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中國人是非常講究的,而且中國人有甚多的忌諱,比如我們現在都經常會有的忌諱,去參加葬禮是不能穿紅色的衣服的,特別是死這個字,可以說是禁忌之首了,一直到現在老人們都經常告訴我們,不能把死字放在嘴邊。我們現在人都有這麼多的忌諱,那就更不要提古時候的人了。古時候的人更是忌諱把死字放在嘴邊。例如三國時候的梟雄曹操,他也是很忌諱說死字,所以還發明了一個成語。
曹操活著的時候,沒有一統天下,只是一統北方。這樣的戰績已經很不錯了。到了曹魏的後期,曹魏就已經開始走了下坡路。這時候的曹魏已經大不如前了。在曹操時期,曹操發明了很多事物,包括後人熟悉的摸金校尉。當時的曹操為了籌集軍餉,無奈之下想到了盜墓。不過在曹操看來,這可沒什麼不對的,徵戰天下才是大事,盜個墓算啥?不過在史書上的記載可不是盜墓,為了能夠好聽一點,曹操特意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摸金校尉。
後來曹操還發明了一個詞語,委婉地說了死亡。曹操跟他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並稱為「三曹」,他們父子三人引領了當時的「建安文學」,這種風氣影響中國文壇一千多年,相信大家都聽過曹操所作的《短歌行》、《龜雖壽》等名篇,從這些作品可以看出曹操文學家的頭銜並不是吹出來的,曹操還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成語,流傳了一千多年,如今還有很多人用。那是建安七年,也就是公元202年,曹操官渡之戰大勝,他打贏了袁紹、劉備,班師的途中經過自己的故鄉沛國譙縣,他下達了一道命令。
《曹操集·卷二·軍譙令》:「為存者立廟,使視其先人。魂而有靈,吾百年之後何恨哉!」而所謂的「百年之後」指的是死後的狀態。換句話說,要是在有生之年一統天下的話,曹操就死而無憾了。曹操用「百年之後」代表死亡,這種說法快傳播開來,當時的老者紛紛口耳相傳,它也成為了我國代指死亡的一個常用成語,為什麼「百年之後」會有那麼大的影響呢?首先,因為它出自曹操口中,「百年之後」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曹操說的這個「百年之後」可以說是非常委婉地表達了死亡了。以至於到了現在好多老人都用這個成語表達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