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打開世界之門的鑰匙,好奇心是通向未知世界的橋梁。
世上所有的發明和創造,都源自強烈的好奇心。對世間萬物、人生百態充滿好奇,我們才能發現這個世界的奧秘,才能有各種各樣的發明和創造。
擁有了強烈的好奇心,我們才會感受到世界的好玩和魅力,我們的生活才能過得情趣盎然。
400多年前,伽利略在實驗室裡用一個鐵桶煮水,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為什麼當水開了的時候,這個鐵桶裡的水位就上升很多;為什麼當水涼了的時候,這個水位就下降很多。他對這個現象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後來他發現了熱脹冷縮的原理。
其實熱脹冷縮是一個自然現象,一直存在著,人們對此熟視無睹,但是伽利略卻從中受到深刻的啟發,由此發明了體溫計。
300多年前,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被一個從樹上掉落的蘋果砸到了腦袋。牛頓對此產生了強烈的好奇:為什麼蘋果熟透了掉落的時候,只往地面上落,而不會往天上或者別的方向落?
這個世上不知有多少人看見過蘋果從樹上落下來,都熟視無睹,只有擁有強烈的好奇心的牛頓被吸引,並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200多年前,身為伐木工人的德萊斯每天都要在林場伐木,把樹砍倒,清理掉樹枝後,把樹往山下滾。有一天,他忽然感到很好奇:為什麼圓的樹木能夠快速地滾動?受此啟發,他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輛自行車。
當時德萊斯發明的自行車是沒有充氣輪胎的,只有兩個木輪子,騎起來很顛簸。這個時候又有一個好奇心特別重的人出現了,這個人就是鄧祿普,他在想怎麼才能夠不讓自行車顛簸呢?
有一天,鄧祿普家的牛生病了,牛肚子被氣體漲得特別大。他突然想到,如果把自行車的輪胎充滿了氣,是不是就能解決自行車顛簸的問題。
後來鄧祿普發明了輪胎,並成為了全球著名的輪胎品牌,全世界很多汽車都用鄧祿普輪胎。
大約90多年前,有一位姓卡的先生和一位姓介的先生到鄉下去散心。他們看到一片稻田,這片稻田的稻苗長得比旁邊的稻田都矮。
他們非常好奇,就問農夫:「你家的稻苗為什麼這麼矮?是因為你肥料用得少麼?」
農夫說:「不是,是因為我們的種子用了很多代,種子退化了,所以長不出好的稻子來。」
卡先生和介先生受到了非常大的啟發。在90多年前的結核病比今天的癌症還可怕,得了結核病的人幾乎很少能活下來。卡先生和介先生通過這個事例想到,能不能讓肺結核的病菌一代一代退化退化再退化,這樣結核病的病毒就不能再傷害人類了。
於是,他們發明了一種疫苗,這種疫苗就以他倆的名字命名,叫卡介苗。卡介苗解決了肺結核的治療問題,挽救了世界上無數人的生命。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不是什麼天才,我之所以能夠有一點貢獻,就是因為我對這個世界始終保持了強烈的好奇心。
我們該如何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呢
01親身示範
父母首先要向孩子展現出自己的好奇心,比如帶孩子一起外出散步時,多表現出對一草一木,太陽星星及其他事物的興趣和探索願望。
02尊重孩子的興趣
如果孩子喜歡音樂,就常常放給他聽,和他一起玩樂器;如果孩子對昆蟲感興趣,就陪他一起捉、養昆蟲。
03簡單、清楚地回答孩子的問題
同一個問題,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理解力,父母應該做出不同的回答,在做出回答前請問問孩子是怎麼想的。如果不知道答案是什麼,也如實告之。讓孩子知道人不可能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也是鼓勵孩子自己尋找答案的好契機。
04提供適合孩子閱讀的繪本、玩具
書本裡的知識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小動物繪本也好,天文類繪本也好,閱讀什麼類型的書籍並不不重要,關鍵是能夠抓住寶寶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