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是一種由於腦部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局部壞死的症狀,俗稱「中風」。發生腦梗後,患者由於腦部不同區域的損傷,會造成語言、運動、感覺、視覺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調,會造成患者的癱瘓或者死亡。腦梗的發病率非常高,發病數量佔所有急性血管類疾病的70%,患病人數超過1300萬。一旦發生腦梗,給人造成的危害大多是無法逆轉的,不論是給患者本身還是家屬,都會帶來巨大痛苦。對於腦梗,我們應當及時發現它發生前的徵兆,做到發現,早預防才是最正確的,那麼,當腦梗發生前,身體會有哪些異樣呢?
身體這4個部位變「硬」,可能是腦梗前兆
1. 血管變硬
腦梗發生前,血管已經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裡發生了病變,失去了原有的彈性和足夠維持血液流暢的空間。隨著病情的發展,血管壁會逐漸變厚、變硬,血管狹窄的程度也在變大,血液流通會受到越來越大的阻礙,如果不能及時察覺,最終就會引發腦梗。
2. 舌頭變硬
舌頭原本應當是人體最靈活的部位之一,我們的咀嚼功能、語言功能的實現都需要舌頭的參與。然而,當腦梗即將發生,腦部供血不足時,大腦的功能就已經受到了影響,大腦神經無法正常控制舌頭的肌肉,導致舌頭的行動無法隨心所欲,接收指令變遲緩,完成捲舌這個動作變得困難,舌頭變僵硬,甚至影響說話和吃飯。
3. 指關節僵硬
腦梗發作前,是一個血管栓塞不斷積累的過程,我們的大腦對肢體的控制是交叉的,即右腦控制左手,左腦控制右手。通常初次發作的腦梗,單側是比較常見的,因此,要注意單側肢體出現僵硬的異常情況。如果僅出現手麻的症狀,原因可能比較多,除了腦梗的前兆,頸椎病和手部肌肉炎症也有可能引起。如果患者出現手指關節僵硬,同時伴隨著同側身體麻木、行動不便等症狀,就應當警惕腦梗的發生。
4. 下肢僵硬
腦梗來臨前,由於血管發生硬化,導致患者血液循環不通暢,由於下肢血管分布的「陣線」較長,這裡比身體其他部位更容易出現血液循環不通暢的問題,而易發生腦梗的人,血管發生硬化的概率通常也很高。這種情況下,他們下肢血液運行的速度會更慢,在缺乏血液滋養的情況下,腿部肌肉容易發生僵硬,肢體麻木等症狀。除此以外,由於患者腦部血液運行不暢,神經調節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對肢體運動的協調能力,會有發生障礙的可能。如果患者在日常活動中突然出現了走路難以控制平衡,腿腳僵硬、無力,要警惕腦梗發生。
當身體這4個部位開始變硬,說明腦梗離之不遠了,要做好預防,除了定期檢查身體,平時應當在飲食和運動上多下功夫。少吃油脂,多吃粗纖維食物,這樣才能加快血液循環以及身體的代謝能力。平時一定要多喝水、多運動,有喝酒習慣的人,儘量戒掉,酒精也是腦梗的誘發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