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陽明文獻珍本重見天日

2020-12-23 中國日報網

《新刊陽明先生文錄續編》(影印本),張新民審定,孔學堂書局2020年6月第一版,148.00元

明嘉靖十四年(1535)貴陽刻本《新刊陽明先生文錄續編》(後簡稱《續編》)近由張新民教授審定並冠序、孔學堂書局影印出版。此書重見天日,首功當屬日本學者永富青地本世紀初在上海圖書館的發現(詳氏著《關於上海圖書館藏〈新刊陽明先生文錄續編〉》,《東洋的思想與宗教》第23號,2006)。此前,官私書目皆無是書的著錄,亦不見有學者提起。現在此珍稀孤本得以化身萬千,實乃陽明心學之大幸。

從書上的題記與印記看,是書先後為清季趙宗建與當代黃裳所收藏。黃氏是藏書家、散文家,他十分喜歡這本書——據吳鵬教授辨識,鈐印就有「黃裳藏書」「黃裳百嘉」「黃裳容氏珍藏圖籍」「黃裳壬辰以後所得」「黃裳青囊文苑」「來燕榭」「容家書庫」等。惜《來燕榭書跋》等書俱不載,不知何故。其「墨批」則文筆燦然,信息量亦大:

此黑口本《陽明文錄續編》三卷,佳書也,世未有以之著錄者。通行之本,大抵皆重刊彙編本耳。餘前得《居夷集》三卷,嘉靖甲申三年刊於黔中者,時先生尚存。此集則刊於棄世後七年,亦貴州刊本,刀法樸茂,別具古趣。大抵名人文集多傳匯刻全書,而單刊者反易湮沒,是更足增重者。匆匆題識,未暇取校,不知尚有逸出《全集》之外者否?壬辰二月二日黃裳。

這裡提到的黔刻《居夷集》,就不見於任何載籍,其存在,黃說是一個重要證據。

新民教授長達三萬多字之序(是序又以《明代黔中地區陽明文獻的刊刻與傳播:以嘉靖貴陽本〈新刊陽明先生文錄續編〉為中心的研究》為題,揭載《孔學堂》〔中英雙語〕2020.3)所論陽明先生與貴州、陽明先生著述版本考源,見微知著,令人擊節。

據新民教授考證,陽明先生生前與身後,「黔中王門學者凝聚各種政治與學術資源,先後刊刻了《居夷集》《傳習錄》《陽明先生文錄》《新刊陽明先生文錄續編》《陽明先生遺言稿》《陽明文錄》六部專書」,而這「不能不說是陽明文獻傳播史上必須關注的重要歷史事件」。即其時的貴州,無疑是刻印陽明著述之重鎮。

上述六書,《居夷集》今下落不明,尚存者也就這部《續編》及嘉靖十八年「重校」的補刻本《陽明先生文錄》(孤本存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了。

《續編》凡三卷,各卷俱按文類編次,以文類、書類、跋類、雜著、祭文、墓誌、詩類為序。卷未題有「貴州都司經歷趙昌齡」「耀州知州門人陳文學」「鎮安縣知縣門人葉梧校刊」字樣,則參與校刻者尚有趙昌齡、陳文學、葉梧三人,後兩人為陽明親炙弟子。而王杏、趙昌齡亦必為服膺或私淑陽明先生者,刊刻《續編》一事即足可證明。王杏嘉靖十三年(1534)巡按貴州。據書後所附其《書文錄續編後》可知,是書之刊刻,乃是因王氏到黔不久,便深感「(陽明)先生以道設教,而貴人惟教之由無他也,致其心之知焉而己矣」;尤其是「(陽明)先生昔日之所面授……貴人之懷仰而求之若此,嘉其知所嚮往也」。遂以「《文錄》所未載者,出焉以遺之,俾得見先生垂教之全錄,題曰《文錄續編》」。可見是書之題作《續編》,乃因補此前的《王陽明文錄》之未載。即所謂「新刊」云云,只是相對於此前的《王陽明文錄》言而別無他義。謝廷傑《王文成公全書》合刻本(明隆慶六年,1572)比《續編》已晚了三十七年。流傳於世之單行本,無不「各自為書」,《續編》即早期少數罕見單行本之一,後被合刻本取代。新民教授說,此「即使置於陽明文獻整體系統之中,也彌足珍貴」,極是。

王杏,浙江奉化人,字世文,號鯉湖,嘉靖二年(1523)進士。在貴州文化史上,他是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其在黔雖僅兩載光景,卻辦了三件大事:一、主持刊刻《續編》;二、接受陽明弟子之請建陽明祠與陽明書院,而據新民教授考證,「貴陽……可謂全國最早建祠陽明的區域」;三、勘議貴州開科鄉試。而辦這三者,於陽明心學與黔地貢獻堪稱至偉。

《續編》所載多《王文成公全書》失收之詩文(計有20篇首),提供了大量陽明先生與貴州學者往返互動的情況,透露出很多黔地王門學者活動的資訊。新民教授上揭文結語說得好:「(《續編》)不僅為黔中難得一見之珍本,即使置諸全國範圍也堪稱佳槧,當然更是陽明文獻學研究必讀之要籍。」

最後說句題外話,黔中王門過去不為外界重視,原因大致有三: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談到王門七大學派,沒有列舉黔中王門;錢德洪編《王陽明先生年譜》時,寫到貴州只區區三處,其中一處講到弟子,即「(嘉靖十三年)五月」條「門人湯冔、葉梧、陳文學等數十人請建祠以慰士民之懷」句;錢德洪編乃師文錄時,雖曾專門派人去老師到過處尋遺文,可偏偏沒去「老遠的貴州」(魯迅語)。這就造成黔中王門雖然刻印有陽明先生多部遺著,最終卻未能進入錢版的《文錄》視線,而此書後來又作為謝版《全書》的底本。

其實明正德三年(1508),陽明先生「以言事謫貴陽」,龍場作為其悟道和首傳心學之地,在王門後學系統中,「黔中王門」遂成為最早的一個學派。正德五年(1510),陽明先生在即將離開貴州、進入湖南之前,寫下著名的《鎮遠旅邸書札》或稱《與貴陽書院諸生書》。在信中他提到23位弟子,「由於行文的禮貌,雖給學生寫信,也稱字而不舉名」(馮楠語),「親筆留下了天下王門的第一份弟子群體名單」(張明語)。

綜上所述,黔中王門是非常有實績的一個學術群體,不應被忽視。

來源:中華讀書報

相關焦點

  • 上海博物館藏碑帖珍本,不可多得!
    《上海博物館藏碑帖珍本叢刊》第一輯《董美人墓誌》 其二,入選碑帖均為希世之珍。 上博入藏的碑帖,均曾經由重要藏家累世遞藏,來歷清晰,其中不乏孤本、稀見珍本。《叢刊》選目,以文物價值、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為衡量尺度,以初拓、舊拓、精拓、善拓、未刊為前提,對館藏碑帖實物做了全面查核和考訂。第一、二輯率先從上博圖書館所藏入手,甄選出獨具特色的十種珍品。
  • 陽明故裡的文化盛會——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在餘姚舉辦
    素有「文獻名邦」「東南最名邑」之稱的浙江省餘姚市是王陽明的出生地、成長地和講學之地,陽明文化已成為了餘姚市響亮的「文化符號」。為了讓群眾成為活動的主體,參與到陽明文化傳承弘揚活動中來,「傳承弘揚篇」設置了「王陽明祖居地」紀念館開館儀式、「此心光明」陽明文化筆會、「陽明文化絲路行」活動、陽明文化「五進」活動、龍泉山中天閣心學講座、先賢遺澤——王陽明、朱舜水、黃宗羲遺墨文獻展等6項活動,引導市民群眾崇德向善、知行合一。 10月30日上午,「王陽明祖居地紀念館」在浙江餘姚市大嵐鎮隱地龍潭村開館。
  • 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開幕!拍陽明故裡,拿視頻大獎
    金秋送爽,2020年10月31日是王陽明548周年誕辰日,早上,位於餘姚的陽明故居傳出朗朗書聲,餘姚市在這裡舉行了隆重的禮賢儀典。一代儒學宗師、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先生生於餘姚,人生也從此起步。作為「姚江學派發祥地」,數百年來,陽明文化潤澤著餘姚的千家萬戶。
  • 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月底開幕
    2020寧波(餘姚)陽明文化周活動將於10月30日至11月5日在餘姚舉行,今年文化周內容包括禮賢儀典、主題峰會論壇、先賢遺墨文獻展、「王陽明祖居地」紀念館開館、陽明古鎮開街、「姚江書院」重建研討會等數十項活動,廣大市民可以全程參與。    我市陽明文化建設碩果纍纍    今年10月31日是王陽明548周年誕辰。
  • 陽明故裡丨《寧波日報》整版解讀陽明文化的當代價值,原來對城市的...
    包括二層內容:核心層為與陽明先生直接相關的文化遺存,如陽明故居、中天閣、龍泉寺,以及梁弄、四明山等王陽明先生曾經遊學、造訪之地;外圍層為與陽明先生弟子、故友、後學直接相關的文化遺存,如錢德洪、徐愛、謝遷、黃宗羲、邵廷採、朱舜水等相關文化遺蹟。二是盤活陽明文化相關層,營建「明代江南文獻大邦」城市形象。
  • 中醫古本:珍本醫書集成 第三冊
    名曰《珍本醫書集成》。二、珍本包括孤本、精刻本、精鈔本、批校本、稀有本、未刊稿而言。當時因搜求壹書。有費時累年,費銀四五百金者,要皆海內不可多得之書。其中土已佚者,往往從日本求得之。三、本集中,間有數種曾收入《三三醫書》中,皆以初印不多,為四方學者來函要求再版之書。又在坊間或有同樣名目之本數種,皆已重加校訂。且增補關於各書之文。
  • 酈波教授做客孔學堂 解鎖陽明文化新IP 開講陽明悟道之路
    貴陽網訊 9月10日教師節,「問道向黔—探尋陽明悟道之路」閱讀推廣暨文化傳播活動在貴陽孔學堂舉行。現場重點介紹了貴州最新推出的陽明文化新IP—「陽明問道十二境」文化符號,這是由陽明文化研究專家、文旅規劃專業人士等通過文獻研究和實地調研,根據王陽明在貴州的活動軌跡和主要經歷,結合貴州省近年來整理出版的《王陽明貴州詩詮譯》《陽明先生相冊》等圖書及《瘞旅文》《象祠記》等王陽明經典詩文,整理提煉出來了一條經典遊學線路。
  • 御製珍寶:品相絕佳的內府珍本首現拍場
    御製文獻,歷來被視為學界珍寶。
  • 餘姚高標準高水平建設陽明故裡
    餘姚也將始終堅守延續歷史文脈、弘揚傳統文化的職責,高度重視陽明思想的研究傳承,充分發揮陽明思想對推動社會發展的時代價值,著力打造陽明文化研究高地,高標準、高水平建設陽明故裡,使其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知名的陽明文化地標。
  • 陽明故裡新鮮「出爐」
    2019年12月25日上午,規劃面積40公頃、總投資80億元的陽明故裡綜合保護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是紹興古城保護、利用、傳承的大手筆。首期開工建設的項目包括陽明故居和陽明紀念館工程,其中陽明故居範圍是越城區上大路以南、西小河以東、王衙弄以西、呂府以北區域。
  • 浙報整版 | 餘姚高標準高水平建設陽明故裡
    餘姚也將始終堅守延續歷史文脈、弘揚傳統文化的職責,高度重視陽明思想的研究傳承,充分發揮陽明思想對推動社會發展的時代價值,著力打造陽明文化研究高地,高標準、高水平建設陽明故裡,使其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知名的陽明文化地標。打造陽明文化研究高地「王陽明的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
  • 浙報關注丨深挖陽明文化當代價值 餘姚:「知行合一」打造陽明文化...
    近幾年隨著陽明文化研究、傳播的深入,每年到陽明故居參觀的遊客不斷攀升,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參觀人員達到30萬人次。豐厚的陽明遺存,成為餘姚挖掘陽明文化的「富礦」。在2017年陽明文化周期間,餘姚市又聯合修文、柯橋、崇義、隆安、沅陵、平和等全國具有陽明重要史遺的單位,成立「全國陽明史跡文獻保護研究聯盟」,發布相關章程和倡議,形成了跨地區合作,共建陽明文化研究傳播的跨地域聯合協作機制。
  • 問道十二境 陽明文化新IP
    在「陽明·問道十二境」的遊學線路上,以陽明洞、龍岡書院為核心建立起中國陽明文化園作為傳播和弘揚陽明心學的重要平臺和載體,自開放以來,陸續開展了包括陽明文化節、龍場論道、國學交流與培訓、企業家論壇與六藝培訓等一系列活動,通過多層次、全方位的體驗與互動,讓陽明心學得以深入人心。
  • 如何理解陽明先生的「四句教」
    陽明先生的一生頗有神奇的色彩。他出生於書香門第官宦之家,少年時有志於聖賢之學,中年時被貶謫至貴州龍場,於困苦中修養靜思悟得大道,繼而倡建書院、廬陵安民、南贛剿匪、滅寧王、平思田、襲八寨等立下不世之功。晚年提出良知之教,終成一代聖人!
  • 南哲思享|李承貴:論席書對陽明心學的特殊貢獻
    縱觀席書與王陽明交往的歷史,席書對陽明心學的貢獻可歸納為這樣幾個方面:視王陽明被謫為「因言遭謫」的政治迫害,從而使陽明在政治上倍感溫暖;邀請陽明講學文明書院,為陽明心學在貴陽地區的生根創造了條件;支持陽明的學術主張,撰《鳴冤錄》,為陽明心學搖旗吶喊;欣賞陽明的德才,積極向朝廷舉薦,使王陽明在精神上深受鼓舞。
  • 浙江餘姚:「知行合一」打造陽明文化高地
    近幾年隨著陽明文化研究、傳播的深入,每年到陽明故居參觀的遊客不斷攀升,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參觀人員達到30萬人次。  豐厚的陽明遺存,成為餘姚挖掘陽明文化的「富礦」。在2017年陽明文化周期間,餘姚市又聯合修文、柯橋、崇義、隆安、沅陵、平和等全國具有陽明重要史遺的單位,成立「全國陽明史跡文獻保護研究聯盟」,發布相關章程和倡議,形成了跨地區合作,共建陽明文化研究傳播的跨地域聯合協作機制。
  • 夢幻西遊:翰墨等級越高收益就越高,20本珍本開出千萬夢幻幣獎勵
    No2.翰墨等級越高收益就越高,20本珍本開出千萬夢幻幣獎勵翰墨和丹青玩法是夢幻中娛樂玩法之一,丹青玩法是在翰墨玩法之後上線的,翰墨對應的道具是書籍,丹青對應的道具是畫卷,新區玩家提升翰墨和丹青的等級比較簡單,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都處於同一起跑線,在新區多開可以互相傳閱來增加積分提升翰墨和丹青的等級。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祭奠陽明先生
    陽明墓園陽明先生墓坐北朝南,背依山崗,順依山勢,逐級升高,視野開闊,風水特佳。陽明先生墓的正前方今天——2020年9月5日,離陽明先生誕辰548周年還有一個多月。來自北京、山東、浙江、江蘇、廣西、貴州等地的陽明文化專家學者,在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王梅林會長的帶領下,到王陽明墓地祭拜陽明先生。
  • 揭開陽明故居遺址「面紗」 2020陽明心學大會紹興開幕
    揭開陽明故居遺址「面紗」 2020陽明心學大會紹興開幕 2020-10-31 15:46:2531日,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陳來在2020陽明心學大會開幕式上表示,經過500多年發展,陽明心學依然具有極為強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時代價值。2020陽明心學大會現場 方堃 攝  「紹興是陽明先生出生之府、成長之地、歸宿之所,是他生活時間最長、遺存遺蹟最多的地方,也是陽明心學的發端地、成熟地和傳播地。」
  • 全省首個「陽明書舍」今日亮相!紹興人的圖書館「朋友圈」又擴大啦!
    省內首家「陽明書舍」開館紹興是王陽明的故鄉,是他生活時間最長、留下遺蹟遺存最多的地方,也是陽明心學的成熟地和最重要的傳播地。近年來,紹興市委市政府致力於打造心學聖城、國學高地,已經連續舉辦了多屆陽明心學高峰論壇,在紹興乃至國內掀起了「陽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