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受訪少年兒童相信未來15年自己有更多機會成長成才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受訪少年兒童信心度平均打分9.51分,近八成打出了滿分10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 山 杜園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描繪了我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成長在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擔負著時代的重任。他們對於祖國未來的發展有哪些期待?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全國少工委微信公眾號,對7881名6—14歲少年兒童進行的「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調查顯示,89.8%的受訪少年兒童確認,未來15年有更多有助於自己成長成才的機會。對於我國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受訪少年兒童的信心度平均達到了9.51分,79.9%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滿分10分。

89.8%的受訪少年兒童確認,未來15年有更多有助於自己成長成才的機會

初二的王舒涵(化名)是一名寄宿生。她介紹,學校給每個班級都安裝了電視,這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班主任還專門提醒大家認真看新聞聯播,也從網上找了視頻給大家看。

調查中,66.7%的受訪少年兒童關注到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交互分析發現,初中生關注十九屆五中全會的比例為74.5%,小學生有65.9%。

陝西城固鄉村教師陳亮從事小學思想政治工作已經有25年了,現在擔任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輔導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他帶領學生們觀看了視頻動畫版的全會介紹,用孩子們喜歡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的發展規劃。之後,學生們還寫了以「相約2035年」為主題的作文。

在閱讀學生作文的過程中,陳亮感受到,現在的孩子們對國家未來發展的信心更強,「孩子們用質樸的語言,表達了對未來的信心和美好期盼。很多作文內容讓我印象深刻。比如有的孩子和2035年的自己約定,要邁著堅定的步子去追逐中國夢,有的孩子把國家比作巨龍,勉勵自己要好好學習,讓巨龍在未來飛得更高、更遠」。

「今年我們國家抗擊疫情的過程,對於孩子們是一次非常好的教育。參與、見證這個過程,可以提升對國家的信心和對我國政治制度的認同。」陳亮說,「我覺得小學三至五年級是對學生進行價值觀引導的重要時期。有的學生開始接觸到社交媒體,會覺得不用好好學習就當『網紅』就行了。我們一定要在孩子聽得懂的時候,給他講國家與個人、理想和信念方面的內容。」

調查中,89.8%的受訪少年兒童確認,未來15年有更多有助於自己成長成才的機會,比14—35歲青少年群體的選擇比例高出7.6個百分點。

「少年兒童對未來的期待比青少年更為積極,與他們接受的學校教育和國家發展的整體形勢有關。」華東師範大學少年兒童組織教育中心主任、教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卜玉華說。

00後比90後對未來有更強烈的憧憬與渴望

對於我國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受訪少年兒童給自己的信心度平均打出了9.51分,高於14—35歲青少年的打分(8.87分)。此外,在受訪的少年兒童中,打出滿分10分的比例多達79.9%,也遠高於青少年(49.5%)。

「爸爸跟我說,我們現在的社會環境和生活水平比他小時候要強多了,國家如今發展得這麼快、這麼好,是他小時候想都想不到的。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對於未來,王舒涵相信,國家一定會繼續大步向前,「以後對下一代的小孩,我應該也會這麼說」。

「國家把人民的美好生活作為新時代的奮鬥目標,很重視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少年兒童也不例外。和90後相比,在新時代長大的少年兒童,他們的物質生活更加豐富,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學習生活更加自主,精神生活更加豐盈,這些都增強了少年兒童的獲得感,因此他們對生活的社區、社會、制度等都更為認同,國家意識和國家認同感也更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分析。

她指出,當代少年兒童眼界開闊、善於思考,正處於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我們的德育工作要敢碰真問題,多為少年兒童提供體驗與實踐的機會,讓他們不僅讀「聖賢書」,還關心「窗外事」。在體驗的基礎上加以正向引導,對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價值觀有很大益處。這些年我們很重視傳統文化教育、核心價值觀教育,重視講好中國故事,也使少年兒童對國家的認同感大大提升。「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既進行過90後與00後的縱向對比調查,也進行過中、美、日、韓四國中學生的調查,發現00後少年兒童,比90後對未來的發展信心更足,有更強烈的憧憬與渴望。和日美韓相比,中國的中學生也是對國家發展信心更足。從國際比較的角度看,中國的青少年對國家更認同,這和我國這些年實實在在的發展分不開」。

「現在的少年兒童在15年後就是青年了,是國家的中流砥柱,增強他們對國家、制度的認同,充分發揮少先隊的作用非常重要。」卜玉華分析,現行的《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在今年中國少年先鋒隊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後通過,其中在少先隊性質的表述上,將原來的「群眾組織」,改為了「群團組織」。對於一線的少先隊工作者來說,需要意識到這一改變的重大意義。在日常少先隊的工作中,增強少先隊隊員對少先隊的歸屬感,確立少先隊在學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要讓孩子們感受到少先隊是他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織,讓每個孩子感受到他是不可或缺的,感受到少先隊幹部是可以信賴、傾訴的同伴」。

「歷史總是進步的,年輕人總是一代更比一代強。就每一代少年兒童來說,都有其成長中的困難與問題,但我相信少年兒童的成長發展總會越來越好。」孫宏豔認為,從少年兒童的成長發展角度來看,成年人要尊重少年兒童的成長規律與特點,給少年兒童更有針對性的幫助,提供更加寬鬆、獨立、民主的成長環境,「要向一代新人學習,攜手共進,共同成長」。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未來15年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是學業有成
    67.3%受訪少年兒童規划過未來15年的生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 山少年兒童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明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當代少年兒童是實現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的生力軍,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有著怎樣的規劃?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68.3%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了滿分10分。
  • 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是學業有成
    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是學業有成67.3%受訪少年兒童規划過未來15年的生活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68.3%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了滿分10分。
  • 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是學業有成_新聞頻道_中國...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68.3%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了滿分10分。
  • ...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發布 超九成受訪兒童遭受過精神暴力
    央廣網北京1月14日消息(記者車麗)公益組織北京上學路上公益促進中心日前發布2019年度《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來自五所科研院所六個調研團隊的研究報告組成了白皮書的主體,報告顯示,超九成受訪兒童遭受過精神暴力。
  • 九成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
    九成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認為大學生就業需要面試技巧、職業規劃和招聘信息方面的支持今年的就業形勢比往年更加複雜,一些應屆畢業生抓住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的招聘機會,找到了穩定的工作。網際網路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也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獲得年輕人的青睞。
  • 未來15年要實現哪些人生「小目標」?受訪青少年首選父母康健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青少年調查顯示,72.4%的受訪青少年規划過15年後自己的生活。對於到2035年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受訪青少年信心度打分平均8.1分,31.8%的受訪青少年打出了滿分10分。
  • 中青報:九成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九成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今年的就業形勢比往年更加複雜,一些應屆畢業生抓住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的招聘機會,找到了穩定的工作。網際網路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也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獲得年輕人的青睞。
  • 「點亮工會藍1」情系留守兒童 相伴成長成才
    2017年起,達州市善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實施「情系留守兒童·相伴成長成才」留守兒童關愛活動項目,組織職工志願者深入貧困鄉村小學,為貧困留守兒童提供義務理髮、心理輔導、遊戲互動、學習輔導、特長培養、道德養成、文旅教育等服務,為貧困留守兒童贈送書包、文具、運動器材、營養飲料等物品,從情感、生活、安全和學習等多方面綜合為留守兒童提供幫助,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 超九成受訪青年認同勤勞奮鬥的人生更幸福
    你為自己是勞動者而感到光榮嗎?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19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1%的受訪青年會為自己是勞動者而感到光榮,92.8%的受訪青年相信通過勤勞奮鬥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 展望2021 97.8%受訪青年相信自己會做得更好
    展望2021 97.8%受訪青年相信自己會做得更好 60.6%受訪青年希望在2021年養成良好作息,53.0%受訪青年會加強身體鍛鍊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12名18-35歲的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0.6%的受訪青年希望在2021年能養成良好作息,53.0%的受訪青年會加強身體鍛鍊。97.8%的受訪青年相信,自己在2021年會做得更好。
  • 85.3%受訪青少年希望在未來15年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與擔當。當下青少年正是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實現的主力軍。這代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如何?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針對14-35歲青少年進行的「你心目中15年後的中國什麼樣」調查顯示,85.3%的受訪青少年希望在未來15年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 科學全面的運動成長體系,躍動少年兒童綜合運動館引領行業風向標
    從兒童體育消費市場需求來看,兒童體育佔據兒童消費市場的半壁江山,家長消費意願強烈,根據權威機構《2019中國家庭素質教育消費報告》顯示,89.34%的受訪家長有為孩子選報體育培訓項目的意願,超過84.4%的家長選擇在0-7歲給孩子報體育課程。
  • 想要擁有成功人生,必須得少年成才了嗎?
    這種迷戀少年有成的文化氛圍要求年輕人必須及早獲得更多成就,快速走向成功。於是,家長、老師、教育系統,都在不停地催促著孩子「不要落後於起跑線」,不斷加劇社會的育兒焦慮。
  • 九成受訪應屆畢業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
    張雯說,她是因為看到有往屆學生到私立園拿高薪才應聘的,「現在我有點後悔,還不如回老家小縣城,找機會進公立園,差不多的薪資,還更穩定」。調查顯示,90.9%的受訪應屆畢業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調查顯示,從單位性質看,受訪應屆生最青睞事業單位(36.7%),然後是大型私企(35.3%)和國企(34.2%),接下來依次是國家機關(31.0%)、外企(28.4%)、小型私企(24.7%)等。在新的就業機會中,受訪應屆生最青睞熱門行業(35.3%)和新興職業(33.9%)。
  • 近九成受訪用戶表示拼多多上的商品能滿足日常所需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桑雪騏)12月23日,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和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20中國家電行業線上消費趨勢報告》(下稱《報告》)顯示,近88%的受訪用戶表示拼多多上的商品能滿足日常所需,84%的受訪用戶有意願在拼多多上購買家電產品。
  • 大學生金融安全調查:近七成遇到過信息洩露,近九成認為應加強宣傳
    結果顯示:超三成學生不了解金融安全知識,近七成學生遇到過個人信息洩露,超八成學生主要通過網絡了解金融安全信息,近九成學生認為應該加強宣傳力度,近九成學生認為面對金融安全問題時刻不能掉以輕心。超三成不了解金融安全知識,近七成遇到過個人信息洩露「我經常看到有加強金融安全意識的文章,但通常很少閱讀,只是簡單地看個大概。」長春理工大學學生王虎表示,自己經常會看到有關校園貸款、金融詐騙方面的報導,但其中闡述的金融安全知識並不詳細,自己對金融安全知識也是一知半解。
  • 蓋洛普民調:64%受訪美國人看重總統候選人如何處理與中國關係
    距離美國大選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蓋洛普當地時間10月5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近九成受訪美國人認為總統候選人在經濟上的立場「非常重要」。此外,超過八成受訪美國人認為國家安全、教育、醫療保健問題對他們的投票選擇來說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64%受訪美國人看重總統候選人如何處理與中國關係。
  • 五百少年郎 勵志共成長 2020年淄博市暑期夏令營火熱開營
    在這裡我們不光可以體驗軟陶、沙畫、周村燒餅等的製作,還能參加戰術訓練、綜合拓展、趣味競技等,我相信,這次活動會讓我的暑期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今天,由淄博市青少年宮和淄博市文旅公司傳齊研學聯合主辦的2020年淄博市暑期夏令營正式開營!淄博500名少年兒童將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軍營文化洗禮,共同經歷一場難忘的蛻變之旅。2020年淄博市暑期夏令營正式開營。
  • 郭臺銘快閃未受訪,與鄭文燦密談15分鐘
    [新聞頁-臺海網] 臺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1日下午出席桃園市府主辦的「桃園航空城產業論壇」,原本預期會跟主辦方、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一起受訪,不料最後只留鄭面對媒體。郭董準備離開會場,面對媒體團團包圍搶拍與搶問,郭只以「疫情戴口罩」為由,沒有回答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