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把一根雪糕賣出66元的鐘薛高,最近開始打造「水餃界的愛馬仕」。
速凍餃子能有多金貴?理象國讓我明白原來做餃子也要有遠大理想。
最凡的口味叫「雞絲松茸」,一袋16個98元,一顆餃子均價6塊錢。雞是吃糙米長大的走地雞,松茸是和雪蓮做鄰居的香格裡拉蘑菇。
抱著能吃到像丁真笑容裡甜野味的期待,我下單了他們家價值251元4種口味組合裝,支付時感覺這個數字在向我暗示著什麼,隱約有點不爽。但畢竟這是我長這麼大如此驕奢淫逸,上班划水的時候都在心心念念尊貴的人間美味。奢侈品級別食材怎麼也得用「葬禮級」的京尊達配送吧。西裝小哥戴著白手套雙手託舉,「尊敬的公主殿下,這是您黑豬肉白菜餡的速凍餃子!」來的是順豐小哥,哐當把箱子撂在地上然後揚長而去。
四袋餃子竟然包裝出了批發50件的氣勢,捧著箱子進屋差點卡在門口。
扒掉大紙箱,映入眼帘的是造型別致的泡沫箱。估計靈感來源於馬塞爾·杜尚小便池裝置藝術,不能說毫不相干,應該說一模一樣。掀開「馬桶蓋」能看到精心準備的用餐工具,四瓣袖珍糖蒜我見猶憐。
第三層是隔溫袋,按照溫馨提示我只能翻箱倒櫃找出皮手套,小心翼翼地把乾癟的乾冰拿出來。
封皮莫蘭迪配色低調奢華,文案是產品經理的誠摯心聲。每樣配料都得追溯到原產地,顯而易見貴就貴在「吸天南海北之精華,集五湖四海之靈氣」。不知道應季大白菜和窄葉韭菜那麼普通,但卻散發出我很高貴的自信;也不知道黑豬肉和白對蝦仁為什麼明明就加了個量詞形容詞,卻感覺品種無比珍稀。為了配得上它小巧的褶子,我為它挑選碗櫃裡最貴的盤子。並定好鬧鐘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烹飪指南操作,不敢有一絲懈怠。
雖然煎比煮口感更好,油辣子更有食慾,但高貴的餃子是不怕關掉蘸料濾鏡的。
我努力咂摸一口6塊錢的與眾不同,除了麵皮更勁道厚實,最後只吃了滿嘴蘑菇味,當吃到24塊錢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廉價的味蕾無法兼容松茸的名貴。
乾貝韭菜的重口味道深得我心,除了對62塊錢只能吃半飽的「飢餓營銷」不太滿意。但網上有人嫌它「吃完不能張嘴說話」,打個嗝整個世界都是臭魚爛蝦味。我一直對速凍水餃裡的豬肉餡沒有好感,均價45的黑豬白菜和黑豬三鮮應該不會拿工業豬油糊弄吧。黑豬白菜第一口的確驚豔,順著熱氣連吃幾個還比較清甜,但吃到第四個沒了熱乎勁,腥味顯出原形。黑豬三鮮徹底喚起我被肉腥支配的恐懼。混合著濃烈香油的油膩,直衝腦幹馬上能起妊娠反應。趕緊撕開糖蒜進行急救,4瓣清流吃完意猶未盡,不是它有多好吃,全靠餃子襯託。號稱每隻都有蝦仁的三鮮,我「很幸運」地吃到了一顆不帶蝦仁的。按照49塊錢16顆計算,每顆3塊錢,沒吃到最昂貴的蝦仁,我痛心地想報案詐騙。避免浪費,就著醋和油潑辣子吃完了剩下的幾個。我媽說過,做餃子最容易渾水摸魚,什麼味道蘸著蒜醬辣椒都能咽下去。黑豬系列為本次試吃劃上糟心的問號,這251塊錢花的值嗎?我想起鍾薛高創始人林盛的名言,「你不能想喝老母雞燉的湯,卻用雞精的價格要求我。」這頓速凍水餃花了老母雞的價錢,我只喝到一嘴高級雞精。第二天我早早起床把剩下的餃子煮好,帶到辦公室品鑑。畢竟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口味否定251元的努力。聽聞一個6塊錢,同事們不敢靠近,這稍不留神就吃進去兩杯喜茶啊!乾貝韭菜味直接勸退了快要窒息的妹子。另一個妹子豪放地連吞好幾個,我問能嘗出來是什麼餡嗎?她回憶了半天,「就肉餡啊!」「咋說呢,這個價格好凡爾賽啊,皮是不錯但味道挺普通的。」我繼續追問,好吃嗎?感受到那股與眾不同的氣質了嗎?
同事喝了口茶,結束了這場尷尬的豪華早餐試吃:速凍餃子好像都這個味吧!
鍾薛高做網紅雪糕,我是佩服的。把奶棒賣到哈根達斯的價,還能賣出天貓銷售額第一,顏值、創意、好吃,還有冷鏈運輸、代工廠品控、渠道選擇,一步也沒走錯。「厄瓜多粉鑽」一戰成名,據說是用了稀有名貴的粉色可可粉,限量發售,66塊錢一根,10萬根18分鐘售罄。林盛小時候覺得「吃一根2分錢的冰棍就是一種犒賞」,所以他想把冰棍變成捨得花錢捨得享受的當代年輕人的犒賞。絲絨可可、加納黑金、手煮茉莉、衝嶼海鹽,走的都是異域風情、奢華休閒路線。和瀘州老窖和馬爹利玩跨界聯名的「斷片」雪糕掐住微醺時代的脈搏,出圈的話題點有了,搶到的都是吃貨行家。
吃完曬圖之後,通常大部分人感嘆「除了又貴又小,別的沒毛病」,甚至一度深陷自責「都是我的錯,等我變成富婆,一定回購你!」
口味清奇、定位高端、顏值上鏡,這個網紅打法放在速凍水餃身上還行得通嗎?
速凍水餃做網紅,可能走的就不是小紅書名媛風而是快手老鐵豪放派,大蒜辣椒是神仙伴侶,雙擊666量大管飽。
好看好玩的甜品誰都想秀一下,鍾薛高和AD鈣奶聯名後能在朋友圈刷到不少懷舊文案。或者以藍天白雲草地為背景板,曬18塊錢一根雪糕是小清新的夏日情趣。如果拍張速凍餃子,估計只有我媽能點讚:姑娘大了,自己都會包餃子啦!
吃速凍餃子最能感同身受的場景,是在出租屋的私人空間:只想趕緊趁著熱氣大快朵頤,被嗆嘴刺鼻的醬油醋辣椒麵大蒜衝散疲憊,吃完咂摸嘴剔剔牙,打個心滿意足的韭菜嗝。
鍾薛高在小紅書上的種草玩法和完美日記、元氣森林異曲同工;要曬出6塊錢一顆的貴氣,必須配上講解:糙米餵養的雞如此嫩滑,香格裡拉的松茸又大又圓,估計會被當成微商然後殘酷拉黑。小紅書網紅帶貨都是滿滿的違和。你願意相信玻尿酸姐妹聚會,是在蒂芙尼下午茶上爭奇鬥豔,還是在精心擺盤的速凍水餃前拍照留念?買冰淇淋和速凍水餃的心理活動是不一樣的。「18塊錢的雪糕比較容易決策,但98塊錢的水餃會猶豫不決。」速食存在的意義,在於給年輕人一次划算的偷懶:比外賣便宜點,比做飯更便利。對於把速凍水餃當剛需的普通人來說,高端可以但沒必要。「我不期待它有多網紅、包裝多精美,好吃實惠就行。」鍾薛高的水餃把高級食材作為品牌溢價的說辭,但98塊錢都能買一頓三菜一湯的豪華午餐了。在沒吃理象國之前我還半信半疑,吃完這個「餃子界天花板」後終於明白這是一句真理。小紅書美食KOL把理象國做成酸湯、咖喱、煎餃、麻辣,不論是黑豬肉還是走地雞,最後都變成流水線工業化產物,然後做成根本嘗不出來是什麼味道,貴婦價也就撐不起標榜原料高端的差異化。最重要的是在中國消費者眼中,餃子只有「家裡的」和「外面的」兩種味道。吃餃子的儀式感從來不在於食材高級、包裝奢華,而存在於逢年過節的團聚場景,或者承載的家庭記憶。思念因為「每逢佳節倍思親」,灣仔碼頭自稱是「獨屬於媽媽的味道。」「理象國雖然比其他速凍水餃好很多,但和自製成本或者店內產品比,價格劣勢太明顯了。對於打工人來說,這的確是最奢華的享受,但對於隨時能吃到老媽包的餃子的我,我已經到達了理想國。」鍾薛高磨刀霍霍地拿著雪糕模板,入局速凍水餃。說明它急著搶地盤了,著急出圈,著急找新賽道,收割同一波年輕人,複製下一個成功。「年輕人雖然喜歡標新立異,但對品牌沒有忠誠度,你不持續擦亮話題,他們立刻掉頭而去。」在高端冰淇淋上吃到甜頭,鍾薛高要在速凍水餃上繼續吃「高端」的紅利。當時狀態非常消沉,結果被雪糕棍上「黑盡處有光,苦至極方甜」的文案戳中,18塊錢花得舒心。251塊錢的理象國,完讓人想聽網抑雲「好慘,吃個餃子都被收了智商稅。」如果能在速凍水餃裡吃出幸運幣、小紙條,或許能被騙得開心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