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走到了第四次公演,節目組的「保皇牌」也打的也越來越順手了。
在觀眾眼中,強捧「皇族」是浪姐「一手好牌打到稀爛」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節目組偏向個別選手的爭議一直存在。
甚至有網友說,萬茜是節目的「明面上的皇族」,藍盈瑩是「祭天的皇族」,而李斯丹妮則是「隱形的皇族」。
藍盈瑩幾次不掩飾野心的表現,讓她成為網友炮轟的對象,不僅外貌羞辱她「就是沒有女主臉」,甚至被「一臉喪氣、面中凹陷」這樣低劣的人身攻擊。
但是萬茜和李思丹妮卻一直吃著節目帶來的人氣紅利,直到近期,這兩位的人設也翻車了。
在新一期節目中,萬茜組拿到了第三名的成績,理應最後一名選擇歌曲。
但是到了萬茜選擇時,「端水大師」黃曉明卻給她亮出了特權牌。
既然如此,那麼排名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不禁讓人疑惑,在真人秀裡營造人見人愛的虛假繁榮,然後敗光路人緣,真的有意思嗎?
她們都是最受姐姐們寵愛的姐姐。從浪姐播出到現在,很多觀眾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
我以前都沒怎麼聽說過萬茜,為什麼在節目裡,粉絲、觀眾、姐姐們都喜歡萬茜?
初舞臺就有好幾位姐姐,難掩欣賞:
即便是第二次公演舞臺造型一言難盡,得票也依然高居不下;
到了三公,儘管整體表現中規中矩,萬茜組依然拿下了第一名,萬茜個人得票數也是一騎絕塵。
但是在《定義》訪談中,萬茜的節目播放量卻排在倒數,這還是在萬茜的採訪引起最多爭議和話題的基礎上。
第三次公演排練期間,姐姐們的備採中萬茜組的採訪內容一致圍繞隊長萬茜展開。
但是金晨的採訪卻被發現是7月19號補錄的,因為採訪中造型和妝容裝飾都和7月19號機場造型一模一樣。
很難讓人不懷疑,是不是照著本子念經。
三公節目正片中,也刻意刪掉了萬茜不太雅觀的動作,還把金晨的高光鏡頭剪掉,換成了萬茜。
不難看出,從頭到尾,節目組都在有目給萬茜立人設,對萬茜的種種呵護備至,也坐實了萬茜「芒果保送生」的地位。
與此同時,節目中李斯丹妮「隱形皇族」的身份也越來越藏不住了:
寧靜想和她合作;
藍盈瑩想請她指點舞蹈;
張雨綺把她視若珍寶;
跳舞PK也默認她來上場。
李斯丹妮的實力真的就那麼強嗎?2011年,以《快樂女聲》全國六強出道的李斯丹妮,體驗了過山車的感覺。
誠然華語樂壇並不景氣,但是李斯丹妮也沒能拿出可以出圈的作品,選秀時期的掌聲和尖叫很快沉寂下去。
此後,李斯丹妮開始繼續參加各種選秀和真人秀。
《舞林大會》《蓋世音雄》《蒙面唱將》《明日之子》還都是與明星同場PK,後面李斯丹妮又開始參加素人選秀。
2018年參加了《中國新說唱》,導師之一是與她在《蓋世音雄》中同臺競技的鄧紫棋,可惜的是李斯丹妮連海選都沒通過,在正片中也並未露臉。
2019年李斯丹妮報名了《這!就是街舞第二季》,可是也沒逃過一輪遊的命運,表演鏡頭幾乎全部剪掉,徹底淪為節目的背景牆。
在這兩檔節目中的失意表現似乎也印證了一個事實:「憨憨」的李斯丹妮,rap和街舞能力並沒有那麼強。
節目組想捧「皇族」的心思昭然若揭,可萬茜還是立著「人淡如菊」的人設。
可是人設和紅一樣,是一門玄學。
如果問娛樂圈最容易立也最容易崩塌的人設是什麼?
那一定是:人淡如菊。
既可以將它理解為明星本人「佛系」、「不愛爭鬥」、「不想紅只想奉獻作品」的表徵,也可以理解為用來掩飾「紅不了」的遮羞布。
只要有那麼一兩個拿得出手、過得了關的作品或者代表角色,正好又不紅,就可以立一個「人淡如菊」的人設。
但是當明星的野心有一絲絲暴露,人淡如菊就成了一個貶義詞。
在易立競對萬茜的採訪中,前後矛盾的答覆,讓網友品出了萬茜「想紅又裝不在乎」的樣子,引發了對「萬茜是不是很假」的爭議。
萬茜的經紀人在髮長文回應了這個爭議,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我們萬茜是好演員,不要紅不紅衡量演員的職業追求。
行吧,不紅是你們自己說的,不讓評價紅不紅的也是你們。
其實,本質上來說,明星就是一個品牌,人設就是對品牌的包裝,如果能實現「品效合一」,也是錦上添花。
近幾年的審美越來越多元包容,大眾對於有記憶點的明星尤為喜愛,但是立人設的關鍵就在於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為之。
但是,人設一旦崩塌,便會再無回天之力,明星本人表現出的所有美好特質,都會被懷疑是不是演出來的。用傳播學的理論來說,這就叫破窗效應,窗戶破了,整個房子都會顯得破敗。
隨著「人淡如菊」人設的崩塌,萬茜的其他人設也越來越站不住腳。
「姬圈天菜」、「浪姐海王」、「萬總攻」都是萬茜的粉絲們為她冠上的稱號,儘管這些名詞都帶有調侃意味,但是在粉絲的圈子裡都算的上讚美之詞。
可是大家對萬茜卻不那麼友好,成了大家眼裡的「萬金油」。
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喜愛的總攻、天菜都是在舉手投足中不經意流露出來的個人氣質,而不是刻意營造出的模稜兩可的人設。
大家對萬茜的印象一直是知性大方的青衣女演員,給人「沉穩自得」的感覺。
但是,現在的萬茜仿佛在吃到了人設紅利之後,刻意地向「姬圈」的方向靠攏,讓人覺得十分彆扭。
無論節目裡還是節目外,都能看到萬茜主動的和姐姐們營業。
反觀李斯丹妮這邊,人設剛立起來,就崩塌了。
作為歌手出道的李斯丹妮反而被專注演戲的萬茜訓教音準問題;
曾經以性感路線示人,卻硬生生凹出一個「不會塗口紅」的智障人設,李斯丹妮的表現越來越讓人迷惑。
特別是萬茜和李斯丹妮,在近期的節目中宛如在線發起了糖。
觀眾們也很疑惑:李斯丹妮是不是和萬茜故意炒CP?
炒CP是綜藝節目一貫的吸睛手段,CP的組合不限定性別和年齡,可以是男男、女女或者男女。女明星們一起炒CP就更吸引人了,進可引人無限遐想,退可解讀為「閨蜜情」。
而且女生在感情表達上本就更加外放,牽手、擁抱、親吻等動作出現在女生之間還是常見的行為,如果是男生之間,想必會引發輿論的一片譁然。
劉詩詩和倪妮的「為妮寫詩」猶如黑白天鵝,比肩而行。
《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和富察皇后的「令後CP」一靜一動,極為互補。
《青春有你2》中虞書欣和趙小棠的「大虞海棠」,簡直是快樂的沒心沒肺。
萬茜和李斯丹妮「成熟大姐姐」和「年下小狼狗」的形象也的確撩撥了不少CP粉的注意力。
但是,嗑CP的樂趣就在於若有若無、朦朦朧朧的情愫,一旦刻意的展示給公眾,難免有些油膩。
最讓觀眾反感的還不止是人設翻車。
三公播出後的第三天,萬茜發了《Gentlewomen》的練習室版。
袁詠琳評論說自己只穿了運動內衣、戴了沙袋很多動作沒跳出來,稍微有點衝浪經驗的網友都能品出來,袁詠琳對自己在萬茜視頻中的表現並不滿意。
有網友把萬茜的操作用宿舍關係做了比喻,「舍友趁著宿舍裡最好看的女孩不在,發了我們的合影,裡面她最好看,而我連妝都沒化,我應該生氣嗎?」
簡直瞬間get到袁詠琳的點。
萬茜和李斯丹妮在節目中的表現也難免有「媚男」趨向。
二人都在節目中的標榜自己「女漢子」,這也讓觀眾感覺她們已經背離了這檔節目的初衷。
《乘風破浪的姐姐》本是要發揚女性魅力、打破固有的偏見,而姐姐本人卻還在節目中不自覺地流露出「厭女」的傾向。
《浪姐》公演的舞臺上黃曉明問萬茜:「為什麼微博上挺你的男明星那麼多?卻沒有女生?」
萬茜回答說:「可能因為自己性格像男生,他們都把我當哥兒們。」
不過在萬茜經紀人的長文中,卻說男星集體為萬茜打call是自己聯繫萬茜閨蜜做的。
但是袁弘微博裡卻說是萬茜自己聯繫的他,讓他幫忙宣傳;
秦昊也在直播中說,萬茜讓所有合作過的男神轉發微博。
那麼問題來了,是有人在說謊,還是說萬茜的微信是經紀人在用?
萬茜的經紀人在長文中回應營銷過頭,說團隊不會把錢用在營銷上,可是後腳各大娛樂帳號就針對長文做出了及時反應,長篇大論地進行解讀。
相比過去,萬茜和李斯丹妮都算是翻紅了一把,這次口碑翻車並不見得一定是一件壞事。
人設說到底是為了迎合粉絲賦予偶像的幻想,它既是大眾記憶明星的記憶點,也是限制明星發展的一種枷鎖。
立下不會塗口紅的人設,再想走性感成熟路線難免顯得虛假;
立下「像男孩」的人設,再想展現女性優雅從容的一面也顯得古怪;
立下「從不營銷」的人設,到了真營銷的時候就顯得虛偽可憎。
要我說,立人設這件事,要麼早點立,從入行開始就做一個表裡如一的人;要麼乾脆別立,坦坦蕩蕩做真實的自己。
又當又立的後果,只能是今天因人設精彩起了高樓,明天因人設崩塌樓也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