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文化,優路科技用萬年曆講述「歷師」的故事

2020-12-27 騰訊網

近期,國漫番劇《歷師》在騰訊視頻播出,講述了名為蕭南燭的青年繼承奶奶留下的「乾坤歷」,成為新一代「歷師」,通過召喚不同的歷神剷除人間「邪祟」的故事。《歷師》以節令為主,選取有代表意義的中國傳統節日,將其擬人化為歷神,並根據節日特點賦予其人物特色,通過情感為紐帶,達到了與年輕一代觀眾共鳴的效果。

《歷師》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有效的嘗試,與優路科技旗下的日曆APP——萬年曆所主打的傳承人文理念不謀而合。萬年曆與《歷師》動漫聯合,推出了《測測誰是你的節日守護神》測試H5,以充滿趣味性的方式向大眾再一次宣傳了中國傳統文化節日。

萬年曆目前用戶數已超3億,是包含了萬年曆、黃曆等多個常用曆法的日曆APP。中國人查看日曆,不僅僅是看時間,更是對自己的行事尋求參考與指導,這是延續千年的習慣,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目前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關注傳統文化,傳承文化的時候,萬年曆也承擔起這份責任,共同為弘揚傳統文化做出努力。

在現代,大部分人只記得清明節,卻不知道在它前一天還有一個更古老的節日叫寒食節,是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相傳寒食起源於春秋時期,當日禁火,只能吃冷食,是祭祀的日子。只是後來逐漸和習俗相近的清明融合,被人漸漸遺忘。又如花朝節,被稱為「紀念百花的生日」,當日大家都會結伴遊園賞花,稱為「踏青」,女孩子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再如中元節,大部分人都理解為「鬼節」。其實中元節在七月半,是初秋慶賀豐收、感謝大地,向祖先亡靈獻祭的日子。當天除了祭祀,還有放河燈等有趣的傳統習俗。這些節日你都聽說過嗎?

中華文化傳承千年,有許多文化節日被世人記住,也有許多文化節日逐漸被冷落。作為日曆類APP,萬年曆努力記錄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節日,特別是一些比較冷門但值得傳承的文化節日習俗。我們記住優秀傳統文化節日,不僅僅為了過節,更是為了知其內涵,將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代代相傳。

優路科技將繼續利用萬年曆APP積極弘揚傳統文化。不僅僅是H5,未來也將通過更多契合年輕人觀看習慣的形式,將傳統文化年輕化,以更有趣的方式傳遞給大眾,特別是年輕一代。

相關焦點

  • 《歷師》第6集:歷神寒食上線,雖病弱但仍以保護歷師為己任
    國漫《歷師》幾乎是一集一個歷神的來講述故事,但是其中也有多次出現的除夕,一集活潑的大年、小年等。從除夕的出現,作者就埋下了伏筆,歷神除夕是與旁人不同的。不僅體現在超強的戰鬥力,還有易被邪祟入侵的體質。當然,其中原因還未說明。
  • 從一枝獨秀到競相模仿,如何認清正版萬年曆APP
    重慶優路科技一直致力於打造一款集日曆、黃曆、記事、提醒、資訊於一身的日曆應用軟體,「萬年曆」應運而生。一、傳統屹立,山寨橫行在傳統文化的保留上,萬年曆做得尤為突出。完美的順應網際網路趨勢,讓傳統文化更深入更直觀的展現在用戶面前。
  • 超2億人氣《黃曆師》漫改更名《歷師》,神歷敕命,萬般祟盡!
    萬眾矚目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動漫《黃曆師》幾經波折,改名為《歷師》,即將在5月7號上線,長夜將至,迷霧降臨,今日之神即將上崗!《歷師》動畫由企鵝影視,視美影業聯合出品,改編自晉江文學超2億人氣的小說《黃曆師》,作者是石頭羊。
  • 歷師:歷神天團與歷師蕭南燭集體出道,C位非誰莫屬?
    《歷師》改編自石頭羊創作的網絡小說《黃曆師》,由視美影業負責製作,於2020年5月7日開播。從畫風上看,這國漫很貼合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有著一種濃濃的國風元素;從意義上來說,很有創意,將傳統節日擬人化成人物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我們的傳統文化;從故事情節來說,渲染力和情感鋪墊很到位。必須推薦它歷師是被乾坤歷選中的人。害!
  • 眉山東坡蘇洵小學:「講述三蘇文化,弘揚三蘇精神」
    中國網12月4日訊(夏璐 王秀娟)近日,眉山市東坡區蘇洵小學走進眉山市公交公司開展了「走進公交車廂,講述三蘇文化」活動——在城市公交13路「東坡文明號」上,「小蘇童們」從三蘇父子蘇洵的故事講起,三蘇文化娓娓道來,乘客們聽得津津有味。
  • 弘揚傳統民俗文化,創新文化傳承方式,武漢天地工匠市集收官
    通過工匠大師「擺攤」、互動表演、現場體驗等方式,武漢天地工匠市集創新傳承和弘揚傳統民俗文化的方式,受到了市民的好評。大師「攤主」展示武漢民俗17日上午,武漢天地工匠市集在武漢天地文化廣場正式開市。手工皮具、手工木雕、布藝扎染、古玩文物、古風手繪、篆刻、皮影……15名武漢本土工匠大師化身「攤主」出現在文化廣場,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講述民間技藝的前世今生,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王先生帶著女兒,流連在布藝扎染、手工剪紙等攤位前,近距離觀摩工匠大師們的高超技藝。
  • 展現美食特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武科大文化才藝秀
    「向上向美,力行力新」是武漢科技大學沁湖文化的八字內涵,昨日,武科大於南苑食堂舉行的沁湖魚宴更是將這一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為展現美食特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武科大學子特意帶來文化才藝秀,為魚宴增「香」。
  • 大家談 | 用群眾易於接受的方式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學習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大家談   用群眾易於接受的方式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10月28日,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團黨委副書記、團長艾力江·牙合甫說:「我們的節目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主線,老鄉們很喜歡,反響熱烈。」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
  • 歡娛的「影視中國風」之路 用現代手段講述傳統文化故事
    今年三月由歡娛影視出品和承制的《鬢邊不是海棠紅》在愛奇藝如期和大家見面,劇集以戲曲藝術作為創作的故事背景和重要元素,上映後掀起了一股「京劇年輕化、傳統時尚化」的討論熱潮。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北平,千年梨園既迎來了最輝煌的京劇時代,也遭遇著風雨飄搖的內外交困的動蕩時代,一代名伶商細蕊與愛國商人程鳳臺因戲結緣,相識相知,在梨園百態和戰火動亂中並肩前行,他們一起攜手抵禦日寇侵略,振興國粹文化。
  • 多形態傳承文化魅力 愛奇藝持續以優質內容弘揚傳統文化
    其中,愛奇藝榮獲「年度文化傳承優秀案例」。組委會評議認為,愛奇藝持續以優質內容弘揚傳統文化,向用戶展現刺繡、劍文化、京劇等傳統文化的多種形態,傳承文化魅力。據報導,《鬢邊不是海棠紅》是由惠楷棟執導,黃曉明、尹正、佘詩曼領銜主演的民國傳奇情感劇。
  • 仲愷堅定文化自信 用傳統連環畫講好愛國故事
    仲愷堅定文化自信 用傳統連環畫講好愛國故事 2020-12-25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家西南傳統文化體驗館落戶重慶國泰藝術中心
    近年來,著名日曆應用APP「萬年曆」逐漸將眼光瞄向線下,瞄準西南傳統文化體驗。近日,由萬年曆APP打造的首家西南傳統文化體驗館正式落戶重慶解放碑國泰藝術中心。據了解,這是萬年曆在重慶打造的首個傳統文化體驗館——「西南以東」,這也是萬年曆團隊將傳統文化貫穿線上線下全面布局的開始。
  • 國漫《歷師》給你感動和淚水,故事的含義你知道嗎?
    《歷師》目前已經播出至第六集,最近的幾集集可謂是賺足了觀眾的淚水,無論是對於古董傳統文化的堅守,親情陪伴的可貴,還是對珍惜之人的守護。都催人淚下。傳承這個故事中講述了文物遭受了無緣無故的破壞,博物館老館長無奈下通過主角的髮小找到主角蕭南燭幫忙。最終一番鬥智鬥勇下,找到了罪魁禍首「歲歲平安」,識破了他的陰謀。陰差陽錯下被主角得利(不得不說主角光環的厲害)。
  • 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
    5年來,陝西文物系統深刻領會新時期博物館社會角色和職能定位新要求,以「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為使命,以破解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為問題導向,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目標導向,以服務「堅定文化自信」為結果導向,在推動將博物館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拓展博物館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優化博物館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增強博物館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等方面勇於探索實踐,取得積極成效
  • 河北省興隆縣開展家風家訓活動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興隆縣將家訓與書法相結合,收錄了顏之推、司馬光等中國古代21位名人的家訓,由興隆本土書法家王孝飛撰寫,讓這些家訓以書法的形式展現,以家庭和諧、孝老敬親、勵志向上、勤儉持家為主要內容,大力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
  • 優加青少英語「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線上報名開啟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 活動以 「 用雙語展示中華文化,在故事裡讀懂中國 」 為宗旨,致力於為大、中、小學生提供一個深入了解中國文化、與世界交流的平臺。該活動由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潘維廉教授親任形象大使,通過英語演講激發青少年的創意與活力,向世人展現一個豐富多彩、生機盎然的中國。
  • 弘揚傳統文化 豐富詞語積累——德陽市金沙江路學校二年級「詞語...
    弘揚傳統文化 豐富詞語積累——德陽市金沙江路學校二年級「詞語接龍」大賽 2020年12月06日 16:29:39 來源:四川新聞網 12月4日下午,德陽市金沙江路學校二年級組開展了「詞語接龍」大賽。窗外細雨濛濛,但澆不滅孩子們比賽的熱情,反而為本次活動增添了詩的意境。優秀的小主持人為我們拉開了比賽序幕,年級主任宣布比賽規則。根據本次活動規程,比賽共分為5組,每位選手必須在5秒鐘內說出正確的詞語。「圍巾—金子—子孫……」,比賽正式開始,臺上的小選手們反應靈敏,詞語一個緊接著一個從口中蹦出。
  •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南寧市婦聯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五)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南寧市婦聯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五) 2020-12-14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進傳統文化落地生根 平度成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志願者協會
    6月22日上午,平度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志願者協會成立大會召開,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爽,市政協副主席劉明娟,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呂強,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志願者協會會長劉成愛等領導出席會議。郭爽代表平度市委市政府對協會的成立以及新當選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和全體會員表示祝賀!向推動我市經濟和文明發展的志願者致以崇高敬意!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節日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信仰、倫理道德、價值觀念、行為規範等,以富有生命意蘊的節慶活動久久流傳。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與魂,是文化自信的源頭活水。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中華民族的尊嚴,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層面的具體標誌,是矗立於世界之林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