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屆進博會全球乳業合作論壇在上海順利召開。蒙牛作為我國乳製品的龍頭企業,受邀此次論壇。並針對中國乳製品進出口情況及相關政策、打造可持續的牧場等話題與各大參展企業與專家展開討論。除此之外,為全方位構建出嚴苛質量管理體系,蒙牛還在此次論壇大會中發布了《質量安全白皮書》。白皮書中一串串數字的背後,是蒙牛二十多年來對產品品質的不斷追求。
千座牧場百萬頭奶牛 以「八個100%」保障乳品高品質
奶源是乳業的源頭,是乳品品質的最根本保障。蒙牛通過前瞻性的全球優質奶源布局,甄選全球優質原材料,構建全球供應鏈生態圈。據悉,在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蒙牛不斷加強奶源管理,並從2018年開始就在與阿里巴巴合作開展數字奶源的相關工作,目前平臺的基礎建設已經全部完成,在幾百家合作牧場中進行了鋪設,開始數據的收集整理,並將在今年實現線上交奶。
目前,蒙牛在中國、大洋洲和東南亞共建立42個生產基地,年產能超1,000萬噸。在紐西蘭,蒙牛旗下雅士利的懷卡託當地牧場作為奶源基地,打通了從奶源到生產銷售、自主研發到質量管控的全部環節,開創了中國乳品企業海外全產業鏈布局的先河。在印尼,蒙牛投資建設了中國企業的首家海外液態奶生產基地——蒙牛印尼工廠,實現了將「海外奶源—海外加工—海外銷售」完整鏈條深深紮根於海外市場的願景。在國內,蒙牛奶源覆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擁有30多個奶源基地,千座牧場、百萬頭奶牛保障源頭質量。
據悉,蒙牛通過「八個100%」、五維管理提升、五項行業創新,打造高品質奶源。其中,「八個100%」指的是蒙牛全部牧場已經在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擠奶機械化、TMR精準飼養、青貯覆蓋、一體化技術服務、推廣動物福利八個方面做到100%實現;五維管理提升指的是蒙牛通過推動超過60項養殖技術革新,從吃、住、行、康、樂五個維度提升奶牛福利水平;除此之外,從2012年起,蒙牛創新性的建立起奶牛研究院、智慧牧場、愛養牛平臺、牧場SOP技術標準體系、牧場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逐步引進丹麥Arla Foods、法國達能、紐西蘭Asure Quality的牧場先進管理經驗,加快推進技術成果落地。
600餘條生產線全五星防護 造就360°消費者完美體驗
創業之初,蒙牛就確定了「沒有質量一切都是負數」的發展宣言,此後,隨著蒙牛質量文化不斷沉澱和豐富,建立了「從牧草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品控。2016年,蒙牛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後,進一步提出產品創新不妥協、質量不妥協、價值觀不妥協、執行不妥協「四個不妥協」理念。並不斷深化全產業鏈數位化、智能化改造,實現了產品質量全生命周期的精準管理和追溯。目前,蒙牛已在全球建立了42個生產基地、68家工廠,擁有600餘條生產線。
在加工環節,蒙牛優選產自中國、瑞典、德國、義大利等全球頂級的生產設備,採用全球領先的生產技術,成就一杯好奶;在物流環節,蒙牛實現了產品從出廠到經銷商的可視化、可追溯管理,確保產品「最後一公裡」的質量安全。
26個模塊93個要素 構築嚴苛品控的堅實基石
全面邁進4Q質量管理體系的迭代,是蒙牛質量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裡程碑。蒙牛基於消費者需求,以風險預防管理為前提,融合國際標準和全球實踐,形成的質量策劃(QP)、質量控制(QC)、質量保證(QA)、質量支持(QS)的4Q質量管理體系,具有「一模型(4Q質量金字塔模型)、兩中心(以消費者為中心、以品質為中心)、三驅動(文化驅動、創新驅動、智能驅動)」的特徵,覆蓋全產業鏈(供應商到消費者)所有業務活動,為蒙牛卓越運營質量管理體系奠定理論基礎,為完善「集團—事業部—工廠」三級管理制度與標準化流程、為全員質量管理行為提供依據。
白皮書顯示,蒙牛以26個模塊、93個要素作為質量管理體系基本框架,建立了「集團-事業部-業務單元」三級質量安全管理架構,打造出從牧場到工廠再到市場的全鏈條追溯管理,突出業務單位的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與屬地責任,明晰集團質量安全管理「策劃、監督、支持」的職責定位。
此外,蒙牛還打造「質量安全管理體系3.0」項目,推動採供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對採供全生命周期的準入、使用、改善及優化四個環節進行了梳理,共梳理出26個關鍵質量管理活動,在此基礎上制定質量管理活動的要素、相關制度及標準,為質量管理活動夯實制度基礎。
自創立以來,蒙牛不斷創新,積極探索。進一步提升乳製品品質、滿足消費者的高品質生活需求。在未來,蒙牛將繼續深耕乳製品行業,不斷提升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乳製品產品和服務。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