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說高血壓的患病風險是隨年齡而增加的,所以青年人並不是高血壓的主力軍。
可是,就是有這樣的一些青年人,不甘落後,非要得個老年病。
事實真是這樣嗎?回答是:不
其實青年高血壓患者並不少,以30歲為限,青年高血壓的表現還是有一些特點的,下面請聽我來介紹一下
一是青年高血壓的血壓特點是低壓高,高壓不太高,甚至根本就不高,這種血壓類型稱為單純舒張期高血壓,這是青年原發性高血壓與中老年高血壓的一個不同點。
大家可能會好奇?是什麼原因造成青年人高血壓的舒張壓高,而收縮壓不高呢?
這要從血壓形成機制來理解。
血壓的高低,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第一個因素是血管阻力,全身最重要的中小動脈血管的阻力是決定高血壓的血管總阻力的關鍵因素,大血管對血管阻力的影響小。第二個因素心臟收縮力,心臟收縮越有力,血壓可能就越高。
青年人的血管使用的時間還不長,血管年輕、彈性還是挺好的,如果心臟收縮加力,大血管會稍稍擴張,緩解心臟收縮的衝擊力,血管不至於升高。但是,當全身血管阻力增加,血壓就會升高,低壓就會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朋友可能又會問,為啥青年高血壓病人的血管阻力會升高?
人的動脈血管是三層結構,最外面的是外膜,對血管起保護作用,中間的是平滑肌,最裡面的是血管內膜。血管阻力就是由中間的平滑肌的收縮程度決定的,而血管的內膜可以接受一些信號,並傳遞給平滑肌,讓平滑肌收縮得多一點還是少一點,收縮多一點阻力就增加了,而此時即使心臟的收縮力是不變的,血壓也就升高,而且是舒張壓升高了。
內膜接受到的信號物質包括我們食物中的鈉鹽,如果鈉鹽過多,就是傳遞一種收縮血管的信息,還有就是在興奮緊張時分泌的內分泌激素或類似作用的物質,它們也是發出讓血管收縮的指令,還有就是中樞神經和它支配的植物神經傳遞的信息也可以讓血管收縮或擴張。
血管上是布有比較豐富的植物神經的,它受大腦中樞的調節,但基本不受人的主觀意志調控。當人經常處於興奮或應激狀態的時候,就會讓交感神經更易興奮,血管對交感神經的刺激或許更敏感。長此以往,「興奮就停不下來了」,最終是升高了動脈阻力,也就是外周血管阻力升高了。
青年高血壓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有的人不只是高血壓一個病,還有另外一個沒有注意到的病
在青年高血壓中潛伏比較深的疾病有多發性大動脈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溼熱、甲狀腺功能亢進症、醛固醇增多症。
多發性大動脈炎女性多見,最早是由日本人描述的,它的特點可能是過去曾經有過某種不明原因發熱,但過段時間好了,若干年後出現頭暈甚至暈倒,也有因其它疾病就醫時發現。這個病的主要特點是可以在大血管的體表映射區如頸部、胸上部的鎖骨下、腹部正中、背部聽到比較明顯的血管雜音,有的人還有雙側上肢的血壓不一樣高,一側明顯高於另外一側,也有的人一側沒有脈搏。
甲狀腺功能亢進男女均可發病,有血壓升高,還會伴有心跳快和心慌,有的人是因為頭暈、消瘦發現,有的人是因為腹瀉發現,血壓特點是收縮壓和舒張壓都可升高,一般來說收縮壓升高更明顯。如果是有突眼,發現就容易些。需要到醫院檢查血液甲狀腺激素,這項檢查是需要空腹的。
系統性紅斑狼瘡青年女性多見,男性也有,紅斑狼瘡是一種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於15~40歲女性。紅斑狼瘡可分為盤狀紅斑狼瘡、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新生兒紅斑狼瘡、藥物性紅斑狼瘡等亞型。到醫院檢查抗核抗體、抗ds-DNA抗體、以及補體等檢查有助於診斷。不過這個病的診斷複雜,需要有經驗的大夫來做出。如果這個影響到腎臟,同樣可以引起高血壓與腎功能衰竭。有時候首發症狀是高血壓和腎臟功能出現大問題。
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種腎上腺鹽皮質激素過多的疾病,也有高血壓的表現,女性多於男性,男女比是1:4。可以出現頭暈、頭痛、疲乏,有的因血壓高發現,有的因疲乏低血鉀發現。需要檢查血鉀濃度、尿鉀排出量以及血腎素、醛固酮水平。具體的診斷挺複雜的,如果有低血鉀,都需要監測血管。無論是否是高血壓,都要找擅長於看複雜高血壓的大夫看看。
青年人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
因為青年人的血壓高與動脈阻力增高有關係,所以青年高血壓用藥與老年人就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地平類、沙坦類、普利類、洛爾類都可以用,利尿劑在青年不作為首選,心跳不快甚至有些慢的不選洛爾類的降壓藥。
繼發性高血壓如上面介紹的這些疾病,需要更專業化的治療。就不在這裡說了,是不容易說清楚的,如果沒有說清楚,或理解錯了,反而可以誤導讀者。不如您花點小錢,找個信得過的大夫看看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