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還剩最後6個交易日,A股市場上的「年末效應」也變得尤為明顯。
周三(12月23日),A股三大股指震蕩走高,上證指數收盤報3382.32點,漲0.76%;深證成指報14015.02點,漲 0.96%;創業板指報2842.97點,漲1.11%。分析人士認為,機構為鎖定年度收益,往往在年末獲利了結,導致當年漲幅較高的板塊大幅回調,市場情緒也相對趨冷。
// 北上資金將休市兩天 //
12月22日,股指下探,北向資金淨流出35.86億元,單日淨流出規模較大。不過23日,北向資金大幅反撲,全天淨流入43.39億, 再度積極進場。本周合計淨流入86.14億,12月以來,北向資金已淨流入436.58億,可見12月份北向資金買入A股堅決。
不過24日與25日因平安夜和聖誕節,港股自24日下午開始休市,因此24日和25日滬深港通均休市,A股兩個交易日將暫別北向資金進場,對A股市場是否有影響,波動平穩還是更大,即將揭曉。
// 兩融餘額不斷創新高 //
兩融餘額繼續震蕩攀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A股融資融券餘額為16018.4億元,創2015年7月8日以來,5年多新高。其中12月以來,兩融餘額增長已超250億元,不過環比增長規模較11月份要小。可見年末市場平穩,兩融規模處於高位,繼續大規模攀升不易。
// 最後幾個交易日市場如何表現? //
Wind通過統計過去十年指數漲跌發現,年末最後幾個交易日A股整體機會大於風險,市場行情更多的表現為結構性分化特徵,其中大盤股強於小盤股,行業中金融、地產基建相對佔優。
最後6個交易日,過去十年,A股同期行情上漲居多,但呈現著結構性分化的特徵。其中代表大盤股的上證50指數上漲概率達六成,平均漲幅為1.48%。代表小市值個股的中證1000指數上漲概率僅為四成,平均漲幅為0.05%。
具體來看:
1、上證綜指方面。過去十年有6年錄得上漲,其中2014年漲幅最高,達6.66%。僅2010年和2015年跌幅超過1%。
2、深證成指方面。過去十年有5年錄得上漲,其中2012年漲幅最高,達5.29%。2015年跌幅最高,達-2.64%。
3、創業板指方面。過去十年僅在2012年、2013年和2019年實現上漲,其餘7年全部下跌,其中2012年漲幅最高,達6.85%,2011年跌幅最大,達-3.75%。
4、滬深300方面。過去十年有5年錄得上漲,其中2012年和2014年漲幅均超過6%,2015年跌幅最大,達-3.5%。
5、上證50方面。過去十年有6年錄得上漲,其中2014年漲幅最高,達8.7%。2015年跌幅最大,達-3.29%。
6、中證1000方面。過去十年有4年錄得上漲,其中2012年漲幅最高,達5.86%。
// 金融、地產基建行業相對佔優 //
行業方面,Wind數據統計顯示,過去十年年末的6個交易日,Wind11個一級行業中,僅信息技術行業上漲概率低於50%,其餘10個行業上漲概率均超過50%。
其中,公用事業在年末最後幾個交易日上漲概率最高,過去十年,僅在2010年、2015年和2017年出現下跌,上漲概率達70%。
漲幅方面,房地產、金融、材料行業位居前三,過去十年的最後6個交易日平均上漲2.08%、1.65%、1.27%。上漲概率均為60%。
// 機構看好A股「春季躁動」 //
從2020年底,伴隨著市場湧動,機構紛紛看好2021年A股「春季躁動」。
東北證券認為,臨近年末,存量博弈邏輯下資金尚不支持金融股、周期股、科技股、消費股等多板塊同時強勢上漲;市場總體處于震蕩略多的春季行情的大邏輯中,但持續上攻的動能尚不足。短期考慮適度逆向操作,即逢低布局些低估值板塊,防範可能出現的風格輪動。
太平洋證券預計未來幾個月央行流動性政策仍將保持相對寬鬆,在市場對前期貨幣政策緊縮預期修正的背景下,春節躁動仍可期。此外,11 月國內經濟數據在復甦階段中展現出製造業投資加速改善、服務型消費仍有修復空間的新特點,加之「需求側改革」成未來政策主線,「內循環」順周期空間有望打開。疊加美聯儲仍保持持續寬鬆,弱美元背景下利於外資持續流入A 股,增量資金為市場提供支撐。市場觀望情緒僅是短期擾動,春季躁動行情不缺席。
華泰證券指出,20年12月來,黑色系商品價格大漲,但周期股大部分表現一般,甚至回調,我們認為與股票市場恐高商品價格有關,若回調到位,疊加明年一季度黑色系商品價格繼續上漲,周期股有望迎來大漲。明年一季度黑色系商品價格強勢原因如下:1)製造業內外需強勁、原料補庫,製造業或縮短春節假期;2)美國M2增速較高,拉動商品價格,「一價制」下全球可貿易品如鐵礦、板材價格都將上行;3)21年1月氣溫仍偏冷,且部分區域有雨雪、冰凍天氣,利好煤炭需求。我們繼續看多鐵礦、鋼材、動力煤、焦煤、焦炭等黑色系價格及相關股票,如寶鋼股份、陝西煤業、中信特鋼和甬金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