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社會治理,重在基層。近年來,蕭山基層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和長足進步,那麼接下來該如何不斷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和激發基層治理活力,進一步提升蕭山基層治理效能?瓜瀝鄉賢、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胡穎廉來談談他的看法
接下來
我們一起來看鄉賢為家鄉
貢獻了哪些「金點子」?
人物名片
胡穎廉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政府監管、社會治理。
記者:這幾年,蕭山在基層治理中也摸索出了一系列經驗,比如河上眾聯村的「五和眾聯」模式、聞堰老虎洞村的「五福臨門」、臨浦的「平安釘」、寧圍的「寧聚藍」等。您覺得這些經驗應該如何提升群眾的參與度、保持長效性?
胡穎廉: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新時代基層治理的基本原則,是構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其邏輯內涵是主體共建、風險共治、成果共享。
如今,應用網際網路手段,數字應用在蕭山基層治理中逐漸擴散,老百姓們的利用率持續提高。比如寧圍的「寧聚藍」智慧治理平臺打破傳統的信息孤島,實現數據管理一體化、事件處置及時化、管理服務閉環化。「數治」最大的特點就是改變了以往人工發現和處置的方式,減輕基層工作負擔,有效提升管理效率。蕭山這些鎮街都是有益的嘗試和實踐。
不過,目前蕭山的基層治理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數治化。如何提高村民數治的使用率,保持App的點擊率,提高老百姓們的參與度,都需要進一步思考和解決。從理論上說,由於現代社會事務和風險具有複雜性,解決問題的資源、知識、信息散布在不同主體手中。各級幹部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真正理解群眾參與不是可有可無的「盆景」,而是需要細心呵護、有巨大成長空間的「苗圃」。要保持群眾的參與度和長效性,關鍵是要讓群眾享受到共建共治的成果,讓大家有參與感、獲得感和成就感。比如義橋鎮啟動了「微信治村」模式,即設立村社專屬微信號,與村民建立朋友圈,向村民宣傳村內近期工作、村莊建設進展和惠民政策落實情況等內容,讓村民參與村莊治理、村務管理,幫助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一來,可以把原先停留在村社片區的綜合治理網格,延伸到了千家萬戶,義橋用「零成本」搭建了一個基層治理「大舞臺」。
記者:國家要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蕭山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和努力。今年以來,更是發揮了數字優勢,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社會治理的融合,探索數字賦能社會治理新模式。您怎麼看待數位技術在基層治理中的應用?
胡穎廉:
總體而言,蕭山基層治理近年來逐漸呈現「數治」和「人治」相結合的特點。其中,數位技術和智慧政務,絕不是單純的手段和工具,而是包括理念、結構、方法在內的一整套變革。
傳統基層管理體系,是建立在非數位化科層制基礎上的,不論是辦證、檢查等行政事項,還是社區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提供,都耗費大量行政資源,也讓群眾疲於跑腿。所以數字賦能基層治理,是一種時代趨勢。數位技術的應用如今在蕭山已經打好基礎,並且多個鎮街已有個性化「數治名片」,但基層治理最為關鍵的還是應當回歸到「人治」本身,兩者需要相互結合。「人治」是基層最重要的手段,基層治理並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溫度的。
在聞堰街道老虎洞村,每家每戶門口有一塊集福牌,每月老虎洞村美麗鄉村建設理事會根據五大內容下的34條負面清單對每一戶村民進行考核,考核達標即可拿到相應的「福牌」,若五項均達標就能集齊「五福臨門」。這樣的治理方式,幫助群眾實現了從「旁觀者」到「參與者」的轉變。
目前,還需要注意對「數字弱勢群體」的保護,比如說老年人群體,同時還要特別小心數位技術對個人隱私的侵害。
記者:當前,村社組織換屆工作正在全區開展,在前期的試點中,書記主任一肩挑、村社幹部年輕化等特點已經顯現出來。您覺得在當下時代的村社幹部,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和能力?
胡穎廉:
年輕力量是充滿活力的鮮血,基層需要這樣的幹部隊伍。村社青年幹部應該著力提高七大能力,即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在此基礎上,就基層社會治理而言,青年幹部還需要鍛鍊社會風險研判、社會組織培育、社區建設發展、社會心理引導等具體能力,上述實踐知識和理論知識都不可或缺。
我有一些中學同學在蕭山黨政部門工作,也有親戚朋友在其他行業工作。從他們的言談以及我的觀察中得知,蕭山基層組織建設在政治素質、業務能力、服務意識等方面是符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鎮街換屆選舉試點過程,更是令人對未來的基層幹部隊伍充滿期待。對於目前蕭山呈現「年輕化」的基層幹部隊伍,必須有效地利用「傳幫帶」,老一輩的幹部應當通過群眾工作等方式帶領年輕幹部。年輕幹部也應當發揮自身在信息技術運用、媒體傳播、文化知識、國際視野等方面優勢,補足自身在基層治理方面的短板,加強實踐。
記者:這幾年,蕭山大力實施「最多跑一次」改革,讓政府職能逐步轉型為服務型。結合亞運籌備,蕭山又提出了政府數位化轉型的方向,您覺得在優化基層服務能力方面蕭山應該發揮哪些優勢,彌補哪些短板?
胡穎廉:
蕭山在政府職能轉變方面的優勢很明顯,短板也存在。優勢在於蕭山雄厚財力支撐的基層服務基礎設施、數位化平臺以及民眾整體素質等,短板則是現代化公共服務的專業人才隊伍、幹部的人文理念等,這些情況各地都存在,但對勇立潮頭的蕭山而言,顯然要有更高要求。
傳統政務服務是基於非數位化形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位化智能化水平。新形勢下,打造服務型政府,定製服務,通過數位化轉型,需要向定製精準服務發展。具體而言,根據企業需求來提供對應的服務,而不是以往的有什麼服務,來滿足企業需求。這既可以讓數據「多跑腿」,節省大量行政資源,又能夠讓群眾「少跑腿」,降低市場主體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在優化基層服務能力過程中,並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提供,需要發揮社會組織、專業第三方市場主體、志願者等力量。這才是「整體智治」現代政府的應有之義。
文字:黃婷
原標題:《「人治」+「數治」,提升基層治理效能!鄉賢胡穎廉暢談「蕭山基層治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