是一種窮裝修,而是一種精裝修。極簡主義(Minimalism),顧名思義,簡單到極致。生活已然如此,不管是風光無限還是一地雞毛,對待自己的家與生活,還是要精緻、從容。
  • 心理學:斷舍離,通向極簡生活,女人必備的3條黃金法則
    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不再是無盡頭地「索取」和「疊加」,而應該嘗試著「放下」——斷舍離,或許才是能夠使我們通向極簡生活的黃金法則。 而是那些讓人如沐春風般舒服、淺淡的女子,她們生活簡約,格調從容,不凌不亂,懂得留白的魅力,不論是生活還是做人。 經濟學上有個二八定律,即企業 80% 的收入由 20% 的客戶所帶來;同樣,維持我們生命運行的往往也只是身邊那 20% 真正有用的物品。
  • 極簡主義,不是一味的簡陋,而是遵循科學生活的平衡點
    讓每一天都預約而高效, 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意義非凡。 掌握「斷舍離」的真正內涵, 從布局、家具、色彩以及其他裝飾元素中, 找尋到一個正合分寸的平衡點,
  • 極致生活,簡而不凡——極簡家具
    近幾年極簡主義風靡全球,出現了斷舍離的生活觀念,拋棄了花裡胡哨的裝飾,更注重心靈真實的需求和舒適的居住感受。而極簡併非簡單的斷舍離,而是更注重質感,將空間利用到最大化,簡而不減。極簡家具設計「以實補空,以虛成美,少即是多」。極簡,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極高的設計境界,讓人回歸到平靜、純粹的自然世界。
  • 極簡風≠性冷淡≠斷舍離,這才是最適合國人的極簡主義
    少買、多扔、斷舍離就是極簡生活了?自從日本主婦的收納法則火了,極簡仿佛經歷了一個爆火、低谷、融合的過程,從一開始的人人盲目追捧,到發現並不適合自己,再到提煉出一個更適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新極簡主義,今天,家居君就來分享幾個設計案例,看看他們都是如何打造極簡生活的?
  • 2020斷舍離人生清單:7個生活方向,15個極簡人生智慧,值得珍藏
    剔除掉生活裡所有不適合和不喜歡的人、事、物;去擁抱自己深愛的人,做自己深愛的事情,跟自己愛的物品朝夕相伴。斷舍離人生清單,包括7個生活方向,15個極簡人生智慧,值得珍藏!12、知行合一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運用,只有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才能真正將知識運用到自己的能力上。
  • 35歲的日本主婦,用十年的時間來斷舍離,把眼前的生活過出了詩意
    35歲的日本主婦,用十年的時間來斷舍離,把眼前的生活過出了詩意!生活的美,從來都不在別處,而是在自己的手中,眼底,心裡。對於懂得生活的人而言,她們擅長從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找到美好,創造美好,並且分享這份美好。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被一位35歲的日本主婦圈粉了。她花了十年時間來學習斷舍離,在日常家居中進行斷舍離,憑藉自己的雙手和努力,終於把眼前的生活過出了詩意。
  • 極簡風暴再興起!借聚美優品旗下街電、買阿里閒魚的二手好貨
    極簡風暴再興起! 由此,她開始了斷舍離的旅程。雜亂堆放的衣服被清減,眼影、口紅、底妝被上傳至阿里閒魚,發帖內容也從好物分享變為極簡生活。子涵開始使用聚美旗下的街電共享充電寶、騎美團的單車,用共享單品替代無用購買。 32歲生日那天,她看著只剩一桌一椅一壁畫的小客廳,由衷地笑了。子涵覺得踏實。學會取捨後,安全和幸福感不再來源於無止境的購買,而是來自內心的充實和物質的簡約。
  • 也許你需要的不是斷舍離,而是站在局外讓事情遊刃有餘
    《極簡主義:風靡歐美的工作與生活理念》告訴我們,如果換一種角度看世界,你會發現,事情其實沒有那麼複雜,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很簡單。運用作者弗格斯·奧康奈爾提出的極簡思維理念弄明白自己究竟要做什麼,然後站在局外進行思考,據此理清事情的優先順序,並對結果和預期有所界定,我們就能以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達成目標。
  • 只有斷舍離才能拯救你的生活
    她發現這一理念可以生活中直接應用,當下就能取得煥然一新一體驗,於是她以此概念為基礎,創造了一種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的整理術----「斷舍離」,通過對日常家居環境的收拾整理,藉以改變意識,脫離物慾和執念,過上精神自由心情舒適的生活。
  • 日本70後夫妻的極簡生活,18年如一日,不懼斷舍離
    其中有一位老大爺,沒有工作,十幾年來靠遺產,在垃圾堆中孤獨的生活。對他而言,家的存在不過是一個容納其身體休息的地方,精神上的家園才是靈魂的棲息地。 女主人在ins分享自己日常生活的照片,穿插著自己對房屋布置的獨到設計,一下子就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
  • 日式斷舍離的真正意義,是通過對物品的取捨,樹立正確的物質觀
    日式斷舍離的真正意義,是通過對物品的取捨,樹立正確的物質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也帶來了物質生活用品的增多,給家居生活帶來舒適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整理和打掃上的難題。在對家居生活裡面的物品進行斷舍離的天使,也是通過對物品的取捨,樹立正確的物質觀,減少攀比和浪費,能夠通過物盡其用,從而達到更加珍惜物質的效果。也在物盡其用的過程中,更加明白人生裡面真正需要的東西是什麼,斷絕多餘的欲望,捨棄膨脹的物質觀,重新過上一種少即是多的高級生活,贏得真正的體面。
  • 不為極簡而極簡,需要捨棄的是舊觀念
    每次整理和斷舍離,都會產生很多新鮮有趣的感悟。這次是關於閱讀,關於生活觀念、關於極簡目的,希望對你也有啟發~~~(從雜誌中裁出來的畫報)01.且不說遇到真麻煩的概率有多小,就算真的遇到了,其實反而能激發我們的生活智慧,想出一些絕妙的替代辦法。每次我想到妙招的時候,都會為自己的「天才」想法感到開心,這種開心不是買東西解決問題能做到的。
  • 「極簡主義」生活因簡而美好
    極簡主義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生活習慣。極簡主義追求生活以及藝術上極致簡約,捨棄華而不實的裝飾,保留純粹的生活所需,是精神生活的簡化。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極簡主義就像是一股清流,滌蕩著人的內心,將人們的欲望從物質轉移到自己和身邊的人身上,因此,簡單的生活最幸福。這幾年,極簡主義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
  • 《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極簡生活,亦是極致的奢華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寫道: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足夠強大。我也一直很佩服那些可以收拾好自己的家,過上極簡生活的人,他們必然是極其自律和懂得整理生活物品的。不知從何時起,我總能聽見身邊的人說「斷舍離」,可真正要實行起來,又是極為艱難的。初次看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時,我便深刻體會到「斷舍離」的艱難。不用的舊物件是要扔掉,還是要留著壓箱底?從小到大用過的東西,如果不扔,恐怕已經堆積成山了。
  • 《斷舍離》中經典的一句話,25個字,揭示中年人的聰明活法
    過多的物質不但不能給你帶來快樂,反而是你不快樂的根源。因此我們需要斷舍離。《斷舍離》中經典的一句話,25個字,揭示中年人的聰明活法書中有最精闢的一句話,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
  • 一個人的極簡生活,可以有多爽?
    極簡,是簡約的生活形態 極簡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斷舍離」的智慧。 添置形形色色的物品,本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去繁求簡」,卻成為快樂的秘訣和源泉。
  • 簡單生活之斷舍離
    曾經有個英國人,他為了可以回到英國過一個詩人般的生活,首先跑到印度去賺錢。「他應該立即住進破舊的閣樓去才對!」 為了遠方旅行,我們埋首眼前的工作,等到擁有環遊世界的錢時,我們自問還剩多少蓬勃的激情和旅行的願望?誠然,所有成功學都在強調延遲滿足的重要性。這固然重要,使個人生活和社會運作保持有序,但可怕之處在於,過分漫長的延遲使我們遺忘了最初的目的。我們總是為了能擁有更好更自由的生活而摧毀生活本身。
  • 斷舍離,打造怡然生活
    拿到了新版的《斷舍離》一書,發現裡面是由演員陳數作序的。陳數一直是我很喜歡的演員,在書裡看到她的文字,覺得很欣喜。陳數本人就在踐行「斷舍離」,並在做一檔新節目《SHU理生活》,這是國內首檔生活美學綜藝節目,通過她的視角,給觀眾分享丹麥、中國、日本等國家對於「生活美學」的理解和態度。2018年12月27日這期節目,她分享了探訪《斷舍離》作者山下英子的故事。
  • 《斷舍離》:給我自由,不會斷舍離的生活真的太累
    不會斷舍離的生活真的太累。如果你感覺壓力山大,做事情效率特別低。經常是因為誰說了你的一句話,你就會抑鬱很久。很可能是因為你的精神和環境需要做一次斷舍離。讀完了這本風靡全球的《斷舍離》之後,我按照書裡的方法,立刻就把我不用的和不喜歡的一些物品進行了斷舍離,人脈圈也做了減法。我現在就感覺做事效率提高了很多,整個人的狀態也是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一陣莫名的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