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這場只有爸爸參加的家長會,教育孩子,父親不可缺席

2020-12-14 騰訊網

前幾天,長沙一所學校召開一場特殊的家長會,引起網絡一片熱議。

46位爸爸穿西裝打領帶組成「爸爸天團」,在教室聽講記筆記,「名場面」十足。

組織家長會的賀老師說,進入青春期後,孩子有很多想法,很多家庭都是媽媽在陪伴,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時候力量比較單薄,這個時候就需要爸爸的支持。

為什么爸爸們都穿西服、打領帶?賀老師說,生活需要儀式感,從著裝就讓家長感受到家長會的重要性。有媽媽說爸爸回家之後改變很大,更多地參與家務等。

對於這場家長會,網友們的也是紛紛點讚:

「這樣的家長會可以多一點,本來教育孩子就不是媽媽的專屬工作,爸爸不可缺位。」

「爸爸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媒體報導後希望爸爸們對於家庭教育的參與要常態化。」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的角色都缺一不可,都有著不同的分工。

有些事,應該爸爸做。

爸爸陪孩子玩耍

現在很多家長過於在乎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運動發展,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33%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隱患,小眼鏡、小胖墩、小糖人等情況突出。

所以孩子運動成長,刻不容緩。

而媽媽相對於爸爸來說,更為細心,所以在運動這種需要更粗狂的行為,爸爸有時候更適合。

前段時間,有一位爸爸因為「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個小時,沒玩完不準做作業」,而登上微博熱搜。

當同齡的孩子奔波在各個補習班的時候,9歲男孩小羅漢卻在爸爸的帶領下,掌握了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各項技能。

在羅爸爸眼裡,「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工作壓力大,每個禮拜抽半天時間來高質量地陪伴孩子,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個做法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而小羅除了學習各種各樣的運動外,文化課成績也並不差,一直在班級裡保持中上水平。

心理學研究曾發現:孩子所有的智力發展、心理的發展其實都是建立在身體發展的基礎上。

也就是說,適當的運動,能提升孩子大腦能力和學習成績。

健全的心智,寓於健康的身體。

哪怕工作再忙,爸爸每天也要安排時間和孩子一起運動。

既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能增進親子感情。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

著名的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這種特別的力量,不僅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對孩子形成良好的社會適應性也十分重要。

著名作家、戲劇家、翻譯家,也被億萬人士尊稱為「先生」的楊絳,是很多眼中的才女。

當談及對她影響最大的人時,她說:「是我的父親」。

在她的《回憶我的父親》裡,父親楊蔭杭剛正不阿,不妥協,卻又用自己的行動影響了子女的一生。

他鼓勵子女養成自力更生的習慣,又教會孩子選擇人生能力;

他告訴子女應該擁有「說不」的勇氣,卻也選擇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做好榜樣作用;

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各不相同,孩子在媽媽和爸爸身上的收穫也是完全不同的。

根據某調查研究表明,經常和父親相處的孩子,在社交上更具優勢,性格也會更加自信、活潑。

父親應怎麼更好的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

多陪伴

陪伴是親子關係建立的基礎,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要想和孩子建立比較親密的親子關係,都離不開陪伴。但是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中,男性確實承擔了更多的經濟壓力,在陪伴孩子上可能會稍有欠缺。

再加上傳統的大男子主義思想作祟,讓他們拉不下自己作為「一家之主」的架子和孩子進行溫和親密的互動,最多也就偶爾過嘴問幾句。

這樣是不行的,孩子需要母親的陪伴,同樣也需要父親的陪伴。倘若父親總是以工作忙的藉口來推脫他,那麼久而久之他就會與父親有了隔閡感。

多溝通

如果說陪伴是基礎,那麼溝通就是維繫關係的橋梁,很多親子之間的矛盾之所以會鬧到不可調節的地步,最重要的還是缺乏溝通。

兩個人的思想都沒有很好地傳達到對方那裡,產生了誤解,矛盾自然無法調和。而溝通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大多數所謂的親子談話,只是父親單方面的訓斥。

這同樣達不到有效溝通的目的,要想和孩子進行一場高效的溝通,那麼父親就要學會傾聽、表達、尊重這三個詞。

鈞媽總結

在孩子的世界中,如果母親代表了感性和樂園,那麼父親就代表了理性和圖書館。孩子在樂園中得到了母親的溫柔關愛,得到了快樂。而在父親的圖書館中,孩子能夠學到秩序和規矩,習得對問題的理性思考。

家庭教育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以誰都不要在教育中當甩手掌柜呀。

相關焦點

  • 夜讀丨湖南一場只有父親參加的家長會火了:教育孩子,這3件事必須...
    組織這次「爸爸去哪兒」家長會的賀老師解釋道: 「孩子長大了,有了更多的想法,除了媽媽的陪伴,也需要爸爸的更多的支持和教育。」 確實,在現代普遍的家庭分工裡,照顧孩子的生活、學習大部分都是媽媽的責任。 爸爸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長期處於缺席現象,「喪偶式育兒」已經成為了家庭教育的常態。
  • 爸爸不開家長會,對孩子有這麼多負面影響
    近來,寧波一小學召開家長會,別出心裁地提出「讓爸爸參加」,引發人們對這種家校溝通方式的一系列思考:參加家長會的媽媽為何會比爸爸多?爸爸的缺席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嗎?「祖輩家長」與老師難溝通的問題該怎麼化解?傳統的到校參加家長會是不是過時了?
  • 傳統家長會過時了?「祖輩家長」適合參加嗎?聽聽老師和專家怎麼說
    近來,寧波一小學召開家長會,別出心裁地提出「讓爸爸參加」,引發人們對這種家校溝通方式的一系列思考:參加家長會的媽媽為何會比爸爸多?爸爸的缺席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嗎?「祖輩家長」與老師難溝通的問題該怎麼化解?傳統的到校參加家長會是不是過時了?
  • 爸爸去哪兒啦?爸爸來開家長會了!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爸爸來開家長會」活動,旨在讓爸爸們更多地了解孩子、關心孩子,讓父愛和母愛都不缺失。(11月19日《寧波日報》)稀缺而清新的「爸爸來開家長會」,說到底是對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缺位某種意義上的糾偏。
  • 這所中學召開「爸爸去哪兒」家長會,場面難得一見,效果立竿見影
    據一位90後小學老師闡述,家長會約有30%是爺爺奶奶參加的,約有60%是媽媽參加的,而只約有10%是爸爸參加的,還有個別家長會因為記錯家長會時間、走錯教室來晚或者直接缺席家長會的。
  • 爸爸專屬家長會召開,場面難得一見。你家爸爸參加過家長會嗎?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01今日一則新聞在朋友圈刷了屏,一所中學別出心裁地召開了只有爸爸能參加的家長會。長沙的長郡雙語實驗中學為了讓家長意識到爸爸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便特別舉辦一場家長會,要求只能爸爸來參加,而媽媽是在線上觀看。主持這場家長會的班主任覺得孩子在升了初二後,有了更多的想法,雖然有媽媽的陪伴與支持,但是有些情況媽媽的力量比較單薄甚至是無法參與的,此時爸爸的參與就非常重要。
  • 「西裝革履,霸總出街」:湖南這所中學開家長會,只準爸爸參加
    一、「西裝革履,爸爸們霸道出街」網絡上有所學校召開的家長會爆火,只因為這場家長會的特殊之處在於「只準爸爸參加」。要知道,但凡學校開會或者和老師交流談心,出席的人多是媽媽,而爸爸的身影則少之又少。為了防止「隱形爸爸」的產生,這所學校特意強調爸爸們盛裝出席,而且媽媽不能參加!
  • 長沙某中學家長會上演「爸爸天團」,場面很壯觀,背後是教育問題
    作為教師和家長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家長會無疑發揮著重要作用。近日,長沙市某中學召開了一次別具一格的家長會,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和點讚。一場以「爸爸去哪了」為主題的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從網上流傳的視頻中可以看出,這場「聲勢浩大」的家長會令人眼前一亮。
  • 這次家長會大不同:爸爸和孩子一起跳大繩 媽媽在食堂忙活午餐
    紅網時刻長沙12月12日訊(記者 賀衛玲 )操場上,家長和孩子一起「跳大繩」,回味童年的快樂;食堂裡,各路「廚神」爸媽擼起袖子加油幹,親手為孩子們烹製一頓充滿家的味道的午餐;教室裡,湖南師大附中的名師正在和家長「拉家常」,訴說自己兒子的成長小故事,給予啟迪借鑑意義......12月1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家長節在湖南師大附屬思沁中學舉行,來自高一年級的千餘名家長共同體驗了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 寶爸參加家長會,一出場就成全班「焦點」,孩子:我不要面子的啊
    寶爸參加家長會,一出場就成全班"焦點" 小將是一名五年級學生,時逢大考,老師讓他們請家長過來開家長會,以往的家長會都是媽媽過來的,這會兒媽媽剛好有事,所以只能讓爸爸過來。
  • 教育中的好爸爸,只需要做到這幾點,孩子心中的「超人」
    教育,是每個家庭無法迴避的話題,在大多數中國的家庭中,督促孩子完成作業、開家長會、陪伴孩子成長,諸多事情都是由媽媽完成的,似乎爸爸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往往處於缺席的狀態,因此,也有很多人稱呼這樣的家庭是"喪偶式的家庭"。
  • 爸爸的「缺席」,對孩子影響究竟多大?有個方面,女兒往往更受傷
    從而導致父親對孩子教育的缺席,而「爸爸」代表著整個家庭的核心結構組成,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於父親要不要加入「帶娃大軍」,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爸爸的「缺席」,對孩子影響究竟多大?
  • 家有以下6種爸爸,難養出優秀的娃,你家爸爸上榜了嗎?
    有一次班上準備開家長會,小鵬的同桌問他:"這次還是你的媽媽來嗎?好想瞧瞧你爸爸的樣子呢!"小鵬想了想,確實每一次家長會都是媽媽來開,而別的同學不僅有媽媽來,還有爸爸。於是小鵬晚上回家的時候邀請爸爸來開他的家長會,可是爸爸卻說:"媽媽去就好了,爸爸那天有生意。"
  • 最傷孩子的4種爸爸,第一名簡直「實至名歸」!沒做過才算是好爸爸
    對於家長來說,教育好孩子,是終身需要履行的責任,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卻屢屢傳出教育失敗的問題。 做父母是不需要考試就可以勝任的「工作」,但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經常反思和學習,對孩子的一生負責。
  • 爸爸去哪兒?爸爸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失,對孩子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說起帶孩子,人們腦子裡的馬上浮現出來的應該都是媽媽帶孩子的場景。確實是,在我國帶孩子、教育孩子好像一直都是媽媽在做的事情,大部分爸爸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的付出都是沒有媽媽多的。負責家人的起居生活、負責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負責對孩子的照顧和教育,而他們自己就好像是一個」旁觀者「。很多父親覺得自己就只是需要適當的」幫助「母親做做家務、帶帶孩子,認為自己這些適當的幫忙就已經很盡職盡責了。由於父親的長時間」缺席「,就導致了母親的育兒壓力越來越大。
  • 「最美爸爸」穿工作服去家長會,卻遭人議論,老師一句話全場安靜
    因為妻子臨時有事,時間又來不及,所以亮亮的爸爸穿著工作服去參加了他的家長會。亮亮爸爸是一名建築工人,從農村到城市裡打工,基本上沒有休息的時間,為了參加家長會,他犧牲了幾個小時的工作時間,沒想到還是因為服裝被門衛誤會了。
  • 「豬爸爸」為什麼可以火遍全球?原來我們對好爸爸一直有太多誤解
    3、 有助於孩子成長父親在孩子成長關鍵階段不缺席,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更有利於孩子的信心培養,在這樣的家庭氛圍內孩子更願意朝外向的性格發展,也就對外面的環境更有興趣,學習的態度也更加積極了。可以這麼高質量地陪伴自己的孩子:1、 關鍵性陪伴——孩子的童年不缺席爸爸的身影新東方教育集團的創始人俞敏洪說過,陪伴孩子的時間,決定您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 孩子出不出色,80%的決定權在爸爸手裡!
    父親的學識、人生經歷等都是寶貴的財富,如果避開那些彎道,把最有意義的東西和品質教給孩子,那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老師也比不上的家庭教育 ,因為1個好父親=200個老師!家庭教育中,父親與母親的教育應該互相配合,相互彌補。從生理結構出發,男性的陽剛和女性的溫柔互相結合教育出來的孩子是最成功的,更適應社會生存。
  • 「忙」爸爸如何高效陪孩子?做好這4點,讓愛與陪伴不再缺席
    因為只有做到感同身受,才能真正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只有知道孩子真的在想什麼,才能夠找到最合適的方法去和孩子溝通交流,從而拉近彼此間的關係。只是有的爸爸依然會說自己真的很忙,沒有時間及時對孩子的情緒作出反饋,甚至都沒有感受孩子的情緒。
  • 從明天開始,教育孩子,這3件事媽媽別管,必須爸爸做!短短25個字...
    作者:席席老師 近日,長沙長郡實驗中學召開了一次爸爸專屬的家長會。 而媽媽只需線上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