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巨匠眾星隕落 「後大師時代」須薪盡火傳

2021-01-10 中國山東網

  中新社香港12月23日電 題:香港文化巨匠眾星隕落 「後大師時代」須薪盡火傳

  中新社記者 曾平

  2018年是香港文化界眾星隕落的一年。國學大師饒宗頤、嚴肅文學巨匠劉以鬯、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相繼以高壽仙逝。三位文化巨匠都在戊戌年離世或屬偶然,卻難免予人大師遠去的惘然之感。時至歲末,在緬懷逝者之餘,香港須思索如何在「後大師時代」繼承與弘揚先輩留下的精神文化遺產,並進一步完善文化發展生態圈。

  饒宗頤、劉以鬯、查良鏞三位先生離開人間時均無明顯苦狀。饒公在睡夢中駕鶴西歸,劉以鬯和查良鏞於親友陪伴之下在醫院安詳離世。三位年至鮐背、期頤的文化巨擘以此方式告別,於生者而言,或許可以稍感告慰。

  饒宗頤是中外享負盛名的漢學家,學術及藝術成就非凡,在超過80年的學術生涯中作出不少開拓性貢獻,出版逾百種著作、逾千篇論文。他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法國漢學家汪德邁稱他為「行走的圖書館」。

  劉以鬯是香港文壇宗師,引領香港現代主義文學發展。他一生堅守嚴肅文學創作,不斷摸索小說的創新寫作模式,主編報章副刊之時竭力為大批年輕作家開拓文學空間。國際比較文學學會主席張隆溪形容,劉以鬯之於香港的重要性堪比白先勇之於臺灣。

  以筆名「金庸」撰寫武俠小說的查良鏞家喻戶曉,其作品被廣泛改編為電視劇、電影,傳播及影響力極廣。著名文化學者李歐梵撰文褒揚金庸留給後世一筆「無與倫比」的文化遺產。

  三位文化大師也有交集。饒宗頤與查良鏞曾經合力為香港回歸紀念碑碑文把關,饒宗頤與劉以鬯曾經合籤由香港作家聯會牽頭髮起、在西九文化區設立文學館藏的倡議書。在張隆溪眼中,三位還都是從內地來到香港、擁有深厚文化修養的老一輩文人。

  他向中新社記者回憶,1999年在金紫荊廣場揭幕的香港回歸紀念碑上的碑文雖然沒有署名,但是由查良鏞與饒宗頤合寫,並由饒公最後定稿。「香港地處中國南疆,水清港深,居民聚族蕃衍,航通遠洋……」該段約500字、高度概括香港歷史的短文,文筆造詣高深,英文版由張隆溪翻譯。

  饒宗頤、劉以鬯、查良鏞在各自領域均是文化符號般的殿堂級人物。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子東表示,三人同年離世是偶合,但其象徵意義是,香港文化的黃金時代好像已經過去。然而三位大師的學術及文化價值不能以地域來衡量,他們的成就即便百年以後仍不會消失,背後的成功經驗應該發揚。

  許子東由三位大師的成功總結出如下啟示:數十年來,他們立足於香港,沒有完全受其他地方的文化環境影響;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沒有依附純粹西方化的標準與規範,因而創造出香港獨有的文化價值。

  這正是香港獨特歷史與城市定位造就的先天文化土壤。這片土壤催生文化大師,也滋養大批文化名人。當中,攝影大師陳復禮、才女作家林燕妮、新儒家倡導者霍韜晦、兒童文學先驅黃慶雲等也都在今年作古。文化名人集體隕落令人唏噓,卻也可為香港提供思索傳承他們精神遺產的契機,並摸索進一步完善後天文化生態圈的空間。

  誠然,香港目前已在不同地點設有饒宗頤學術館、金庸文化館等機構,但是仍缺乏系統性保存、研究及推廣香港文學及文化的多功能地標館址。張隆溪坦言,西九文化區的規劃以文化旅遊作為出發點,注重公共空間和公共藝術發展,對文學和人文學術研究關注不足。

  他指出,放眼全球知名的國際大都會,均在文化層面成就驕人,香港也有很多優秀的中生代和年輕文化人物應該得到重視。當然,那些城市都擁有很長的發展歷史,香港應於現在和將來更加重視文化,培養自身更大的軟實力。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

相關焦點

  • 《大師巨匠》為什麼民國時代大師輩出?
    那麼如果你了解過近代中國歷史,你是否會產生一個疑問,民國時代為何大師出現那麼多?而現在反而不如民國,大師更為缺少?試想一下你在一個紛紛亂亂社會,家國不安,生活不穩,生死難料,朝不保昔的時候。你靠什麼去做學術研究,是什麼樣的強大自信,與什麼樣的精神信仰,讓大師們擁有一個濃烈的家國情懷,並且在不斷的探求真知中,造就了大師輩出的美好年華?
  • 百年大師,世紀巨匠,中國人的靈魂書房
    《大師巨匠》分為上下兩冊,用風氣之先、家國情懷、文化基座、學術崑崙、狂狷名士、人間性靈、思想行者、人文典範、科學高峰和美的世界十個關鍵詞, 刻畫了百年來近百位大師們各自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忠實講述了他們的偉大與崇高,描繪了一軸無比輝煌的民國文化巨星畫卷。
  • 星雲大師九秩嵩壽 《百年巨匠》攝製組敬賀
    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等職。2016開年第一天,《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拜會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並參加了「佛光山開山50周年」和星雲大師弘法60周年活動,同時見證了2016「幸福與安樂」佛化婚禮暨菩提眷屬祝福禮。男女老少盛裝參與盛會,有父母接受菩提眷屬祝福,兒女參加佛化婚禮,兩代同享三寶加持;也有姐弟同日嫁娶,雙喜臨門;還有來自美國、西班牙、香港、菲律賓、大陸的華人佳偶,專程跨海接受佛陀祝福。
  • 【書香雲檢】14期丨大師巨匠---新中國的精神領路人
    《大師巨匠》是由年逾古稀的鄭貞銘教授邀請大陸作家丁士軒,二人耗時三年精心編著出的一部近百位大師的性情小傳。分為上下兩冊,用風氣之先、家國情懷、文化基座、學術崑崙、狂狷名士、人間性靈、思想行者、人文典範、科學高峰和美的世界十個關鍵詞,試圖還原一個個重要的時刻與場景,刻畫了百年來近百位大師們各自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忠實講述了他們的偉大與崇高,描繪了一軸無比輝煌的民國文化巨星畫卷。
  • 「藝惠藏」範曾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
    範曾(1938.7.5-),字十翼,別署抱衝齋主,江蘇南通人,中國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主要成就範曾範曾範曾,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書畫巨匠,散文家,藝術理論家,美學家,教育家,鑑賞家,雜學家,講演家,社會活動家,慈善家,詩人。
  • 《百年巨匠·音樂篇》講述六位音樂巨匠的人生傳記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音樂不斷前行,從相對傳統保守的民族音樂走向現代、當代新音樂,湧現了一批以發展民族文化為己任的音樂家,用智慧觸動著音符,用生命撞擊著心靈。劉天華、聶耳、黃自、冼星海、蕭友梅、賀綠汀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在很短的時期內,在非常艱難的環境下,依然展現了令人驚豔的才華,同時把個人才華和對國家的熱愛、對民族救亡的激情融合在一起,創作了大量傳唱不衰的音樂作品。
  • 誠品書店啟示錄:吳清友的文化商業模式,薪盡火傳,生生不息!
    誠品書店是臺灣的文化地標,24小時營業的敦南店是許多遊客到臺北必去的地方。最近幾年,誠品書店已經西進,闖入了香港和內地市場。吳清友先生1988年曾經大病一場,這場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讓他更加關注與心靈相關的事業。第二年,他創辦了誠品書店。經過多年的探索,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一個「誠品模式」。
  • 薪盡火傳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薪盡火傳,薪:柴。柴雖燒盡,火種仍留傳。比喻師父傳業於弟子,一代代地傳下去。出自: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近義詞有:薪燼火傳,薪盡火傳是中性成語,連動式成語;可作謂語;比喻師父傳業於弟子。
  • 一個時代的隕落,知名恐怖漫畫大師古賀新一病逝,享壽81歲
    日本漫畫現今之所以能享譽國際,無數創作者前輩們墊下的根基不容小覷,近日一個令人痛心的消息傳來——知名恐怖漫畫大師「古賀新一」(原名:古賀申策)已於3月1日因病辭世,享壽81歲。恐怖漫畫大師「古賀新一」中學畢業後自學繪畫出身,作品主要以恐怖漫畫為主。
  • 【同心奮進•篤志奔跑】巨匠集團:建築業的「巨匠」是如何煉成的
    ,靠人才成就夢想,靠文化凝聚力量,用赤誠的「初心」、執著的「匠心」,在嘉興桐鄉這片國家級巨匠雲集的神奇土地上,闖出獨屬自己的一番天地。2016年1月12日香港聯交所,巨匠集團董事長呂耀能親手敲響掛牌上市銅鑼。巨匠集團,上市了。是什麼,讓巨匠走出騎塘,進軍嘉興,跨出浙江,走向全國?「這麼多年來,安全和質量早就融入我們巨匠人的血液,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回首過去55年,呂耀能說,是質量。
  • 又一位時裝設計巨匠隕落,Pierre Cardin去世享年98歲
    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又一位時裝設計巨匠隕落。據法新社消息,法國傳奇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於周二在巴黎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8歲。這是繼鞋履大師Stuart Weitzman、日本服裝設計師山本寬齋和Kenzo創始人高田賢三後,今年離開的第四位時尚界的設計師。
  • 薪盡火傳——中國工程機械代理商傳承之問(一)
    薪盡火傳——中國工程機械代理商傳承之問(一)2018-02-27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這個問題,小任琢磨了很久,幾易其稿,最終認定「薪盡火傳」是一個優選答案,即「柴雖燒盡,火種仍留傳」。實際上,美國大家族的傳承正是秉持這一理念,他們非常重視精神財富的傳承,認為精神財富是家族的基因,只有它們得以傳承之後,外來的物質財富才能真正傳承下去。
  • 文化山東的「柔酒情懷」和「大師思維」
    文化高地」,真是「大師雲集,星光璀璨」!作為一家企業,一個酒品牌,為什麼「敬大師,敬山東」呢?「冠群芳·柔酒大師」難道有什麼天生的「大師淵源」和「大師基因」嗎?山東的「大師基因,文化高地」山東是遠古時代「炎黃部落、華夏部落、東夷部落」三大部落的主要融合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又稱齊魯大地。
  • 中國國藝巨匠黃榕國大師首創仿雕技藝,被稱為「中國一絕」
    中國國藝巨匠黃榕國大師正如中國木雕大師、中國根雕大師、中國傳統工藝特級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木雕專委會副主任黃榕國介紹作品所講:「根雕創作應該是順乎自然,講究神似,追求根藝自然美,中國國藝巨匠黃榕國大師黃榕國,1948年出生,福建福州人,一級高級技師、高級根藝美術師,高級傳統工藝師,中國仿雕技藝創始人。
  • 走近巨匠 | 林風眠:他半生孤鴻,卻一世溫良
    前妻羅拉去世後,林風眠一直沉浸在悲慟之中。直到林文錚做月老,牽線巴黎第戎美術學院的阿麗絲,才讓林風眠漸漸從傷痛之中走出來。1925年秋,林風眠與阿麗絲結婚了。阿麗絲後來隨林風眠回國後,陪伴了林風眠的半生風雪。
  • 中國百年文化巨匠水墨肖像展暨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由北京市東城區第二圖書館、北京師白藝術研究會主辦;北京正舉沈鵬書畫院、北京科技詩苑、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協辦的《中國百年文化巨匠水墨肖像展暨新書發布會》2020年9月19日,在北京角樓圖書館舉行。
  • 又一巨匠隕落!義大利「現代建築之父」因新冠肺炎去世
    又一巨匠隕落!
  • 闊別239天後,海峽文化藝術中心9月13日復演
    海峽文化藝術中心2020年演出,以「重啟·新活力」「保利雲劇院」「為藝術全力以『復工』」「福州保利[愛·雲藝]藝術賞析直播系列」「致敬巨匠誕辰」五個單元,整合線上線下文化藝術資源,為市民帶來藝術零距離、觀感新體驗的無間隙交流與陪伴。
  • 《大師巨匠》裡面的民國小故事
    昨天終於收到了期待已久的這本《大師巨匠》,到手後,興奮的打開快遞。感覺真的不錯,就單單在書的裝幀設計,這本書的團隊和作者真的非常細心和有文化底蘊,整本書是中國傳統的針線裝訂做法,而封面封底騎縫,內頁都設計的獨具匠心,上手就讓人很喜歡,特別有古代書籍的美感,書中的畫像和標題都經過仔細考慮,充分的利用了中國古代留白的視覺美感。
  • 霍啟剛委員:建議國家藝術基金更大力度支持香港文化藝術發展
    2018年基金對港澳臺人士開放申請,基金在申請資格上設有一定限制,包括申請資助者須在內地工作或就讀一年以上,年齡須在40歲以下,然而不少有潛質的香港藝術工作者未能符合資格。霍啟剛指出,香港是一個植根於中華文化、同時展現豐富多元國際文化的獨特城市,多樣的大眾文化的形式使得香港對文化活動有較大的需求。政府資源僧多粥少,原創、小眾、本土傳統的文化藝術項目面臨成長和長遠發展的迷思與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