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電視劇《回家的誘惑》中,女主在得知自己的好閨蜜艾麗出軌自己的老公,親手給自己戴上綠帽子的時候。
品如又氣又惱又無可奈何,倒是她的閨蜜艾麗不僅穿著品如的衣服,還顯得趾高氣揚,得意洋洋。
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原配與品如是相反的,很多原配見到小三時基本上是毫不留情的暴打,扒衣,當街示眾,這樣的視頻也在各大社交網絡屢見不鮮,視頻中的小三被幾名女子強行按倒在地,幾名女子對小三拳打腳踢,下手之狠,恨不得讓小三當場死亡。
之前的福建莆田打小三事件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有的原配就比較「高明」,她們不僅要「伸張正義」,還要讓小三社會性死亡,越南的一個事件就是如此,原配帶著眾人將小三暴打一頓以後,當眾扒衣,對小三做出一系列駭人聽聞的暴行。遭此對待的小三想必很難正常生活。
然而出軌的丈夫卻像一個隱形人一樣,堂而皇之的回到以前的軌道,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原配把對丈夫的不滿全部投射到小三身上,丈夫依舊是自己的丈夫,出軌的丈夫全然無錯。
以暴制暴的方式解決不了本質問題
很多原配會認為小山勾引自己的丈夫,是小三道德敗壞在先,自己只不過是義憤填膺地伸張正義,這種正義同樣帶著理所當然,帶著耗子上街人人都應喊打的心態。
自古以來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女性總是以丈夫為大,以丈夫為自己的天地,在自己的丈夫犯錯之後,她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怪罪丈夫。
而是將問題的矛頭全部對外指向小三,這種反應好聽點是對護短,難聽點就是愚昧,她們對小三的暴行:
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自己對小三的不滿與憤恨;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自己對丈夫的不滿與憤恨,投射到了小三的身上。
這種投射機制就是弗洛伊羅口中所說的自我防禦機制裡面的一種類型,而自我防禦機制是對現實的一種歪曲認知。
表現為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投射出去,發洩於一個特定的對象,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自己焦慮不安的負性情緒,「治癒」自己。
這種投射機制往往也和合自我防禦機制裡面的合理化機制有著莫大的關係,一般來說,做出投射行為的人都會有一個合理且正當的理由,為自己的行為做掩護。
就像打小三的原配一樣,是小三道德敗壞在先,是小三先勾引自己的丈夫,自己的丈夫才會出軌,她們總是認為所有的問題都出自於小三的存在。
然而你的丈夫會出軌,說明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即便是這個小三不在了,也會有千千萬萬個小三,問題的本質從來不是小三,而是你們的關係還有你的丈夫。
以暴制暴不過是讓外人看笑話,甚至也會讓自己遭受牢獄之災,以暴制暴向來得不償失。
小三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你的丈夫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臭蛋必然會引來蒼蠅,光是趕走一隻蒼蠅無濟於事,蒼蠅千千萬,這隻沒了,還有其他的蒼蠅,解決方式只有兩個:要麼把蛋變成好蛋,要麼把蛋扔掉。
你在當眾撕小三,當眾撒潑耍橫,在他眼裡你就是個潑婦,事後你還請求你的丈夫回歸原點,更是讓他覺得你毫無底線,毫無原則。
為什麼成百上千的男人,獨獨你丈夫會出軌,本質上還是你丈夫的自制力與欲望都無法讓他遵守忠誠,只是將憤懣全部發洩到小三身上,你們之間該有的都問題依舊存在。
這些問題不會隨著你對小三的暴行煙消雲散,出軌意味著這段關係的裂縫,裂縫依舊存在,出軌也只是零次和無數次,問題的本質還是你們的關係,還是你丈夫的問題。
《三十而已》中的顧佳在得知自己的丈夫出軌後,說過這麼一句話:「有能耐的女人只會解決不忠的男人,沒能耐的女人才來找小三。」
她算是比較通透,能明白出軌從來都是小三一個人的時候鍋,最應該關注的是自己的丈夫,而不是小三。
明智的女人不會去將自己所有的不滿足憤懣發洩到小三身上,這種以暴制暴的行為不過是伸張自己內心扭曲的正義,這種方法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會引火上身。
她們明白,蒼蠅永遠都有,所以蛋的好壞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 湯先生編輯 | 湯先生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