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治理體系 夯實治理基礎 提升治理效能——基層社會治理路徑的...

2021-01-09 瀟湘晨報

社會基層治理,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兩項改革後,三臺縣轄33個鄉鎮,383個行政村,79個社區,如何更加快速化解基層社會矛盾糾紛,最大程度發揮基層力量合力,釋放改革紅利,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臺縣緊緊圍繞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總目標,堅持黨建引領、綜合施治,完善治理體系,夯實基層治理基礎,不斷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全面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不斷拓展功能治理平臺智能化

「農村到處有監控,莫法做了……」通過「雪亮工程」視頻監控,八洞鎮派出所抓到了一名自怨「苦命」的偷雞盜竊犯,伸手就被捉,在審訊室裡,他向審訊人員抱怨農村到處有監控,妨礙了他的「工作」,讓人啼笑皆非。

按照「資源眾籌、共建共管、共享共用」的思路,依託兩個平臺即「雪亮工程」和「慧眼工程」視頻監控平臺,三臺縣將社會資源及網格化系統等信息資源進行大整合,實現重點單位、部位和主要交通路口全覆蓋,有效提升了農村基層智能化的能力和水平。

「雪亮工程」主要負責鎮村視頻監控網絡,「慧眼工程」承擔村居、院落視頻監控網絡,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視頻監控網絡主要服務於治安防控、民生服務以及鄉村治理。目前,該網絡正探索向交通節點管控、智慧農業生產、環境保護、重點人群精細化服務等功能拓展。

在西平鎮智慧綜治中心指揮室裡,工作人員為記者進行了演示:一鍵點擊,透過小天網、「雪亮工程」和數字城管的攝像頭,違法分子的一舉一動和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動態及時呈現在值班人員和警務人員的眼前。「藉助智慧平臺,發揮群眾力量,極大地降低了犯罪率,違法亂紀現象也得到了有效遏制。」西平派出所所長蔣剛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該所在智慧平臺的幫助下,先後查處不實名登記案件10多起,受理群眾求助100餘起,切實保障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據了解,截至10月底,三臺已布控「雪亮工程」監控點位1709個,建成「慧眼工程」視頻監控點位2.2萬個。公安機關通過「兩個平臺」視頻監控網絡支撐,研判案件線索1852條,破獲違法犯罪案件314件,打擊處理違法犯罪分子225人,有效提高了社會治安「管防打控」能力。

狠抓隊伍建設治理人才專門化

「穿上這身制服不僅是一種身份,更是一種責任。」一有空閒,王世權便穿上警服到村子裡巡邏。在蘆溪鎮三橋村,王世權不僅僅是臨時黨委書記,也是該村的「警務助理」。為了當上「警務助理」,他經過了層層考核。

長期以來,基層警力不足是制約基層治理工作的一大瓶頸。今年以來,三臺縣創新基層治理模式,結合當地實際,推行「一村一警務助理」,補充基層警力,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蘆溪派出所所長張博楠介紹,蘆溪鎮有23個村,戶籍人口9.1萬人,常住人口12萬人。然而,而蘆溪派出所只有14名警察和16名輔警,年接出警約2000次,派出所民警工作壓力較大。為了將警務陣地前移到群眾家門口,該所通過考核選聘了23名村幹部作為警務助理,配合基層民警開展入戶走訪,矛盾糾紛化解以及治安管理等工作,讓派出所警力得到有效補充。

在蘆溪鎮的試點基礎上,三臺在全縣推廣「一村一警務助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該縣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兩項改革後,由縣委政法委牽頭,釐清網格員、警務助理、法律顧問等各類基層社會治理人才職責邊界,網格員強化主抓排查,警務助理主抓處置,法律顧問主抓專業法律辦理,實現了基層執法與社會管理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

「村裡一有情況,我們就立即打電話給相關部門和派出所,他們很快前來進行解決。」西平鎮南埡村網格員彭加松說,除了藉助「雪亮工程」,村裡還有幹部和網格員隨時監督,信息能及時傳送、警情能及時處理,群眾非常滿意。

截至目前,三臺共有專職網格員115人,兼職網格員662人,累計發現、上報、辦理各類事件5.14萬餘件,其中民生服務1.11萬餘件、矛盾勸解1107件、參與治安防控6832件、社情民意收集9123件。全縣383個行政村、79個社區,共配備警務助理462名,全部聘請了法律顧問,開展宣講政策法規842次,參與村民自治管理452次,化解矛盾糾紛722件,提供法律諮詢2450人次,協助和提供法律援助139件。

提升治理效能治理處置規範化

今年4月,西平鎮朱君村90歲高齡的王太婆(育6男3女),因子女間不和導致其無人贍養引發家庭矛盾糾紛,村幹部反映情況後,鎮社會治理和應急管理辦組織派出所、司法所、村幹部共同到王太婆長子曾某家中進行調解。

原來問題癥結主要是前幾年王太婆住院時相關醫療費用幾個子女之間存在疑問,因未及時溝通公布帳目造成了矛盾。經調解後,大家面對面了清之前的一些舊帳,同時達成一致協議,由長子曾某負責管錢,其他子女管卡、管帳,大家輪流贍養母親,兄弟姊妹感情重歸於好。

為創新基層管理,三臺縣堅持以鏈條化實現「矛盾大調解」,推動執法與調解並進,建立「事前溝通、事中協調、事後跟進」的全過程矛盾化解工作機制,推進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按照「集中辦公、統一管理、協調高效」的原則,該縣將鄉鎮司法所、社會治理辦、網格化管理服務等部門整體納入綜治中心,增設應急救援、綜合執法、市場監管、環境保護等窗口;整合基層政法工作矛盾糾紛化解、社會風險排查、網格化管理服務、社會心理諮詢、特殊人群管控、公共法律服務、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日常環保巡查等職責,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觸角向每個角落延伸,實現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

同時,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保障權益、化解矛盾、防控風險、維護穩定,實現執法司法有效銜接,樹立法治在社會治理中的主體地位,逐步形成自覺守法、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局面。

據了解,兩項改革後,三臺縣對蘆溪鎮、西平鎮、龍樹鎮、魯班鎮、中太鎮等5個鄉鎮綜治中心進行了改造升級,進一步規範了治理處置流程,極大地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

(來源:三臺縣文明辦)

【來源:綿陽市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王天夫:構建社會治理體系 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
    針對疫情大考中如何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及培育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等課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和地方單位代表在線進行理論研討與案例分享、助力以智戰「疫」。
  • 強化個體社會責任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這個演變的過程,是共同體成員承擔義務且享有權利的過程,是遵循治理客觀規律且充分發揮主體自由意志的過程,是彰顯理性自覺與道德自律的過程。而經由共同體複合共治的過程,將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在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帶來共同體成員利益的最大化。
  • 澳門著力提升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般來說,治理現代化首先是治理的法治化,對此需不斷完善依法治澳的制度體系,提高法治能力和效率,提升法治促進特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其次,深入推進公共行政改革,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以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手段,結合城市發展特點和規律構建好常態管理與應急管理相結合的治理體系。
  • 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兩年來,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持續推進,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建設路徑,將黨的聲音傳遞給群眾。實踐證明,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全媒體傳播體系的重要環節,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抓手。
  • 汲取疫情防控治理智慧,讓基層社會治理在疫情大考後換檔升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的一次大考,也是對基層治理活力的一次催化。在抗疫實踐中,我國成功經受住了疫情考驗,並在疫情防控中對基層社會治理查短補長、揚長固優,推動疫情防控效能向社會治理效能全面轉化,交出了一份現代化基層社會治理的「中國答卷」。
  • 塘廈鎮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原標題:塘廈鎮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5月8日下午,塘廈鎮召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工作推進會,總結回顧全鎮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任務,推動塘廈鎮社會治理不斷邁上新臺階。
  • 婦聯組織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學術研討會|會議要點摘編
    要提升國家治理效能、實現國家有效治理,進而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必須實現國家與社會的強強聯合。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連接點、粘合劑,正是具有橋梁和紐帶作用的群團組織。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發揮群團組織、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婦聯組織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主體。
  • 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改革攻堅切實營造良好社會治理氛圍
    □王新慶 趙學明健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一是建設人臉識別抓拍系統。在全縣範圍內人員密集場所的出入口或適當位置安裝智能高清人臉識別抓拍攝像機300路,構建全息感知體系。二是開展「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完成翰林世家、紫御東方、雲天綠城3個「智慧」安防小區試點建設並逐步推開,實現了對社區內人、車、物、事的實時監控和管理。
  • 深圳龍崗區總探索職工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新機制
    2017年以來,龍崗區總工會大力推進基層工會工作改革,以落實「1+6」文件(《龍崗區關於加強和改進工會工作的意見》及6個配套實施方案)為抓手,以「三個一批」建設為重點,多途徑、多方式探索企業民主管理和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探索構建解決職工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所存在的種種問題的新機制、新路徑,職工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幅提高,源頭治理勞資糾紛工作成效明顯,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層工會組織的重要作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提升鄉規民約治理效能(治理之道)
    增強時代性、針對性、實用性 提升鄉規民約治理效能(治理之道)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明確了「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的要求。鄉規民約是基層群眾自治規範的一種形式,在鄉村治理中具有獨特作用。進一步完善鄉規民約,提升其針對性、可操作性,使其更好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更好轉化為鄉村治理效能,對於提升我國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鄉規民約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協調鄉村社會關係、約束村民社會行為、保障基層群眾利益、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尚等方面。
  • 健全志願服務體系 提升參與社會治理能力
    健全志願服務體系 提升參與社會治理能力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暨「12·5國際志願者日」主題活動發言摘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健全志願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志願服務關愛行動」「暢通和規範市場主體、新社會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等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
  • 發揮民主協商在社會治理體系中的作用
    其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一系列的重要講話,對現階段如何完善治理體系,繼續發揮民主協商在社會治理體系中的作用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 平安圖話||開展基層平安創建 夯實社會治理基礎
    平安圖話||開展基層平安創建 夯實社會治理基礎 2020-04-23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治」+「數治」,提升基層治理效能!鄉賢胡穎廉暢談「蕭山基層...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社會治理,重在基層。近年來,蕭山基層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和長足進步,那麼接下來該如何不斷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和激發基層治理活力,進一步提升蕭山基層治理效能?
  • 蘇州大學吳新星:以數位化助力高效能基層治理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位化智能化水平。」從資訊時代智能互聯大背景出發,技術革新給基層治理創新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大數據識別、網上醫療和線上教學等新技術,推動基層社區成為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
  • 人民日報新論:以數位化助力高效能基層治理
    充分利用智能互聯技術為基層治理賦能,有助於夯實基層社會治理的根基,實現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惠民生等治理目標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位化智能化水平。」
  • 我省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亮點掃描
    「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視察期間,將目光聚焦在基層社會治理能力上。他強調,要不斷夯實基層社會治理這個根基。提高社區治理效能,關鍵是加強黨的領導。要推動黨組織向基層延伸,把基層的工作做好,這樣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和美橋頭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打造信義治理體系一條龍
    近年來,橋頭鎮以推行「六治一網」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為抓手,以建設「信義橋頭、和美鄉村」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智能化、系統化、現代化水平,實現鎮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去年以來,刑事和社會治安案件同比分別下降34%、33%。
  • 徐州金山橋街道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匯治理」開啟群眾「幸福...
    中國江蘇網訊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山橋街道加快探索以黨建為統領、以德治為先導、以自治為基礎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無論是黨政部門還是群團組織、社區居民,紛紛主動參與社會治理。「實施『黨建+』工程,讓老街道煥發新氣象、樹立新品牌、形成高顏值,建設『幸福金山橋』。」
  • 廣東以「一核四社」為總抓手全面推進民政領域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
    南方網訊(記者/吳鳳思 通訊員/葉金鑫 何蜜)近日,經廣東省政府同意,廣東省民政廳印發《廣東省推進民政領域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從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城鄉社區治理、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社會服務、民政領域基層社會治理基礎、保障措施等7個方面,提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