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有「四堤」:「白堤」、「蘇堤」,還有兩堤為何鮮有人提?

2020-12-22 丁金龍

杭州有著名的西湖,是世界文化遺產地,凡來杭州者,西湖是必到之處。蘇軾詩云:「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首詩把西湖在晴、雨、霧中的景象描述得淋漓盡致,讓人產生美好的聯想。

在西湖之中,為人們熟知的主要是兩條堤:白堤、蘇提。其實,在這西湖之中共有「四堤」: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

白堤,東起「斷橋殘雪」,西止「平湖秋月」,全長約四裡。其實這條堤並不是白居易在任時所築,早在白市長來杭州時就有這條堤,古時稱它為白沙堤,白市長還寫下一句「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的詩句。當然白居易在杭州時也修過一條堤,是在舊日錢塘門外的石涵橋附近,現在早已經找不到蹤跡了。

現今這條「白堤」,是後人為了紀念白市長而命名的,千萬不要認為這堤是白居易當年主持修築的,那是會鬧笑話的。

蘇堤,北起嶽廟,南止南屏山麓,全長約五裡半,杭州人也稱它為「六吊橋」,即在這條堤上有「即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六座石拱橋。蘇堤確是蘇軾東坡市長主持修築,蘇市長曾在詩中說:「我來錢塘拓湖綠,大堤士女爭昌豐。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

要說明的是當年蘇市長主持修築這條堤壩,並不是為了要營造什麼風景旅遊區,市長只是為了要疏浚西湖,但從湖裡取湖泥和葑草沒有地方堆,所以把堆築成了這條南北向的湖中通道。

可謂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後來這裡竟成了西湖十景之首的「蘇堤春曉」,蘇市長當初也想不到他會有這麼大的功績,讓一代代的杭州人民所懷念。

楊公堤,位於蘇堤以西,與蘇堤並行,北起靈隱路,南至虎跑路,約摸七裡,堤上也有六橋:環璧、流金、臥龍、隱秀、景行、浚源,它與蘇堤六橋前後呼應,合稱為「西湖十二橋」。

楊公堤始建於明代,與蘇堤相隔有500年之久。楊公堤是紀念主持修築的杭州知州楊孟瑛而命名。楊孟瑛,大家都不熟,他是重慶豐都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出任杭州知州。

楊孟瑛到任杭州知州後,發現這個西湖並不是東坡市長所描述的「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優美景象,而是一副敗落的狼狽不堪的樣子,正所謂「十裡湖光十裡笆,編笆都是富豪家。」楊市長決心好好整治一下曾經優而美的西湖,還湖於民。他的西湖整治規劃在得到朝廷批准後,便大刀闊斧地開始了湖底清淤和湖岸改造工作。在這整治的其中,毫無疑問會得罪一些既得利益者,後被御史胡文璧參劾,說他開浚西湖無功,浪費官帑二萬三千餘兩,便罷官歸鄉。但受益的杭州人民還是記著他,把這條提稱之為「楊公堤」。

楊公堤到民國時改稱為「凱旋路」,後又改稱為「西山路」,現又重改為「楊公堤」。

趙公堤,更鮮為人知了。它始建於南宋,比楊公堤要早三百年,主持築堤的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後人趙與岅。趙與岅是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兼臨安知州。趙公堤自北新路第二橋(原蘇堤東浦橋)至曲院築堤,以通靈隱、天竺。此堤不長,只有一裡半多一點,現在還存有趙公堤路。

介紹了西湖這「四堤」後,回到題目,人們都知道白堤、蘇堤,那為何還有兩堤鮮為人提呢?

一、從介紹中,大家也都知道了白堤、蘇堤的地理位置比較楊公堤、趙公堤有優勢,它們都處在西湖的主要位置,是遊人首到之處。

二、白居易、蘇軾兩人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實在是太重要了,而楊孟瑛和趙與岅在中國文學史根本毫無地位可言,所以說無論你官多高,錢再多,能讓後人記著你的,必須你是文化人,最好是詩人。

相關焦點

  • 西湖的三條堤:名氣不如白堤、蘇堤,但對西湖影響至深的可能是楊公堤
    波光粼粼的西湖,既是杭州的重要水源,是杭州的「眉目」,也是杭州的城市名片。西湖並非天生麗質,其治理可謂經歷了一輪又一輪「淤塞—疏浚」的艱辛,自唐以來,有記載的大規模疏浚工程就有23次。西湖疏浚的歷史,是千百年來古代人民勵精圖治和頑強堅守的城市建設史,是古人開發治理江南的成功範例,也為現代城市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西湖的「堤」正是其見證。
  • 西湖不只有蘇堤、白堤,還有一座長堤鮮為人知,由宋太祖後人修建
    來了三次西湖,才知道在西湖邊有諸多風景名勝,因為被蘇堤、斷橋等景點的名氣掩蓋,所以有些鮮為人知,比如除了「西湖三堤」外,還有一些長堤,風景也如夢似幻,遊客卻很少踏足 ,趙公堤就是其中之一。西湖的長堤,是湖上一絕,關於蘇堤、白堤的故事也廣為流傳,幾乎成了去西湖旅遊必打卡的地方,不過此次去遊西湖,故意避開了斷橋、蘇堤等景點,而是沿著北山路前行,去了靈隱路、楊公堤。行走在靜謐的楊公堤上,正感嘆路邊的楓樹與梧桐,紅黃相間,初冬秋景美如畫之時,發現了一條更靜謐的小道,就是趙公堤。
  • 西湖里一條堤,遠沒有白堤蘇堤有名,可它也算是拯救了西湖
    有錢人倒是盯上了它,他們跑馬圈地,悄悄地你圍一口池塘,我用籬笆築一片菜園,有的種桑樹有的種菱藕,有的養魚有的養牛,有的蓋了房子打算長住。西湖水面只剩下三分之一。1502年,有個叫楊孟瑛的做了杭州知府。他眼見西湖被糟蹋,痛心不已,於是列了一個美人拯救計劃。楊孟瑛閉門寫作,寫了一篇西湖哭訴文章,一式兩份,一份呈給江南道,一份呈給朝廷。楊孟瑛毫無疑問是蘇東坡的鐵桿粉絲。
  • 西湖三堤之一的楊公堤,藏著西湖最美的秋景,可別錯過了
    我是魚總愛旅行,今天說說杭州楊公堤西湖是杭州著名的景點,處處勝景的西湖以「三堤」尤為著名,這三堤分別是蘇堤、白堤和楊公堤。白堤朗豔,蘇堤閒逸,楊公堤幽野,它們是西湖一道嫵媚的風景線,是自然與人文風景融合的精華所在。相較於蘇堤和白堤常年不息的人流,楊公堤的人流量算是少的。作為西湖三堤中唯一可以行車的長堤,楊公堤其實串起了西湖邊的多個賞秋勝地。
  • 白居易去西湖逛,然後有了這詩,後人就因這把堤名去掉一字!
    當時那白樂天同志正在西湖那當官,杭州知州!嗯,還有蘇東坡也知過杭州。所以這杭州真不錯居然那麼多名人當過父母官司!西湖有兩堤」蘇堤「和」白堤「。不同的是」蘇堤「人家是是蘇軾疏浚西湖造的,當然也比較長的。有多長呢?看圖吧!
  • 「桃紅柳綠」 這個詞蘇堤和白堤誰更配?900年前的杭州人有不同看法
    他率眾疏浚西湖,如一個偉大的畫家,以西湖為紙、葑土為墨,畫出了橫貫南北的一筆明豔春色。壓堤橋何以「壓堤」?蘇堤的黃金分割點了解一下關於美感,人類是有共識的。黃金分割被公認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這個比值大約是0.618。黃金分割同樣適用於蘇堤,不過,又有多少人知道蘇堤的黃金分割點在哪裡呢?答案是壓堤橋,蘇堤從北至南的第三座橋。
  • 唐宋三大文豪的西湖緣,均知杭州,詩詞中充滿對西湖的深厚感情!
    跟西湖有關的詩詞沒有一千首也有幾百首了。不過歐陽修詩中的西湖是安徽潁州西湖,歐陽修知潁州時所作。白沙堤因白居易一詩而改名白堤:當白居易於822年來到杭州,自然也同前人一樣被西湖深深的吸引住了。於是西湖的白沙堤因此詩而改名為白堤。時白居易為杭州刺史。自然白居易任內也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之造福百姓之功績。杭州春望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
  • 一株柳樹一株桃|白堤上只見柳枝隨風飄舞,不見豔紅桃花迎風搖擺
    「白沙堤」就是現今的白堤,從白居易所作的詩中可以明確,白堤在白居易出生之前早就有之,並非是白居易當年所建。只是杭城百姓為了感恩白居易對杭州所做的貢獻,加上白居易之前所建的那條堤壩,已在歲月的變遷中無了蹤影。所以杭城百姓就把「白沙堤」稱之為白堤,以懷念白居易一心為民的拳拳之恩情。白堤橫亙於秀麗西湖的東西向,像女人腰帶似地把西湖分隔成裡外二個湖面。白堤全長一公裡,是連接北山路與孤山的通道。
  • 南京玄武湖VS杭州西湖,哪裡更美?
    三為菱洲,洲東瀕臨鐘山,有「千雲非一狀」的鐘山雲霞,故有「菱洲山嵐」的美名。四為梁洲,梁洲為五洲中開闢最早,風景最勝的一洲。一年一度的菊展,傳統而壯觀,故有「梁洲秋菊」的美譽。五為翠洲,翠洲風光幽靜,別具一格。長堤臥波,綠帶燎繞。蒼松,翠柏,嫩柳,淡竹,構成「翠洲雲樹」特色。  玄武湖五洲之間,橋堤相通,別具其勝。玄武湖公園水、陸交通獨具特色。
  • 曾經溫柔過西湖的白樂天
    原來最大的一害竟然是西湖。是的,正是那個「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湖。 百姓對「白市長」解釋說,每逢大旱之年,西湖水位變淺,無法灌溉農田,湖畔之苗都會旱死;等到雨水充沛的年份,西湖水漲,湖畔之苗又會被淹死。
  • 蘇堤春曉,六橋煙柳
    春曉煙橋景翠低,香風四季染蘇堤。紅桃綠柳迷人眼,醉舫湖天聽鳥啼。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大景觀之首。早在元代,蘇堤春曉又被稱為六橋煙柳,為錢塘十大景致之一。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裡,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任職杭州期間,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該堤壩命名為蘇堤。沿蘇堤建有六座著名的宋代單孔石拱橋:一名映波、一名鎖瀾、一名望山、一名壓堤、一名東浦、一名跨虹,六橋古樸美觀、各領風騷。傳說,蘇堤六橋詩意的橋名皆出自蘇東坡的錦心繡口。
  • 頤和園東堤上的二龍閘
    在東堤北部,有一座重要的洩水閘——二龍閘。二龍閘又稱「二孔閘」,是昆明湖東堤上惟一的一座洩水閘,因砌成八字形分水式暗洞,有兩個出水閘口而得名。它由前閘後橋兩部分組成。二龍閘主要用於調節昆明湖東部地區的用水,可用於洩洪、調節水位、灌溉園外農田,還可接濟圓明園、暢春園等園林用水。
  • 蘇東坡一生臨幸兩個西湖,都留下了蘇堤,一個在杭州一個在惠州
    一說起西湖,很多人就會想到杭州,杭州西湖大名鼎鼎,人人盡知,其實全中國叫西湖的實在太多了,有一首詩不就說明這一點了嗎,「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寫這首詩的人是誰?蘇東坡,蘇東坡這位大文豪一生還是很坎坷的,經歷各種被貶,去過好多地方,不過在他在兩個地方都留下的一條堤,後人都叫蘇堤,而且都建在西湖上,他一生臨幸了兩個西湖,都留下了蘇堤,只不過一個在杭州一個在惠州。今天一起來感受一下惠州的西湖,惠州西湖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境內,惠州西湖和中國的杭州西湖、穎州西湖合稱為中國的三大西湖。
  • 蘇堤六吊橋:杭州橋梁知多少,城管與您聊一聊
    次年,知州蘇軾疏浚西湖,用起出的葑泥築成長堤一條,貫通南北,並於堤上築六橋。蘇軾《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徳麟有詩見懷,次其韻》中有詩句云: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雲空。後人為紀念蘇軾對西湖所作的貢獻,將此堤取名為蘇堤。蘇堤六橋自南起分別為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跨虹橋。
  • 杭州西湖,總有人少景美的地方
    「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臨堤臺榭,畫船樓閣,遊人歌吹。十裡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全國景區人氣指數排名榜TOP10中杭州西湖是最受歡迎的,居榜單之首。每個周末和節假日,斷橋上的人多得似乎會把它壓成真正的斷橋,擁擠的人群令西湖美景也不再充滿詩意。其實,面積高達49平方公裡的西湖,除了蘇堤、白堤、雷峰塔,嶽王廟這些廣為人知的景點之外,還有許多清幽的好去處,在這裡更能感受到西湖的優雅意境。
  •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丨讀典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觀賞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注釋:1.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孤山:在西湖的裡、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2.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湖建亭。
  • 浙江有哪四大著名湖泊?風光最美的是哪個?最有故事的是哪個湖?
    浙江在先秦時期為吳越屬地,秦為會稽郡屬地,至唐設浙江東道及西道,五代立吳越國,宋置兩浙路;元代屬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明代朱元璋正式分立浙江行中書省,清康熙初年,改為浙江省,建制至此確定。在浙江有著名的四大湖泊分別是:杭州西湖、紹興東湖、嘉興南湖、寧波東錢湖(一)杭州西湖 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西湖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