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河北區獲悉,歷時3個月,該區21塊「飛地」點位治理工作全部報結。
新開河街盛寧家園社區管轄的盛寧家園小區是面向中心城區的公租房項目,過去屬於責任不清地帶,有2400多戶、5400多人,孤寡老人、殘疾人、低收入群體數量較多,人戶分離現象突出,是河北區重點治理的「飛地」之一。社區居民李金娟肢體重度殘疾,身體狀況很不好,社區網格員為她提供了各種幫助,對於網格員的工作,她表示非常滿意。
今年4月,河北區正式啟動「飛地」基層治理屬地化工作。面對「飛地」這個社會治理頑疾,河北區迅速制定治理實施方案,一地一策、一地一檔,全面鋪開綜合整治工作。河北區成立了區級「飛地」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掛圖作戰、掛帥出徵,現場調研、現場辦公,對全區21個「飛地」點位全部開展風險評估、落實一地一策,明確整治時限、工作措施和責任單位,實行銷號管理。堅決整治各類問題隱患,找準前進村、河興莊、長青村等「飛地」治理的問題癥結,讓「飛地」群眾早日享受高質量公共服務。
長青村屬於城中村,針對這裡居住密集、堆物密集、易發生安全隱患的問題,河北區成立現場指揮部,組織40個工作組,用一晚時間轉移148戶住(租)戶,用一周時間拆除近萬平方米的違法建設,徹底消除了安全隱患。
隨著「飛地」整治工作推進、屬地責任落實,附近居民的生活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興河園社區也是此次「飛地」治理點位之一。不久前,河北區從東麗區接收了興河園社區,居民開具各種證明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日常生活更加便捷,居住環境也得到了改善。
據介紹,河北區完善治理機制,實現常態化管理。狠抓「飛地」黨組織和基層治理「雙覆蓋」,確保群眾事有人管、有人辦。河北區推動該區20項民心工程向「飛地」擴面,儘快補齊「飛地」在基礎設施、物業管理、環境衛生、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方面的短板;同時,提升「飛地」網格化管理水平,充實網格力量,開展網格員大培訓,夯實機制,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鋼釺」插到「飛地」的「最後一米」。(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文章來源: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