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3%受訪青少年希望在未來15年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材

2020-12-15 中國青年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與擔當。當下青少年正是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實現的主力軍。這代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如何?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針對14-35歲青少年進行的「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調查顯示,85.3%的受訪青少年希望在未來15年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愛國愛人民是受訪青少年認為成為國家棟梁最應具備的素質。滿分10分,受訪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得分達到9.44分。

85.3%受訪青少年希望在未來15年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劉昱強(化名)是西安某高校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本科生,他希望能在學術道路上走得更遠,未來成為科研工作者,深耕晶片領域,為國家晶片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調查中,85.3%的受訪青少年希望在未來15年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在北京某國企工作的劉麗麗(化名),小時候曾經夢想成為一名醫生,「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護工作者是絕對的主力。面對被感染的風險,他們迎難而上、衝鋒陷陣,爭分奪秒救治患者,帶領全國人民打了一場漂亮仗。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國家棟梁」。

「班主任老師總告訴我們,作為學生,我們的職責就是好好學習,將來考入理想的大學,學習喜歡的專業。我希望在未來成為優秀的人,為國家貢獻力量。」北京朝陽某中學高三學生徐婭婭(化名)說。

成為國家棟梁,要具備哪些素質?在受訪青少年看來,愛國愛人民(77.3%)排在首位。接下來依次是:拼搏奮鬥(74.4%),刻苦學習(72.1%),弘揚民族文化、堅定文化自信(67.1%),愛崗敬業(66.7%),突破創新(65.3%),開放包容、具有國際視野(63.5%),舍「小我」、為「大我」(59.1%)等。

滿分10分,受訪青少年國家認同感得分高達9.44分

本次調查顯示,青少年群體普遍呈現出了較高的國家認同感。為直觀體現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課題組以五項表述對「國家認同」進行了展現和測量。結果顯示,當滿分為10分,受訪青少年群體的平均得分高達9.44分。

「當國家有效地控制住了肆虐的疫情,大家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我由衷地覺得我們國家太了不起了。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劉麗麗說。

江西某高校本科生輔導員唐婧莉(化名)說,她感到現在的大學生普遍都對傳統文化更感興趣了,「比如相關公共選修課非常受歡迎,不少理工科學生也會去聽課。這是好現象。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底色,青少年喜愛傳統文化,是認同自我身份與精神價值的體現」。

具體表現方面,95.9%的受訪青少年認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95.7%的受訪青少年表示「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95.6%的受訪青年認為「關心國家大事是青年的義務和責任」,95.3%的受訪青少年表示「聽到國歌奏響,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之時,我感到無比激動」,92.6%的受訪青少年贊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鄭雲天認為,未來的中國,科技進步一定會成為亮麗風景線,這是賦予年輕人的重要使命和機遇。隨著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人們對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智造都越來越重視,大批年輕人也勇於投身發展大潮,這種現象令人感到振奮和鼓舞。「我們始終都要銘記,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無論中國社會如何發展,這塊土地上孕育的古老燦爛的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都會持續地影響整個國家和民族,因此當我們關注最前沿的先進文明成果的同時,也要保持住自己的『本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周易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少年兒童群體的國家認同感如何?有著怎樣的家國意識?
    98.0%受訪少年兒童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95.4%受訪少年兒童希望成為國家棟梁之材當代少年兒童是我國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的親歷者、見證者、參與者。少年兒童群體的國家認同感如何?有著怎樣的家國意識?
  • 未來15年要實現哪些人生「小目標」?受訪青少年首選父母康健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青少年調查顯示,72.4%的受訪青少年規划過15年後自己的生活。對於到2035年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受訪青少年信心度打分平均8.1分,31.8%的受訪青少年打出了滿分10分。
  • 未來15年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是學業有成
    67.3%受訪少年兒童規划過未來15年的生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 山少年兒童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明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當代少年兒童是實現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的生力軍,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有著怎樣的規劃?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68.3%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了滿分10分。
  • 近九成受訪少年兒童相信未來15年自己有更多機會成長成才
    他們對於祖國未來的發展有哪些期待?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全國少工委微信公眾號,對7881名6—14歲少年兒童進行的「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調查顯示,89.8%的受訪少年兒童確認,未來15年有更多有助於自己成長成才的機會。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以敦本務實精神,育國家棟梁之「材」
    材料學院黨委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胸懷家國,心繫國家產業經濟、人民安居樂業,將推動國家材料科學與產業發展作為己任,緊緊圍繞學校綜合改革目標和「雙一流」戰略規劃,堅持「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聚集了一批高水平師資,產出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學術創新成果,建設了多個高規模的科研創新平臺,培養了一批各領域的優秀學生,為祖國材料產業源源不斷的提供一流的「棟梁之才」,更為材料科學前沿和產業技術的進步提供關鍵的
  • 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是學業有成
    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是學業有成67.3%受訪少年兒童規划過未來15年的生活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68.3%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了滿分10分。
  • 今天晨報小記者 明天祖國棟梁材
    今天晨報小記者 明天祖國棟梁材 2020-12-23 1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是學業有成_新聞頻道_中國...
    少年兒童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明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當代少年兒童是實現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的生力軍,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有著怎樣的規劃?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68.3%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了滿分10分。
  • 心理健康調查:22.85%的青少年有過抑鬱情緒,七成表示疫情影響其...
    圖源:圖蟲創意芥末堆訊 近日,國內心理諮詢平臺簡單心理髮布《2020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受訪青少年(12-18歲)最大的壓力來源為考試壓力,22.85%的青少年有過抑鬱情緒感受,近四成青少年不願上學的原因是擔心考試成績不好
  • 展望2021 97.8%受訪青年相信自己會做得更好
    展望2021 97.8%受訪青年相信自己會做得更好 60.6%受訪青年希望在2021年養成良好作息,53.0%受訪青年會加強身體鍛鍊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12名18-35歲的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0.6%的受訪青年希望在2021年能養成良好作息,53.0%的受訪青年會加強身體鍛鍊。97.8%的受訪青年相信,自己在2021年會做得更好。
  • 青少年籃球,國家未來棟梁,未來之路在哪裡
    大眾眼裡的籃球眾所周知,籃球作為一項在各個國家都參與並重視的運動,在各國都有自己的職業比賽,比如出名的美國的NBA,NCAA,還有近些年艾佛森創辦的BIG3,這些比賽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出名的職業聯賽。在國內,出名的有CBA、NBL(曾經是叫CBL)、CUBA,但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NBL,比如我爹這輩根本就不知道,但是卻是CBA的死忠。
  • 中國遊泳終迎又一棟梁之材!00後天才突破52秒大關,成史上第四人
    北京時間7月29日,2020年國家遊泳隊夏季測驗賽拉開大幕。在男子100米蝶泳預賽中,孫佳俊遊出了51秒97的好成績排名第一,成為這一夜遊泳池畔最閃耀的新星。這讓他成為了國內第四位能在男子100米蝶泳項目遊進52秒大關的選手,前三人分別是李朱濠、周嘉威和石峰。因為周嘉威、石峰都已經退役,孫佳俊也就成為了現役唯二能在男子100米蝶泳項目遊進52秒大關的運動員之一。51秒97的成績,不僅大幅刷新了孫佳俊的個人最好成績,同時距離奧運會A標只慢了0.01秒。
  • 【希望之星】津門足球希望之星迎訪西首勝,收穫進步自信堅定青訓路!
    正在西班牙學習交流的天津市青少年足球「希望之星」訪問團,在瓦倫西亞的生活已經進入到第四天。
  • 郭臺銘快閃未受訪,與鄭文燦密談15分鐘
    [新聞頁-臺海網] 臺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1日下午出席桃園市府主辦的「桃園航空城產業論壇」,原本預期會跟主辦方、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一起受訪,不料最後只留鄭面對媒體。郭董準備離開會場,面對媒體團團包圍搶拍與搶問,郭只以「疫情戴口罩」為由,沒有回答任何問題。
  • 東協國家民調:受訪民眾高度認可東協-中國關係重要性和合作成就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東協國家受訪民眾高度認可東協—中國關係重要性和合作成就彰顯互利合作的巨大潛力和強勁韌性本報駐印度尼西亞記者 徐 偉該民調以「評估現狀、展望未來」為主題,向東協十國政府官員、學者、商界人士和學生等群體共徵集1000份問卷,內容涵蓋東協—中國合作成果評估、未來合作方向和大國關係等。
  • 國足希望之星!多名u15球員被歐洲豪門相中,未來發展是一大關鍵
    此前中國u15男足就在亞少賽預選賽中以小組頭名出線,成功獲得了參加亞少賽決賽圈門票,這也是中國u15時隔兩屆後,再一次重返亞少賽決賽圈,雖然重回決賽圈並不是什麼值得讓我們驕傲的事情,但能夠看到中國足球的未來棟梁逐漸有所好轉,我們還是倍感安慰的,而本屆亞少賽決賽圈將會在2020年9月份進行,屆時在面對日韓伊澳等球隊
  • 滿足年輕人文化需求 61.0%受訪青年希望挖掘和製作更多經典題材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7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1.0%的受訪青年希望挖掘和製作更多經典題材,39.5%的受訪青年希望資源渠道下沉,覆蓋和滿足更多青年需求。
  • 青年的姿態決定未來與希望
    在青年的社會責任感方面,97.8%的受訪青年表示「我感到很榮幸身處這樣的國家」,97.1%的受訪青年明確表示「我和我的民族命運與共」,>96.5%的受訪青年確認「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有我的擔當」。在青年國家認同感方面,97.9%的受訪青年表示「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97.5%的受訪青年認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與國家共成長 8成大學生對未來5年充滿信心
    作為這一切的親歷者,結合規劃中提到的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持續推進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縮短城鄉差距,構建新型城鎮關係,李丹充滿了信心,「希望家鄉能夠搭上全面小康的便車,大踏步跟上時代的快車。」作為國家儲備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東北師範大學的吳亞坤對未來5年、甚至15年,國家教師隊伍建設格外關注。她認為,老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人師表,引導學生成為一個好公民。
  • 法而德|為什麼要向青少年普法,為青少年立德?
    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能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加以傳承,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孩子。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能將法律知識向青少年普及,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安全茁壯成長。我有一個夢想,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父母的驕傲,老師的自豪。我還有一個夢想,我希望每一個孩子將來都能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成為國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