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9月8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劉姍姍)21歲小夥半夜突然發病,心跳每分鐘高達200次,在武漢工作的表哥得知後趕往醫院,誰知在回家路上突發心梗,幸虧及時救治才轉危為安。近日,二人雙雙住進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心血管內科監護室,經過醫護的精心治療和護理,日前已順利出院。
心血管內科醫生正在為陳先生檢查
陪表弟看完心臟不適,表哥回家途中心梗發作住院
21歲的小劉家在鹹寧,目前獨自在武漢生活,住處在武昌區,只有一個表哥在黃陂工作。一個多星期前,他晚上11點多突感心慌、難受,心臟似乎要跳到嗓子眼兒,趕緊前往家附近一家醫院就診,給表哥陳先生打了個電話。
得知表弟出現身體不適,45歲的陳先生著急地從黃陂打的士趕往醫院陪表弟看病。經心電圖檢查發現,小劉的心跳高達每分鐘200次左右,醫生給予用藥後,症狀緩解。隨後,陳先生把表弟送回家,自己又打的士回黃陂。
誰知,就在回家途中,陳先生突然感到胸口憋悶、疼痛,剛開始他以為自己是太勞累了,並沒有在意。誰知半個多小時後,他的症狀還沒緩解,又出現嘔吐症狀,他趕緊來到黃陂區當地一家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由於陳先生的情況十分危急,需要立即進行手術,經聯繫,他被緊急轉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進行手術。因陳先生的妻子現已在孕晚期,不方便過來,陳先生趕緊打電話,讓表弟小劉來進行手術籤字。
當救護車載著陳先生疾馳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時,已是凌晨4時許,醫院胸痛中心專家團隊和導管室已經提前做好了救治準備,醫護人員立即通過綠色通道,將陳先生直接送進導管室搶救。冠脈造影結果顯示,他的前降支血管完全閉塞。心血管內科專家團隊爭分奪秒地為他植入支架,不到20分鐘就打通了閉塞的血管,陳先生轉危為安。術後,他被轉到該院心血管內科監護室治療。見表哥轉危為安,小劉也安心回到住處。
表兄弟患不同「心病」同住病房
次日表弟再次發病入院,表兄弟住進同一病房
陳先生住進心血管內科監護室後,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陳娟仔細詢問了他的發病過程。當聽到他說其表弟小劉的心跳每分鐘高達200次,伴有胸痛時,陳娟憑藉多年工作經驗,敏感地注意到,這可能是高危的心動過速,並提醒陳先生讓表弟注意。因為,如果是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的話,可能會誘發室顫甚至心臟驟停猝死,非常危險,需要及時治療。
果然,就在陳先生住進醫院兩天後,小劉再次出現心慌、難受等不適,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就醫。經醫生檢查後診斷,他患上了室性心動過速,需要手術治療。隨後,該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葉平為小劉實施了射頻消融根治手術,術後小劉也住進了心血管內科監護室。為了讓表兄弟之間相互有個照應,該科副主任醫師陳娟特意將兩人的病床安排在一起。昨日記者得知,在心血管內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小劉和陳先生已經先後康復出院。出院前,他們對該科醫護人員的及時提醒和精心治療,十分感激。
該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陳曼華介紹,這對表兄弟患上不同「心病」,但都有致命的危險。室速也叫做室性心動過速,是心律不齊的一種。出現室速是比較危險的,隨時有室顫的可能。一旦出現室顫,心臟失去了泵血功能,會造成全身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嚴重者會導致猝死。
對於急性心梗患者來說,如果不及時救治,一旦心肌壞死面積擴大、心功能嚴重受損,就會出現心律衰竭、惡性心律失常、心臟破裂或猝死。心梗的病因有很多,除了過度勞累、吸菸酗酒、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冠心病家族史等原因外,情緒波動太大也是誘發因素之一。當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也急劇增加,對冠狀動脈是一種不良的刺激,增加心臟的負擔,容易誘發心絞痛或者急性心肌梗死。專家推斷,陳先生當天出現心梗,和他此前太著急、情緒激動密不可分。幸好救治及時,順利轉危為安。
專家提醒廣大市民,當出現心慌、胸悶、胸痛等心臟不適症狀,需引起重視,及早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心梗的典型症狀是胸骨正中間或中間偏左的地方出現心絞痛,有瀕死、壓迫感,可持續5到15分鐘或以上,還有人伴有出汗、噁心等症狀。一旦出現以上不適,應儘快就醫。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