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規律的人可能越來越少了。無止境的加班,各種各樣的活動,生活中的「意外」總是隨時發生。一日三餐按時吃,在很多人看來,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除了工作原因,也有一部分人平時對吃飯不太講究,餓的時候就吃,不餓就不吃,從來不在意時間早晚。其實這種吃飯沒飯點的習慣,對健康來說是個隱患。
平時經常不按時吃飯的人,這3個危害躲不過,早知早改
容易導致肥胖
很多人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不能按時吃飯,讓身體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其實這樣很容易長胖。因為在很餓的情況下,身體和大腦會不斷發出進食的信號,在下一次吃東西的時候,就很容易吃多,而且身體也會大量儲存脂肪來預防這種「斷糧」的現象再次發生。
而且,經常吃得太晚,缺乏消耗熱量的時間,加上平時不怎麼運動,脂肪都會囤積到身上,人也就越來越胖了。
容易患腸胃疾病
規律飲食不僅是生活健康的表現,更是有利於腸胃適應我們習慣的方式。因為這樣腸胃才能更加高效率進行吸收和消化的工作,而經常不按時吃飯的話,會讓腸胃一會兒飢一會兒飽,會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時間久了很容易誘發腸胃疾病。
體質下降,精神不佳
有人覺得不按時吃飯是件小事,其實對於人體健康來說,不按時吃飯,身體就不能及時得到營養供給,時間長了就會影響機體的正常運轉,導致免疫系統紊亂。同時,晚飯經常吃得過晚,睡覺的時候腸胃裡的食物還沒有完全消化,就會影響睡眠質量,導致第二天精神不好。
除了以上這些常見的問題,經常不按時吃飯還會導致結石、增加心臟病、糖尿病的風險,所以,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對大家來說都是好處多多的事情。
這樣吃飯,想生病都難
每餐間隔4-6個小時
不知道大家在吃飯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時間,一般來說,早餐和午餐,午餐和晚餐之間,最好都能間隔4-6個小時。這段時間既可以給腸胃充足的消化時間,也可以讓我們在飯點準時感到飢餓,每頓飯都能有食慾。
吃飯時細嚼慢咽
很多朋友吃飯的時間很短,慢慢養成了狼吞虎咽的習慣,其實這對腸胃是非常不利的。沒有經過充分咀嚼的食物進入腸胃,不僅會磨損腸道和胃壁,還不容易消化,會導致胃脹、消化不良等反應。所以在吃飯的時候,大家要學會細嚼慢咽,延長用餐時間。
充分利用飯後半小時
吃完飯以後,很多朋友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躺在沙發上,或者坐著看看電視、玩手機,其實飯後這半個小時裡,大家可以好好利用起來,可以稍微活動活動,比如擦擦桌子、洗洗碗、拉伸一下等等,不要立刻坐下來。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腸胃進行消化,也能避免脂肪堆積造成肥胖。
如果你最近經常沒有飯點,總是不按時吃飯,希望儘早改過來,因為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或許正在損耗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