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懷孕後,胎兒在子宮裡會和媽媽一起度過十個月的時光,從一顆受精卵逐漸發育成一個小胎兒,最後逐漸發育成熟出生。在這十個月裡,準爸媽會對胎兒在子宮裡的生活十分感興趣,很想知道胎兒在孕媽肚子裡幹些什麼。
想了解胎兒的情況,做B超是比較直觀的一種方式,通過顯像直接看胎兒的大致長相、在子宮內的活動等,但B超也並不會經常做;生活中,孕媽感覺胎兒活動更多的是通過「胎動」。
胎動一跳一跳的,是胎兒的手動還是腳動呢?
一般孕媽能感覺出胎動,最早也得懷孕16周,有的得到懷孕20周左右,而且是很輕微的胎動,像小魚兒吐泡泡,也像平時的肚子「咕咕叫」。
因為輕微所以不容易被準備的感知到,就導致有些孕媽其實已經出現胎動了,但 自己一直沒感覺出來,也有的孕媽感覺肚子在動,但是分不清到底是不是胎動。
就像孕媽感覺「胎動一跳一跳的」,就會分不清是胎兒的手動還是腳動,其實都有可能。
不同孕周,胎動一跳一跳,可能有這幾種情況:
懷孕16周前:這個階段孕媽幾乎還感覺不到胎動,如果感覺肚子一動一動的,很可能是 胃腸蠕動或腹主動脈在搏動,而不是胎動。
如何看是不是「腹主動脈搏動」:這種跳動在肚子下面,很有規律,如果摸著手腕處的脈搏,發現和肚子處的跳動一致,那就說明是這種情況了。
懷孕16-20周左右:這個時候胎動微弱,即使孕媽有胎動感覺,也很輕盈,如果是很規律的一跳一跳,可能是胎動,也很有可能是腹主動脈在搏動。
懷孕20-24周左右:隨著胎兒長大,活動幅度也會加強,孕媽感覺到的胎動會越來越明顯,這個階段如果孕媽感覺一跳一跳的動,如果可以排除腹主動脈搏動,那很有可能就是胎兒的腳在動,這個階段腳部的活動更有力些,比手部的活動更容易被感覺到。
懷孕24-28周左右:隨著胎兒長大,手腳部的力量都增強,如果孕媽感覺一跳一跳的胎動,就可能是手在動也可能是腳在動,有時候孕媽甚至可以看到跳動時 在肚子上鼓出一個小包來,可能是寶寶的小手也可能是小腳。
這個階段,胎動感覺已經特別明顯了,相比胃腸蠕動和腹主動脈跳動,胎動更容易被感覺到。
懷孕28周後:28周後隨著胎兒的發育又解鎖了新功能——打嗝,也就是吞吐羊水。通過不斷的吞咽羊水、吐出羊水來鍛鍊肺部呼吸能力。
如何判斷胎兒是不是在打嗝:胎兒打嗝時間,孕媽觀察肚子也是一跳一跳的胎動,也比較有規律,短的可能持續2-5分鐘,長的也可能持續10-20分鐘,大約2-3秒跳動一次。
而且28周後胎兒的胎動幅度大多比較大,大多是拳打腳踢出一個小包,或者整個身體一拱一拱的,一跳一跳的胎動比較少,所以當孕媽感覺胎動一跳一跳,很有可能是胎兒在打嗝。
胎動是胎兒的「晴雨表」,可判斷胎兒的宮內情況
前面也說了,除了做B超直觀的看胎兒在子宮內的情況外,也就 靠孕媽感覺到的胎動及時的判斷胎兒情況了。尤其在懷孕晚期,醫生會建議讓孕媽每天數胎動,因為可以通過 「胎動情況」 來判斷胎兒是否存在缺氧的情況。
正常胎動,是每小時內不少3-5次,12小時內是30-40次。
如果孕媽 明顯的感覺胎動次數多了或是少了,抑或是胎動感覺和平時不一樣,比如一陣劇烈的胎動,明顯比平時強烈的多也活躍的多,之後就開始胎動減少,甚至沒了胎動,那就要考慮 「胎兒可能存在宮內缺氧」了,要及時去醫院做檢查,不能大意。
所以,懷孕中晚期數胎動的意義,就是 及早發現胎兒的異常,避免發生危險或意外。
在整個孕期,孕媽除了要細心觀察和體會胎動的變化外,也要按時做好產檢,也有助及時發現胎兒異常和孕媽身體異常,有什麼情況要多聽從醫生的建議,不可盲目堅持。
孕媽們還有哪些胎動或孕期的問題,也歡迎留言諮詢和討論。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