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是個幼兒園小屁孩的時候,一直羨慕大人,能戴一塊這樣的表。
人們常說,人都是會變的,隨著你長大,慾壑難填,你就自然會愛上名車和豪表。
但我發現,長大了,我依舊沒變,還是喜歡那塊破電子表。
更奇怪的是,像我這樣的人,可能全世界有 1 億個。
寬大的塑膠外殼。
四五個複雜的按鈕。
像飛機儀錶盤一樣多參數的錶盤。
這塊表跟「奢侈」二字一點都不沾邊。
(《那些年》中人手一塊)
明星最討厭的就是撞款,撞個衣服能霸佔好多天的頭條。
然而,他們卻樂於「撞表」,還是一塊 400 塊的破電子表。
周董的這塊卡西歐,戴了好多年了,被奉為經典。
曾經的華人首富李嘉誠,每次工作,只戴卡西歐。
他對記者說,表,最重要的就是準時。
是啊,李嘉誠可能全亞洲最大的瑞士百達斐麗豪表收藏家,藏品多得能開博物館。
科技界的教父,比爾蓋茨。
他的一塊卡西歐從 22 歲輟學創業,戴到了 50 多歲退休。
跟周杰倫、李嘉誠、比爾蓋茨一樣的名人,還有.......無數個。
最後成就了卡西歐和 G-shock 之名。
從 1983 年至今,將近 40 年過去了,卡西歐賣出了超過 1 億隻,佔據了全球 1/3 的手錶銷量。
一塊電子表風靡全球 40 年的秘密
打造最「耐操」的手錶,永遠摔不壞
這塊電子表究竟有什麼能耐?
這要從 40 年前說起,大家都知道,以前無論是機械錶還是石英表,都是一摔就碎。
1981 年,28 歲的卡西歐職員伊部菊雄,就收到了父親送的一塊昂貴機械錶。
玩著玩著,沒想到手一抖,TM 就摔碎了!
於是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要避免悲劇的發生,不是防止手抖,而是做一隻摔不爛、砸不壞的手錶!
在當時的科技看來,這樣的想法真是腦子進了水。
然而伊部菊雄還是組織了團隊,定下三個「用不壞」的具體指標:
10 年機芯壽命,100 米防水性能,10 米跌落無損。
一試就是 2 年,做了無數的實驗,然後都......失敗了。
直到有一天,他從氣球上得到了靈感。
如果手錶像氣球一樣,跌在地上前有保護,那不就得了。
而在材料界,「仿生」程度最像氣球的,就是橡膠。
1983 年的一個下午,卡西歐實驗室傳來雷鳴般的歡呼,這群瘋子真的成了!
自此,卡西歐 G-Shock 都標配了這個設計,把脆弱的機芯和屏幕在內部「懸浮」起來,這樣震動就不會傳遞過去。
後面的手錶,都完全繼承了初代的耐操屬性。
有個新聞就完美說明了它的能力,一個英國人在自家花園發現了爺爺的一隻遺棄 20 年的卡西歐。
一看時間,還在運轉,居然只比當前時間慢了 7 分鐘!
怪不得各種首富都愛死了卡西歐,手錶最最重要的功能真的就是走時準呀。
一隻百元「小黑」
功能秒殺萬元瑞士名表,十年不差 0.1 秒
小黑也是卡西歐經典中的一員,不過它的功能元素,比起 10 年前那代升級很多。
酷黑表身,夜光錶盤,全球時間顯示,太陽能動力......
當這些元素集齊在一塊不到 400 的表上,我真的無話可說。
戴出來還特別加分,懂表的一看就是「有品味」,不懂的也覺得帶有「科技感」。
可以說是老少鹹宜的入門好表。
圓形的錶盤非常好搭。
卡西歐這麼多年能俘獲無數明星潮人,不是沒有道理的。
圓錶盤天然就有個好處,男生顯大氣,女生顯手小,一個全都收割了。
不複雜的錶盤,卻隱藏著 10 大功能。
夜光指針,世界時間,液晶時間,在看時間這件事上,沒有比卡西歐更能秒get到的。
難怪李嘉誠戴得那麼爽呢。
看車、開會、工作隨意掃一眼,就能知道時間,不用掏出點亮手機。
(稍微一暗,夜光效果就出來了)
繼承了卡西歐的看家本領:太陽能,100 米防水,10 米防摔抗震。
太陽能電池非常非常省心,燈光下照個 10 分鐘,就夠一兩周的運轉。
這可謂是卡西歐的黑科技,幾乎意味著之後 20 年的使用免維護。
100 米防水+10 米抗震,則是看家本領,你放心用就是了,不操心。
在氣場上,它就沒輸過!
無論和自家的高端型號,還是別人家的好表,看著都像是一個 Level。
(三種顏色可選,個人覺得純黑是最酷的)
一個破電子表,能 40 年經久不衰,形成了文化,影響了好幾代人。
無他,就是把手錶的功能做到了極致。
300 元出頭的「小黑」,很適合作為人生的第一塊表,陪你浪陪你造。
日後儘管傷痕累累,但一拿起它的瞬間,就想起了一起經歷的那些時光,它是你的青春見證者,也是親歷者。
Casio 海外旗艦店,日本直郵,限時到手 399,性價比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