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30℃之下的殊死較量,震撼人心的悲壯戰鬥——《冰血長津湖》

2020-12-15 澎湃新聞

新影像丨零下30℃之下的殊死較量,震撼人心的悲壯戰鬥——《冰血長津湖》

2020-10-27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長津湖,位於朝鮮北部赴戰嶺山脈與狼林山脈之間。狼林山脈的高山峻岭蜿蜒在長津湖的東西兩側,匯合著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和風雪。

1950年11月5日,志願軍第一次戰役攻勢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不甘失敗,發動所謂「在聖誕節前結束韓戰的總攻勢」,企圖將志願軍一舉逐出朝鮮。

為遏制其攻勢,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急調第九兵團入朝,擔負第二次戰役東線作戰任務。因朝鮮東線戰事緊迫,很多南方官兵來不及準備禦寒冬衣,穿著華東的薄棉服緊急入朝作戰。

1950年冬天,鵝毛大雪籠罩整個大地,氣溫驟降至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為達成戰役的突然性,15萬衣著單薄的志願軍官兵翻山越嶺晝伏夜行,忍受著酷寒、飢餓和疲勞在覆蓋厚厚積雪的山脈和樹林中連續行軍,悄無聲息抵達了預設戰場,將美軍精銳部隊在長津湖地區分割包圍。直至戰鬥打響前,少則兩天多至九天,志願軍戰士沒有吃上一頓熱飯,僅靠冰雪充飢,因凍傷減員已過半。

在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3個軍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與武器裝備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王牌部隊進行了直接較量,在極寒天氣下苦戰20餘天,重創美軍陸戰第1師和步兵第7師,也迫使這支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

志願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大捷,不僅挫敗了所謂「聯合國軍」在聖誕節前結束韓戰的「總攻勢」,而且一舉將其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根本扭轉了朝鮮戰局。而志願軍第九兵團,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在這次戰役中,擔任阻擊美軍任務的志願軍戰士,有連隊全員凍死在陣地上,以戰鬥隊形在雪地中堅持到最後一刻,成為人民軍隊歷史上最為悲壯的「冰雕連」。戰後打掃戰場時,有人發現烈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張卡片,上面寫著:「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絕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新影像丨零下30℃之下的殊死較量,震撼人心的悲壯戰鬥——《冰血長津湖》》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悲壯而慘烈,豆瓣9.0分的《冰血長津湖》,才是真正的「亮劍」!
    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紀錄片《冰血長津湖》,則通過嚴肅的歷史講述,還原了戰爭的激烈和殘酷,讓觀眾有機會了解抗美援朝戰爭中最為悲壯、最為慘烈的戰役——長津湖戰役。儘管在這場戰役中共殲敵13916人,但第9兵團也付出巨大的代價:由於未能配備禦寒冬裝,又碰上了長津湖地區50年不遇的極寒天氣(零下30多度),凍傷28954人,凍死4000餘人。八一電影製片廠將這場悲壯而慘烈的戰役拍成紀錄片,就是代表官方傳達一個聲音——長津湖戰役不該被遺忘。
  • 紀錄片《冰血長津湖》追憶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壯烈搏鬥,講述志願軍...
    獲得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的《冰血長津湖》,將鏡頭對準了志願軍老戰士,通過他們情真意切的講述,探尋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紅色印記,真實記錄一段不可磨滅的戰爭往事。《冰血長津湖》主要記錄了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和號稱美軍精銳的海軍陸戰隊及南朝鮮軍在朝鮮的長津湖地區展開的一場激戰,創造了我軍歷史上乃至世界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長津湖之戰。這場戰鬥長達20多天,殘酷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因為極度寒冷,很多重型武器失靈,大量人員凍傷。
  • 勝利的迴響 | 第五集:《冰血長津湖》
    2011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推出紀錄片《冰血長津湖》,根據史料以及志願軍老戰士們的回憶,詳細記錄和還原了這場改變韓戰進程的偉大戰役。戰鬥中,第27軍主力利用夜戰進攻、近戰打擊的戰術,全殲有著「北極熊團」之稱的美軍步兵7師31團,後來這個團的番號被美軍從戰鬥序列中永遠抹除。在紀錄片《冰血長津湖》中,原某集團軍軍史館主任張克勤講述了志願軍官兵繳獲美軍31團團旗的過程。張克勤:「打完仗之後,炊事班長說,我們改善改善生活,準備蒸點兒饅頭,但是一直沒有找到蒸饅頭的屜布,他就問大家,有沒有戰場上繳獲的東西可以用?
  • 零下30度血戰,比上甘嶺慘烈的長津湖戰役將拍電影,張涵予主演
    歷史不會被遺忘,除了正在熱拍的《金剛川》之外,《冰雪長津湖》更是備受關注,皆因這場戰役比上甘嶺戰役還要慘烈,在零下30多度的環境中血戰,無數將士被活活凍死,但是他們憑藉著無堅不摧的力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唯一一次殲滅美軍一個建制團的範例。
  • ...發揚戰鬥精神——市司法局組織集中觀看《上甘嶺》《冰血長津湖》
    重溫紅色經典 發揚戰鬥精神——市司法局組織集中觀看《上甘嶺》《冰血長津湖》 2020-04-24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淄博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組織觀看《上甘嶺》、《冰血長津湖》
    4月16日,全市重點改革攻堅大會召開,市委書記江敦濤在講話中為全市廣大黨員幹部推薦了兩部紀錄片,一部是《上甘嶺》,一部是《冰血長津湖》。 為認真落實江敦濤書記在全市重點改革攻堅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激發黨員幹部在工作中發揚「闖關奪隘、攻城拔寨」的精神,4月21日,淄博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全體人員觀看了《上甘嶺》和《冰血長津湖》。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尚龍江主持並談觀後感,副主任劉曙光、王法亮、王樹槐、翟乃翠、卜德蘭,秘書長祁連山參加。
  • 抗美援朝最悲壯的戰役:零下四十多度的長津湖,竟打出三個冰雕連
    長津湖戰役,一場生與死的較量,一場冰與火的堅持。 01~ 1950年9月15日,朝鮮戰場發生突變,在美軍總指揮麥克阿瑟的策劃下,美國第10軍出其不意成功登陸仁川。隨後,在多國部隊南北夾擊之下,孤立無援的朝鮮人民軍主力遭到殲滅性打擊。
  •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第二集《殊死較量》
    第二集《殊死較量》,主要展示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極不對稱、極為艱難條件下,揚長避短,以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連續進行5次戰役,多次粉碎敵人的重點進攻和細菌戰,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者,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來源: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還原75年前抗日戰場殊死較量,國人永遠銘記
    事件發生後至1932年9月,東北全境最終淪陷於日寇的鐵蹄之下。然而中國人民並未就此沉淪,紛紛組織抗日武裝,拋頭顱灑熱血,頑強抵抗侵略者於白山黑水之間,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轟轟烈烈的抗戰史詩就此打響,這更是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 俄羅斯零下30度,女孩都不穿「秋褲」?看完才知何為戰鬥民族
    俄羅斯零下30度,女孩都不穿「秋褲」?看完才知何為戰鬥民族一轉眼的時間就進入了寒冬臘月,每天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早晨離開熱乎的被窩,其實對於我國來說,大部分冬天的時間還是會過得很快,除了北部地區溫度比較低之外,南方溫度還是挺適宜,其實在世界上還有不少的國家一直處於比較很冷的地區。
  • ...幹勁抓落實——區司法局組織觀看《上甘嶺》《冰血長津湖》紀錄片
    學習精神促攻堅 鼓足幹勁抓落實——區司法局組織觀看《上甘嶺》《冰血長津湖》紀錄片 2020-04-24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劇評 |《刀鋒》:一部震撼人心的高像素戰爭畫卷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日,為緬懷這個難忘的日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推出六集紀錄片《刀鋒》,這是一部歷經十年精心打磨之作,以詳實的史料和豐富的視角,近距離地帶領觀眾穿越回70年前的那場衛國之戰,再現血與火的記憶,沉重而悲壯的生與死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 戰鬥民族的小學生:在世界上最冷的村莊,冒著零下51℃嚴寒去上學
    戰鬥民族的小學生:在世界上最冷的村莊,冒著零下51℃嚴寒去上學冬天非常冷,而俄羅斯的冬天更冷,當然了,俄羅斯雖然很冷,但是這個國家卻被我們親切地稱為戰鬥民族。光聽名字就知道這個國家的民眾有多麼強悍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