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胡同

2021-02-23 薛仲迪

據我所知,舊西城有兩個花枝胡同,一個在德勝門,那個花枝胡同名氣大些;我這裡要說的,是豐盛管片的花枝胡同,它位於「十八半截」東半部,知道的人不多。

「十八半截」是一條很長的胡同,呈東西走向,估計得有個三五百米長。形如其名,它像一把長刀,把幾條南北胡同「切」為兩截(如南寬街和北寬街,南太常寺和北太常寺等),一一對應起來,再加上東頭幾條短胡同,就湊成了整十八個「半截」。花枝胡同是其中的一個「半截」,在這條街偏東的南半邊。它北邊接「十八半截」,斜對面是一家煤鋪,已經記不清名字了,門框上掛著一塊匾,上邊書寫著「泰山」兩個字。想來是由來已久的老煤廠了。南邊與一條橫胡同連通,叫什麼也已經記不得了。

花枝胡同名字起得別致,但實際上,胡同裡根本沒什麼花草;早先甚至連樹也沒有,後來種了幾棵,才顯得不那麼光裸了。胡同東西兩面錯落著十來個院門,中間路西有個院門,穿門道進院東屋就是我同學的家。我同學叫王鴻利,是同學也是髮小,我們兩家離得很近,放學了常在一起玩,對花枝花胡同就比較熟悉了。

花枝胡同是一條短胡同,當然居民也並不多。我倆有時候在他家玩,有時在胡同裡玩,便結識了幾個同齡人。鴻利給我介紹過:一個是北邊院的男孩小名叫「大多」,是個臉色發黃、嗓音沙啞的人。不清楚他大名叫什麼,因為他不是宏廟同學。南邊院裡住的邱京生,他可是宏廟的,是我們同年級的學生,好像是留過級,多少顯得有一點另類。後來不知什麼時候,他把名改了,改為「邱尚純」,這個邱尚純就是以後赫赫有名的「小邱子」。

鴻利他們院的對面、路東的院裡住著李明來,他也是宏廟的同學,個不高是個兩道「槓」的好學生。那個院裡還有個王鐵明,王鐵明不是宏廟的,濃眉大眼看著壯實有力。我來找鴻利玩時,經常遇到這幾位,一來二去也就熟悉的了。

我有一種朦朧的感覺,花枝胡同的氣氛較壓抑,不像我們西斜街有生氣。這也許是因為:胡同太小,人氣不旺。西斜街是一條大胡同,來來往往的人比較多,人氣顯得更盛一些。

花枝胡同雖然短小,裡邊卻有一條支巷,就在北口進來路的東邊,裡邊有大約兩三個院門。其中座北朝南那個院裡,住著一位不算小的幹部,是原宣武區的區長叫張旭(可能是這個旭)的。記得父親說過,他在宣武刨床廠上班時,張旭區長有一回來視查,他跟從過接待;而且他也知道,張旭區長就住在西城,就在花枝這個院子裡。

我曾去過這個院子,那是在某一個特殊時期,但沒見過區長啥樣。那是一九六六年的八九月間,我跟隨宏廟小學的一些紅X兵們,來到院裡一戶人家進行抄檢。那行動算「破四舊」了。這家人只有一個老太太帶著一個孫子。抄檢他家,是因為她過世的老伴是前政權的縣長,按階級來劃分應該屬於專政對象。

記得在一個晚上,家被翻得亂七八遭的,仿佛要掘地三尺,找出一點什麼罪證來。當然人也不能饒過,也進行了必要體罰。老太太不必說了,連上小學的孫子也受到恫嚇,完全被懾服住了,像受驚的小貓顯得手足無措。

夜晚發生的超常事件,院裡鄰居們躲在屋裡默默瞅著,沒有人敢出一口大氣。

那是「破四舊」親歷過的一件事,印象非常深刻。事後老太太被攆回了原籍,那小孫子也就不知所終了。有了這一回事,以後每次路過花枝胡同,心裡便有一種壓抑之感。

花枝胡同恢復了平靜不久,等到一九六八年,因小邱子的崛起又知名了。

小邱子之前很平常,既不顯山也不露水。他本身學習不好,沒什麼過人之處,而且體質一點也不強壯。我曾經與他交過手,一上手就感到他的身體很「柴」,根本不堪一擊。

可是到了六七或六八年,當我們走進中學複課時,小邱子的大名忽然就如雷貫耳了。小混蛋、小邱子、新街口成了街談巷議的話題。他們一夥頑主的張狂,打架出手的毫不留情,讓人不由地懼之三分。

可巧劃片入學,我們這些人進了同一所中學,小邱子的飛揚跋扈更趨嚴重;經常串班惹事生非,別人避之唯恐不及。那是無法無天的時候,也是邪不壓正的時候。

我再去花枝胡同找鴻利玩,遇到小邱子難免會找麻煩,那叫「拔份」。故意盤問你幾句,無非是要威懾你。大概鴻利有點氣場,他也不敢太過難為,所以還算是相安無事。

凡事不可做得太過頭。到了六八年六月份,有一天聽別人議論,小混蛋小邱子被「老兵」堵在展覽路,小混蛋被亂刀刺死,小邱子也身中數刀,送往醫院緊急搶救,好賴撿回了一條命。這消息幾乎一夜之間,傳遍了京城各個角落。

隔了兩天又聽說,小邱子多處受傷失血太多了,還是住校的解放軍戰士輸血,才救下他一條命。從那以後,新街口玩主大勢已去,再也沒有能恢復元氣。小邱子也從此沒了消息。

再次去花枝胡同找鴻利,胡同裡的氣氛也輕鬆了,畢竟誰也不會喜歡牛二之類的人物。問起小邱子的去向,鴻利也是說不清楚。大概風雲人物退出江湖,都不希望被別人知道吧!若干年後,聽鴻利說:小邱子沒下鄉,在社會上混了不少年頭。他也聽人說的,八十年代,小邱子開了家汽修店,就在公主墳的附近。至於別的事,他從花枝胡同搬走幾年聯繫少了,也無從知曉。

在與鴻利聊起舊事時,說起小邱子,我們也曾經探討,那樣一個人,怎麼麼會風雲一時呢?鴻利與小邱子是鄰居,彼此間很了解,智商又遠高於小邱子,分析便很到位。他說:小邱子人很弱,手無縛雞之力,但他很善於借勢,背靠大樹好乘涼。他先前就是個「佛爺」,公交車上的是扒手,所有弄來的錢,都用來交通人情,舍血本拉關係;這種江湖義氣打動了某些人,也就為他培植起牢固的靠山。所以他得逞一時,一下子甚囂塵上。但出頭的榫子先爛,得意忘形不能長久,這樣被人報負是遲早的事情。

與鴻利聊小邱子時,花枝胡同已經拆遷有年,胡同的人早已煙銷雲散。除了小邱子,其他幾位沒什麼消息,只聽說李明來先「走」了,是患病「走」的。

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說起花枝胡同,已經沒幾個人知道了。但胡同裡的風雲人物——小邱子,怕不少人還會有印象。在這記上淡淡的一筆,算是對過往的回顧吧!

相關焦點

  • 北京胡同裡的貓擼貓地圖
    >本期選景地:北京各胡同老北京胡同貓北京的胡同裡,最常能偶遇的便是貓。大部分時間它們或穿梭於胡同中或靜坐於門墩、房脊之上,又或在汽車底下偷瞄你。少了些乖巧多了幾分傲氣,這種貓一般都被稱為「老北京胡同貓」。給這些胡同裡的貓拍照的拍攝師叫貓賊,是在北京做了10年流浪貓救助公益的貓賊攝影主理人。今年9月在東城的燈草小院辦過胡同貓展,北京很多愛貓人都去打過卡。
  • 北京胡同名!原來它的名字是這麼來的!
    「花枝?是種花的嗎」 花枝這個名字,很是嫵媚北京市清末出現的位於西城區東北部的胡同胡同門口有樹蔭兒的有特殊養殖技術的名字裡基本就是順帶著花鳥魚蟲兒的名字比如:花枝胡同、草園胡同、金魚胡同、養蜂夾道油 漆 作 胡 同「聽名字就知道這胡同油漆作坊」 胡以工廠作坊命名的多是老時候大部分人上班的地兒
  • 北京老城區胡同新舊名對照表——東城區
    、大蘇州小鵓鴿胡同 小鵓鴿市、鵓鴿市、小蒲鴿市小草廠胡同 小草廠、小草場飛龍橋胡同 飛龍橋胡同豐富胡同 豐盛胡同東帥府胡同 東帥府胡同東廠胡同 東廠東勝胡同 東井兒胡同東銀絲胡同 東銀絲溝胡同、銀絲溝胡同北口袋胡同 北口袋胡同北帥府胡同 馬家廟北官場胡同 灌腸胡同北梅竹胡同
  • 胡同記憶:乾麵胡同
    也許「下乾麵」根本與運糧車隊無關,曾經有個製作乾麵條的作坊在這條胡同也說不定。乾麵胡同東西連接朝內南小街和東四南大街,北邊有東羅圈和西羅圈二條支巷通史家胡同,南邊有中石槽和西石槽二條支巷往遂安伯胡同。乾麵胡同和左右毗鄰的胡同一樣,是北京最好的胡同,具有寬敞筆直大宅多名人多的特點。走進乾麵胡同,會看到廣亮和金柱這種高規格的大宅門比比皆是,即便普通的隨牆小門,放眼望去,也是庭院深深。
  • 【北京胡同】老北京胡同之最
    北京的胡同也猶如北京的一座座民俗風情博物館,記錄著北京的歷史變遷。關於北京的胡同你了解多少?北京最長的胡同是哪個?最短的又是哪個?靈境胡同是北京最寬的胡同,那麼北京最短的胡同又是哪一條呢……  最長的胡同——東交民巷
  • 胡同檔案丨拐棒胡同
    胡同檔案丨拐棒胡同 2020-03-24 1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北京胡同故事 八大胡同的前世今生
    要說北京最有特色的當屬一條條的胡同,胡同是歷史的產物,反應的是北京的風貌,不少外地遊客想了解北京的風土人情都會選擇走進胡同轉一轉。北京的胡同看上去都一個樣兒,但其實每條胡同都有各自傳奇般的故事,想一一了解這些胡同的故事還真得花一些時間。今天就隨小編看一看北京的特色胡同。
  • 你知道「胡同」的兩種含義嗎?「文氣」胡同和「人情世故」胡同
    聽見「胡同」這兩個字,想必大家就會想到北京的胡同。北京「胡同」不僅僅是一條條巷道,更是一種文化底蘊。見證了隨時間而變化的歷史,更是一座座民俗風情博物館,烙下了許多社會生活的印記。而且胡同裡沒又車水馬龍的喧鬧,有的是親切融洽的鄰裡關係。那小小的四合院,就是居民之間感情的載體。
  • 文華胡同:「紅色胡同」一步一景
    青灰色的老北京民居,古銅色的花壇,朱紅的窗框,胡同西口牆上鑲嵌的「鐵肩擔道義 妙手著文章」對聯,讓看似尋常的胡同卻又處處透著與眾不同,這就是位於西城區金融街街道的文華胡同。三年多的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讓這裡從一條被「重點投訴」的胡同變成了一步一景的「立體博物館」。
  • 北京胡同
    老北京人說有名胡同三百六,無名胡同似牛毛。胡同的太老爺是三廟街,最窄胡同叫錢市胡同,彎道最多是九道灣了。每條胡同都有個說頭兒,都有自己的故事,單看胡同名兒就能看到老掌故:耳朵眼胡同、背陰兒胡同、取燈兒胡同、悶葫蘆罐兒胡同、答帚胡同、盆兒胡同、狗乙巴胡同...
  • 北京胡同|①燈草胡同:孟小冬與梅蘭芳的曾住地
    ,請跟我們一起逛胡同,了解胡同歷史,品味胡同故事。燈草胡同:孟小冬與梅蘭芳的曾住地東西走向的燈草胡同,位於北京東城區東四路口往南,路東第三條胡同,西口在東四南大街,東口與禮士和演樂胡同相通,由於1965年將南北走向的下窪子胡同併入,原本一條直線的燈草胡同變成T字形胡同。胡同得名於明代,因此地距燈市近,售賣燈草(燈芯)的店鋪多叫燈草胡同。
  • 《胡同的故事》:說的是胡同,講的是情感,談的是文化
    《胡同的故事》,收集了冰心、季羨林、汪曾祺、梁曉聲、畢淑敏、王蒙等四十幾 位名家的散文,各人講述了有關北京胡同的故事。這些作家中,有些在胡同中居住了數十年,有些則只是於胡同中短暫居住,每人對胡同都有著不同的感情與感受。
  • 北京西總布胡同-近距離望見中國尊的老北京胡同!
    北京的胡同,不僅僅是老北京生活居住的地方,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深深地記錄著市井生活軌跡。小紅書:李33北京西總布胡同,位於北京城的根。又是一條與熱鬧的王府井僅一街之隔的老胡同。西總布胡同寧靜低調卻能眺望北京繁華CBD地標建築-中國尊和國貿三期等。
  • 傳統與現代在此交匯 | 磚塔胡同(京城最早的胡同)
    磚塔胡同是北京城最古老的胡同之一,也是迄今為止唯一自元大都時期即有文字記載且胡同名稱一直未變而沿用至今的胡同,有專家稱之為「北京胡同之根」。「胡同」一詞始於元代,有一種說法認為它來源於蒙古語「水井」一詞的發音。據元末熊夢祥所著《析津志》記載:「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胡同」,可知元代直接稱作胡同的道路只有29條,磚塔胡同即其中之一,歷經元、明、清、民國等數代而延續至今,已有近750年歷史,而另外28條胡同的名稱及實體均已無從考證。
  • 整天說「胡同」,您未必知道「胡同」什麼意思
    我認為現在留下的胡同名兒,有一部分是最早期佔領北京的蒙古軍隊,在1215年之後,沒有建成元大都之前,他們在北京的駐紮地,自己打井,打井後,這個井的名稱,後來逐漸變成了胡同名稱。他們打井的時候,那時還沒有胡同呢,但是留下了井名兒,變成了胡同,留到了今天。現在有些胡同可能拆遷沒有了,但是這些胡同在清朝、民國,有的甚至到解放之後還有呢。現在胡同留下來的就很少了。
  • 胡同文化聽老北京講五道營胡同的歷史
    南與箭廠胡同相通,北有二條支巷通安定門東大街。全長632米,寬6米,瀝青路面。方家胡同、地壇公園、青年湖公園、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等均在附近【元朝納入城市範疇】五道營胡同的歷史,最早應該可以追溯到元大都時期。
  • 安陽老城七十二胡同故事之----姚家胡同
    如鵝脖巷、梯家胡同、大夫鈴街、下凹街、短街等。8.是以主要建築和設施命名。如東、西鐘樓巷、白塔寺、戲樓後、大寺前、鐵獅口等。而相較這些命名方式來說,比較有故事的還是第二種。今天講一下我比較喜歡的一條胡同就是:姚家胡同。
  • 46位名家文人《胡同的故事》:胡同不會說話,卻是歷史的見證人
    這兩次相距近二十年的胡同記憶,卻因著胡同裡的幽香而融合在一起,讓季羨林老先生再也難忘,更有這般地情真意切不加掩飾,寫起胡同的故事來,首尾呼應,直抒胸臆——「我愛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愛我。」恰如他一向的散文特點——「真」與「樸」。
  • 磚塔胡同:北京最古老的胡同,見證七百年的文化興衰
    這七八百年的歷史中,許多胡同都經歷過戰火與興衰。有的胡同變成了大街,原來的老房子推倒,修了樓房。有的隨著朝代更迭而換了名字,幾乎難以辨認過去的風貌。然而,卻也有那麼幾條胡同,在文獻的傳承中,還能依稀窺見久遠的歷史故事。比如,磚塔胡同就是一例。元代北京的胡同名稱,保留到今天的已為數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