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夜間到28日白天,冷空氣強勢登場,風雨在全疆多地現身,氣溫明顯下降,尤其是北疆地區,最高溫度均在25 ℃以下,低溫也多在12℃上下,東疆南疆,氣溫也有明顯下降。
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其中伊犁州大部和博州、塔城地區南部山區、阿勒泰地區山區、石河子市南部山區、烏魯木齊市、昌吉州山區、喀什地區南部、克州山區、和田地區西部、阿克蘇地區北部山區、巴州北部等地的部分區域有中到大雨,山區局地暴雨或雪;上述地區大部伴有6~7級西北陣風,風口風力12級左右,南疆塔裡木盆地東部有5~6級偏東風,局部區域伴有揚沙或沙塵暴。氣溫繼續有些下降。全疆其它地區晴有時多雲,風力不大。8月27日夜間到28日,地州和首府烏魯木齊天氣預報。烏魯木齊27日夜間到28日白天:中雨,20 ℃到12 ℃,西北風4到5級轉3到4級。未來三天烏魯木齊受降雨影響,氣溫維持較低,尤其是28日,高溫僅有20℃,涼意十足!
大家一定要及時添加衣物了,夜間要關窗蓋被,謹防著涼。烏魯木齊一周天氣狀況。
未來兩天,午後至夜間南北疆偏西地區易出現局地短時強降雨、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發生局地暴雨洪水及泥石流、滑坡等災害的氣象風險等級較高,請加強防範。今明兩天,北疆大部、東疆和喀什地區、克州、和田地區、阿克蘇地區、巴州等地先後有大風天氣,對特色林果、大田作物及城市道路交通等有不利影響,請注意防範。(新疆氣象)
疫情期間,我區交通運輸部門千方百計保障公路路網暢通,想方設法保障重要生產生活物資運輸,實現了道路貨物運輸不停頓、不間斷。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運輸管理處處長魯濤說,全區交通運輸系統全力做好公路暢通、路況巡查、道路搶險、道路救援等工作,切實保障烏魯木齊市周邊公路路網通暢。全區建立以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為主體、運輸企業為節點的道路運輸應急體系,儲備道路貨運運力1500餘輛。同時,圍繞煤電、石油化工、糧食蔬菜等生產生活物資運輸,主動與全區多家道路貨運企業對接,及時全面了解企業運行情況,認真梳理存在的問題,幫助貨運車輛實現進疆進烏快捷通行,保障相關企業生產不斷、作業不停。
7月17日至8月25日,新疆完成道路貨運量2506.2萬噸,其中農資運輸量143.02萬噸。新疆鐵路深挖運輸潛力,積極挖掘貨源,精準匹配運力,保障煤炭、金屬礦石、棉花、化肥等大宗物資快裝快運,保證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在運力保障上,鐵路部門積極對接煤炭、電力以及相關企業,籤訂中長期協議,向戰略客戶派駐客戶代表,協調解決物流問題,挖掘客戶潛在物流需求。疫情期間,煤炭、金屬礦石、棉花等物資運量實現逆勢增長。(新疆日報記者逯風暴、馬伊寧)
技術人員可以一人操控多車在固定路線進行無人駕駛運輸……8月26日,記者從該煤礦企業了解到,這項基於5G技術的無人礦車駕駛系統,目前作為示範項目正在特變電工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南露天煤礦中進行試點測試,待工信部獲批,將應用到5G技術進行無人駕駛、無人開採煤礦等領域。近年來,露天礦運輸作業存在招工難、效率低、運營成本高等難題,人工智慧的發展為此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特變電工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準東能源研究院智能裝備研究所所長楊志勇介紹,該項技術包含自動駕駛、集群調度和遠程管控三個系統,能完全滿足礦場工況需求。通過後臺系統操作,經過改造的無人駕駛礦車可自主運輸煤礦,按照系統設計的最優路徑運輸,到指定的裝點區裝車卸車,並基於仿真平臺生成海量可靠的大數據,在線上即可進行各種極端工況下的無人駕駛,將節省大量的人力和運營成本。與此同時,特變電工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依託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5G+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園區建設,
通過5G虛擬企業專網和智能採礦雲平臺應用,打造「網絡+數據+算法+算力」的煤電一體化智能服務新體系,全面支撐傳統煤電產業園智能化、協同化、雲化「三化合一」。今年年底到明年初,該企業還將利用5G技術開展露天煤礦無人機航測,應急指揮等試點應用。記者從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了解到,今年我區將加快推進5G網絡示範應用,實施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組織並實施「5G+工業網際網路」企業的試點示範,推動國家級「5G+智慧園區」的示範應用,將帶動產業投資規模達到50億元。
目前新疆5G已成功應用於遠程醫療檢查、電網VR巡檢和煤礦無人開採等領域。新疆疆納礦業有限公司興盛露天煤礦是我區「十三五」煤炭規劃建設的主力礦井。在延伸煤炭產業鏈的基礎上,公司還進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通過運用可視化技術、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打造全方位的礦山智能化管理平臺。今年5月,公司在興盛露天煤礦成功布置了首批5G基站並進行應用組網,基本實現了礦區5G網絡全覆蓋,成為新疆首家應用5G網絡的煤炭企業。「5G網絡的建成,標誌著我們煤礦具備了在礦區地面實現『無人駕駛』的應用條件,特別是我們的礦用卡車無人駕駛技術和5G輪鬥無人採煤系統項目的實施有了強有力的網絡支持。這樣我們通過多上設備少上人,能夠有效保證安全。」新疆疆納礦業有限公司興盛露天煤礦總工程師牟永乾說。2020年3月,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發布《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露天煤礦無人化運輸。(記者馬蓓)
新疆將加快5G網絡、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數字新基建建設新疆做好秋收冬種準備工作 確保小麥良種覆蓋率達100%8月26日,記者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新疆將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關於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工作部署,在「三夏」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基礎上,在「三秋」工作中更進一步,為此,新疆制定了《自治區2020年「三秋」工作實施方案》。根據《方案》,新疆將在提前做好秋收冬種的準備工作中,確保農資供應不斷,播前整地、灌水實現全覆蓋,冬小麥適播期內播種面積佔比達70%以上,精量播種等主推技術到位率達95%以上,播種質量較上年進一步提升。冬儲菜播種面積得到保障,自給率較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
同時,確保秋收實現農機作業安全無事故,玉米等糧食作物做到顆粒歸倉。秋管措施科學到位,水肥跟蹤及時有效,糧棉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絕對安全。各地也將提前開展作物種植意向面積調查,合理調整種植結構,將冬小麥約束性面積任務落實到縣鄉、農戶、地塊。其中,南疆地區要擴大白地種植小麥的比例,推廣種植優質高產、適合南疆生育期和種植模式的小麥品種。北疆地區要在穩定冬麥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增加有水源保證的河灌區、井灌區小麥種植面積。在農機作業服務方面,新疆將圍繞秋收冬種生產,分別制定不同區域、不同作物農機作業預案,加強農機手的操作培訓,做好農機具準備和檢修,合理調劑調配作業機具,加強農機服務監管,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保障農機作業安全。新疆還將協調做好秋收冬種農資儲備調運,及早分析研判當地秋收冬種生產期間種子、肥料、農藥、柴油等市場需求變化,準確調度農用物資儲備情況,落實農資物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暢通農資物流通道,確保農資正常流通、及時入村進店,滿足農民生產基本需求。與此同時,新疆還將高質量抓好秋季播種工作,抓好冬小麥和冬儲菜播種作為落實「米袋子」和「菜籃子」工作責任制的重要舉措,建立秋收冬種巡查工作機制,執行冬小麥播種「日報」制度,實時掌握麥播動態。對播種進度慢、播種質量不高的情況,及時進行督促指導,奠定冬小麥和冬儲菜高質高產高效生產基礎。(記者趙敏)