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老莫
健康與科比斷舍離
科比與籃球斷舍離
籃球與我斷舍離
我與青春斷舍離
人生還有什麼不能斷舍離
1
山下英子是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學文學部高材生,在校期間苦練瑜珈,悟到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這頗有禪宗化繁為簡,對境觀心的意境。她發現這一理念可以生活中直接應用,當下就能取得煥然一新一體驗,於是她以此概念為基礎,創造了一種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的整理術----「斷舍離」,通過對日常家居環境的收拾整理,藉以改變意識,脫離物慾和執念,過上精神自由心情舒適的生活。
從2000年開始推廣,東京、日本各大電視臺爭相報導,引起廣泛社會反響,她本人也先後出版了《斷舍離》、《歡迎來到斷舍離的世界》、《斷舍離減肥法》、《新生活術 俯瞰力》等暢銷作書。很多人的確因為這種斷舍離的方式,不僅改變了環境、改變了風水,也改變了心態,進而改變了命運。
注意,山下英子發現----
我們身邊的雜物總是越堆越多,卻怎麼都丟不掉,原因並不是真地有用,而是「捨不得」、「好可惜」;
同時,我們還會不斷地買新東西,怎麼都停不了手,給自己的理由是:「總有一天會用到」;最後,想把屋子收拾乾淨卻遲遲不肯付諸行動,因為收拾「很麻煩」、「費時間」;……
結果,大好人生就與一堆破爛共度良辰美景奈何天,常常自己看著都填堵。
山下英子如何幫助人們實現這一看似簡單其實非常困難的轉變呢?
重點來了,她讓人們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從關注物品轉換為關注自我——我需不需要 。過去生活的重心,行為的決擇其實是以物為主,物的地位被放大,人的地位被擠押,人不斷向物退避三舍,但在山下英子的引導下,回歸到以人為中心的時候,物就要向人讓位,人是主角物是配角,此時再衡量一件物品的時候,其思維的重點就是「需要、適合、舒服」,而不是「捨不得、好可惜」這些拜物教的思想;
接下來,操作就很簡單,只要「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過實踐斷舍離,人們將清空環境,清空雜念,過簡單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適的人生。
2
可以說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在現代社會的確是非常了不起的創舉,看似簡單卻意義非凡。因為在這個物質至上人的時代,人們的欲望被不斷刺激,在這種趨勢下,生命中只有加法,而很少有減法,加得多的時,就像給鳥的翅膀綁上黃金一樣,看似很富有,其實卻是籠雞有食湯鍋盡,失去了野鶴無糧天地寬的自由自在。
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其實不唯適用於家居,包括我們的整個人生,能做加法的還是凡夫,能做減法的才是智者。而且,如果你不主動做減法,天道循環,就會有人被動地為你做減法,自己主動減法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境界,被動減法則是一種空難,無邊痛苦,無盡追悔。
比如袁世凱的二兒子就是一個這樣的智者,即民初四大公子之一袁克文,他在聽說老爹要當總統的消息時,一點沒有像其他兄弟那樣興奮,相反,他看到了老爹不應該再做加法了,而要做減法,要對權位斷舍離了,於是極力反對,寫下了一首非常精彩的對於權力斷舍離的詩:
乍著吳棉強自勝,古臺荒檻一憑陵。
可惜父兄不肯聽他的意見,本來一位民族功臣,因這最後一步卻成了千古罪人。
類似的案例在歷史上還有很多,比如範蠡在保得勾踐成功復國後,主動從官場斷舍離攜美遠遊,成為中國首富,而文種卻不聽勸,最後連小命都搭上了。
向使今天的蒼蠅老虎如果能提前三年五載從權位上斷舍離,不要雲起魔崖,而是獨臨靈室,莫到瓊樓最上層,至少可以保得安享晚年,何至於鋃鐺入獄又累及子孫呢?
有關部門除去武松打虎之外,實在應該再對各級領導進行斷舍離的教育,那才是真正的關心愛護啊。
3
言歸正傳,我們已經體會到了斷舍離的重要,以及斷舍離的內含,換言之,就是我們最近一直討論思考的極簡主義,你也可以稱其為禪。
這其實不僅僅是一種形式上的減法,同時伴隨的一定是心靈上的升華,否則,雖然看起來容易得不值一提,比如舍離既可以讓你少花錢,又省時間,但事實上你就是做不到。
我們一直無法斷舍離,根本上是自己的貪心與痴心在做怪,因貪而不舍,因痴而不斷。痴心讓我們無法覺照,貪心讓我們無法停止,結果就只能在一條道上跑到黑。
貪心推動我們做加法,嗔心才可能促成減法,可惜,對物質我們很難生起嗔心,似乎只有對阻擋我獲取物質的人才能生起,誰擋老子財路跟你沒完。這就決定了我們做加法很容易,做減法極難。
但是起是困難的事情,其實對我們越有好處,那些監獄裡的老虎,此時此刻該多想當初有人擋了他們的財路啊,就不至於有今天這樣的命運了,但在當時就是看不清做不到。等明白時已經沒有機會了。
在交易市場裡也是一樣,如果我們不能體會到斷舍離的精神,基本上也是一直瞎忙,直到套牢暴倉時才會發出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悲鳴。
因為這世界上其實沒有絕對無用的東西,那些沒有正用的東西,遲早會給你帶來反作用。比如一包不對你口味的糖如果你不能及時斷舍離,早晚可能會為你招來一群螞蟻,一袋來不及吃的糧食,基本會成為老鼠的天堂; 一位來不及臨幸的小三,早晚會為你生產一堆綠帽子,一筆沒及時處理好的遺產,難免會引發兄弟反目父子成仇。
同樣,在交易市場上這麼多年我們也是一直在追求加法,但加了多少無用的東西自己可能都數不清,而如前所述,這些表面無害的東西,其實只是時機未到謀殺未遂,一旦因緣成熟的時候都會害你沒商量。
微軟視窗曾經有過一個非常精彩的廣告語:所見即所得。換一種更跩的說法是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如果我們不對垃圾斷舍離,我們所見的即是垃圾,我們所得的也是垃圾,我們心裡有垃圾,我們的世界也不過就是垃圾場,至少看看那衣帶漸寬人不悔的帳戶,我深以為然。
4
綜合回顧一下,我發現自己的交易生涯中至少有這樣一些非常明顯的垃圾需要斷舍離,
1、資訊斷舍離
打開您的郵箱,肯定有不少託人求來的投研報告,打開手機也有無數大V公號,電腦首頁默認的財經頻道,還有雷打不動的電視財經節目,從早看到晚,從小看到老,有過多少用呢?我們是因為有用才去看還是因為要打發無聊的時光?如果是後者,那就註定要起反作用。恕我直言,作為過來人我深知那只是交易困境時的安慰奶嘴,只能填充你落寞的心理,應該是從來、包括以後也不可能填充你的帳戶。
你試試看,如果你一個月不看,會不會錯過一個億,如果你連續看一個月,你是否能翻番?以此類推,至少絕大部分都是然並卵,你都可以斷舍離,否則除去浪費時間以外,即將還要浪費機會與金錢。
2、指標斷舍離
這一點同樣不容易,因為我們心中似乎一直有個聲音,這市場上一定有交易的聖杯,只要找到了就可以一勞永逸,於是不斷追求更快更高更強,各種圖書看了一本又一本,各種指標買了一套又一套,各種方法學了一種又一種,最後自己都不知道該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了。
在這方面,個人經驗,當我把那一大堆神秘的、包括自己研發的心水指標去掉之後,只有K線與兩根均線,這時才有了一點看盤的趕腳,而之前,被各種指標纏來繞去的時候,雖然靜處一室,但卻恍如置身農貿市場。
之前提到過特別要斷掉震蕩指標,這是趨勢交易的天敵,為什麼呢?
按照所見即所得的原理,這種圖形一直擺在你面前,最後也會投射在你的內心深處,不知不覺就成了你的行為習慣思維定式,只有不見TA才最清爽乾淨,否則,你一定會受他的影響,見一個背離提前 下車,見兩個背離逆勢放空,最後都不知道咋死的。
3、周期斷舍離
菜鳥對此可能還沒有感覺,但老手常常會身陷其中,特別是全職專業交易者。極端一點就是大量的做短線,日內對衝,所謂炒家就屬於此類,著急上火越炒越少;還有一些試圖長短結合,既兼顧長期趨勢,也要吃盡短線波段的。
我的確見過這兩方面的贏家,贏得很嗨,但我自己用幾年時間嘗試之後,除去暴掉一個帳戶,最後收穫的結果就是此路不適合我,而且,我也可以斷言,不適合絕大多數人。僅僅心理承受能力與快速反應能力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若非天縱奇才,後天練到那個境界,的確很不容易,比如你搞音樂專業五十年也玩不到莫扎特五歲的境界,所以,對於這一點我寧願把這事兒當成神一樣仰望也不再去苛求自己。
承認自己是凡人之後問題就簡單了,此時如果一直看短線,所見即所得,你也很難看到大趨勢,就算你想長短兼顧,願望是好的,你可以去試,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兩種思路打架,然後短線思維毀掉長線趨勢,因為人的短視心理使然。
所以,必須對短線策略斷舍離,即使眼睜睜看到能做出空間,也要能忍住不做,即使面臨著長線較大的回調,也要堅持長線的策略,這樣才可能培養出發現大級別趨勢的慧眼。所以,再次補充修正,真想玩大的,就要看遠點,至少日線以上級別。
可以肯定,一年做三次的人通常比一年做三十次交易的人錯的機會少,綜合收益高,而真正的高手可能只需要三年做一次,不信你看看指數,五年才一次大行情,其他時間您為誰辛苦為誰忙?
4、品種斷舍離
所有的投資教材都告訴你別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我也不知道你有幾個雞蛋,像俺這樣仨瓜倆棗整那麼多籃子,要是被長輩知道了非得罵死,糟蹋籃子啊。
而且,以現在人碎片時間碎片思維碎片生活方式,我就奇怪了,那麼多籃子您管得過來嗎?我自己是出門帶一個包都嫌多的人,多幾個籃子裝上黃金也是負擔,因為提著提著也就丟了,這就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分散風險是概念是正確的,但投資組合的思路個人以為非常不適合小散,基金公司必須那麼幹,但對小散來說那麼做就有點忘了我是誰的味道,橫跨那麼多專業、那麼多機構、那麼多管理團隊,那麼多市場格局,那麼多戰略規劃,我就不明白了,就那幾個小錢,把自己搞得跟跨國集團公司董事長似的,還沒人家的待遇,冤不冤啊。
所以之前一直推薦指數化投資,是,未來肯定會有第二個阿里,第二個騰訊,中國的谷歌,一年賺十倍的機會 ,但個人以為這種萬裡挑一的事情,您真有那個命嗎?反正我信自己沒有,把這種幻想斷舍離,把個股組合斷舍離,把尋找牛股斷舍離,直接關注一個ETF,其實這是更大級別的投資組合,更容易分散風險,而且,什麼谷歌牛歌都在其中了,一個都不會少。
更主要的是因為只關注這一個品種,更容易熟悉其走勢特徵,更容易把握長期大趨勢,如果你再用前面極簡方式看盤,也許哪天功夫到家,你用鼻子聞聞都可以知道何時起漲何時回落,真的。
5、 股市斷舍離
當然,最高境界的斷舍離就是根本不上這個賊船,對整個股市斷舍離,如果真能做到,相信您的生活質量肯定比現才更好,大概率上財富狀況也不會比此時更差,而這種判斷在未來十年以及後半生仍然有效。但我也這知道這碰了您的底線,前面幾口斷起來都很難,這最後一口斷掉基本相當於要命了,雖然不斷更要命。
但很多人仿佛天生就是為股市而生似的,做得久了也不知道離開這個市場還能做什麼。在這種情況下,還有更好的角度,就像袁克文說的那樣, 波飛太液心無住,人在江湖,心在山林,形式不斷心中斷,可能是更高的境界。如果人生是一場修行,處處都是道場,股市也應該在其中,從心而斷,斷掉自己的貪心,勝亦欣然敗亦喜,斷舍掉自己的痴心,隨時能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動作保持覺照,不被市場牽走,這可能是斷舍離的核心內含。
我一直說做股票像小姐坐檯,有網友很認真的問這倆怎麼能扯到一塊。我說的是人性的弱點,不是說炒股很低下,也不是說坐檯就該死,而是說這兩件事情都能最大程度激發起人類好逸惡勞一夜暴富的欲望,只要這種雲起魔崖夢欲騰,再想回歸到平常心,基本上都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了。
所以,在這種意義上這份斷舍離的功夫可能是一種最好的對治,透過這種大道至簡的思維,讓我們在這個市場裡不至於迷失得太深,不至於在歧路上走得太遠,至少當下輕鬆一些不用那麼累,其次也可以贏面增加不少,少交很多冤枉學費。
斷不斷隨您,反正我開始斷了。
本文來源:老莫(ID:laomo0000)
曼哈頓資本圈
ID:MHTcapital
揭開財富帝國最深處的秘密
——「性、謊言、錄像帶」
長按上方二維碼識別關注哦
覺得我們幹得不錯?
長按並識別下面二維碼讚賞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