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死拿著股票不撒手,莊家會怎麼辦,那麼,這隻股票會怎麼樣。在中國這樣的投機的賭場市場,散戶是鬥不過莊家的,散戶雖多,但是都是一盤散沙,如果所有的散戶能團結一條心,莊家還真的一點辦法就沒有,問題是散戶不可能一條心,莊家就有的是辦法,散戶死拿著股票不撒手莊家稍微拉高誘多高拋,如果反覆向下砸盤,每次誘多後砸盤總有一部分散戶出逃,如此反覆拉小反彈向下砸盤,只到大部分散戶賠錢出局。
就像這次一樣,很多股票是莊家機構反覆磺盤,直到砸到所有的散戶心理徹底崩潰,多頭徹底絕望死心,砸到上市公司都受不了,砸到Z府都受不了,出來救市,股市才真正見底,這個時候散戶再也不相信股市的任何事情了,再也不願意聽到股市的任何聲音了,這就是真實的股市莊家與散戶的較量。
散戶憑自己的能力和知識及信息是不可能戰勝莊家的,只有找到真正的頂級專家跟著頂級專家,找準股市的死穴,才能在股市賺錢。
莊家建倉的時間與空間權衡
理解建倉時主力對時間和空間的權衡,需要深刻理解市場為何總是在悲觀絕望時誕生機會,在突破前夕出現折磨人的走勢。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可能對這些現象早已耳聞,但在這裡我想說的是,知道並不等於就有深刻的了解,而且問題往往就出在知道卻沒有深刻了解的時候。
很多人可能會問,這有什麼區別呢?不但有區別而且區別很大。知道很有可能就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別人提起就想起來,沒人提起就很有可能毫無印象,其實這與不知道沒有什麼區別;而深刻了解則是植入腦海中深深的記憶,我們要的就是這種狀態。
為何我們需要的是深刻體會,而不只是知道呢?這與資本市場的特性有大的關係,這是一個時刻充滿著誘惑和恐懼的市場,很容易使人失去理智,請問,在這個浮躁的、時刻可能使人失去理性的市場,停留在表面上的記憶能夠發揮作用嗎?平時你可能都想不起來,在非理智或情緒受幹擾的情況下就更不用說了。只有深刻理解後深深植入腦海深處的東西,才有可能在非理智的情況下進發出火花來,抑制住非理性的行為。所以說,對市場的看法或一些思路上的東西一定不能停留在表層,而要深層次地理解。
我們再來看看現象背後的本質。首先我們來想一想什麼樣的價位具有吸引力。
對於主力資金而言,要想獲得上漲的空間,無疑只有兩種途徑,一是在原有基礎上繼續上漲,帶來絕對向上空間;二是在現有基礎上跌出來的空間。進一步研究,在原有基礎上繼續上漲帶來的絕對向上空間是可以帶來獲利空間的,但如果該股的價位原本就處於相對高位,作為主力資金會不會覺得當下價格有點高呢?在高的基礎上要想繼續向上拓展空間也是可以做到的,但運作成本是不是過高呢?而且考慮一下風險,要是下跌呢?所以,綜合來看,當價格本來處於相對高位時,進一步向上拓展空間運作成本較大且空間也較為有限,同時,風險也相對較大。對主力資金而言,這種途徑無疑不會很有誘惑力,除非短期內公司有可能出現重大利好使其基本面的價值出現突變,否則不會輕易出手。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市場中也是存在強者恆強現象的。
我們再來看看第二種途徑,即在跌出來的空間尋找機會。一來經過下跌後,最好是大跌,短期風險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釋放;二來,跌出的空間可以成為接下來獲利的空間,也就是後市獲利的空間將更大。總體來說,這一途徑更安全,獲利空間也更大,無疑對於主力資金而言更具誘惑力,更靠近於主力資金會考慮採取的建倉策略。看到這裡,相信大部分投資者對為何行情總是在絕望的時候發生轉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因就在於,絕望的時候往往就是行情處於大幅下跌中後期極度低迷或泥沙俱下的恐慌階段,此時對於主力資金而言,正是收集廉價籌碼的極好時機,當然前提是大的格局依舊向好。其實這也驗證了前面所提及的一個重要思路:無人問津處,暗流在湧動。市場泥沙俱下並不一定就是壞事,很有可能接下來醞釀的是物極必反的趨勢,通過表面現象看到本質才是贏之道。
建倉時的空間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這裡的空間是主力資金建立底倉的價格範圍,即吸納籌碼的區域,主力在這個空間內完成對籌碼的收集。理解空間的概念後,相信大家對為何市場在真正啟動前夕總會出現反覆折磨人的走勢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這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主力未完成籌碼的吸納任務之前,一般都會使股價重新回到上述所說的建倉空間之內;另一方面,主力要想在此空間內獲得需要的籌碼必須不斷地反覆,製造折磨人的走勢,才能使市場交出籌碼,從而收集所需要的籌碼,完成底倉的建立。看清現象背後的本質,才能使我們在此起彼伏的市場中獲得最後的勝利。
巴菲特曾經說過:短期來說市場是投票機,長期而言是稱重機。也就是說,對於短期而言,市場千變萬化,受市場情緒變化的影響較大,不可預期和不確定性因素太多,雖然可以找到一些規律,但不可能長期精確,這也是為何喜歡頻繁操作短線的投資者很難從市場中長期盈利,而更多的是虧損的原因。這是現實,也是市場中常見的一種現象。每天一股腦地扎在市場中拼命廝殺跟隨市場起舞,最終還是費力不討好,被市場折磨得不成樣子。主力建倉時要的就是一個折磨人的效果,懂得這一本質的投資者,面對市場的波動至少會多一份淡定和從容,而不至於每次股價一騎絕塵之前就被顛下馬。
探討完主力建倉時對時間和空間的權衡後,相信投資者對市場的本質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最終產生的效果如何,就看能否轉化為實際行動了。還是那句話:有些東西知道了並不一定能發生作用,行動才是邁向成功的關鍵。
莊家建倉的盤面特點
一、人氣低迷
莊家吸貨不僅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還需要一定的市場環境才能完成建倉。大家知道,火爆的市場便於出貨,低迷的市場便於進貨。所以,有的莊家在整個建倉過程中,特意製造低迷市場,達到吸貨的目的。低迷市場分為兩種:一種是大勢低迷;一種是個股低迷。大勢低迷時,人氣渙散,交投清淡,證券交易大廳人數稀少,市場悽悽慘慘戚戚,冷卻到了極點,甚至對股市產生懷疑或喪失吸引力。個股低迷時,一般表現為局部行情,多屬非主流板塊或主流板塊中的個別個股;除基本面因素外,往往缺乏主力資金關照,交投清淡,盤面死氣沉沉,走勢黏黏糊糊,或者是由於莊家「晚來一步」所致。
二、能量減弱
莊家在露出「陰相」的整個過程中,一般的盤面表現為:成交量從大到小逐步縮小直至地量水平,「陰相」到了後期,幾分鐘甚至半個小時才成交一二手或筆,全天交投也不過幾十、幾百手或筆(這是黎明前的黑暗);量能從強到弱逐步衰竭直至無力抵抗,盤中反彈的高點一個比一個低,低點一次比一次矮,直到最後扒底沿著一條近似水平的直線作窄幅波動,形成一條拖地的「狐狸尾巴」,不知哪天能甩起來(這是風雨前的寧靜)。這種現象,若過早介入,難免被莊家折磨得精疲力竭;若過晚介入,又怕出現「旱地拔蔥」(個別現象)行情。「陰相」時的能量減弱往往伴隨著人氣低迷,因而兩者有一定的互動性。
三、市場無序
股價到了真正的底部時,往往是無規則的自然波動,無法從技術面上去分析研究後市的走勢,K線、波浪、趨勢、切線、指標(多數)基本失效,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這階段經常出現這種盤面現象。另外,有的股票在經過一輪調整後,到了一個相對低點,或者股價見底經小幅回升後,到了一個相對高點,形成無規則的自然波動,上下方向不明,市場表現無序。這種盤面現象,是下跌中繼平臺?還是上升中繼平臺?無法從盤面上找到答案。針對這種無序的運行特點,我們的策略是:多看少動,方向明朗,立即決斷。
四、碎步而行
在「陰臉」時期基本上沒有大幅的震蕩,股價波動幅度很小,尤其是中後期更是如此,就像「八十歲的老太太上路—一碎步而行」。在盤面上表現為,漲時沒勁,跌時不猛,盤時最久熬死人。在K線排列組合上,多以小陰小陽出現,很少有大陰大陽的產生,即使偶爾出現一兩根大陰大陽,隨後很快又重蹈覆轍,一般日波動幅度在3%以內,甚至更小。
可見,在這階段一般散戶無錢可賺。生活中的「陰相」不惹人喜愛,莊家在盤面上的「陰相」當然吸引不了投資者。沒有眾人火熱追捧的股市,其表現肯定是低調的。在一個十分低迷的市場中,雖然每天都有紅盤報收的股票,但這是股市的「馬虎眼」,對散戶投資者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今天漲一點,明天跌一點,上上下下折騰一段時間後,來來回回還是不夠手續費。常有股民朋友感嘆:「一買進股票就跌,一入場就要熬日子,這個市場賺錢太難了。」「省吃儉用炒股票,不如存錢養老保。」因此,在「陰相」時期非操盤高手不可為之,一般投資者儘量少操作為宜。
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
一、小幅下彎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
小幅下彎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是主力莊家所有的建倉吸籌手法中最毒辣的一種吸籌手法。因為股價呈現出連續的單邊下跌,市場上的持籌者沒有絲亳的喘息機會,在此期間,如果拋出籌碼者都是在「追跌賣出」,它給持籌者的心理打擊是連續式的進攻。在戰爭中,連續的猛烈炮火攻擊是摧毀堅固防線的典型戰術方法,而摧毀市場持籌者心理防線的最好辦法就是操縱股價連續朝下下跌。
小幅下彎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與大盤指數的運行比較有如下操盤技巧:
因為小幅下彎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呈現出單邊的下跌走勢,當大盤指數呈現出不同的運行狀態時,個股上的價格運行狀態也有相應的變動,大盤指數與個股的運行比較有以下結果:
(1)當大盤指數上升時,個股上呈現出小陰下跌狀態。
(2)當大盤指數橫走時,個股上呈現出中陰下跌狀態。
(3)當大盤指數下跌時,個股上呈現出大陰下跌狀態。
該股經過一波下降趨勢的運行後,股價已下跌至主力莊家認可的建倉區域,主力莊家隨即進入建倉吸籌環節運作。在築底過程中,主力莊家使用了小幅下彎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進行吸貨。從K線圖上就可看出:K線價格呈現出緩慢陰跌的走勢,主力莊家使用此種吸籌手法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在市場持籌者的心理上形成持續的打擊,從而迫使意志不堅的持籌者拋售,然後趁機買入。當主力莊家的建倉吸籌任務完成後,股價後市就會朝上運行。
二、大幅反彈小幅下跌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
大幅反彈小幅下跌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是主力莊家使用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裡最為溫和的一種手法。因為主力莊家在打低股價的過程中還不斷製造反彈,讓一些市場持籌者可以在較高的價位拋出。大幅反彈小幅下跌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雖然屬於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裡的一種溫和手法,但正是因為股價不斷反彈所形成的短期手法最迷惑市場上的投資者,有相當一部分的持籌者就會逢反彈減磅,而主力莊家則趁機吸納。
大幅反彈小幅下跌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與大盤指數的運行比較有如下操盤技巧:
(1)當大盤指數朝上上漲時,個股在主力莊家打壓下跌的過程中也出現反彈。
(2)當大盤指數橫向平走時,個股在主力莊家的打壓過程中出現下跌。
(3)當大盤指數調整時,個股在主力莊家的打壓過程中出現大幅度的下跌。
主力莊家在使用大幅反彈小幅下跌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時所製造的反彈也為後市的騙線打下了基礎。因為當股價反彈後並沒有反轉,而是在後市出現反彈天折,當反彈結束重返跌途時就會使市場上的持籌者原本還抱著該股後市可能會走好的一絲希望再次落空,使持籌者的心理想法徘徊在期望與失望的邊緣,當反彈結束後就形成越不過前高點後市再次下跌的技術走勢。股價再次下跌並擊穿前反彈低點時,此時在技術分析上形成了下破前低點的技術破位,技術破位是迫使懂技術分析的持籌者止損離場的最好辦法之一。
該股經過一波大幅度的下跌後,風險已基本釋放殆盡,主力莊家此時就進場開始建倉。
主力莊家在該股上使用了大幅度反彈小幅下跌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吃貨。主力莊家使用此種手法吸籌可以連續地製造反彈夭折的嚇人表象來恐嚇持籌者,當股價打穿前反彈低點時又可形成技術破位的騙線動作,技術破位是獵殺懂技術分析的持籌者的最好方法之一。主力莊家使用這些恐嚇手法的目的就是迫使投資技術欠缺的持籌者賣出,從而完成建倉吸籌任務。當主力莊家建倉吸籌完畢後,股價就會朝上上漲。
三、逐波下臺階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
臺階下行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是主力莊家較常採用的另一種建倉吸籌手法。臺階下行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對市場持籌者的心理打擊相比小幅下彎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要低一個級別,如果將小幅下彎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對市場持籌者的心理打擊定為極強級別,那麼臺階下行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就是很強級別。而複合下跌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屬於較強級別,反彈下跌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則是四種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中最弱的。
臺階下行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是主力莊家在打低股價吸籌過程中,並沒有直接的一路朝下打壓,而是打壓一定幅度後就構築一個平臺,在構築平臺的過程中趁機吃貨,當構築平臺完成後就再次打壓股價造成下破平臺的技術破位險象,同時也可起到清洗在構築平臺時買入的抄底盤,懂得技術分析的持籌者看見股價再次打穿平臺形成破位之勢後就會止損離場,主力莊家則乘機繼續收集籌碼。
使用臺階下行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在較小的跌幅中,既可做到恐嚇持籌者,同時又可延長吸籌時間。構築平臺的橫盤方式就是一種延長時間而幅度窄幅波動的手法。因為主力莊家不希望將股價打壓太深,否則會引來市場上的空倉者抄底買入,萬一有空倉者在主力莊家建倉的最低價位置買入,則主力莊家就很難採取有效措施再清洗這部分抄底盤出去。並且構築平臺後再打穿該平臺就可以形成技術破位,技術破位是清洗懂技術分析者的最好手法。
當構築完一個平臺後就可以根據需要再構築第二個、第三個以上的平臺,並且可以根據預先的打壓計劃來控制平臺與平臺之間的跌幅。例如:平臺A與平臺B及平臺C之間的距離可大可小,一切根據當時的實際需要進行動態調整。當主力莊家使用臺階下行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完成吃貨任務後,此時從K線圖上觀察就會發現股價如樓梯的臺階一樣,一級一級地下行。主力莊家打穿多少個平臺就構築多少個技術破位的騙線陷阱,而這所有的技術騙線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恐嚇持籌者拋出,然後再乘機買入。
該股經過一波大幅度的下跌後,股價已進入主力莊家認可的建倉區域,此時就吸引了主力莊家入場做多。
主力莊家在該股上使用了逐波下臺階式打壓低吸建倉吸籌模式手法買入。主力莊家使用此種吸籌手法的主要好處是:既可延長吸籌時間又可製造擊穿平臺的技術破位騙線陷阱,技術破位是迫使懂技術分析的持籌者拋出的最好方法之一。這樣,主力莊家就達到了建倉吸籌的目的。當主力莊家建倉吸籌完畢後,股價後市就會朝上運行。
四個方法判斷莊家是否在加倉
莊家的加倉操作與建倉操作一樣,必然會導致成交量的放大,捉住這個問題的核心,判斷莊家是否在加倉就比較容易了。莊家的建倉是一個漫長的工作,莊家做多股價的周期越長,建倉的周期也必然會較長,如果莊家只是短線玩一把,那麼,就無需花費太多時間去建倉,當然,這類個股對於投資者來講,錯過也沒什麼可惜的。想要實現高額的利潤,就必須要不斷地尋找那些肯花較長時間建倉的莊家。同時,建倉周期較長的個股,潛伏其中的莊家實力也往往較大。
在判斷莊家加倉時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之前與當前的走勢進行判斷,另一種是通過後期的走勢進行判斷。通過之前與當前的走勢進行判斷,帶有一定的預測成分,而通過後期的走勢進行判斷可以得到確定性答案。當然,通過後期走勢進行判斷並非是說要等股價已經上漲很多以後才開始分析,而是在放量後期股價剛剛起漲時進行分析。如果股價已經漲得很高,所出的結論再正確也不能運用於實戰,這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在實戰操作時,這兩種方式都要結合進行,判斷莊家是否在進行加倉操作,常見有四種分析方法,下面一一為各位讀者朋友介紹。
哈飛股份
股價見底之後,成交量連續密集性放大,雖然此時成交量的放大並未促使股價上漲,但是投資者應當意識到:在莊家建倉區間往往不會允許快速上漲行情的出現,只有在莊家建倉完畢以後,真正的上漲行情才會形成。莊家沒有吃飽喝足是不會輕易上路的。
在主升浪出現的前幾天,成交量再度形成放大狀態,由於此時的放量過後股價便展開了大幅上漲的走勢,因此可以確定這是莊家的加倉行為。股價見底連續三波放量過後的第四波放量是莊家加倉的信號,而主升浪出現時的放量則更是莊家加倉明確信號。
首先通過第四波放量確定莊家的加倉行為,而後,也可以在股價開始有明確上漲動作時進而確定放量的性質,一旦莊家加倉的性質明確,就算股價產生了一定幅度的上漲,只要漲幅沒有超過20%,投資者入場操作依然有較大的獲利空間。始終記住:莊家的加倉意味著前期建倉操作的結束,同時,也意味著新一輪上漲行情將會馬上出現。
華海藥業
股價見底之後出現溫和上漲的走勢,同時成交量保持連續放大的形態,量能的放大說明莊家開始入場進行積極地操作,而股價溫和的上漲則是莊家人為地控制股價的漲幅,在於壓縮成本。
溫和上漲一段時間以後,股價形成橫盤震蕩的走勢,同時,成交量隨之萎縮,量價此時的變化意味著莊家在盤中進行著洗盤的操作,藉助股價的震蕩將低成本的投資者清理出局。縮量調整結束以後,股價突破上行,並且成交量繼續放大。此時的量能是莊家的加倉量還是對倒拉升量呢?
由於突破點是一輪上漲行情的起點,所以,在這個位置如果莊家手中依然有資金,必然會積極地進行加倉操作,此時加倉不僅可以提高整體持倉量,還可以達到推高股價的目的,對莊家來講可謂是一舉兩得。在突破點加倉以後,股價後期大幅上漲,莊家成功地發動了一輪上漲行情。
魯信高新
在股價下跌的末期,成交量已開始連續放大,結合後期走勢進行分析可以確定,莊家在此開始了提前的建倉操作。隨著買盤的不斷入場,股價終於扭轉下降趨勢轉為持續性的上漲。下跌末期以及上漲初期的放量均是莊家資金的建倉量。
第一輪上漲一定幅度後,股價短線出現調整走勢,調整區間成交量極為低迷,此時的量價形態說明莊家的震倉操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場中該走的拋盤全都走了。調整結束以後,成交量再度恢復放大,這促使股價向上突破了前期的高點。從莊家建倉的角度來講,在沒有買到一定量股票以後,莊家是不希望股價形成突破走勢的,因為突破走勢使得趨勢變得非常明確,這必然會吸引大量資金入場操作,莊家在沒有買到大量股票之前,是不希望有眾多資金跟風操作的。因此,連續放量後股價一旦形成放量突破走勢,便意味著莊家建倉已完畢,上漲行情將會展開。
由於突破點往往是下一輪上漲行情的起點,所以,此時的位置依然是有效的低位,再加上股價馬上將會展開上攻上行,莊家必然會在上漲到來之前再度加大買入股票的力度,雖然前期的放量已使莊家持有了較多數量的底倉,但是,在上漲行情到來之時,誰不想多買些股票呢?
輝煌科技
該股上市以後出現了一輪較大幅度的上漲行情,對於那些上市後走勢強勁的新股投資者都需要進行積極地關注,因為這類個股對於莊家來講建倉非常容易。
股價上市以後創出新高,很顯然只有盤中買盤數量較多才可以出現這樣的走勢。這意味著有資金在其中進行著積極地操作。股價上漲之後出現首輪調整走勢,調整低點處成交量明顯萎縮。調整結束以後成交量再度放大,此時的量能並非是莊家建倉的開始,而是資金在該區間進行加倉操作。
莊家敢於在股價上漲一定幅度後繼續大量買進股票,可見該區間並非是頂部,加倉區間對應的應當是股價新一輪上漲行情的起點。莊家可以控制股價的波動,他自然會知道什麼位置是行情的啟動點,而在行情將要啟動之時,莊家也必然會盡最大力在場中進行操作。
跟莊實戰策略——具體跟莊技巧
一、計算莊家的利潤率
在跟莊的過程中,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莊家的利潤率,這樣有助於成功跟莊。那麼在實踐中,投資者應如何判斷莊家的利潤呢?一隻股票要拉升到什麼幅度,莊家才有獲利的空間呢?
坐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利,莊家在坐莊過程中所付出的全部費用就是他的成本。莊家在股票操作的過程中,有一個莊家的最低利潤預估和行業的平均利潤率。考慮中國股市的實際情況,基本上是以股價翻倍的位置作為賣出目標。
莊家在坐莊的過程中,不管使用何種手段,都必須是從低價買入、到高價賣出,這是股票操作的規律。莊家要獲利,就必須要把股價從低價位推到高價位。股價漲升的幅度,主要看莊家的實力、大盤的情況而有所不同。但是,要獲得坐莊的這個行業的平均利潤,都必須要有一個最低的拉升幅度,即從低位到高位間要有100%的上漲幅度。
一般來說,一隻股票上漲100%(這裡的100%是指股價從一段行情的最低價到最高價的幅度),這個時候莊家的利潤率應該維持在30%~40%之間。如果40%為淨利潤,毛利潤大約在50%,其中包括了10%的資金成本,這是莊家的正常收益。例如,某隻股票的最低價為10元,莊家吸貨一般要消耗20%左右的空間,即股價在12元附近為莊家的吸貨成本,拆藉資金年利息一般在10%左右。中線莊家坐莊時間一般要經歷半年以上甚至一年的時間,利息成本要消耗5%~10%。坐莊過程中所經歷的吸籌、洗盤、震倉、拉升、出貨等環節都要耗去大量資金,這一過程的成本一般在10%~20%之間,並且莊家不可能完全在高位派發完手中的籌碼。例如,股價從10元上漲到20元,高位派發空間需要20%~30%,即股價在17~20元之間都是莊家的派發空間,這樣又耗去升幅的20%~30%。各種成本累計高達60%~70%,這就是莊家坐莊的「行業平均成本」,即目標個股上升100%的幅度,莊家實際只能獲利30%~40%。
當然,這個比例會有出入,如果莊家融資能力強,操盤手的水平較高,莊家的公關策略和消息發布比較到位,所獲利潤可以增加5%~10%,毛利潤可達60%。如果這個莊家實力較差,融資能力弱,市場環境差,那麼,利潤率將下降5%~10%,但毛利潤絕不低於30%。30%~40%的利潤區域是莊家坐莊的行業平均利潤,如果低於這個利潤,則很多莊家將會退出這個高風險行業。
二、如何判斷是莊家買單還是普通買單
市場上常常會出現一些較大的買單,這些買單有一些是莊家的,還有一些可能來自一些大戶或實力不強的機構。我們把大戶或實力不強的機構此次計劃買人的總數量統一歸結為一張大買單的範疇。二者雖然在買入數量上都比較大,但莊家的買單與普通的大買單在運作的方向和時間上是有本質區別的。
從方向上來說,普通的大買單只是一張買進的指令單,交易員可以將這張大買單分解成一批稍小的買單,但他的原則權限上不能超出這張單子,所以只能買進而不能賣出,在方向上呈單一性;而莊家就不同了,儘管莊家也有買入階段和賣出階段,但在具體的操作中始終是雙向的,即使是在建倉階段也不例外。建倉的目的是為了在某一個價格區域儘可能多地買進籌碼,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有時候莊家會賣出一些籌碼來打低股價,以吸引更多的拋盤,在低位吸引到更多便宜籌碼。
從時間上來說,普通的大買單多則幾天少則當天就可以完成,以後就會人去樓空。而莊家的運作短則數月,有時長達數年。
在發現有連續性的較大買單出現時,就要求散戶投資者判斷是一張普通的大買單還是莊家的買單。可以從以下細節著手研判:
1.急或者不急
手拿指令單的交易員一定是比較著急的,想儘快完成這張大買單,在具體的操作上就會體現出來:比如一路向上掃貨,將上檔拋盤盡數納入囊中;比如每當有稍大壓盤出來就打掉,使得上檔好像總是沒有什麼大的壓盤。對於莊家來說,股價運作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所以不會著急,而且不管是屬於建倉、拉升或者出貨中的哪一個階段,一般都會在上方掛一些較大的賣單。所以,可以從買單的積極程度,是否有搶籌跡象來判斷是莊家買單還是普通的大單。
2.對敲或者不對敲
普通的大買單的單向性決定了交易員只有買進的權利而沒有賣出的權利,因此普通大買單在實施的過程中絕對不會出現對敲現象;而莊家運作則不同,因為市場喜歡成交量活躍的股票,所以莊家會大量使用對敲的手段。對敲與否就可以作為判別是莊家買單或普通的大買單的一個依據。
3.護盤或者不護盤
護盤就是希望股價的運行在自己的掌握中。莊家的願望是在建倉的時候儘量砸得低一點,而在拉升的時候儘量拉得高一點,而且莊家也有這個護盤的能力;但普通的大買單就不一樣,從投資的角度上講普通大買單與我們普通投資者的小買單是一樣的,就是買進後等待股價上漲然後賣出獲利。至於買進以後股價的走勢怎樣,要麼完全交給市場,要麼完全交給盤中的莊家,一般不會去幹涉股價的運行態勢。所以通過觀察盤中股價的走勢是否受到人為因素的幹擾,即是否有人在護盤也可以作為判斷是普通大買單還是莊家買單的一個依據。
4.順勢或者逆勢
大買單與普通投資者的小買單的主要差別就是數量大小而已,因此運作大買單的交易員在操作時也會表現出與普通散戶一樣的心態,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追漲殺跌;莊家則正好相反,在建倉完成後,沒有打算拉升前,是期望通過不增加倉位的買賣方式來維護股價的,因此當大盤向好時有可能會賣出一些籌碼,而在大盤迴落時買進一些籌碼以阻止股價的進一步回落,這樣也可以高拋低吸,做些差價,以降低成本。所以說這些盤中的買單成交時的股價趨勢是我們研判普通大買單還是莊家買單的一個重要依據。
三、洞察莊家做盤手法,拒絕被莊家蒙蔽
許多投資者經常對個股盤口的一些特殊現象感到迷惑不解,經常被莊家的做盤手法蒙蔽。實際上,只要識破莊家慣用的做盤手法,就可以防止被莊家「騙」。
在這裡,我們挑選幾種莊家慣用的做盤手法給大家解析一下:
1.瞬間大幅高開
開盤時漲停或以很大漲幅高開,瞬間又回落。
莊家此舉目的:一是突破關鍵價位,莊家不想由於紅盤而引起他人跟風,所以做成陰線,達到震倉的目的;二是吸籌的一種方式;三是試盤動作,看看上方拋盤是否沉重。
2.瞬間大幅低開
開盤時跌停或以很大跌幅低開。
莊家此舉目的:一是出貨;二是為了收出大陽,使圖形好看;三是操盤手把籌碼低價賣給自己或關聯人。
3.收盤前瞬間拉高
在收盤前一兩分鐘,某隻股票盤口顯示突然出現一筆大買單,把股價拉至高位。
這是因為莊家資金實力有限,為節約資金而使股價收於較高位;或者通過尾市「突破襲擊」瞬間拉高,來突破強阻力的關鍵價位。假設某隻股票股價為10元,莊家想要使其收在10.8元,如果上午就拉升至10.8元,為把價位維持在10.8元至收盤,就要在10.8元處接下大量的賣盤,需要的資金量就會很大。採取尾市偷襲的手段,由於大多數投資者尚未反應過來,反應過來也無法賣出,莊家因此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4.收盤前瞬間打壓
在收盤前一兩分鐘突然出現一筆大賣單,把股價砸至低位。莊家此舉目的:一是使日K線形成光腳大陰線或十字星等較難看的圖形,使持股者恐懼而達到震倉的目的;二是為第二天高開並大漲而躋身升幅榜,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做準備;三是操盤手把股票低價賣給自己或關聯人。
5.盤中瞬間大幅打壓
盤中跌停或以很大跌幅一筆打低,瞬間又回升。
莊家此舉目的:一是試盤,看看下方接盤的支撐力及市場關注度;二是操盤手把籌碼低價賣給自己或關聯人;三是作出長下影線,使圖形好看,吸引投資者;四是莊家資金不足,拋出部分籌碼後用所得資金拉升。
6.莊家盤中瞬間大幅拉高
盤中漲停或以很大漲幅一筆拉高,瞬間又回落。
莊家此舉目的是為了試盤,看看上方拋盤是否沉重。
7.盤中現「釣魚」線
個股當日即時走勢中,開始基本上保持某一斜率上行,之後突然直線大幅跳水,形成一根「魚竿」及垂釣的「魚線」圖形。這主要是莊家拉至高位並吸引跟風盤後突然降低價位拋出巨大賣單所致。這時如果接盤不多,莊家出不了多少貨,莊家可能仍會拉升回去,相反股價則會一路下跌。
莊家做盤的手法雖然看起來多種多樣,但總結起來無非是那幾種。識破了莊家以上常用的做盤手法,在操作中理性看待莊家的手法,就不會成為莊家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