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仗馬效應:害了唐玄宗,害死了楊貴妃,也葬送了大唐盛世

2020-12-23 王福星

《資治通鑑》記載,有一次,李世民問大舅哥長孫無忌和高士廉、楊師道、唐儉等人:「我最怕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過錯。你們都是我的親戚朋友,你們開誠布公說一說我的過錯吧。(人苦不自知其過,卿可為朕明言之。)」

李世民和長孫無忌是「布衣交」,哥倆在隋朝還沒有入仕的時候,就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長孫無忌的親妹妹,還是李世民的正妻長孫皇后。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的關係,既是君臣,也是親戚,還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資治通鑑》記載,長孫無忌聽了李世民的話,對妹夫說:「陛 下武功文德,臣等順之不暇,又何過可言?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把長孫無忌的話翻譯一下,就是說:「陛下文治武功都很厲害,我們只要照陛下的意思辦就行了,陛下哪裡有什麼過錯啊?」

李世民聽了長孫無忌的話,又看到一眾親戚朋友不肯說真話,就很不高興。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等親戚朋友說:「我想聽真話,不是要聽好話。既然你們阿諛奉承,就別怪我批評你們了。(朕問公以己過,公等乃曲相諛悅,朕欲面舉公等得失以相戒而改之)」

李世民接著就把一眾親戚朋友批評了一頓,長孫無忌被李世民批評「善避嫌疑」。長孫皇后的舅舅、凌煙閣功臣高士廉,被李世民批評「所乏者骨鯁規諫耳」。李世民的同學兼親家公、凌煙閣功臣唐儉,被李世民批評「事朕三十年,遂無言及於獻替」。李世民的親姐夫、大唐宰相楊師道,被李世民批評「情實怯懦,緩急不可得力」。

長孫皇后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因為聽不到真話,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把大舅子、妻舅、老同學兼親家公、親姐夫懟了一頓。李世民這麼做,就是為了向天下人表明:「朕要聽真話,朕要聽真話,朕要聽真話,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李世民想聽真話,容得下真話,身邊就有許多敢講真話的人。魏徵、王珪、馬周、戴胄、張玄素等人,就敢於講真話。李世民虛心納諫,和一眾大臣一起,創造了偉大的「貞觀之治」。

唐玄宗早年,頗有曾祖父李世民的遺風,也是虛心納諫。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人,都是敢於直言之人。唐玄宗不但聽得進真話,還重用這些敢言之人,讓他們擔任宰相職務。唐玄宗和這些大臣一起,創造了著名的「開元盛世」。

長孫無忌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唐玄宗人生的轉折點,出現在李林甫為相之後。李林甫這個人,是歷史上著名的滑頭。成語「口蜜腹劍」,就是出自《資治通鑑》,原文是:「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李林甫自己不說真話,也不讓手下人說真話。《資治通鑑》和《新舊兩唐書》記載,李林甫對朝中大臣們說:「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不暇,亦何所論?君等獨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芻豆;一鳴,則黜之矣。後雖欲不鳴,得乎?

把李林甫的話翻譯一下,就是說:「陛下英明神武,大家照著陛下的意思辦事就行了,就不要七嘴八舌亂說話了。你們看看皇家儀仗隊的馬,不亂叫的時候,吃著三品的豆子。一旦亂叫,就不用它了。到了那個時候,想不叫都來不及了。」

唐玄宗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有個姓杜的言官,不吃李林甫那一套,他學習魏徵上書言事,結果被李林甫貶到外地當縣令。杜大人的事跡,讓滿朝文武都害怕了。於是乎,唐玄宗手下的滿朝文武,都成了立仗馬。從那以後,唐玄宗再也聽不到真話了。

這件事情,出自《新舊兩唐書》和《資治通鑑》的記載,原文是:「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寵市權,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祿養資,無敢正言者。」

沒有人敢說真話,唐玄宗就只能聽到阿諛奉承的話。唐玄宗以為大唐朝真的是國泰民安,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整天和心愛的楊貴妃遊玩。

李林甫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問題的關鍵是,沒有敢提意見,不等於大唐朝沒有問題啊。有問題卻沒有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就越積越深,最後就是積重難返,結果爆發了安史之亂。

唐玄宗面對來勢洶洶的安祿山叛軍,只能帶著楊貴妃逃往西蜀。跟著唐玄宗逃亡的將士們,把責任一股腦推給楊貴妃。將士們在馬嵬坡發動兵變,逼著唐玄宗滅了楊氏一門。楊貴妃被殺了,還背上了「紅顏禍水」的黑鍋。

在我看來,楊貴妃挺冤的。歷史上的皇帝,都有幾個心愛的女人。唐太宗晚年,就很喜歡徐賢妃啊。李世民身邊,也有一個姓楊的貴妃,她們就不用為丈夫背黑鍋。嬪妃得到皇帝的寵愛,從來就不是罪過。

楊貴妃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唐玄宗的問題,不在於他專寵楊貴妃,而在於他聽不到真話。長孫無忌拋出「臣等順之不暇」論調的時候,李世民馬上就產生了警覺,並且批評了一眾親戚朋友,才能讓言論暢通,李世民才能繼續聽到真話。

與之相反,李林甫拋出「群臣將順不暇」論調,把言官變成立仗馬的時候,唐玄宗卻沒有產生警覺,結果把自己變成了聾子,再也聽不到真話了。與其說是楊貴妃紅顏禍水害了唐玄宗,不如說是立仗馬害了唐玄宗。

楊貴妃之死,歸根結底是被立仗馬害死的。立仗馬害了唐玄宗,害死了楊貴妃,還斷送了大唐盛世。炮製立仗馬的李林甫,也成了遺臭萬年的奸臣。由此可見,立仗馬效應之下,沒有贏家啊。

本文史料來源:《資治通鑑》《新舊兩唐書》。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籤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相關焦點

  • 《長恨歌》中的大唐盛世:唐玄宗與楊貴妃秘史
    這是一首長達120句的敘事抒情長詩,有歷史,有宮廷,有愛情,有玄幻,百轉千折,感人至深,千百年來,被後人奉為長詩的經典。 一首《長恨歌》,半部盛唐史。長恨歌創作於806年,白居易當時34歲,在陝西盩厔縣(今陝西周至)任縣尉,頂多算副處級。雖說詩名早已名滿天下,但在官場上,白居易還只是一個芝麻綠豆小官。
  • 唐玄宗:剿滅太平公主,執政開元盛世,卻因「楊玉環」廢了大唐
    唐玄宗在忍無可忍之後,又探聽到太平公主的反叛行動,他立刻展開鐵血手腕,成功剿滅太平公主。隨後,唐玄宗穩定朝政,外遷功臣,讓唐朝進入了一段時間的繁榮興盛時期。 後世稱這段時間為「開元盛世」。在開元盛世時期,唐朝的國力非常強盛。李隆基27歲登基為帝,以鐵血的手段來整治朝廷,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唐玄宗成功的讓唐朝的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 唐玄宗那麼寵愛武惠妃,為何不立李瑁為太子?楊貴妃表示很尷尬
    老大李琮按道理應該被立為太子,可是這哥們打獵的時候,一不小心,把自己搞破相了。哪有破了相的皇帝呢?有失大唐王朝的體面,所以他就跟太子之位擦肩而過了。於是唐玄宗將第二個兒子李瑛立為了太子,因為李瑛的老媽趙麗妃當年可是寵冠後宮的。可是唐玄宗活得久,趙麗妃也有老的時候,漸漸失去了寵愛。
  • 壞蛋能力越強,破壞力越大:精通六門外語的翻譯,斷送了大唐盛世
    唐玄宗是因為安祿山的戰功,才對他委以重任。安祿山後來能手握四鎮兵馬,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的戰鬥力特別強。唐玄宗與楊貴妃影視形象,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安祿山的能力,還體現在情商之上。安祿山特別擅長處理人際關係,上上下下都對他很滿意。安祿山起步的時候,想方設法拜張守珪為乾爹。安祿山為了巴結張守珪,還親自給張守珪洗腳。
  • 戲說歷史:千古美人楊貴妃與唐玄宗真的是真愛嗎?
    唐玄宗與楊貴妃在長生殿發誓,生生世世永不分離,生生世世永為夫婦。七夕節的夜晚,夜色冰涼,星空閃爍。楊玉環和唐朝土地上所有百姓一樣,在這個牛郎織女相會的節日裡,乞巧。在距離長安五六十裡外的驪山長生殿,楊玉環在庭院裡擺上果盤,掛起彩綢,誠心的焚香祈福。已經66歲的唐玄宗,不知何時站在楊貴妃的背後,默默的注視她做著這一切。
  • 「名人百科」「開元盛世」的開創與葬送者——唐玄宗李隆基
    【歷史功過】唐玄宗是個半明半昏的皇帝,他曾撥亂反正,救大唐於危難,開創了「開元盛世」,卻也在這中間滋生出驕奢的惡性。他重用的奸佞高力士、李林甫、楊國忠長期執掌朝綱;他生產奢侈放蕩,納兒媳楊玉環為自己的貴妃,朝不上朝,夜不罷宴,終於引發了安史之亂。
  • 他是大唐盛世的終結者,逼得唐玄宗逃亡西蜀,卻無法躲過兒子的恨
    腦子十分機靈的他很快便在複雜的社會中站穩了腳步,初進朝廷的他更是已經懂得如何通過賄賂來收買人心以此獲得唐玄宗的喜愛。嘗到權力的甜頭自然對於更高的權力有著極度的渴望,他漸漸的不安於現狀在宮中尋找到更加強有力的靠山那就是唐玄宗最心愛的妃子楊貴妃。不過野心磅礴的他自然不可能因為有了更好的靠山就此停步。
  • 安祿山到底有什麼本事,竟能顛覆大唐盛世?
    安祿山作為終結大唐盛世的始作俑者,被大家所熟知,尤其是安史之亂中,他那似乎非常勇猛的表現,令唐玄宗倉皇西逃,自己還建立了大燕帝國,自封為王。安祿山作為一個地方的節度使,到底有何種能力能顛覆一個王朝呢?唐玄宗時期,安祿山憑藉自己的本事一路做到了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同時受封東平郡王,但誰也不曾料想安祿山只是一個出生在邊關的窮苦娃。
  • 揭秘唐玄宗「開元盛世」後,大唐國勢迅速衰落的客觀原因
    開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現的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以後,以道家清靜無為思想為宗旨,提倡文教,任用賢能姚崇,宋璟等,改革官職,整頓吏治,勵精圖治。開元年間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達到頂峰階段。
  • 縱觀歷史,唐玄宗李隆基開元盛世,後期為何朝政混亂以至滅國?
    開元盛世是繼貞觀之治唐朝的一個盛旺時期,唐玄宗開創盛世後,被偉業衝昏了頭腦,這時已忘初心,開始做起荒唐事:妄殺儲君和二皇子;霸佔兒媳楊玉環,唐玄宗驕淫無度,大權旁落,輕信楊貴妃和李林甫,楊國忠之讒言。
  • 陳凱歌被低估的影片,竟是經典之作,《妖貓傳》帶你感受大唐盛世
    《貓妖傳》改編自日本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講述的是日本和尚空海來大唐尋找「無上密」心法,遇見一隻黑貓施法害人。在追查的過程中結識了正在寫長恨歌的白居易(黃軒飾演),黑貓引導空海二人查出唐玄宗在馬嵬欺騙害死楊貴妃的真相,同時呈現了一幅大唐盛世圖。
  • 歷史上著名的宰相之楊國忠-大唐盛世的掘墓人
    在此之後,唐朝再也沒有了以往的盛世氣象,最終亡於藩鎮之手。雖然說安史之亂的爆發有很多原因,但是時任宰相楊國忠絕對是首當其衝的罪人。而安祿山就是以誅殺楊國忠為藉口發動叛亂的,可想而知楊國忠遭人厭恨的程度。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下這位唐朝有名的奸相。楊國忠出身很高貴嗎?沒看出來。畢竟史書上能找到的記載也只是他自稱是東漢太尉的後代,區區太尉,其實真沒啥。
  • 大唐盛世的皇家御膳:唐玄宗也是個吃貨,而且是懂行的大吃貨
    大唐盛世的皇家御膳:唐玄宗也是個吃貨,而且是懂行的大吃貨說起盛唐時期的御用美味,不得不提及唐玄宗的餐桌,上面的美味佳餚
  • 楊玉環:大唐盛開的牡丹花,楊貴妃的絕世美貌與悽慘一生
    簡短的幾句詩,刻畫出了一個傾國傾城的楊貴妃。玉環的愛恨情仇楊玉環與壽王李瑁是在鹹宜公主的婚禮上相識的,李瑁對玉環一見鍾情,李瑁的母親武惠妃也是十分中意這個兒媳。當年就讓唐玄宗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十分恩愛。
  • 詩興大發卻成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燈泡!
    李白雕像這裡不但能讀出大唐盛世的歌舞昇平,且李白還尊稱李隆基為「充滿祥瑞之氣的聖君」。別說李白刻意拍唐玄宗的馬屁,但誇讚唐玄宗的語義,那是無論如何都逃不了嫌疑的。誰叫我是一個被安排的候選人物呢?此後,唐宮一有活動,李白就作為「記者」,每次都報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活動,以及他們的愛情豔事。
  • 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唐玄宗做了什麼,才讓唐朝走下坡
    唐統一後,大唐周圍的小國都紛紛向大唐表示友好,向大唐王朝進貢,周圍小國也紛紛派出一些使者入唐學習先進的知識文化,可見大唐當時國力之強盛,那又是為何讓剛剛經歷被後人評價為「開元盛世」時期的大唐,在短短二幾十年時間,讓一個強盛了幾代人的大唐王朝倒下,再也站不起來?
  • 武則天的侄孫女,深受唐玄宗的專寵,害死三個親王后被自己嚇死
    文 人文視角編輯 九歌中國是一個盛產美女的國家,古代尤其以「四大美女」最讓人熟知,楊貴妃就是其中之一。熟悉唐朝歷史的人,或多或少都聽過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從廣東一帶運回荔枝給楊貴妃吃。但是唐玄宗時期,除了楊貴妃這個寵妃外,還有一個寵妃,卻不太為世人所熟知,這個女人便是武惠妃。一聽到武惠妃,很自然就會和武則天聯繫起來。武惠妃還真的和武則天有一些關係,她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恆安王武攸止之女,母為鄭國夫人楊氏。
  • 盛世毀滅者:755年,他改變了大唐
    為了接近唐玄宗,安祿山不斷為自己塑造好口碑,甚至以欺騙手段偽造戰功。他在邊界製造事端,挑起戰爭,迫使奚與契丹殺了唐朝和親嫁過去的宗室之女後起兵叛唐。安祿山出兵討伐,還向唐玄宗邀功,上書說自己在行軍途中夢見了先朝名將李靖、李勣向自己求食,於是為他們立廟,祭奠時廟堂上還出現了靈芝草,這是吉兆。
  • 楊玉環有兩處生理缺陷,一般人無法忍受,為何唐玄宗卻非常享受?
    也正是因為她美,才會被唐玄宗看上,才會成為楊貴妃。也正是因為她美,才會有「安史之亂」那一說,從那之後,唐朝算是徹底走向衰退了。當然了,這都是屬於後事了。今天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並不是楊貴妃有多美,而是說一說她的生理缺陷。
  • 大唐遺風:唐玄宗費盡心思得到楊玉環,是否獲得真心,真相竟是……
    文/四季文史大唐開放之遺風,在中國封建歷史上是濃墨重彩的存在。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一個痴情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卻獨痴三人,更專情一人。楊玉環初入宮中,被立為壽王李瑁之妃,而且兩人在一起生活了五年,很是幸福。李瑁之母是武惠妃,深得李隆基寵愛。李隆基甚至為了武惠妃對自己另外三個兒子痛下殺手,可見李隆基的痴情。在楊玉環之前,李隆基還有一個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