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年大批的現役轉改文職,滿足了很多同志回家鄉工作、規律作息的願望。今年作為2020節點,很多粉絲詢問今年是否有現役轉文,形勢如何,根據現有情況做個人推測,供大家參考。
首先說結論,我認為轉任文職人員今年還會有,但是名額會更難更少,不按照改革期間優待政策來,最重要的是很可能要先滿足退役條件,才可能再成為文職人員。以下為推測依據。
滿足退役是先決?
之前因為裁軍任務重且文職缺口大,很多原本還不夠退役條件的同志因為轉改文職從而提前退役了。
提前退役其實也是改革期的特殊政策之一,而且結合了轉改文職人員最低任職五年的要求,避免了轉改後立馬辭職的漏洞,多任職五年也能夠滿足退出現役的基本條件了。
改革裁減員額任務已經基本完成,那麼提前或降低要求的退役口子也該關閉了。
所以想要明年轉改的,排座認為先需要滿足退役條件,列入明年退役名單了,才有可能再轉任文職人員。
按照之前政策宣講2020年底前轉改的施行優待政策,為委任制。那麼理論上2020年後的應該是按照社招文職施行聘用制,而聘用制除特定情況外隨時可辭職。
如果說以後不需要滿足退役條件就可以轉改,轉改後辭職就成為了提前退役離開的渠道,而這樣的「漏洞」肯定是不被允許存在的,先滿足退役才能轉任就避免了漏洞。
名額變少是趨勢
首批轉改報名時,第一口螃蟹大部分人並不敢吃,轉改又是自願行為,不少單位做足了工作才勉強滿足了轉改指標,那一年認定方向願意轉改的基本都上了岸。
隨著文職制度的完善和實際情況的口口相傳,轉文也就慢慢香了起來。任何一件事,更多人認為好了,那麼競爭必然就激烈了。
激烈的競爭伴隨著指標的減少,轉改的難度也就越來越大,19年底很多同志想轉但都沒有能轉成。
就目前情況來看,裁軍任務已經基本完成,現役總員額也不怎麼超標。隨著退役名額減少恢復到以往正常水平,隨著越來越多的文職崗已經有了編。那麼顯而易見的轉改崗位數變少,難度加大就是未來的趨勢,直到每年供退役軍人選擇的文職名額降低到一個平衡點。
另外在《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中,通篇並無講述軍轉文,而未來的安置模式裡也沒有提到轉文,也能一定程度佐證未來轉任文職將是較少的,否則安置方式中也應該加一個轉任文職。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分析推測,個人見解僅供參考,有相關政策時也會及時與大家分享,請持續關注自主與擇業。如果說能夠退役了才有文職這一選項,你還會選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