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問這個問題:為什麼遊泳入門在國內基本上是蛙泳,國外則是自由式?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國內入門學蛙泳的較多,我認為與學員的需求有關。
1、如果投入的時間和成本較少,希望速成,課時短(10節課),計劃只學習一種泳姿,
這種情況當然首選蛙泳。蛙泳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泳姿,應用場景多,適合男女老幼。
蛙泳的最大特點是: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入門。原因如下:
(1)蛙泳採用的是正面抬頭呼吸,呼吸的姿態比較自然,而且呼吸的窗口時間長,相對容易掌握。
(2)蛙泳採用俯身姿態,手腳在水面下運動,體態比較自然。
(3)劃臂、蹬腿都是左右對稱的,身體縱軸的平衡不需要關注。
(4)蛙泳的動作有一段滑行間歇,非常方便控制節奏,可以遊得很從容、很省力。
(5)蛙泳動作和踩水動作有共通之處,在學習蛙泳的過程,踩水也基本學會了。儘快學會踩水保證安全對初學者意義重大。
(6)蛙泳翻過來基本上就是反蛙泳,也叫仰漂。第一期我們提過這個仰飄,非常實用!比如說遇險可以在水中保持體力,長時間漂浮等待救援。
(7)蛙泳在天然水域也非常實用。特別是抬頭蛙,頭部位置較高,方便觀察四周環境、躲避危險;水質較差的場景下那就更實用了,抬頭蛙可以讓你的頭部濁淤泥而不染;另外蛙泳的動靜可以控制得很小,如果你想偷偷摸摸地幹些什麼,蛙泳可以不發出一點動靜....
2、如果你打算計劃系統學習四種泳姿,或者投入的課時較長(至少30節課以上),
那麼泳姿教學順序,除了蝶泳不能先教,其他三種都是可以的,而且各有道理。
通常會有4種方式:
爬-仰-蛙-蝶
爬-仰-蝶-蛙
仰-爬-蝶-蛙
蛙-爬-仰-蝶
這種情況,需要長期投入時間和成本,需要一年四季堅持。
現狀是:遊泳運動在中國其實不夠普及,恆溫場館不多,一年四季堅持全年遊泳的人也不多。所以實際大量需求還是低成本的速成需求,也就是我們看到的暑期火爆的、大量的短訓班、速成班。
國內其實也有不少長訓班,大部分以青少年班為主,基本上都是從爬泳或仰泳教起的,而且並不是你想像中的教完一種再教下一種(這叫單一教學法),通常會採用綜合教學法,幾種泳姿拆分成分解動作交疊教學。
所以:
如果你學遊泳是為了避險,那就直接學習蛙泳和踩水,又快又實用,短時間內能遊個25米和踩水,足夠你應付一陣了。
如果你是自學遊泳,獨自一人身邊沒有老司機帶,那麼第一要務是在泳池範圍內學會自保。當然也應該儘快學會蛙泳,自保的基礎上再考慮通過視頻啊、請教他人啊、制定訓練計劃啊,進一步提高。
如果你參加遊泳短期速成班,那對不起,基本上所有的教練都會採用先從蛙泳教起,本來區區10節課掌握其他泳姿也不現實,蛙泳短期效果最明顯。另外短訓班的教練心裡也是這麼想的:「趕快讓這傢伙能飄在水上,免得我要一刻不停地盯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