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後,中央定調!再提房住不炒,這意味著什麼?

2020-12-23 房天下

摘要:信心必須有,盲目樂觀害死人(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

前幾天,槓桿遊戲和小夥伴探討說,本周五(4月17日)將影響全球。

這一天,我國統計局將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這一天,料將發布一季度高層會議通稿,季度經濟數據出來前後,召開該月度例會,基本是常態。

我也注意到一些局座,這兩天沒有出現在新聞中,一定是有事。

果然如此。

萬眾期待下,沒有驚喜,非常誠實,但也不至於驚嚇。據國統局數據,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

這是我國開始現代GDP核算以來,最差增速,負的。就是面對如此艱巨的國內外形勢,高層會議再提「房住不炒」……

佩服不佩服?

到底,一季度經濟數據意味著什麼?高層如何部署二季度,未來中國經濟、就業走向何方?房地何去何從?

1、-6.8%:信心必須有,但盲目樂觀害死人

-6.8%,這一數字說起來應該非常震驚才對。很多人類比非典時期,同樣困難重重但依舊實現高增速。

也有人對比美國2008年經濟危機時期,彼時美國商務部報告,在2008年最後三個月裡,經季調後的GDP年增長率被向下修正至-6.2%,遠低於原先報告的初值-3.8%,是自1982年第一季度以來最大降幅。

但從目前各方的反饋,以及槓桿遊戲個人來看,這一數據不至於非常誇張。

相比此前非典,這次的「黑天鵝」顯然更嚴重,全球目前已經數百萬人確診,主要經濟體均受到非常嚴重衝擊。在「超級全球化」的當下,對全球經濟的打擊都是巨大的,我國當然也不能例外。

另一方面,非典時期,伴隨入世、全球化利好,我國增速正處在快速爬坡階段,如今我國經濟依舊上升到新的高度,不可同日而語。

除GDP外,今天(4月17日)新發布的還包括涉及三產的諸多數據,相信白天許多杆友們已經從各種渠道有所了解。

在此,槓桿遊戲梳理幾個核心數據,方便閱讀後文,同時加深印象。

社消方面,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450億元,同比下降15.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8.1%),降幅比1—2月份收窄4.7個百分點。

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3841億元,下降15.6%。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方面,3月份,規上增加值同比實際下降1.1%(增速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降幅比1-2月份收窄12.4個百分點。

從環比看,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32.13%。復甦的跡象很明顯。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4%。

居民收入方面,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9%。

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1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速)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3.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1元,增長0.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4.7%。

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7109元,下降0.7%,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3.0%。

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0034元,與上年持平,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5.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625元,下降1.0%,中位數是平均數的78.1%。

數據幾乎都不好看。但這就是事實,是我們早就知道的。而數據裡,3月份的一些回升,恰好春天的希望。

當然,二季度如何,不能太樂觀。因為我們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貿易國,全球經濟共冷暖。

國際需求不恢復,中國經濟好起來不容易。

信心在於,我們是一個14億人口,六成城鎮化的國家,內需是可以扛一下的。但終究病毒的解決時間,才是經濟轉好與否的根本。

即便黑天鵝病毒事件徹底結束,人類要恢復常態也不容易,無論經濟秩序還是各國供應鏈的重構。

我們要做好長時間的準備,前幾天高層也說了。今天的一些分析,我看到有些盲目自大和樂觀的看法,槓桿遊戲覺得要警惕。

2、重點不在樓市

上述各項數據中,杆友們可以看到,雖然依然在降,但邊際改善已經出現,槓桿遊戲認為,至少可以放心一半,情況應該不會比1-2月份更糟糕。

樓市方面,最艱難的日子也基本過去了。數據顯示,1到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7.7%,比1到2月份收窄8.6個百分點。

銷售方面,1到3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6.3%,降幅比1到2月份收窄13.6個百分點。

無論樓市投資還是銷售,恢復的跡象非常明顯。

實際上,「黑天鵝」之下,樓市往往不是核心問題所在。正如前幾天槓桿遊戲幾個朋友私下討論的,如今服務行業受衝擊嚴重,尤其娛樂業,比如電影院撤店現象很普遍,有人呼籲給這些行業更多補貼政策。

但現實情況是,很多人失業、吃不起飯,還有更慘的就不說了……

一句話:危機面前,首先應該是託底民生,而不是保娛樂、奢侈消費。娛樂業屬於奢侈消費,已經膨脹了一波的房子更屬於。

雖然房子被認為是民生需求之一,但撇開其金融屬性不談,從消費層面來看,房子是所有人消費中最奢侈的消費品。

如何保民生,還是要從穩住中小企業、實體經濟入手。4月1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也提出,復工復產企業面臨第二次停產的風險。

在這種背景下,進一步夯實復工復產,逆周期政策發力,尤其是在需求端進一步發力,顯得尤為重要。

只有實體經濟穩住了,復工保證了,失業率才會逐步縮窄。人們吃飯問題解決了,其他的事情都好說。

3月,主要數據雖然都有所恢復,但還遠沒到信心爆棚的時候,內需的恢復需要時間,這個時間是多久?目前誰也無法預測。

此外,全球局面尚未出現明顯轉折點,「黑天鵝」的控制情況,讓人揪心。海外供應鏈受挫嚴重,我國面臨的外部環境情況非常複雜,未來不確定性太多!局限於國內的房地產遊戲,在應對外部風險時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對樓市而言,不搗亂就是最好的狀態。目前咱們正朝著這個方向走,這兩天召開的最高級別會議表述也印證了這點,接下來第3部分槓桿遊戲會詳細說。

3、超級信號!重提「房住不炒」

如文初所言,前幾天在群裡槓桿遊戲還和另外幾位KOL說,經濟數據發布後,最高級別會議估計也就這兩天的事。到那時,才是為2季度整體經濟走向定調的時候。

為了等這個會議,我一直傻坐著。當4月份最高層最重要的會議通稿出來後,我注意到會議是從4月15日開的,比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時間還早了1、2天。

官方的語言總是字越少信息量越大。這篇通稿篇幅不長,對比3月內容,槓桿遊戲有2個最大感受:經濟要火力全開去穩定,樓市調控堅決繼續。

比如談到一季度經濟時,首先表明:我國經濟展現出巨大韌性,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應對疫情催生並推動了許多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

但盲目樂觀也是不合時宜的。

緊接著強調: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相比3月份的最高級別會議,這次的會議內容對經濟方面著墨更多。

宏觀政策方面,3月份的表述是「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4月份用了「更大」,語氣更加,看來後續一系列的「放鬆」可期。

具體我就不一一說了,反正從財政到貨幣,從基建到消費,最高層希望能開的火力要全開。

回到房地產有2點值得說。一是,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最近高層反覆提出這項議題(4月15日槓桿地產寫過:《翻倍!中央再提舊改,千萬別誤讀了!》),可見其重視程度。

第二,重提「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3月份並未提及房地產方面,彼時槓桿遊戲說不好不壞。

此時重提,信號非常明顯。最近各種唱多樓市的聲音層出不窮,比如深圳瘋長、哪裡樓盤秒光,報復性買房等等。

但你以為樓市新周期即將重啟,那就大錯特錯了。至少今年上半年,松不了太多。個例不代表整體,實際上這兩年,大部分城市房價都是以穩為主,稍微有點回落。

此前,槓桿遊戲也不止一次說,目前樓市的風險真的太高了。但凡是有其他的路走,都不能回到這條老路上。

想想經過前幾年的瘋狂之後,所有城市基本房價都翻了至少1倍,增速遠高於居民收入。金融和社會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至少這段時間,剛需可以安心選房了,更優惠的利率值得期待。

還有句話槓桿遊戲非常想說,那就是現階段,強烈建議除了北京外,所有城市取消汽車限購和限行。

上圖可以看到,2020年1季度,我國轎車同比增速及日均產量下滑嚴重,汽車作為人類除了房產外的第二大消費品,在我國經濟社會中舉足輕重。

消費券什麼的,固然有一些效果。但相比刺激汽車消費來說,顯得「杯水車薪」。如果能給全民(多數人)發錢,我覺得更好。扯遠了。

了解槓桿遊戲的朋友都知道,我一貫看法,堵不如疏。如今,是取消車市「一刀切」,讓潛在購買人群,為我國經濟做貢獻的時候了。

只要房住不炒,不管啥消費,保證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多一個、多一點都是好事。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不要低估 中央「房住不炒」決心
    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房地產的表述備受關注,特別是沒提「房住不炒」四個字,僅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句話,又有人對樓市調控政策放鬆產生幻想。實際上,此次未提「房住不炒」,不代表政策導向有變,中央「房住不炒」的決心不可低估。
  • 中央重磅定調!釋放9大政策信號:房住不炒...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9大政策信號: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不急轉彎;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房住不炒;強化反壟斷;穩定宏觀槓桿,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等等。  1、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背景下,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中央定調!五大信號,明確未來5年房地產走向
    市場最痛恨的是什麼? 是不確定性。這對房地產市場而言尤甚。關於房地產市場,文中透露五大信號,為未來5年的樓市走向定調。 「房住不炒」貫穿未來五年 此番建議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租購併舉、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這意味著未來5年,「房住不炒」依然是中國房地產調控和各項政策的主基調。
  • 再提「房住不炒」,只要不炒房,買房就沒有問題
    此次工作報告當中不出意料地又提到了「房住不炒」。只不過這一次沒有了「抑制、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等表述。這也說明我國目前的房地產發展總體穩定。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也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房地產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房住不炒被再次提起也是告訴我們。買房子是可以的,買房子住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不炒房房地產市場就是安全的,房子沒有什麼不能買的。
  • 熱文TOP10:國家13個字定調房地產,未提房住不炒,樓市方向會變嗎?
    熱文TOP10:國家13個字定調房地產,未提房住不炒,樓市方向會變嗎?13個字定調房地產,未提房住不炒,樓市方向會變嗎?】」 國家13個字定調房地產,未提房住不炒,樓市方向會變嗎?房地產方向還用懷疑嗎?政策會有變嗎?但每一次高端的會都會引起一番新的解讀,一些期盼調控能放鬆的人死摳字眼,但凡抓住一點希望就跟救命稻草一樣,無限放大。
  • 國家13個字定調房地產,未提房住不炒,樓市方向會變嗎?
    可見,對於房地產的表述僅僅用了13個字,大家可能會很好奇,最重要的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難道不提了嗎?不提是不是就意味著不用堅持了?還真有不少人有這樣的想法,即便是內心不這麼想也要忽悠別人。
  • 2020樓市關鍵詞|房住不炒:房價穩得"可怕"不要低估調控的決心
    在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和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房住不炒」的核心定位被不斷重申,為什麼在房地產市場低迷的2020年,「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卻依然沒有動搖?首先讓我們回看2018年的一組數據,彼時的房價漲幅遠超GDP漲幅,如此高的房價,對於大部分普通人是一個難以承受的負擔,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
  • 政治局會議13個字定調樓市未提「房住不炒」
    其中,針對房地產的內容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會議內容與2020年4月份和7月份的不同,「房住不炒」未被提及。但業內普遍認為,儘管未提「房住不炒」,但房地產市場仍會處於平穩運行的區間。房地產內容提及13個字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了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認為,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三年提房住不炒,大城市住房問題受關注
    據新華社消息,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並部署了明年經濟工作。  對於明年要抓好的重要任務,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用236字定調明年房地產市場: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
  • 政治局會議13個字定調樓市未提「房住不炒」,專家快速解讀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會議內容與2020年4月份和7月份的不同,「房住不炒」未被提及。但業內普遍認為,儘管未提「房住不炒」,但房地產市場仍會處於平穩運行的區間。房地產內容提及13個字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了2021年經濟工作。
  • 中央會議定調,釋放了什麼信號?
    01 據新華社報導,12月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發布,再次對房地產定調: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房住不炒」怎麼解讀?其真實的含義是什麼?
    開篇的標題就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房住不炒」,一萬個人有一萬種看法,每種看法見解都不一樣,這是肯定的。今天我們就大概地聊一聊,簡單的分析一下吧。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國的房地產業從開始到如今經歷了三十載了。
  • 房住不炒!全國各地房價5年走勢圖譜:錦州跌1.6%(附榜單)
    分城市來看,對比5年前,截至2019年底,錦州二手房價格下跌1.6%,排名最後。深圳新房、二手房價格分別以83.7%、95%的漲幅位列榜首。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70個大中城市房價最新數據。數據顯示,一二三城市新房價格漲幅回落,房地產市場保持總體穩定。
  • 高層會議又提房住不炒,但重點不在這裡
    昨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出爐,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並對2021年發展指明方向。和前幾天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不同,這次高層會議再次提到「房住不炒」,房地產還被單列為明年的八大工作重點,而不是像以前放在民生和社會保障欄目裡,可見高層對樓市的關注。
  • 說好的房住不炒,2個月還敢跳漲100萬!
    在上周五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通稿中沒有提到「房住不炒」,有些人就擔心是不是在疫情的背景下,上面會放鬆地產。我當時給大家的分析是,別對樓市抱有幻想,上面想要需求側改革,房價繼續大漲是衝突的。在這周五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再次強調了「房住不炒」,並且提到了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的突出問題。也就是說,中央層面上,是不會在走之前土地經濟的老路,也不會通過拿起地產這個夜壺去短期刺激經濟。這點大家大可以放心。
  • 中央這次重要會議,很意味深長地重提「房住不炒」!
    (一)每年4月,中央都會分析研究經濟形勢。但這一次,對當前形勢的最新判斷,中央說了四個字,讓我們心中一凜的四個字。哪四個字?前所未有!兩次提到「前所未有」,還提到「極不尋常」。頂級詞彙背後,強烈的憂患意識、緊迫感、使命感,撲面而來。這確實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就在4月17日上午,一季度GDP數據公布:-6.8%!
  • 「十四五」房地產關鍵詞:堅持房住不炒,注重以人為核心
    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則之下,房地產在新階段被賦予許多新涵義、新要求,讀懂「十四五」規劃建議的相關表述,無論是從業者還是購房者,都將受益匪淺。當然,也不要期待2009年和2014年的政策強刺激再次上演,在「房住不炒」的原則之下,「穩」字當先,任何投機性炒房行為,毫無疑問會受到嚴厲打壓。
  • 「房住不炒」讓購房者換了思路:先租後買先小後大
    「房住不炒」定位再被高層強調。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住房問題關係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事實上,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僅半年時間,高層關於「房住不炒」的表態至少已有3次。
  • 中央這一重大經濟部署,意味著什麼?
    這是自2015年底我國首次提出「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強調「需求側改革」。按照往年慣例,年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前奏,將為明年經濟政策和經濟工作指出方向。因此,「需求側改革」一經提出,立刻引發多方關註解讀。
  • 房住不炒的敵人,又多了一個
    之前都在講,房住不炒的真正敵人,是政府,是房企,是炒房客,罪大惡極,應該拉出去槍斃5分鐘。現在看來,不全對。2020年的教訓是,隨著政府、開發商、炒房客的退潮,普通人越來越成為拉動房價的急先鋒,他們拉橫幅慶祝破5萬、業主群裡拼命控盤、用孩子炒作學區房……普通人,成為房住不炒的最後一堵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