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吳志祥:死掉的企業會讓活下來的企業長得更快

2020-12-22 騰訊網

文丨資本偵探,作者丨婷婷

痛苦但更加興奮——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對此次疫情的態度頗為複雜。

在春節前後,同程集團完成了數不清用戶的退款,有一兩萬名員工陷入不知未來將要做什麼的迷茫中。旅遊業是受疫情衝擊最早、影響最大的行業,吳志祥回憶說,當時就是生死懸於一線,「這對我們來講太痛了」。

同程感受到了首當其衝的痛苦,但也最早察覺到了疫情下隱藏的變局與機遇。

在大眾還普遍認為疫情只是一次階段性的突發衛生事件時,吳志祥已經意識到——改變發生了。年初七時,他帶領團隊,從「疫情改變了人們的哪些習慣」出發,列出了十條值得關注的賽道:

圖源同程資本內部分享資料

找到方向後,同程在社區生鮮領域開始推進,同程資本早期孵化的公司——同程生活迅速擴張,從年初的500人規模已成長為如今的2000人規模,並拿下了由歡聚集團1億美金領投、共計2億美元C輪融資,成為社區團購賽道中,具有競爭力的玩家之一。

但是,做旅遊的可以去做賣菜嗎?

吳志祥回憶起同程集團的發展歷程,他認為,之所以會形成美團、攜程、同程這樣的格局,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創始人的視野不一樣」。十多年時間裡,同程一直在旅遊賽道裡找機會,「如果我們沒有這個邊界,我們能夠更著眼於用戶,而不是著眼於我們做的行業,現在的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

正是出於這樣的認知,吳志祥在2018年選擇成立同程資本,以同程資本掌門人兼投資人的身份,去關注更多旅遊賽道之外的事,以真正賦能的方式,幫助更多的創業者孵化項目。

項目孵化的過程中,同程資本也會提供資金支持,但吳志祥在多次試驗後認為,資金其實是決定創業成敗中影響較小的因素,更重要的仍然在人。

因此,同程資本在挑選創業者時也不少的條件,比如候選人必須先寫辭職報告,必須要抵押掉房子或是拿出個人資產的1/2投入創業,要有極強的改變現狀的欲望,要聰明,要饑渴。「比如說同程生活的CEO,他就說這輩子命可以不要,但無論如何一定要去做這件事情。」

吳志祥始終認為,創業是一件少數人做的事,一定程度上來講,它是反人性的,創業者必須要克服人性中的很多弱點,「因為不改不行,不改就等著賣房子」。

危機之中,悲觀者痛苦於得失,樂觀者悄悄抓住了未來機會。

以下是「資本偵探」與吳志祥的對話實錄:

「今天的疫情正是一個巨大的變局的導火索。」

資本偵探:今年疫情對線下實體行業衝擊很大,你同時作為創業者和投資人,覺得整個創投行業的邏輯有什麼變化?

吳志祥:疫情對集團旅遊業務的挑戰肯定是非常大的,不管是我們的上市公司,還是我們的控股、航旅集團,都在努力地度過難關。實際上到現在180天過去以後,從結果上來看整體情況還可以。

關於對未來整個中國創投市場熱點的判斷,我們年三十開了公司會議,年初七開了一對一萬的面向所有同事的直播會議,在那時完成了數不清用戶的退票退款工作以後,我們就列出了十個中國未來可能跟同程發展產生關聯的賽道。

第一個,我們當時認為社區生鮮是一個非常好的賽道,未來是有機會能夠產生千億市值公司的。那個時候的同程生活還比較小,規模不到500人,到今天已經有2000人的規模,價值10億美金。

那麼為什麼社區生鮮未來會有非常好的發展呢?很簡單,因為用戶的習慣在改變,用戶原來不習慣在家裡面買菜,因為疫情,讓所有的用戶養成在家裡買菜的習慣,我們覺得這個市場未來會有非常好的前景。

第二個,中老年線上文娛和中老年旅遊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核心的原因是因為疫情讓更多50後、60後的老年人連到了微信,連到了抖音、快手,線上化的工作有了非常好的突破。同時對於中老年用戶來講,在疫情期間,很多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會改變,更多人會重視生活的質量。所以我們認為中老年旅遊未來還有很好的增長前景,同時在中老年旅遊方面還在積極地布局。

第三個,我們認為在機器人方面也會有非常大的進展,因為疫情讓無接觸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一共列了十個賽道,到今天來看,基本上針對這十條,我們都有小的布局,也都有一些成績。

資本偵探:你剛才舉的那三個方向很不一樣,可以說是很跨界的,當時在梳理這些賽道的時候,底層思考會是什麼?

吳志祥:我們就思考疫情改變了什麼,這是我們思考的很核心的邏輯。

資本偵探:答案是什麼?

吳志祥:疫情會改變人們的習慣,所以我們就在想具體改變了人們的哪些習慣。當初滴滴和快的為了讓人們養成在手機上打車的習慣,最起碼燒掉了300億美金,而今天因為疫情國家要求所有的人都待在自己家裡不能出來,這一定會造成很多新的習慣的改變,老的習慣去掉,新的習慣形成,我們就順著這個方向來列了十條。

資本偵探:當時很多判斷認為這一次不會有2003年的非典那麼嚴重,但是現在看來是判斷失誤了。

吳志祥:非典的時候我們剛起步,那時候總共五個人,五個人吃飽了,全公司都不餓了,所以非典對我們當時有一點影響,但是沒有像這次一樣一萬人一下子全部歇著,而且要把用戶的錢全退出去,這對我們來講,刺激肯定是極其大的,所以我們儘可能會把它想得更嚴重一點。

另外一方面,我們早期投資孵化的同程生活,年初四跑到蘇州市政府,拿到了蘇州的30多張通行證,然後跑到省裡面拿到了100多張通行證,這些都像打仗一樣。後來商務部給我們發來了表揚信,這是我們創業到今天沒有過的。

所以,就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巨大的危機,同時我們自己一些零碎的布局在疫情期間得到爆發式的增長,我們一直處在緊張興奮的狀態中。機會就在社會巨大的變化當中,風平浪靜的時候沒有機會,今天的疫情正是一個巨大的變局的導火索。

「我認為在中國的消費領域一定有巨大的機會。」

資本偵探:剛才講的是戰略,戰術方面因為疫情發生了什麼變化?

吳志祥:我們剛好孵化了一個江蘇的同程生活的團隊,我們就把這個團隊作為一個核心,集團裡面差不多有一千名本來做旅遊的同事加入了買菜。

資本偵探:當時是你們自上而下的決定嗎?

吳志祥: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決定。

資本偵探:你們是怎樣做到及時應變的?

吳志祥:我個人認為騰訊給了我們很多啟發,騰訊是一种放養式的風格,你們想去做這個就做,沒有很森嚴的等級,只是要把文化價值觀抓好,把底層的流量生態抓好。這種開放包容給了團隊一定的冗餘度,你想踏踏實實做一名員工,那很好,你有一個想法,那就去做。比如說,同程怎麼能去賣菜呢?賣菜就背離了我們的文化價值觀嗎?我們可以去試試看。

未來的企業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組織形態?因為老闆手裡有我的KPI,所以老闆說的都對,這樣的公司會有創新能力嗎?很難。這樣的公司在遇到這種大災大難的時候,所有人眼睛全部盯著老大,老大隻要作錯一個決策,公司就會遇到滅頂之災。

資本偵探:你們怎麼看待今年整個資本市場的變化,以及這個變化在創業過程中可能會帶來什麼影響?

吳志祥:因為疫情和其他各種各樣的影響,現在有一種滿目蕭然的感覺,很多做早期的團隊都不再關注做早期,但我個人不這樣想,在這麼一個世界經濟大變局的情況下,我認為有巨大的機會,而且就在中國的消費領域一定有巨大的機會。

同程資本布局了旅遊、消費、養老、教育,我們在這些賽道裡面不停地深挖,認認真真地想花十年時間加速一百個團隊,創造出一千億市值。這個目標只算我們投的種子輪項目,不是種子輪的我們也投,但不算在我們的核心KPI裡。

我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們要做的這件事,在全世界的投資機構,包括CVC裡都是沒有的。我的很多朋友都說不可能做到,我們才做兩年的時間,還走了很多彎路,但好像離目標越來越近了。

另外,在疫情期間,美國的科技股在不斷上漲,中國的科創板也在不斷創新高,說明整個社會都在關注新的技術、關注效率、關注科學。從對人們生活、社會運營的改變和改善來看,這是一件好事。我認為關心這些對於整個社會的資源分配和資金分配會起到更大的作用,應該讓更多的科學家,以及把科學跟我們生活結合起來的企業家們,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可,去創造更多的財富。

資本偵探:你的態度是相對樂觀的?

吳志祥:可能我是一個比較樂觀的人,從疫情開始到現在,疫情只是加快了一些企業死掉的速度,那些死掉的企業,葉子落下來變成了營養和肥料,會讓活下來的企業長得更快。比如說,有一些本來拖拖拉拉還沒有死的公司死掉了,人才資源就被釋放出來了,讓整個市場上人才多了很多。危機考驗的是團隊的應變能力、對未來的判斷和團隊的信心,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好事。

資本偵探:這次的危機中,哪些經驗可以總結下來以後復用?哪些雷區需要規避?

吳志祥:我認為一個團隊應該始終保持著對市場的敏感性,保持著危機感,然後能夠不斷地去錘鍊團隊的能力,不要設邊界。

「兩種思維模式形成了今天同程、美團、攜程這樣的格局。」

資本偵探:剛剛提到的幾個賽道,是不是還是跟消費市場聯繫比較緊密?

吳志祥:對,因為這是同程的基因,我們能夠理解用戶,理解流量。我想我們的能力圈主要在這些領域,對於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等,我們可能暫時還覆蓋不到。

資本偵探:在你看來,整個消費賽道的大機會是由哪些因素共同推動的?

吳志祥:我覺得最核心的還是中國的用戶在一代一代的成長,這個過程中大家對於消費的理念不一樣了,每一代人對消費背後的生活觀、價值觀以及對自身的認識都不一樣。整個中國又分成沿海和內陸,中西部、東北和華南,其實差別很大,所以在消費領域裡面,各種業態都有機會生存,喜茶有機會生存,長沙的茶顏悅色也有很好的生存空間。

資本偵探:怎麼理解剛才講到的不要設邊界?

吳志祥:同程從2004年開始就在旅遊行業裡面,到2014年的時候,我們的融資是20億,如果我沒有猜錯,我們當時跟美團融的錢是差不多的,比他少,但少不了太多。

但創始人的視野不一樣,我們還是在旅遊行業裡面尋找機會。當時我們團隊已經在嘗試做一些景區和餐飲的團購了,但是沒有弄清楚盈利模式,同時對陌生的行業也有恐懼感,所以我們踏出去的半隻腳也收回來了,還是在旅遊領域裡面下工夫。

如果我們沒有這個邊界,我們能夠更著眼於用戶,而不是著眼於我們做的行業,現在的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這兩種思維模式就形成了今天同程、美團、攜程這樣的格局。

資本偵探:這是在當時同程藝龍合併之後,這一塊業務已經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在2018年成立同程資本的一個重要原因?

吳志祥:對,是的。

資本偵探:整個思路是是什麼時候確定下來的?

吳志祥:我們是2017年的5月4號,正式設立了同程資本這個板塊。最初就是兩個人,到今天它成為整個公司未來十年以內非常核心的板塊,承擔著跟我們今天的兩萬人要做的一樣的事情,我們兩萬人希望在旅遊行業幹出一千億,同程資本也要加速孵化出一千億市值的創業公司群。

我們是非常重的孵化方式,把自己當成一個聯合創始人的方式幫助早期項目。投資偏重早期,一個項目就是只有一個人也可以,我們可以花半年時間幫你把它梳理清楚。同程資本的運作方式和VC是完全不一樣,除了非常少量的外部資金,我們基本上不從外面去募資,因為在我們的認知中,項目成長過程中錢不是最重要的。但我們也不光孵化公司內部的同學,我們也非常深度地去看外部的。

資本偵探:這也是一種CVC的方式嗎?

吳志祥:可以這麼說。

資本偵探:過去巨頭們做CVC的思路對於同程現在在做以及未來在做的事情,還會有哪些影響?

吳志祥:從同程來講,我們一直整體地在旅遊裡面布局。對於我們來講要更加務實,依靠我們自身的生態和流量幫助企業的話,我個人認為是有難度。因此,要更加發揮同程在過去創業中的經驗教訓,用這樣的辦法來幫助未來企業的成長。

「創業要克服人性中的弱點,這恰恰也是它有魅力的地方。」

資本偵探:你說過創業是反人性的?

吳志祥:對,當你在一個公司做員工的時候,其實你會有很多的情緒的表現,並且你會認為這種情緒挺好,你並沒有完全地去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也就是說在非創業狀態之下,你可以很任性,可以為了自己的情緒做很多的事,讓自己感覺很爽,這是人性。

一旦創業以後就不一樣了,你每次做一個決策,現實世界都會給你非常直接地回饋,你這決策做錯了,那你的員工就走掉了,錯一次,公司帳上少了一百萬,再做錯一個決策又少一百萬,再做錯一個決策抵押房子,再做錯一個決策跟老婆離婚,你往哪裡逃呢?

在創業過程中,你要克服你人性中很多的弱點,這恰恰也是它有魅力的地方。當你自己拿一筆錢出來創業,你很快就發現,身上很多壞毛病都改掉了,因為不改不行,不改就等著賣房子。

資本偵探:你覺得自己現在對抗人性的能力怎麼樣?

吳志祥:還可以,在逐步提高。當現實給你打臉的時候,你要能接得住。因為90%的人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90%的人都會為自己的行為找一個藉口,然後過得很好。

資本偵探:假設我是一個同程的員工,只要我有一個你覺得比較不錯的想法,我就可以加入到孵化機制裡面,是嗎?

吳志祥:我們有幾個條件,第一個,你要先寫辭職報告,第二個,你要把房子押掉,因為你沒有錢。當然如果你特別有錢,我們會算一下創業的錢在你個人資產裡佔比是多少,低於1/2的話,我們也會勸你不要來創業。創始人要出錢,誰想做這件事情誰要出資。

集團會有一些資金的支持,但我們之前試驗過很多次,這個資金不是非常重要的。原來有30多個項目在我們的加速器裡面,我們認為資金是這裡面決定成敗影響比較小的。

資本偵探:那最重要的是什麼?

吳志祥:為什麼有的人成功,有的人不成功?在一個體系裡面去工作,不管是產品經理還是媒體人還是研發,跟真正出來自己做一個創始人,這個中間的鴻溝還是蠻寬。大概率來講,我個人認為90%的人都跨不過去,不管你是哪個公司出來的。

這個時候,需要有人在跨的這個過程中稍微帶一下。同程資本起的作用就是幫你稍微帶一下,不管是對同程生活、習慣熊,還是其他的項目,都是在你從0到1最難的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裡面帶一下你。帶你的核心點是什麼呢?是讓你介於成為真正的CEO和做BU的老大這中間的位置。

資本偵探:像社區團購的項目,賽道的競爭者很多,你覺得是什麼決定了這個項目能不能跑出來?能不能突出重圍?

吳志祥:我認為一個公司能夠走到多長遠,99%的元素都取決於創始人,而不取決於騰訊、美團是否給了你流量。如果這個邏輯不存在的話,那麼世界就應該是強者恆強的樣子,但世界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各領風騷數百年,或者各領風騷數十個月。

我認為只要找到創始人的種子,在他最要破殼而出、破土而發的生死攸關的半年到一年裡面去幫助他,那就有可能造就一個體系出來。同程沒有辦法像騰訊、阿里、美團一樣給我們的企業巨大的流量支持,我們的流量我們自己剛剛夠用,這逼著我們在創始人的遴選、訓練、打磨上下功夫,在扶上馬、送一程的半年中,大家要聯創式地互動,這是我們能創造的核心價值。

資本偵探:從你個人看來,你會尤為看重創業者的哪些能力?

吳志祥:我們講PSD,P是Poor,不是說他現在很窮,而是說他現在很不舒服,他可能是因為特別想有錢,可能是他在公司裡老被上級壓著,反正他就是不舒服,他有極強的改變現狀的欲望,比如說同程生活的CEO,他就說這輩子命可以不要,但無論如何一定要去做這件事情,所以我覺得這種精神就很重要。

同時就是Smart,他要比較聰明,聰明的概念是頭腦很開放,他可以隨時地糾正自己的思路,學習能力非常強。我們之前只是一個賣機票的,但現在我們已經在全國建了幾十個倉庫,建立倉儲物流供應鏈是極其複雜和系統的工作,但是今天在一定程度上同程倉儲物流水平是很好的,我們在兩年不到的時間裡面學習了它,而且把它學會了。

第三個,Desire,你要饑渴,因為創業是正常人都不太會走的一條路,你要承擔所有的責任,要解決所有的問題,你毫無退路。在中國和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在鼓勵大家創業,中國已經是全世界創業者最多的一個國家了,但我個人認為,創業真的還是小概率和少數人做的事。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同程吳志祥:死掉的企業變成了營養和肥料,會讓活下來的企業長得更快
    這是吳志祥又一次打破邊界的嘗試。 吳志祥回憶起同程集團的發展歷程,他認為,之所以會形成美團、攜程、同程這樣的格局,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創始人的視野不一樣」。十多年時間裡,同程一直在旅遊賽道裡找機會,「如果我們沒有這個邊界,我們能夠更著眼於用戶,而不是著眼於我們做的行業,現在的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
  • 吳志祥的夢想,同程的資本局中局|旅訊8點正
    同時,攜程提出接入同程的門票供應鏈,相關於為同程門票業務開放了流量入口;相應的,同程接入了攜程的酒店供應鏈,但放棄酒店直採業務。在彼時的情境下,這些交易條件算是各取所需。吳志祥認為,考慮到同程當時的業務已經實現多元化,將酒店供應鏈給攜程似乎並無大礙。「我們有景區、有度假、有機票、有酒店,再加上擴大酒店直採必然會加重現金流壓力,把酒店現付的供應接過去好像也沒吃多少虧。」
  • 同程創始人吳志祥:下半年境內遊面臨4000億新機會
    同程藝龍(00780.HK)卻在Q1結束時成為全球唯一盈利的OTA。6月10日,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在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上,分享了同程盈利的秘訣,以及後疫情期旅遊行業面臨的機會。
  • 同程集團董事長吳志祥:同程生活今年將新完成2億美金融資
    來源:新浪財經吳志祥 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6月10日,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以「探尋·迭變商業新邏輯」為主題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第三場——「 新趨勢·宅經濟時代的『黑馬』」主題會議召開。同程集團董事長吳志祥參加會議並做題為《轉型與跨界,經營策略隨機應變》的主題演講。疫情期間,旅遊業受到重創,企業是如何應對營商環境的變化?吳志祥以同程集團為例介紹了企業應對之策。吳志祥介紹,疫情期間同程面臨上千萬用戶的退款,金額高達十幾億。疫情期間,每個企業都面臨著生死挑戰。
  • 同程集團吳志祥:認慫就出局 團隊「同生共死」最重要
    吳志祥:同程集團的主營業務跟旅遊相關,此次疫情受到的影響不小,尤其是旅行預訂業務。為了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對用戶的損失,團隊花了10天左右的時間,完成了用戶訂單的退訂處理,損失和挑戰非常大。36氪:同程成長於非典時期,這次反應會比一般企業快嗎?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疫情會產生影響?
  • 同程集團創始人吳志祥:疫情後的十大創業機會
    在創合匯「科技創業營」六期開營儀式上,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回憶了300天前同程的情況,「那個時候我們的內心無比的惶恐,甚至還有恐懼,2020年除夕的時候,同程已經完成了超過2000萬人的機票、火車票和酒店等的預定,錢已經收到了,基本上公司全年約1/10的收入是在春節假期完成的,這個時候疫情來了,我們3000多名服務中心的同事奮戰了
  • 同程吳志祥:境內遊面臨4000億新機會
    同程藝龍(00780.HK)卻在Q1結束時成為全球唯一盈利的OTA。6月10日,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在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上,分享了同程盈利的秘訣,以及後疫情期旅遊行業面臨的機會。
  • 同程掌門吳志祥:導演絕地反擊 | 人物
    多年前,同程旅遊聯合創始人、同程旅遊集團董事長兼CEO吳志祥還在與攜程進行「雙程大戰」,甚至一度擔心自己剛剛奠基的「同程大廈」會不會變成「攜程大廈」。然而短短數年後,同程旅遊集團旗下的同程網絡與攜程系的藝龍在2017年末宣布正式合併為一家新公司「同程藝龍」,雙方將整合雙方大交通、酒店等優勢資源,打造旅行服務平臺。
  • 騰訊投資的同程 有個阿里風格的董事長吳志祥
    每經記者:王星平 每經編輯:文多2018年,將同程藝龍送進資本市場的核心人物之一: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成為每日經濟新聞「專訪董事長?第一季」第二期的採訪對象。我們了解到,吳志祥正用滿腔激情,從事一場場「玩兒命」的投資工作。如果一切順利,未來他可能會創造更多同程藝龍這樣的上市公司。
  • 騰訊投資的同程,有個阿里風格的董事長吳志祥
    我們了解到,吳志祥正用滿腔激情,從事一場場「玩兒命」的投資工作。如果一切順利,未來他可能會創造更多同程藝龍這樣的上市公司。2019年12月那天的蘇州同程大廈裡,吳志祥一路小跑著來到了採訪間。剛剛才開完會的他,又急著過來送給我們一場驚豔的採訪旅程。整個採訪過程中,吳志祥時刻展示著他那似乎消耗不盡的激情,語速快如抖音視頻,不時大笑,說出的話更是屢屢出人意料。
  • 同程集團吳志祥:旅遊行業至少需要3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
    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預計,行業至少需要3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而對於任何一家旅遊企業來說,如果連續3個月沒有收入是非常可怕的。 面對本次疫情,同程有著相對迅速的反應。頂住了暴增的退單壓力後,更重要的難題是:如何活下去。 「我們不能讓疫情白來一次,此時要練好內功、鍛鍊員工,一起期待行業復甦。」吳志祥表示。
  • 吳志祥:公司3年沒有融資,怎麼活下來?
    同程集團董事長、黑馬實驗室導師吳志祥帶來了《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的企業競爭力重塑》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吳志祥系統分析了創業競爭這個命題,並歸納為競爭五問,競爭三層次,終極競爭三方面的內容。點擊視頻,了解吳志祥實驗室以下為吳志祥的演講,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內容有刪節: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的企業競爭力重塑」,我給它加了一個主標題:創業競爭的思考。關於創業競爭的思考,我總結為三個層面:競爭五問、競爭的三個層次、終極競爭。
  • 同程集團董事長吳志祥做客安徽衛視《品格》
    本期節目,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做客節目現場,不僅回憶了與馬雲、馬化騰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同程創業路,還發表了諸多關於創業投資方面的看法與心得。被馬雲賞識獲馬化騰投資,吳志祥化身行走的「首富收割機」
  • 同程集團董事長吳志祥:創業,就是要堅持「玩命幹」
    如何自己燃燒,在吳志祥看來,關鍵在于堅持去做一件事,這種堅持精神便會感染周圍的人。在阿里巴巴工作期間,吳志祥深受阿里巴巴的工作氛圍感染,他便將晨會和工作日報帶到了同程。十八年來,他堅持每天開晨會,寫日記則是他創業起便養成的習慣。工作之餘,吳志祥最熱愛的運動是跑步。
  • CC封面人物:同程創始人吳志祥:旅遊從業者如何「向死而生,危中求機」
    根據企業查詢工具——啟信寶專業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截止3月底,2020年全國已有近萬家旅遊類企業註銷。作為行業領軍企業之一,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近期頻繁出現在各大直播平臺,正式推出「同程商學院」。開設了「創業者如何度過疫情危機」等公益課,並邀請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旅遊業、餐飲業企業家為創業者直播授課,號召大家振奮精神,共度難關。見山開路,遇水搭橋。
  • ...酒旅、創業挑戰或超「非典」 同程集團吳志祥給出這些生存法則
    一時間,「活下去」成為旅遊企業共同的目標。而對於創業者來說,如何帶著自己的企業安全度過當下這一「至暗時刻」,又或者如何像當年的阿里巴巴一樣,在危機中尋找到新的業務機會?帶著一系列的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了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同程商學院院長吳志祥。
  • 同程旅遊CEO吳志祥憶三次艱難突圍:讓競爭對手幫你
    目前,旅遊行業已進入非標品競爭時代,取勝的關鍵不再是流量,面對這一挑戰,同程旅遊的應對方式是「大數據+人」的戰略。「未來三年,中國旅行社行業一定會誕生出一家年財報收入超過1000億、毛利超過100億、服務人次超過10億的公司,同程旅遊希望可以朝這個方向努力。」同程旅遊CEO吳志祥說。
  • 同程旅遊CEO吳志祥到場!教你怎麼玩兒賺網際網路!
    神秘嘉賓之一就是同程旅遊CEO吳志祥!怎麼樣?!這個名字是不是讓你們虎軀一震呢?!   創始人的成功秘笈是什麼?       旅遊、美食、微信朋友圈交流與健康等等,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現在,就有這樣一位科技創新領軍人物,在用高科技,開啟一個全新的智能生活時代。
  • 同程吳志祥:旅遊業的跨界、創新與轉型
    即便沒有遭遇疫情,創新仍然是旅遊企業永恆的主題,那麼如何找到符合企業自身戰略發展的創新方向?如何打造一個能打勝仗的組織生態?11月26日下午,在「2020環球旅訊峰會&數字旅遊展」主論壇上, 同程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吳志祥圍繞話題「旅遊業的跨界、創新與轉型」,分享了疫情常態下旅遊業是否還有希望、 各種衝擊下在線旅遊業是否還有希望以及新的旅遊類創業公司是否有機會等內容。
  • 同程創始人、CEO吳志祥:我們為什麼投30個億做旅行社?
    同程創始人、CEO吳志祥:我們為什麼投30個億做旅行社?吳志祥宣布了將投資30個億打造同程旅行社的規劃,而同程旅遊的另一板塊同程網絡,則已實現以機票、酒店、火車票等為主的規模化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