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陪伴對孩子有多重要?工作忙不是藉口,找對方法是關鍵

2020-12-26 騰訊網

聽著筷子兄弟那首《父親》長大的人,基本都是在父親的陪伴下長大,雖然也很多次被父親揍過。而現在的孩子們,幾乎都是媽媽一人帶大,或者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大的。父母都忙於工作,父親更是一天天的不著家,忙著工作,忙著各種的應酬,不然就是常年在外打工。老張就是一位常年在外的父親,他的工作需要不斷的出差,一個兩個月也回不了一次家,有時剛到家接到領導電話,要求晚上的航班飛外地。老張家的孩子已經六歲了,由於他常年不在家,孩子跟他很陌生。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充滿愛的教育會給予孩子一生的幸運,而缺乏愛的教育往往會讓孩子一生不幸。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在孩子的眼裡沒有什麼能夠比父母溫暖的愛更為珍貴,更為讓孩子發自內心的快樂和幸福。而愛需要陪伴,需要付出,但是,很多的父親卻長期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處於缺席狀態。

一、父親的陪伴對孩子有多重要?

1、有父親陪伴的孩子更有安全感和自信

父親在一個家庭當中佔有主導地位,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很有威嚴感。很多的孩子從小都很害怕自己的父親,這種害怕既有對父親威嚴的恐懼感,更有的是對父親偉大形象的敬畏感。而父親的威嚴和敬畏感,能夠帶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自信。有父親陪伴長大的孩子往往內心比較強大,因為孩子覺得父親很偉大,無所不能,天塌下來父親也會頂住的,孩子心裡就會底氣。

2、父親的陪伴讓孩子有責任感和擔當

有父親陪伴的孩子會在父親的耳濡目染當中懂得責任感,學會擔當。尤其是對於一個男孩來說,責任感和擔當是一個好男兒的硬性條件,長大後會讓男孩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好男兒。

3、父親陪伴的女兒不容易早戀

對於女兒來說有父親的陪伴,能夠讓女孩變得更加自信和有魅力。記得李玫瑾教授說過,有父親陪伴的女兒,在青春期不容易發生早戀。因為,有父親的陪伴能夠讓女兒的內心得到溫暖和鼓勵,在家庭教育上沒有性別上的缺失。

父親一直處於缺席狀態下的孩子很容易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而這些心理問題也會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而漸漸地浮出表面,可能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更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二、缺失父親的陪伴,對孩子有3大影響

1、女孩子容易早戀,男孩叛逆

沒有父親陪伴的女孩很容易在青春發生早戀的情況,因為女孩成長在一個性別失調的家庭,很少得到父親的關懷。當一個男孩稍微對女孩好一點,女孩就會很輕易的陷入早戀當中而無法自拔,更會影響女孩以後的擇偶標準。同時缺乏父親陪伴的女孩,長大後戀愛時遇到渣男的機率會更大,很容易相信他人,容易被欺騙。而男孩在缺乏父親陪伴中長大,性格就會變得叛逆,討厭父親,不聽父親的話。

2、孩子膽小,沒有自信和安全感

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內心比較敏感脆弱,很膽小,沒有自信和安全感。尤其是孩子在看到很多的小朋友和同學有父親接送上下學時,心裡就會湧出莫名的刺痛感,失落感。沒有父愛的支撐,孩子內心沒有底氣,沒有力量感,就會很孤獨。

3、性格叛逆難以管教

缺乏父親的陪伴,讓孩子父母之愛失調。孩子在小時候就跟父親不親,有距離感,甚至形同陌路。當孩子長大到青春期後,孩子的性格就開始變得叛逆起來,更會對父親產生敵意,討厭父親,不接受父親的指責和教育而難以管教。

李玫瑾教授說:成長在缺少父母陪伴的家庭,長大後孩子的內心往往有比較嚴重的自卑感。這就是說愛和陪伴是父母能夠讓孩子內心獲得力量和安全感的源泉,而父親的陪伴和愛能夠讓孩子內心變得強大而勇敢。即使父親整天忙於工作,也要擠出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

三、工作忙不是藉口,找對方法是關鍵

1、經常以多種形式與孩子交流

常年在外的父親往往由於長時間的不在孩子身邊,而出現斷層和無話可聊的情況。這種情況的父親可以選擇隔三差五給孩子打電話,視頻聊天,或者發簡訊,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選擇用比較古老的方式,寫信用文字交流。對於年齡大些的孩子選擇用書信的方式來進行親子溝通是比較有話題感,更容易讓孩子敞開心扉的一種方式和方法。

2、不錯過對孩子來說每一個重要的日子

對於孩子來說在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日子當中,不管是當時情景的需要,還是發自內心的思念都會讓孩子更加的渴望身邊有父親的陪伴。如家長會,孩子的畢業典禮,生日,孩子繪畫比賽得獎,春節,中秋節等一些對孩子來說很重要的日子,父親一定要竭盡所能地去陪在孩子身邊,讓孩子內心和精神上得到滿足。

3、少用物質獎勵,多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

有些常年在外的父親對孩子表達思念和愛的方式,比較簡單直接,就是給孩子很多的零花錢,或者不斷地給孩子往家裡遞一些零食,玩具,衣服等物質上的獎勵。而很少去關心孩子真正想要什麼喜歡什麼。這就需要父親多跟孩子主動聯繫,並經常詢問孩子學習上和生活中的一些瑣事,關心孩子的生活,給予孩子更多的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讓孩子內心能夠感受到父愛。

都說父愛如山,最疼女兒的是父親。而當父親長時間不能夠陪在孩子身邊時,父親的在孩子心目中的父愛就會變得陌生而疏遠。希望為人父的的家長們,不要再以工作為藉口成為你與孩子之間一起玩耍,一起旅行,一起陪孩子過生日的阻礙,而一次次的錯失在孩子成長的回憶中。

互動話題討論:為人父的你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有多長呢?你又陪孩子過過幾次生日呢?

相關焦點

  • 別拿工作忙當藉口!你不知道,父親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他們覺得自己拿回了錢,給孩子買最好的衣服、上最好的學校就是對孩子的愛。一提到陪伴孩子就拿工作為藉口搪塞,振振有詞地道:「我要是成天這麼閒,你喝什麼,吃什麼?」在他們眼裡仿佛只有給錢這一項責任,但他們早就忘了自己並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提款機。在家庭裡,他們有父親和丈夫必須要盡到的責任。
  • 爸爸對孩子的陪伴到底有多重要?爸爸帶娃的好處,媽媽無法替代
    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教育風格有著很大的不同,母親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親密性和安全感,而父親更容易培養孩子獨立、堅強、勇敢、自信的品質。爸爸除了給予孩子物質上的保障,更重要的還要給予孩子精神上的滿足。孩子需要爸爸,更需要爸爸的陪伴,沒有什麼比爸爸的陪伴更能讓孩子快樂。
  • 「忙」爸爸如何高效陪孩子?做好這4點,讓愛與陪伴不再缺席
    只要孩子有需要,衝鋒陷陣的往往都是媽媽,這時人們不由得會想,孩子的爸爸們哪兒去了?於是爸爸們便會各種訴苦,說他們平時的工作有多忙,生活的壓力有多大,他們其實也想陪伴孩子,但是真的抽不出一點時間。其實這並不是藉口,因為忙爸爸也能成為好爸爸,到底爸爸應該怎麼做,才能讓愛和陪伴不缺席呢?
  • 90後爸爸帶女兒騎行4000公裡,悅寶園:爸爸的陪伴對孩子有多重要?
    最近,一位90後爸爸火了,帶著女兒從東莞騎行到拉薩,這可不是一般人的倔強。歷時71天,騎行4000多公裡,一路上用視頻的方式,記錄和女兒經歷的人情世故。  這位爸爸的舉動,把陪伴孩子的親子時光變得恬靜而又美好。
  • 「爸爸媽媽忙,沒空陪我玩」,缺少陪伴,對孩子會有哪些危害?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則「男孩哭喊著要用存錢罐的錢買媽媽一天的陪伴」視頻,讓很多人沒想到孩子竟要零用錢來買媽媽的一天。視頻中,男孩聲嘶力竭地對著媽媽怒吼道:「錢、錢、錢,整天就想著錢!」「錢,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 《兒女雙雙進清華》:父母的陪伴,是早期教育的關鍵
    後來,為了讓孩子愛上讀書,武亦姝的父親每天下午4點半就關手機,陪著孩子一起閱讀。母親也會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一起學習,做智力遊戲。可以說,武亦姝能有現在的成績,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言傳身教。最簡單的關手機,陪孩子閱讀這兩點,大多數家長都做不到。
  • 找藉口不如找方法,學會付出,有付出才會有回報
    不找藉口找方法是無數商界精英秉承的理念和價值觀,被眾多企業奉為宗旨。它體現的是一種負責,敬業的工作精神,一種誠實、主動的工作態度,一種完美、積極的執行能力。領導需要的正是具備這種精神的人,遇到問題總是想盡辦法去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找藉口。
  • 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
    在項目進行過程中你有沒有說過類似這樣的話:1、"他們做決定時,並沒有徵求我的意見,所以這不是我的責任。"2、"我真得很忙,所以才……"3、"我以前並不知道是這麼回事。"4、"我們的客觀條件比不上別人。"
  • 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
    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是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第15封信。以下為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信的內容節選:在我看來藉口是一種思想病,而染有這種嚴重病症的人,無一例外的都是失敗者,當然一般人也有一些輕微的症狀。但是,一個人越是成功,越不會找藉口,處處亨通的人,與那些沒有什麼作為的人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藉口。
  • 不找藉口找原因,不找藉口找方法,藉口太多導致貧窮
    怪不得我們這個社會有那麼多失敗者,他們不努力去追求成功,卻隨意找藉口,迎接和等待人生的失敗。按說這兩位玩伴現在都具有很好的條件去設立某個目標,努力攀登。遺憾的是,他們竟然放棄了一切追求,年齡的藉口和其他的交談都顯露了他們消極失敗的心態。三十五六歲就說「老」了。事實恰恰相反,三十五六歲的人生是最有作為、精力最旺盛的時候。
  • 不要因為工作忙沒時間回消息為藉口,忙的累壞了自己,也毀了幸福
    那樣的人即使給你金山銀山,也不要跟他在一起,因為最好的愛是陪伴。你的理解要留給珍惜你的人!你理解他有忙不完的事情,但你不要忽略一個問題,沒時間給你的人,他心裡沒你,讓他離開,讓他自己走,不要留戀半分鐘。真心要給懂你,哪怕再忙也願意抽出一點點時間給你的人。
  • 你有多愛找藉口,麻煩就有多愛找你
    這是人類天生的「缺陷」,你應該努力克服它,而不是放任不管,讓藉口越來越理所應當。孔子門下有七十二個最得意的弟子,有的能文,有的能武。這麼多好學生聚在一起,總有人想知道誰最優秀,據《論語》記載,孔子曾多次被問到這個問題,他老人家每一次的答案都非常統一: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 薦聽| 凡事多找方法,少找藉口
    十年前你是誰,一年前你是誰,甚至昨天你是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誰?人生是很累的,你現在不累,以後就會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現在不苦,以後就會更苦。唯累過,方得閒;唯苦過,方知甜。凡事多找方法,少找藉口,強者都是含著眼淚奔跑的人!不管你有多難過,始終要相信,幸福就在不遠處。堅持住,堅持住,你一定會看到最堅強的自己。你努力了,盡力了,才有資格說自己的運氣不夠好。世上沒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因為有明天,今天永遠只是起跑線。
  • 父親是孩子的人生「標杆」,父愛缺席的孩子將來難有出息
    可以說,孩子是父親的影子,父親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孩子模仿。所以,父親在孩子人格形成中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父親與母親不同,在孩子眼裡父親的形象是高大的,更容易被孩子當做英雄、榜樣。孩子對父親有一種崇拜的情感,這種情感使得孩子在無形中模仿父親的動作、說話語氣、乃至為人處世方法。
  • 《父子情深》,孩子的成長需要父親一直的陪伴
    在過去的遊樂場,沒有那麼多的高科技遊樂設施,孩子們最中意最豪華的遊樂設施旋轉木馬當仁不讓。旋轉木馬的魅力是無可替代的,現今最先進的遊樂場也能看到它的身影,雖略顯老邁,但依舊存在。每次我看到色彩斑斕的旋轉木馬時,頭腦裡總會響起一段優美的旋律,回映出一副斑駁的光影。
  • 優秀的孩子,少不了家長的陪伴(附1-9年級陪伴方法)
    故事是這樣的:這位爸爸是一名高中班主任,工作非常忙,每天早出晚歸,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於是,兒子把想跟爸爸說的話都寫在紙條上,然後貼在門口或茶几上,紙條上既有他的心裡話,也有他想問的數學題。爸爸看到後,就會在紙條上寫下回復,父子兩人雖不能「朝夕相處」,卻可以「紙條傳情」。小小的紙條,承載了父子的肺腑之言,也記錄了孩子的成長曆程。
  • 史上最牛父親,教的6子女影響中國半個世紀,爸爸對孩子影響很大
    但不可否認的是,父愛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說媽媽影響孩子的性格,那么爸爸就是影響孩子的格局。在中國,有這麼一位父親,被稱為中國最牛的父親,因為他教出來的幾個孩子撐起了近代民國的半邊天,這個人就是宋嘉樹。
  • 湖南這場只有爸爸參加的家長會,教育孩子,父親不可缺席
    有媽媽說爸爸回家之後改變很大,更多地參與家務等。 對於這場家長會,網友們的也是紛紛點讚: 「這樣的家長會可以多一點,本來教育孩子就不是媽媽的專屬工作,爸爸不可缺位。」 「爸爸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媒體報導後希望爸爸們對於家庭教育的參與要常態化。」
  • 不要為自己的懶惰而找藉口
    當我們每天忙不完的時候,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抱怨。不要再為自己的懶惰而找藉口。真正優秀的人,沒時間跟生活抬槓。生活從來沒有捷徑,別人為了夢想默默耕耘,只是你沒看到而已。停止為懶惰找藉口,向著夢想勇敢前進。其實,並不是沒有什麼事情可做。自己可以在一天裡看看書,背背單詞,幫家人做做家務等等。總是給自己的懶惰找各種各樣的藉口。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懶惰的人是時間的奴隸。所以,其實我們每天該做的事情特別多,只要我們忙起來,就不會感到自己沒有什麼事情可做。
  • 「我工作真的很忙」「別把工作忙,當成你從來不幹家務的藉口」
    "打敗愛情的並不是天災人禍,而是雞毛蒜皮。"愛情和友情有著很大的不同,許多人都知道愛情經得起風雨,卻最害怕平淡,而友情卻恰恰相反。家裡的家務幾乎都是自己包攬的,她知道男人工作有點忙,所以幾乎從不讓他幹家務,但是有時候真有些力不從心,慢慢地就有些煩躁。男人也是這個家的一員,家務活本來就應該兩個人一起分擔的。"我工作真的太忙了!沒辦法幫你。"男人也不知是真忙還是在推脫,因為每一次求他幫忙做家務時永遠都是這個理由,女人都已經聽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