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在商場,地下通道等很多地方看到自動手扶電梯的影子,這些移動的階梯為什麼看上去和一般樓梯有些不同呢?
事實上,第一座自動手扶電梯並不是那種可以上上下下的便捷方式,但卻是遊樂園的騎乘項目,1895年,紐約的康尼島遇到了令人驚嘆,且從未見過的熱門觀光點,傾斜的電扶梯,或者是移動階梯,現在在自動手扶電梯上扶手的移動速度通常比電扶梯本身要來得快,因為驅動扶手的齒輪可以製造的比所需的還要大一點,這些輪子上的橡膠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磨損,所以如果扶手移動的速度跟腳步一樣,甚至更慢的話,那麼你搭乘到的就是非常老舊的自動手扶電梯了。
不同的自動手扶電梯的移動速度也不同,因為他們有著不同的目的,例如地鐵電扶梯通常比購物中心的電扶梯移動的要快點,因為在地鐵中,你就是需要儘可能快地往返地面,但是在購物中心,你有的是時間放鬆身心,同時環顧四周,也許還買點東西;然而最慢的地下自動手扶電梯竟然在紐約市,速度只有每秒45公尺;作為比較,購物中心的電扶梯通常以每秒50公尺的速度移動著,說到購物中心,你一定注意到,在這種地方的自動手扶電梯,彼此通常相距有點遠,這麼做都是出於相同的理由,讓你環顧四周,或者在你從一個移動階梯繞到另一個移動階梯,也許會買點東西。
當你在這裡時,看看那些花俏的金屬玻璃電梯,然後回頭看那個無聊的自動手扶電梯,電梯車廂可以根據我們的喜好來進行裝飾,因為車廂本身就只是掛在電纜上的車廂,而自動手扶電梯則是一種更為複雜的機械裝置。在世界上大多數的城市通常都必須站在自動手扶電梯的右側,然後在左側行走;而有些地方,兩側的使用方式對調了,像在澳洲和日本的某些城市,但還是一側站立,一側行走;這個原則是基於自動手扶電梯禮節,那些不能或者根本就不想走路的人,應該讓其他人通過,有時這個原則只在向下的自動手扶電梯有效,因為下樓梯比爬上樓梯要容易得多。但是社會研究證明兩側都站立,可以增加自動手扶電梯的容量,也就是說,當每個人站立時,就更多的人能移動得更快,但是諷刺的是,這只是個平均數,由於剛剛所描述的根深蒂固的禮節原則,因此幾乎所有此類的研究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自動手扶電梯的階梯上,有的那些個凹槽都是為了你的安全著想,當他們到達這段扶梯的上端或下端時,階梯就會變得平坦,以便輕鬆地走出扶梯;末端的凹槽和側邊刷毛有助於把物體頂起來,側邊的這些刷子會讓你本能地離開側邊,從而幫助你清除自動手扶電梯活動與禁止部分之間的縫隙;如果你的衣服或者包包進入那裡就可能會被卡住,從而導致受傷,或者讓整個系統拋錨。
大多數自動手扶電梯的邊緣都有著明亮的黃色條紋,塗上這些條紋可以讓邊緣更加清晰可見,以免絆倒。許多人在停滯不動的自動手扶電梯上上下下時,會感覺怪怪的,這與自動手扶電梯應該要移動的心理設定有關,它不動時,我們仍舊會期待它動起來,然後卻發現這跟現實不同。同樣的道理適用於踏上或者踏出故障的自動手扶電梯,即使你清楚地看到它不動了,你也會下意識地用一隻腳撐住自己,並準備用另一隻腳上下扶梯。大多數自動手扶電梯會朝不同的方向運行,例如,在市中心,早上或者晚上有兩個或更多的電扶梯上下。郊區則是開放相反的方向,這是為了讓乘客更容易移動,大多數人只在市中心工作,而住在遠離市中心的地方,因此,他們早上去上班,發現更多的電扶梯,朝著他們需要的方向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