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法家胡問遂,精選31幅簡體立軸行書字帖欣賞,學行書必選

2020-12-22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對於非書法的一般人來講,硬筆執筆方式比毛筆難掌握,硬筆一般書寫較快,硬筆橫撇豎捺因為執筆方式不夠靈活往往讓人感覺心有餘力不足,硬筆寫不好一般是執筆的控制問題。練字只有兩種方法,臨帖和結構歸納。根據你的要求你可以找一本喜歡的行書字帖臨。結構歸納就是類似於黃自元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這種說結構的書,看懂並且融會貫通到寫字中,其實這種方法並不比臨帖快多少。這兩種方法雖然看著進度稍慢,但永遠不會浪費時間,你一直是在進步的。外面現在有一些所謂速成,學個一年半載完事了,感覺挺快看到效果了,但是停止練習沒多久字又恢復原樣了。你這一年時間白搭。但這一年要是踏實下來臨帖,字也會有比較大的進步。其實就一句話,想速度快就用心臨帖,提高效率,一年半載改變日常書寫也是可能的。

著名書法家胡問遂精選31幅簡體立軸行書字帖欣賞:

書者介紹:

胡問遂(1918年7月24日-1999年2月19日),浙江紹興人,沈尹默入室弟子,當代中國書法大家。出身書香門第,祖父、兄姐均酷愛書法,伯父胡之光為浙東書法名家。抗日戰爭初期,投筆從戎,立志報國。抗戰勝利後寓貴陽,全國解放後攜家定居上海。胡問遂是上海中國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上海文史館館員。

胡問遂早年學柳公權,繼學顏魯公,得厚重豐潤之精髓,轉習褚遂良,得縝密靈動之韻致。後溯"二王"行草,兼及智永、李北海、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數十年堅持不懈,尤得力於北碑,並能融會貫通,自成一家。擘窠行書最為著名,其名作曹操《觀滄海》中堂,字大經尺,雄強峻利,氣勢磅礴。其書法渾厚凝重,灑脫靈動,氣韻高雅,意態從容,是海派書法藝術的典型代表人物。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重大書法展覽,並為博物館、紀念館、名勝地收藏或翻刻入石。

相關焦點

  • 著名書法家蕭育明,精品行書立軸書法欣賞,瀟然灑脫,美感十足
    對此一些書友就在評論區問,新手學書法,楷書入門的話選誰的字帖更好。對於這個問題我之前就談到過,今天我們再來說說這個話題。我個人認為學誰的看你的愛好。本人自幼學習書法。目前已學完楷,行,草,隸各書體。根據多年經驗,給你點建議。要寫好楷書,學習楷書四大家的應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歐體是四大家中造詣最高的,也較難學好,初學者不建議學。趙體中有很多筆法,初學也是寫不好的。初學者建議從顏,柳兩體入手!
  • 著名書法家馮彬,精選23幅行書作品欣賞,筆法自然行雲流水,好字
    行書的創作我們在前面的很多的內容中都提到過,但是關於優質的行書作品的推送就有些現實小於理論的感覺。對此我們經過細緻的篩查,終於在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的書法家作品中找到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書法,他就是馮彬,他的書法清雅幽古,自然遒勁,筆力挺拔。關於馮彬先生的介紹,我們在文末,感興趣的小夥伴不要忘記點讚和分享哦。
  • 中書協副主席高惠敏,精選66幅傑出行書字帖欣賞,學行書的好範本
    高惠敏的行書真的功力深厚,氣韻十足,筆法輕重的掌握已經是出神入化了,非常值得去學習。行書是以至簡的形式表現出漢字的魅力,有些人寫得又比常人快,是有可能既快又雅的練書法有」眼高手低」之說,浸淫此道,看的好帖好字多了,領悟了更多細節,才知道自己的字有哪些問題,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 著名老書法家麥華三,精選20幅立軸行書欣賞,網友:書壇第一人
    麥華三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字敦厚,樸實,蒼勁有力。麥華三一生不檞臨池,使中國書法的筆法神秘外衣一層層剝開。使過去只能師生口傳的技法公開化。這對書法普及產生深遠影響,這種貢獻是前後古人,後有賢者。有人說麥華三是現代大家,仍謙謙君子,不斷學習,可敬可佩。
  • 著名書法家田英章,行書點畫運筆演示字帖欣賞,學行書的必修課程
    從最初的甲骨文、到商周的金文、到秦漢的篆書隸書草書、漢代以後的行書楷書,還有處於這些形態之間的各種過渡樣式,各種歷史形態和過渡樣式之間,又是既有區別更有聯繫的,彼此之間進行溝通的可能性極大。著名書法家田英章行書點畫運筆演示字帖欣賞:書者介紹:田英章,字存青、存卿,1950年生於天津,書法研究生,國家人事部幹部。先後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書法家。
  • 清代狀元劉春霖,精選16幅立軸行書真跡欣賞,筆墨精美結字古厚
    清代狀元劉春霖精選16幅立軸行書真跡欣賞:書者介紹:劉春霖(1872-1944),字潤琴,號石雲。中國晚清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人,晚清德宗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 行書書法:經典行書字帖欣賞
    胡問遂,何許人也?他是沈伊默的入室弟子,當代中國書法大家。
  • 中書協理事薛夫彬,52幅行書字帖欣賞,網友:深得二王行書筆法
    前幾天一個粉絲留言給我說:「能不能推薦一些好入門的書法字帖,最好是行書」。其實在書法練習上我不大主張練習字帖,因為我們在研究發現,古代大多數的書法家都沒有臨帖的過程,才有了自成一體的經典之作。雖然這樣的例子是少數,但是確實也代表了古代書法發展的一個縮影。
  • 任政27幅行書翰墨欣賞:工整秀麗、雄健挺拔!初學書法的好字帖
    接下來一起欣賞任政的行書詩抄——任政27幅行書唐詩字帖欣賞任政(1916-1999),字蘭齋,浙江黃巖人(今路橋人 )。著名書法家,曾被評為"藝德雙馨"書法家稱號。生前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等職務。著有《楷書基礎知識》、《少年書法》、《祖國的書法藝術》、《書法教學》、《隸書寫法指南》、《蘭齋唐詩宋詞行書帖》等作集。
  • 學行書最容易上手的好字帖,毛筆鋼筆皆可臨的真書法,輕鬆寫好字
    隋唐以來,學書者率從千文習起,因之草書名家多有千文傳世,故草書社選標準之字,不能不求之於歷來草聖,更不能不先之於草聖千文。一因名作聚會,人獻其長,選者利益,增多比較;一因習用之字,大半已俱,章法既立,觸類易通。斯旨定後,乃立原則:曰易識,曰易寫,曰準確,曰美麗,依此四則,以為取捨。
  • 行書書法字帖大全
    行書書法字帖行書書法字帖行書書法字帖行書的練習方法  描寫、盲寫之前,先仔細領會每一筆畫不同的運筆方法。要求一筆寫成一個完整的筆畫。  二、認真的臨摩  要學好行書,還要經過一段專門的臨摩訓練,以掌握它的筆法和結字的規律。在臨摹時,要給自己找一本好的字帖,趙孟頫的膽巴碑就是很好的字帖,可以練毛筆字,也可以縮小複印了練硬筆書法,硬筆書法家盧中南、丁永康、吳玉生等人的字帖都可以臨寫。練習毛筆字的同時練習硬筆字,對學習書法的好處是非常大的,可以互補。
  • 著名書法家朱春和行書作品欣賞
    著名書法家朱春和行書(榜書)作品欣賞 藝術簡介: 朱春和現為國務院國禮藝術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國畫院特聘書畫家。
  • 任政行書草書通用字帖欣賞,40幅高清大圖展示,學書法的首選帖
    比如寫寫行書再回頭寫楷書,字就會靈動許多。學習隸書完了再寫行書 ,筆畫就會圓轉許多。印刷體和書法最大的區別在於書法是活的,前後左右都是呼應貫通的,這是印刷體無法實現的,印刷體要求每個字都是獨立穩定的,集結起來後又是整齊的,這就和書法判然兩立了,即使每個字都達到書法家的水平但是它無法完成一幅作品,如果非要印刷體書法化只能讓人覺得雜亂。
  • 啟體書法的創新大師符標讓,精美行書立軸簡述,行雲流水自然遒勁
    在欣賞書法作品之前,我們簡單的回顧一下書法的學習方法,學習書法要做到學用結合,練寫合一,有的同學練字的時候寫得很好,但寫作業的時候又瞎寫一氣,這們是永遠練不好字的。練過的字平時用到了,應該寫得像練時那樣好,練一個用一個,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學用結合才能練好字。
  • 民間書法家崔德法,31幅行書作品欣賞,網友:他的字可進中書協
    筆畫粗細懸殊處,與範曾的病筆雷同,而整篇字柔弱無力,與林岫有相似處,究竟誰學誰,還是巧合,不得而知」。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民間書法家崔德法31幅行書作品欣賞:書者介紹:崔德法,男,山東東阿人,詩人、書法家。善書、工小楷。
  • 學行書,中國書法史上五大行書你總要選一個!
    蘭亭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作者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時期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
  • 著名書法家沙孟海書法欣賞,91歲行書用筆精美,寫出了藝術美!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我們都非常的感興趣,中國的書法文化那可是非常的博大精深,在幾千年的發展中,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在我國的古代就有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比較有名的有楷書鼻祖鍾繇
  • 女書法家胡朝霞,精選10幅行書對聯欣賞,網友:書法和人一樣美
    所以古代書法家一般都是世家,因為出過大書法家的家族,更容易找到帖子臨習。「書」就是平常的書寫,說塗鴉也行,這方面是不用學的,也不用拿筆,用木棍石頭都行,只要弄出想要的或不想要的東西都行,而「法」是要學的,如筆法章法甚至更多,法是要傳承的,但是又不是照搬,每個人學法肯定有取捨,寫出來的字有根基,看出從哪家來,又變成自己的樣子,學書法肯定得臨帖,至於如何臨或寫成什麼樣子,是個人問題,沒有固定標準。
  • 前外長楊潔篪,22幅行書楷書作品欣賞,網友:可與書法家論高下
    他的楷書功力在與一些專業的書法家相比較,也是不輸正宗品質。毫不誇張的說,恐怕有些專業書法家的楷書功力與楊潔篪的楷書書法相比,還存在比較大的距離。楊潔篪小編在多篇內容裡提到,書法要均衡發展,往往我們看到很多的書法家的作品。要麼楷書很厲害,行書就顯得很拮据。有的書法是行書很厲害,楷書就橫不平,豎不直。很難做到均衡發展。
  • 行書字帖教程:行書筆法結構標準
    提示:請點上方藍字↑↑楷書行書硬筆書法 訂閱關注《楷書行書》 書法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