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退位後建立的山陽國傳四代,直到五胡亂華時才滅亡

2021-02-13 三千年讀史

漢獻帝是漢朝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一個傀儡皇帝。漢獻帝過去做皇帝的時候,先被董卓脅迫,又被李傕郭汜壓榨,後來還被曹操拎著,根本就沒有任何權力和自由。

直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通過禪讓的方式結束了漢朝,漢獻帝才從提心弔膽的傀儡皇帝變成了輕鬆的山陽公。

漢獻帝做皇帝的日子,可真的蠻辛苦

1、漢獻帝先後被董卓、李傕郭汜挾持。

漢獻帝年幼的時候,並不是皇帝,他哥劉辯才是真正的皇帝。可是董卓只是在人群中看了他一眼,就覺得這孩子天生就是做傀儡的料子,所以就把劉辯給廢了,選擇了劉協做皇帝,也就是後來的漢獻帝。

從此劉協就成為了董卓手裡的玩偶。等到董卓被殺了以後,漢獻帝以為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萬萬沒想到,司徒王允擋不住李傕郭汜反攻長安的力量。

「董卓部曲將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反,攻京師。六月戊午,陷長安城,太常種拂、太僕魯旭、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並戰歿,吏民死者萬餘人。

李傕等並自為將軍。己未,大赦天下。李傕殺司隸校尉黃琬,甲子,殺司徒王允,皆滅其族。」

最終漢獻帝又落到了李傕和郭汜的手裡,成為了他們手裡的玩偶。這樣晃晃悠悠也就慢慢長大了,漢獻帝也逐漸適應了成為傀儡的日子。

劉協

可他沒想到的是,連傀儡好像都當不成了,因為李傕郭汜發生內訌,天下諸侯又沒有人要接納這個天子,漢獻帝一眨眼就成為了流浪的天子。

2、漢獻帝做皇帝時,連老婆孩子都保不住。

曹操是個好臣子,至少漢獻帝剛見到曹操的時候,的確是這麼想的。曹操後來將漢獻帝接到了自己的地盤上,從此漢獻帝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可這日子裡似乎總少了點什麼,原來是權力。

作為一個皇帝,一個成年的皇帝,手裡沒有權力,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為此漢獻帝開始尋找權力的影子,所以漢獻帝寫下了衣帶詔,希望有良心的臣子出面剿滅曹操。

結果衣帶詔事件被洩露了出去,「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詔誅曹操,事洩。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秋七月,立皇子馮為南陽王。

壬午,南陽王馮薨。」國舅董承全家被殺,就連董貴妃和她腹中的胎兒也都未能倖免於難。漢獻帝再一次嘗到了失去親人的感覺。

多年以後伏皇后也被曹操的手下人給抓了殺掉了,伏皇后希望漢獻帝能救她一命,可漢獻帝卻表示,他自己都不知道活到什麼時候,此後兩位皇子一同被殺。

3、漢獻帝這個皇帝,只是個擺設罷了。

皇帝當到這種地步,其實漢獻帝也可以直接退位了。但是曹操偏偏就是不讓他退位,為什麼呢?因為留著漢獻帝還是有點用處的。

漢獻帝在曹操手裡,那麼曹操就可以用漢獻帝的名義,去招攬天下英才。那些有才能卻不得志的人,往往會看在天子的份上,主動投效曹操。

至於令諸侯這種事情,其實就是說笑而已,各地諸侯各自為政,哪裡會聽天子的調遣呢?更加不會聽從曹操這個權相的調遣了。

曹操

漢獻帝成了招攬人才的金字招牌,此外就只有一個擺設的作用了。至少證明了曹操代表著大漢正統,並不是割據政權。

漢獻帝退位以後,日子比較舒心

1、曹丕和曹彰爭位的時候,漢獻帝幫了不小的忙。

曹操去世以後,漢獻帝沒指望能夠恢復自由身,因為漢獻帝明白,曹家也是世襲制,新上臺的人說不定比曹操還要難說話。

沒想到這個時候出現一個小插曲,曹丕繼承魏王位以後,他的弟弟曹彰不服氣。

因為曹彰手握重兵,而且帶著大軍準備前來許昌爭奪魏王大位。心急如焚的曹丕這個時候必須要感謝一下漢獻帝了。因為漢獻帝在這種關頭將天子大位禪讓給了曹丕。

曹彰最多跟曹丕爭奪一個魏王之位,可是人家曹丕已經是皇帝了,你還能去爭奪皇位不成?從正統角度來說,曹丕得到了漢獻帝的禪讓,那就是正統,是曹彰無法匹敵的。

曹丕

為此曹丕非常感謝漢獻帝,將漢獻帝劉協封為山陽公。整個山陽邑的地盤都歸劉協掌管,當時公和王是基本相近的,所以曹丕這是封了漢獻帝為山陽地區的王爵,有世襲權。

2、漢獻帝從此逍遙自在,對曹丕感激不盡。

誰也沒想到,一個亡國之君,不僅能夠安然活下來,而且還被封為了公爵,在地方上擁有實權,這是非常了不得的一件事。

我們看後世的亡國之君,基本上要麼被囚禁到死,要麼被殺害,沒什麼好下場。漢獻帝得到如此待遇,真的是要感謝曹丕了,或許是曹丕的幾個妹妹起到了關鍵作用。

漢獻帝是曹操的女婿,而且是三個女兒的丈夫,也算是曹魏的皇親國戚了,所以多少都沾點光。

為了報答曹丕的恩情,漢獻帝甚至把自己的女兒送給曹丕做后妃,以此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可見漢獻帝是真的感謝曹丕的安排。

31年的傀儡皇帝,真沒有山陽公來的舒服

漢獻帝足足當了31年的傀儡皇帝,按道理說,漢朝在31年前,就應該滅亡了。漢獻帝這傀儡皇帝當的是真的不舒服。山陽公就不一樣了,他是地盤上的一把手,擁有相對的自治權。

此後他這個山陽公還傳給了子孫後代,一共傳承了4代。一直到了西晉八王之亂的時候,最後一代山陽公劉秋,在五胡亂華的時候,被胡人給殺害,山陽國這才被除國。

山陽國從劉協建立,一直到劉秋滅亡,持續了89年之久,而劉協也過了整整14年的自由生活,我想那段時間他是非常高興的。

長按下方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快速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漢獻帝禪讓後被封為山陽公,行天子禮儀,若有子嗣是否可繼承下去
    公元220年,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劉協禪讓皇帝位於曹丕,然後劉協被曹丕封為山陽公,並且批准劉協仍然可以以天子禮儀行事,從此之後,劉協就不再是皇帝,而是山陽公,並且搬離許都,來到了山陽公封地生活,延續近四百年的大漢王朝正式被魏朝所取代。
  • 漢獻帝與山陽公
    這件事也成為漢獻帝三十多年帝王生涯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這之後,漢獻帝又歷經波折被曹操迎回了洛陽,這也正式標誌著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時代開始了。很快,曹操又以洛陽殘破不堪為由,迫使漢獻帝遷往許都。真所謂才離狼窩,又入虎穴。「帝自都許以來,守位而已,左右侍衛莫非曹氏之人者。」(《資治通鑑》卷67)當然,漢獻帝偶爾膽氣上來,會讓曹操難堪。
  • 曹丕稱帝,封漢獻帝為山陽公,繼續行天子禮儀,繼任者能享受嗎?
    對於這一天,漢獻帝劉協期盼許久了。因為按照漢朝以往的慣例,每當權臣去世以後,皇帝往往有機會獲得親政機會。畢竟,單就東漢歷史來說,像漢獻帝這樣被權臣把持權力的傀儡皇帝有很多,這些傀儡皇帝大多數都在權臣過世後奪回了權力。漢獻帝相信自己也不會例外。因此,漢獻帝在曹操過世後不久,就更改建安年號為延康。對漢獻帝來說,一個屬於自己的紀元開始了。
  • 五胡亂華
    今天來簡單聊一聊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漢民族最接近滅族的一段歷史,西晉末年發生的北方遊牧民族大規模南下事件,史稱五胡亂華。
  • 日本許多人的祖先,竟然是葬在修武的漢獻帝劉協?
    可是您知道嗎,漢獻帝劉協的後代,有一支東渡到日本,並且成了許多日本人的先祖。今天大人文,就帶領大家了解一下這段真實且有趣的歷史。曹魏代漢以後,漢獻帝被封為山陽公,食邑萬戶,依舊沿用天子禮樂。最終漢獻帝五十四歲才去世,得到了善終。漢獻帝長子劉馮以為早死,因此劉協的的長孫劉康,襲爵成了第二世山陽公。
  • 直到做了山陽公,漢獻帝劉協才明白,他的人生剛剛開始!
    相比之下,漢獻帝劉協的結局,還是比較好一點的。在他「禪讓」於曹丕後,開啟了他的人生新篇章,顛覆了我們對亡國之君的看法。東漢末年,先有黃巾軍起義,接著又有董卓之亂。本來劉協的父親把皇位留給了他的哥哥劉辯,可是這哥們屁股還沒坐熱,董卓就把他廢了,改立了劉協。漢獻帝劉協登基的時候才九歲,只是個孩子,也正是從這時開始,劉協開啟了他作為傀儡皇帝的漫長生涯。
  • 五胡亂華後,他們的後代去哪裡了
    東漢時,北匈奴遠遁西亞,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向漢稱臣。東漢末年,數十萬匈奴遷居山西汾河流域以及秦嶺以北。黃巾起義時,匈奴人政治意識和軍事實力開始復甦。在「五胡十六國」中,匈奴人建立了劉淵的「前趙」、赫連勃勃的「大夏」和沮渠蒙遜的「北涼」。前兩個政權屬於南遷匈奴的一支,而且兩位開創者都姓劉。劉淵於公元304年起事,是「五胡」最早單幹的胡人勢力之一。
  • 「五胡亂華」後,五個胡人民族的最終結局
    五胡亂華主要有五個胡人民族,分別是匈奴、羯、鮮卑、羌、氐。五胡亂華三百餘年,但五胡人馬最後都消失或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匈奴:在漢朝南北匈奴分裂時,北匈奴西遷。有人認為匈牙利人是北匈奴的後裔,在歐洲建立過奧匈帝國。
  • 重新審視「五胡亂華」:我們不能因為一個羯族而否定整個十六國
    而此次動蕩的參與者,主要涉及了匈奴、羯族、氐族、羌族、鮮卑五個民族,因而歷史上稱為「五胡亂華」。不過對五胡亂華的歷史還是非常具有爭議的,有人認為這是外族入侵中國,甚至認為險些造成中國滅亡;另外一些人認為這是中國人內部的矛盾。 一、五胡亂華是外族入侵嗎?以上兩種觀點,我不會輕易同意任何一種,也不會輕易反對任何一種。我只能在讀完了十六國的歷史後,進行了具體、客觀的分析。
  •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簡介
    他們在這個範圍內相繼建立許多國家,而北魏史學家崔鴻以其中十六個國家撰寫了《十六國春秋》(五涼、四燕、三秦、二趙、一成、一夏),於是後世史學家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實際上這一時期國家數目遠多於16個。東漢時胡人偶有內附,魏晉時期則將胡人大量內遷,由於晉廷的虛弱腐敗和胡漢矛盾,五胡在八王之亂後紛紛舉兵,史稱五胡亂華。
  • 3分鐘帶你看懂五胡亂華
    文:齊三忘 來源:歷史原點(lsjs007)平時愛看歷史的朋友們一定對於「五胡亂華」這個專有名詞印象深刻。但是要讓你細掰扯掰扯五胡亂華具體是怎麼回事,大家又都雲裡霧裡。今天三忘就和大家好好絮叨絮叨神秘的「五胡亂華」!
  • 是五胡亂華?還是「華亂五胡」?歷史證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五胡十六國是我國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一個精彩組成部分,也歷來被史學界稱為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代。那麼這段令人痛心的歷史究竟是怎麼造成的?仔細梳理歷史,我們不僅可以讀懂歷史的真相,更能很好地理解人生!關鍵字一:引狼入室人們都知道五胡亂華,五個北方少數民族擾亂了華夏文明,但是,造成五胡內遷,亂世根由的竟是東漢時期的一項政策。
  • 五胡亂華始末
    如果「八王之亂」沒有爆發,那麼「五胡亂華」這段歷史是不是也就不復存在了?我們都知道「五胡亂華」,但是歷史教科書上卻沒有過多的記載;我們都知道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混亂政權曾經達到了16個,卻不知道這一時期曾經令漢族文化差點消亡。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死,太子司馬衷即位,也就是晉惠帝。
  • 漢獻帝劉協:被貶為山陽公後,他的人生才真正開始!
    幼為董太后撫養,舉止端莊,時稱「董侯」。漢少帝即位,封為渤海王。經歷宦官之亂,改封陳留王。中平六年九月初一甲戌日(189年9月28日),在司空董卓擁立下,即位為帝。董卓伏誅後,受到董卓部將李傕和郭汜挾持。在楊奉和董承護送下,逃出長安,輾轉東行。建安元年(196年),依附於兗州牧曹操,遷都許昌。不甘淪為傀儡皇帝,策動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結果沒有成功。
  • 漢獻帝被逼禪位冊封山陽公,得知劉備在西川稱帝會是什麼表情?
    導讀:翻了翻《後漢書》等史書,也沒看到被逼退位的漢獻帝得知劉備登基沒有表情的記載。假若有有表情估計也是苦笑吧,頗有一副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感慨吧。在經歷衣帶詔國舅董承和皇后伏氏被殺等幾件事後,漢獻帝已經徹底失去了掙扎的餘地。
  • 「五胡亂華」是內憂還是外患?不過是一次「消化不良」而已
    漢朝四百年,是上方大國,四方來朝,而漢朝也來者不拒,這是值得鼓勵的,但有些「消化不良」,吃壞了肚子,導致了300多年的「五胡亂華」。禮崩樂壞,有樣學樣,是五胡亂華的主因堡壘一般都是從內部攻破的,晉朝也是如此。漢末,經過三國亂世,終於一統為晉。但司馬炎死後,傳位給了一個傻兒子,不多久便發生了「八王之亂」。
  • 漢獻帝劉協被貶為山陽公,雖不再是皇帝,卻比皇帝還要活得有意義
    漢獻帝劉協被貶為山陽公,雖不再是皇帝,卻比皇帝還要活得有意義漢獻帝劉協是漢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結局最好的亡國之君
  • 五胡十六國:前趙(漢)的建立與覆滅
    從對立到和解,數百年來,匈漢之間上演的愛恨情仇,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劉淵是匈奴汗國最後一任君主呼廚泉單于的後人,在東漢末年,呼廚泉單于赴鄴城(河北臨漳)晉見當時漢政府的丞相曹操時,曹操趁機把呼廚泉單于留在京城,自此匈奴被劃分五部,每部設一個都督,於是匈奴汗國被無形中瓦解。  歷經百年,匈奴人跟漢人雜居通婚,多數匈奴人已經漢化。
  • 五胡亂華悲催
    五胡亂華,是中國晉朝時期,北方多個胡人的遊牧部落趁中原的西晉王朝衰弱空虛之際,大規模南侵建立胡人國家而造成與漢族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遊牧部落。五胡亂華百餘年間,北方胡人的遊牧部落南進中原,燒殺淫掠,開啟了中國與人類歷史最黑暗的時期。那麼五胡亂華到底亂到什麼程度呢?
  •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究竟有多可怕?漢族究竟到了何種絕境?
    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誰也沒想到,漢族曾在一段時間裡差點到了滅族的時刻,這就是赫赫有名的「五胡亂華」事件。有人說,「五胡亂華」是漢族最危險的時刻,這絲毫沒有誇大。要了解這起事件,有必要了解何為「五胡亂華」。作為中華文明歷史上一個大悲劇,「五胡亂華」的根源是魏晉移民政策的失誤,而「八王之亂」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