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tell今年把盛行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孟菲斯設計搬上了米蘭設計周的舞臺,用從未謀面的已故大師埃託·索特薩斯的9件全新產品傳遞出復古與懷舊的新氣息。
> Kartell位於米蘭市區圖拉迪大街的旗艦店櫥窗以孟菲斯風格裝點,一共10個櫥窗,這裡是其中的3個。
夜幕下,Kartell位於米蘭市區圖拉迪(Turati)大街的旗艦店迎來了它一天中新的視覺高潮,堪稱一道孟菲斯(Memphis)風範的靚麗夜景。10個明亮的落地大櫥窗被高純度的紅色、酸綠色、粉紫色、黃色、磨砂白和黑色的邊框、圖案或字體調和、裝點,在黑暗中顯得格外醒目和跳躍。穿過櫥窗,視線直抵同樣裝飾風格的整面牆壁,至於店內陳設的家具物品,從花瓶到凳子,從軟椅到沙發,也無一例外,散發著濃濃的孟菲斯氣息。
的確,Kartell今年把盛行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孟菲斯設計搬上了米蘭設計周的大舞臺,傳遞出復古與懷舊的新氣息。然而,這場回溯歷史腳步的活動並非空穴來風:就在明晃晃的櫥窗背後,5款花瓶、3個凳子,外加1盞吊燈正是已故大師埃託·索特
薩斯(Ettore Sottsass)為Kartell設計的遺作,而它們此前從未被真正生產出來。不過,在這位義大利家喻戶曉的設計師故去後的第7年,借著米蘭設計周,Kartell在自己的旗艦店特意策劃了相關的慶祝活動來紀念索特薩斯,以及他領導的著名的孟菲斯設計運動。義大利建築師費魯齊奧·拉維阿尼(Ferruccio Laviani)為此專門設計了Kartell旗艦店的展覽。在展覽中,人們希望用索特薩斯設計的新產品向他表達敬意,並通過孟菲斯風格的物品與展陳設計回眸後現代主義美學。
說到孟菲斯,那是埃託·索特薩斯30多年前領導和發起的一場頗具影響力的設計革命。1981年,索特薩斯和幾位同事、友人及國際名人組成了著名的孟菲斯集團,他們的目標是通過發展一組全新的家具、燈具、玻璃產品和陶製品,用新的設計思想和美學風格反對單調冷峻的現代主義,提倡裝飾,強調手工藝方法製作的產品,並積極從波普藝術、東方藝術、非洲拉美的傳統藝術中尋求靈感。當年,在孟菲斯於米蘭舉辦的首場作品發布會上,索特薩斯帶來了他最著名的博古架,那是一款塑料貼面、顏色豔麗、看起來像一個機器人似的奇怪家具;而其他人也帶來了造型天真滑稽的怪誕家具。這次展示可謂驚世駭俗,然而卻受到了包括Domus雜誌在內的義大利主流設計媒體的追捧。
> 以矩形彩色塑料片作為墜飾物的Daisy吊燈。
孟菲斯運動打破了機能主義的設計教條,讓業界敞開了包容和接受多元設計風格及流派的大門。這場設計運動更多關注的是文化的設計和生活方式的設計。正如索特薩斯所主張的那樣:設計就是設計一種生活方式,所以它沒有確定性,只有可能性;沒有永恆,只有瞬間。
孟菲斯被視為激進設計的標誌,它常以高度娛樂、玩笑和俗豔的方法,來達到與正統設計完全不同的效果,表達豐裕時代裡的豔俗和平庸。這場設計運動反映出經過了幾十年嚴肅、冷漠的現代主義和國際主義設計壟斷後,人們企圖用新的裝飾細
節達到設計上的寬鬆和舒展的心態。然而幾年後,後現代主義因宣揚「寧可豐盛過度,也不要簡單貧乏」的理論而受到現代主義責難,孟菲斯隨後暗淡下去。1988年,索特薩斯宣布孟菲斯結束。
27年後,孟菲斯再次回歸,進入到了當代人的視線。Kartell位於圖拉迪的旗艦店就好像一座濃縮了孟菲斯經典設計元素的博物館,那裡有孟菲斯風格的典型色彩、圖案、形狀和體量。每個櫥窗裡裝裱的就像是一幅孟菲斯的圖騰畫。10多年前,索
特薩斯為Kartell設計的一些原創產品雖然沒有立即生產,但正是有了這樣的一段插曲,當人們今天第一次見到造型像線軸一樣的彩色Pilastro凳子、外觀像放大了的通心粉樣式的彩色Colonna凳子、款式像啞鈴和手鼓模樣的一組多色花瓶,還有以
矩形彩色塑料片作為墜飾物的Daisy吊燈時,恍惚之間感覺索特薩斯這些有魅力的孟菲斯風格的產品又回到了世人身邊。
> Kartell旗艦店裡孟菲斯風格的室內裝飾和展陳設計。色彩鮮豔、以黑色斑點調和是孟菲斯裝
飾風格的一大特色。
除此之外,被孟菲斯設計風格的織物重新包覆和裝點一新的其他經典產品,也給人們帶去了波普風格的後現代主義形象,比如由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設計的Mademoiselle 扶手椅,由帕奇希婭·奧奇拉(Patricia Urquiola)設計的Foliage椅子,以及皮埃羅·裡梭尼(PieroLis son i)設計的Tr i x 椅子上都用到了全新的裝飾面料。這些織物的設計師米凱利· 德·盧奇(Michele de Lucchi)、喬治· 索登(Geor geSowden)、娜塔莉·杜·帕斯基耶爾(Nathalie duPasquier)和埃託·索特薩斯(Ettore Sottsass)提供了一種原創的和典型的孟菲斯集團的設計圖案。
「 我們很驕傲今年可以呈現一些索特薩斯在2004年專屬設計的原創物品,要知道它們從未被生產過。我們恢復了對這些產品的生產,並希望通過活動和一些特殊的產品來表達對這段設計歷史的敬意。」Kartell的董事長克勞迪奧·路提(Claudio Luti)說,「這場慶賀和新產品的生產,再次表明我們希望超越短命的設計風格和趨勢。
通過創新以及它的多樣性,Kartell跨越了時代和文化,將設計師的想法轉化成了最終的造型,把它們變成了持久的產品。我相信,當索特薩斯這位藝術大師得知我們如何讓他設計的產品擁有了生命後,一定會滿腔熱情的。這是一類不會被誤解的產品,其中的一些還將投入到工業化和國際化的未來中。從這個意義上說,向產品的設計師致敬會顯得更加持久。當然,也像索特薩斯當年希望的那樣,他的設計會給生產這些產品的企業帶去回報。」
魯齊奧·拉維阿尼,這位建築師和設計師總結道:「把索特薩斯設計的產品做出原型,舉辦一場孟菲斯的紀念活動,同時對Kartell的一些產品進行客制化設計,這些都讓我對埃託·索特薩斯表達出了敬意。以往,我有機會與他合作,這無疑是令人
難以置信的經歷。我非常幸運地參與其中,這也無可爭辯地成就了我的工作方式、看待事物的角度,以及今天的專業性。」作為一個商業品牌,Kartell在米蘭設計周期間用索特薩斯的專屬設計新品和以孟菲斯風格裝飾下的經典產品呈現了新波普和後現代樣式,讓孟菲斯的藝術氣息得到了當代詮釋,以一種新的工業視角回溯了一段30多年前風靡一時的重要設計潮流。
> Kartell旗艦店內景,從柱子的造型、色彩到地毯設計都散發著濃厚的孟菲斯氣息。
■本文為藝術與設計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